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雪》轰动山城赢得文化战线上不见硝烟的较量

2021-05-31 10:32丁颖
当代党员 2021年9期
关键词:柳亚子沁园春词作

丁颖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在中国,这首毛泽东的词作《沁园春·雪》影响极为深远,它入选中学语文课本,到处都可以听到孩子们朝气蓬勃朗读词作的声音。

回溯历史,这首词创作于陕北,却在数年后公开发表于重庆。当年,词作发表后,轰动山城,享誉全国,引起国民党高层深深的不满。因此,国共双方在文化战线上展开了一场不见硝烟的较量。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一行赴重庆谈判。在此期间,他广泛会见各界人士,宣传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9月6日,毛泽东赴沙坪坝津南村拜访爱国民主人士、著名诗人柳亚子,谈诗论政,相聚甚欢。9月28日,毛泽东又邀请柳亚子到红岩村促膝畅谈。毛泽东详细分析了国共双方军力的运动态势和谈判情况,有理有据地戳穿了国民党反动派假和平、真内战的图谋,希望柳亚子对中国共产党的主张进行宣传。不久,毛泽东又亲笔写信给柳亚子,恳切劝勉道:“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吾辈多从曲折(即困难)二字着想,庶几反映了现实,免至失望时发生许多苦恼。”通过几次面谈和笔谈,柳亚子对时局的认识也越来越清楚。关心政局之余,柳亚子仍不改诗人本色,趁便向毛泽东索要诗词新作。

1945年10月7日,毛泽东返回延安前夕,斟酌良久,将作于1936年2月的《沁园春·雪》重新抄录,赠送给柳亚子: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泽东在附信中谦逊地说明:“初到陕北看见大雪时填过一首词,似于先生诗格略近,录呈审正。”原来,这首词诞生已有9年了。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完成长征,胜利到达陕北。1936年2月7日,毛泽东率领东征的红军部队到达陕西清涧县袁家沟,当时袁家沟一带已经下了几天鹅毛大雪。雄浑壮观的北国雪景触发了毛泽东的诗兴,他想起多年惊心动魄的武装斗争和艰难曲折的革命道路,不禁心潮澎湃,怀着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创作了这首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词作。

此后,毛泽东忙于军政事务,在长达9年的时间里,没有向任何人提起过这首词。赴重庆期间将这首珍藏多年的作品抄赠给老朋友柳亚子,是毛泽东对他多次赠诗的郑重酬答。这不仅是诗人之间风雅的交往,更是志趣相投的革命者之间珍贵的情谊,展现了毛泽东在历史转折关头胸有成竹、高瞻远瞩的气度。

柳亚子展卷品读,拍案叫绝,叹为“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作,高如苏辛犹未能抗耳”,并立刻依韵奉和,称赞毛泽东“才华信美多娇,看千古词人共折腰。算黄州太守,犹输气概;稼轩居士,只解牢骚。更笑胡儿,纳兰容若,艳想浓情着意雕”,并在词尾以“君与我,要上天下地,把握今朝”之句,抒发了他决心与共产党人合作、慷慨投身建立新中国事业的信念。

10月25日,柳亚子与画家尹瘦石在重庆中苏文化协会举办“柳诗尹画联展”,柳亚子把毛泽东的手迹公开展出,引起了部分文化界人士注意,开始在社会上相互传抄。

此后,柳亚子反复修改自己的和词,又将毛泽东的原词誊抄一遍,送交《新华日报》,请求发表。此时,毛泽东已于10月11日返回延安,报社负责人告诉柳亚子,发表毛泽东的作品必须请示延安,取得他本人同意。经过协商,新华日报社对毛泽东的原词暂不发表,只将柳亚子的和词在11月11日的《新华日报》上刊出,前有小序“次韵和润之咏雪之作,不尽依原题意也”。

柳亚子的和词见报后,其“小序”引起重庆各界极大的兴趣,原来中共领袖毛泽东还有诗词作品在此留下。毛泽东的原词究竟写的什么?大家纷纷好奇地打探。当时在重庆《新民报》任副刊编辑的吴祖光听说了这件事,抓住线索紧追不放,终于得到了一首完整的《沁园春·雪》。

11月14日,这首词在《新民报》发表,标题是《毛词·沁园春》,并在后面加写了一段话:“毛润之氏能诗词,似鲜为人知。客有抄得其沁园春咏雪一词者,风调独绝,文情并茂,而气魄之大乃不可及。”随后,《大公报》也不甘落后,同时发表了毛泽东原词和柳亚子的和词。

《沁园春·雪》公开发表后,轰动山城,各种报刊纷纷发表和词与评论,一时间洛阳纸贵,“雪”满雾都,唱和之作层出不穷。据不完全统计,当年刊发的和词不下50首,评论将近20篇,成为中国文坛上的一桩盛事。

人们没有想到,一直以来被国民党蔑称为“山大王”、“毛匪”、“土包子”的毛泽东,不仅是一个会带兵打仗的统帅,还谙熟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杰出的诗人。人们也无法相信,一个在国民党宣传中如洪水猛兽一样的“匪首”,竟然能够写出这种风骚并举的绝妙好词,不禁耳目一新,争相传诵。

蒋介石看到这首词后十分恼火,询问为他起草文稿的陈布雷:“你看毛泽东的词如何?”陈布雷如实答道:“气势磅礴、气吞山河,可称精品。”蒋介石说:“我看他毛泽东野心勃勃,想称王称霸,想复古,想倒退。你要赶快组织一批人,写文章批判他。”

国民党国防部新闻局官员把《新民报》负责人找去,申斥他不该“为共产党张目”。12月4日,《中央日报》等报刊同时登出“围剿”《沁园春·雪》的和词。

重庆进步文化界在周恩来的直接指导下,对于种种荒谬的攻击迅速予以反击。郭沫若率先发表两首和词,盛赞毛泽东咏雪词“气度雍容格调高”,又揭露御用文人“鹦鹉学舌”的丑态。陈毅、黄齐生、邓拓、聂绀弩、崔敬伯等擅长诗词的党内外人士,也都发表唱和之作,扶正祛邪,激浊扬清。甚至连关押在渣滓洞监狱的唐弘仁,也读到了毛泽东的作品,备受鼓舞,也唱和一首,在难友中秘密流传。这些词章,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对解放区大好形势的歌颂,对国统区独裁专制、贪污腐败的揭露,充分表达了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的坚决拥护。

面对全国各地兴起的《沁园春·雪》唱和热潮,国民党顽固派感到莫大的惶恐和不安。重庆谈判期间,国民党在新闻宣传上的方针是“尽量缩小此事的影响”。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毛泽东离开之后,他的一首词竟引起了人心震动。

为把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压下去,国民党暗中在内部发出通知,要求会作诗填词的国民党党员每人写一首或数首《沁园春》,选出意境、气势和文字超过毛泽东的,准备以国民党领导人的名义公开发表。

通知下达后,虽然有不少词作应征,但都是平庸之作,没有一首令人满意。后来,国民党虽然又在南京、上海等地雇佣“高手”作了数首,但仍是拿不出手的“劣质品”。由于国民党的这次活动是在暗中进行的,又未能成功,所以一直秘而不宣。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这件事才被当年参加过这项活动的一名国民党要员透露出来。

国共双方在文化战线上的较量,毛泽东在延安也注意到了。他在致黄齐生的信中说:“若飞寄来报载诸件,附上一阅,阅后乞予退还。其中国民党骂人之作,鸦鸣蝉噪,可以喷饭,并付一观。”

正如一位著名评论家所说:“他(毛泽东)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正确地意识到了中国革命的主体和方向;他最先冲破了教条主义的束缚;他带领一支衣衫褴褛的队伍,突破了数十倍于己的反动派军队的围剿;他深刻了解中国的历史和现状,当然能够把握好中国革命的未來。到了新的历史环境中,毛泽东不是帝王,而是中国革命的领袖。这首词里流露出了领袖气质和宏伟胸襟,这又有什么不对呢?这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这首词的传播,可谓润物无声,有力地瓦解了国民党的歪曲宣传,在争取大后方人心方面起到了无法替代的巨大作用。正如毛泽东本人所说:“笔杆子跟枪杆子结合起来,那末,事情就好办了。拿破仑说,一支笔可以当得过三千支毛瑟枪。但是,要是没有铁做的毛瑟枪,这个笔杆子也是无用的。你们有了笔杆子,再加一条毛瑟枪,根据拿破仑的说法,那末,你们就有三千零一支毛瑟枪了。”

猜你喜欢
柳亚子沁园春词作
柳亚子书法
沁园春·赞中原
柳亚子故居
沁园春 ·春朝送暖
柳亚子:面责蒋介石
读毛主席《沁园春》感怀
更 正
凭词寄意 柔情似水——近代词作名家韦瀚章
论帝王词作与尊体之关系
试论柳永羁旅词的悲秋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