瞿丽娟,丁静
(1.张家港广和中西医结合医院 急诊科,江苏 苏州,215633;2.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急诊科,江苏 苏州,215699)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心肌细胞因长时间缺氧、缺血后死亡而引发的一种致命性疾病[1]。发病后的主要表现为胸骨后疼痛,且疼痛具有剧烈、持久等特点,同时还伴有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心肌损伤标志物增高等[2]。患者若未能及时得到有效的治疗,伴随着病情进展,可能会诱发多种严重并发症,如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等,导致死亡[3]。相关研究[4]证实,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抢救时间与抢救效果关系密切,通过对经院前急救转运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开展无缝隙护理模式,可提升抢救效果,降低疾病病死率,有助于获得良好预后。本研究旨在探究无缝隙护理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的应用效果。
回顾分析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在张家港广和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科经院前急救转运治疗的8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① 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5];② 均由救护车送入医院。排除标准:① 入院时处于临终状态;② 合并肿瘤、神经系统等其他严重疾病。本研究通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后开展。将纳入患者按急救方法不同分为2组。2组的性别、发病至入院时间、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和文化程度的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表1 2组一般资料比较
1.2.1 常规护理 对照组患者施以常规护理,持续至患者离开急诊科。医院接到急救电话后,立即询问患者的具体位置并进行常规出诊,尽可能在最短时间内到达现场。到达现场后,医护人员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依据评估结果给予其氧气吸入、心电监护等急救措施。随后将患者送往医院进行急救,期间注意监测其呼吸、心率及瞳孔等变化,入院后按照急诊科常规流程展开急救。
1.2.2 无缝隙护理模式 观察组患者施以无缝隙护理模式,持续至患者离开急诊科。① 出诊指导:医院接到急救电话后立即安排救护车出诊,确保在3 min内出车,同时根据患者的具体位置规划最短路线。出诊途中与患者家属保持联系,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指导其进行简单急救。若患者出现呕吐,指导家属将其头偏向一侧,防止发生窒息;若患者意识不清,叮嘱家属切不可随意搬动患者,其协助取平卧体位等待救护车;若发病现场具有氧疗条件,应立即给予吸氧。② 现场急救:医护人员到达急救现场后,立即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病情进行全面检查,予以改良早期预警评分[6],根据评分结果实施分类处理。评分≤3分提示病情相对稳定,可立即安排转运;评分为4~7分提示病情不稳定,应先进行对症处理后方可转运;评分≥8分提示病情处于高危状态,应立即予以抢救,抢救措施包括吸氧、使用镇静剂及实施心肺复苏等。③ 转运途中:医护人员采用轻柔的动作将患者放置于担架上,抬上救护车,注意转运过程中不可颠簸移动,并密切监测其体征变化,给予吸氧、稳定静脉通路等处理,做好充分应对意外状况的准备,对于潜在危险因素进行有效预防。对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并将心电图结果传送至张家港广和中西医结合医院胸痛中心微信群,由院内心内科专家诊断是否为急性心肌梗死,以及是否符合介入治疗指征。若符合介入治疗指征,则立即将患者相关病情信息发送至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微信群,以便尽快启动导管室,同时指导患者家属签署介入治疗同意书。此外,急救人员联系医院急诊科,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介绍,包括病情、既往药物过敏史等,通知各科室共同做好急救准备,确保抢救工作的连续性,使各环节有效衔接。④ 院内急救:若患者需进行介入治疗,院前急救车则直接将其送往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并绕行急诊,直接将患者送入心内科导管室。由于急性心肌梗死具有起病急、病情严重等特点,医护人员还需做好患者及其家属的认知干预和心理疏导,提升其治疗依从性,保证各项急救、护理措施能够顺利实施。若患者无需进行介入治疗,院前救护车到达张家港广和中西医结合医院后,立即开通绿色通道,尽快将患者送入急诊室,并协助其进行相关检查,确保在最短时间内取得检查结果,并对症处理。若患者符合溶栓治疗指征,则告知家属溶栓治疗的目的、流程和重要性,待其签署同意书后尽早进行溶栓治疗。
① 于救治期间,统计并比较2组的出诊反应时间、接诊到分诊时间、分诊到会诊时间、会诊到确诊时间和抢救总时间。② 统计救治期间2组发生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的情况。③ 于患者离开急诊科时,使用自制的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对护理满意率进行评价。评分标准:≥90分为非常满意,60~89分为基本满意,<60分为不满意,总满意率=(总例数-不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观察组的出诊反应时间、接诊到分诊时间、分诊到会诊时间、会诊到确诊时间及抢救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2。
表2 2组救治时间比较
观察组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的总发生率(7.32%)较对照组(24.39%)更低(P<0.05),见表3。
表3 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率为95.12%(39/41),较对照组的80.49%(33/41)更高(χ2=3.968,P=0.046)。
现阶段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病理基础为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破裂或糜烂导致冠状动脉内急性血栓形成。同时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还与年龄、心肌供氧不足及心肌耗氧增加等多种因素存在密切联系[7]。近年来,中国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处于持续上升趋势,且患病群体趋向年轻化,病死率也在不断提高,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大量研究与临床实践[8]证实,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期间存在较高的风险,救治效果、预后结局与实际梗死范围大小和治疗是否及时等密切关联。因此,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为治疗赢取最佳时机。
本研究探究了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出诊反应时间、接诊到分诊时间、分诊到会诊时间、会诊到确诊时间和抢救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均<0.05)。由此表明无缝隙护理模式能够缩短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救治期间各环节用时。分析原因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溶栓治疗、介入治疗均存在严格的时间窗,治疗应争分夺秒,结合相关数据和治疗时间窗进行综合分析后发现,时间是抢救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9]。在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期间,因常规护理过于机械化,且护理流程、措施单一,极易延误最佳的治疗时机。而通过无缝隙的出诊指导、现场急救等,既可以更好地监测、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也能够有效缩短各环节用时,防止延误病情,使患者尽早接受有效救治[10]。虢英荣等[11]的研究结果显示,予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可有效缩短救治时间,并能够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本研究中,观察组的并发症(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总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由此可知无缝隙护理模式有助于控制或减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救治期间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分析原因为,无缝隙护理模式具有全面性、整体性及连续性等优势,在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期间充分利用转运途中时间与急救医师交流沟通,共同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可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各项救治操作,进而避免处理不及时而引发相关并发症。此外,于院外急救时判断患者是否需要行介入治疗,对于需行介入治疗的患者直接送至对应医院导管室进行救治,极大地缩短了抢救时间,使患者尽快接受对应治疗,从而减少救治期间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患者对无缝隙护理模式的护理满意率较对照组患者对常规护理的满意率更高(P<0.05)。这表明无缝隙护理模式能够提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分析原因为,与常规护理相比较,无缝隙护理模式最大限度地实现了无缝隙急救流程,为患者争取了更多的抢救时间、更大的生存机会,减少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且使其预后得以有效改善[12]。同时无缝隙护理可弥补常规护理的缺陷与不足,使患者在救治期间获得满意的主观体验,从而提升护理满意率[13]。
综上所述,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护理中应用无缝隙护理模式,能够明显缩短急诊抢救各环节用时,保证患者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有效救治,同时也可以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因此,无缝隙护理模式可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护理中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