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君
一、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初露峥嵘
(一)积极开展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工作
先进制造业集群是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不仅是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而且是国际经济竞争的战略性力量。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这为我国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工作定下基调。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强调,要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集成电路、航空航天、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机器人、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先进电力装备、工程机械,高端数控机床、医药及医疗设备等产业创新发展。推进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是我国推动制造业优化升级、参与全球产业链分工合作的重要途径。
“十四五”时期,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建设与发展将全面提速。工信部下一步将形成“十四五”时期全国集群发展的一张蓝图,包括制定实施专项发展行动、支持集群内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强化政府投资基金支持,谋划一批重大工程和项目等举措,打造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二)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决赛优胜者情况分析
2019年开始,工信部启动了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培育工作。通过竞赛的方式,围绕新一代信息通信、集成电路、工程机械制造等重点领域,在全国范围内遴选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作为培育对象,并通过支持第三方社会组织——集群发展促进机构来加快集群的培育建设。经过两轮初赛,共有44个集群胜出。工信部规划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竞赛旨在通过“赛马论英雄”,从不同行业领域内的领先者中,按照统一的评价标准,选出能承担国家使命、代表我国参与全球竞争合作的“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让它们去冲击“世界冠军”。
2021年3月,经决赛专家评判,分别遴选出广东省深圳市新一代信息通信集群等15个集群(第一批)、浙江省杭州市数字安防集群等10个集群(第二批)为决赛优胜者。先进制造业集群决赛优胜者名单见表1。
(三)地方政府明确支持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
1.广东省加快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构建集群现代化发展体系
2019年10月,为贯彻落实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制造强省建设,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工作部署,省工信厅牵头起草了《广东省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实施方案(2019—2025年)》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绿色石化、超高清视频、汽车制造、智能家电、数字经济、高端装备制造及精密制造、人工智能及机器人、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海工装备和船舶等11个产业集群行动计划。
2019年11月,广东省召开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重点谋划一批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百亿级、千亿级、万亿级梯次发展的先进制造业集群。2020年5月,广东省正式印发《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培育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意见》,提出要瞄准国际先进水平落实“强核”“立柱”“强链”“优化布局”“品质”“培土”六大工程,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培育若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同年9月,为进一步细化具体化产业集群培育发展的相关举措,实现“一群一策”精准培育,广东省又详细制定了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行动计划,最终形成“1+20”的政策体系。
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涂高坤表示,根据省委省政府“十四五”规划工作部署,已初步编制《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坚持制造业立省不动摇,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全面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六大工程”,加快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培育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培育形成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成为全球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典范。
2.江苏省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力争率先建设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2018年6月,江苏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指导意见》,成立江苏省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工作办公室,重点培育13个实力雄厚、特色鲜明、产业发展空间广、潜力大的先進制造业集群,力争打造若干“拆不散、搬不走,压不垮”的产业“航空母舰”,着力增强江苏经济整体竞争力。
2020年12月,江苏省印发《江苏省“产业强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提出要围绕1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重点培育50条具有较高集聚性、根植性、先进性和具有较强协同创新力、智造发展力、品牌影响力的重点产业链,做强其中30条优势产业链,促进10条产业链卓越提升,争创一批具有标杆示范意义的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十四五”时期,江苏省将坚持把集群培育作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总抓手,推动各类资源要素向集群集聚,做实做优做强全省重点集群,确保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总数全国领先。江苏省“十四五”规划纲要也再次明确,到2025年,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产业规模要突破6万亿元,新型电力(新能源)装备、物联网、工程机械、软件和信息服务、纳米新材料等集群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3.浙江省加快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打造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
2020年上半年,浙江省连续出台《浙江省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行动计划》《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制造强省建设行动计划》等政策,提出加快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打造数字安防、汽车及零部件、绿色化工、现代纺织和服装4个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软件与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15个优势制造业集群,分产业制定培育实施方案,构建新型促进机构体系、公共服务体系、政策支撑体系。同时,围绕“415”先进制造业集群体系,全面梳理现有产业链分布,聚焦产业链的主导企业、核心技术、先进标准、高端装备、关键部件、基础材料等重点,摸排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的短板与缺失环节,采取“目录引导,揭榜挂帅”的方式,实施一批强链延链、建链补链重点项目,夯实产业基础能力,提升产业链的主导力和控制力。
浙江省“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实施产业集群培育升级行动,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及零部件、绿色化工、现代纺织和服装等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一批年产值超千亿元的优势制造业集群和百亿级的“新星”产业群。实施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计划2.0版,加快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分行业打造标杆县(市、区)和特色优势制造业集群,打造全国制造业改造提升示范区。
二、推动集群建设,地方政府多措并举
(一)注重顶层设计,完善政策体系
先进制造业集群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内在要求,也是建设制造强国的必由之路。江苏、广东、湖南、陕西、四川等地为推动集群建设,出台了多项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和支持举措,扩大制造强省专项资金等财政投入,拓展多元融资渠道,聚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
1.江苏省、无锡市多层次规划物联网集群发展
2009年,无锡获批建设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工信部和江苏省政府即牵头成立了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部际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对示范区建设高位谋划、统筹协调,两年一次的领导小组会议及时有效地帮助地方和企业协调解决了一大批棘手问题。江苏省建立以无锡为核心,南京、苏州为两翼的物联网“一体两翼”产业布局,在政策支持、产业集聚、应用推广等方面全力支持。
与此同时,在工信部制订的《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指引下,无锡市每三年制定行动计划、每年制定年度工作任务,并由市领导挂钩联系产业链,分阶段、分层次、分目标推进各项重点工作,给产业发展带来了最为重要的延续性,确保了“一张蓝图绘到底”。
2.广东省会同广州、佛山、惠州三地共绘超高清视频和智能家电集群发展蓝图
按照广东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广东省在全国先行先试推动4K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并得到工业和信息化部、广电总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部委的大力支持,将其列为部省合作的重点工作。在此背景下,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与广播电视局联合制定并印发了《广东省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通过顶层设计,统筹推进广东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
此外,广东省政府将超高清视频显示产业、智能家电产业列入“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一业一策制定出台集群发展五年行动计划,与工信部的支持政策形成了叠加效应。为推动集群建设,广佛惠三地政府共同编制集群实施方案,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成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细化落实集群建设工作任务和分工。创新建立以广州超高清视频产业促进会为依托的“1+2+N”的粤港澳大湾区全域联动一体化发展工作机制,初步建立“市场+政府+社会组织”的集群共治共建模式。
3.西安市健全航空集群发展机制,有力保障政策供给
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和陕西省委、省政府及西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西安航空产业发展,推动设立了全国首个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成立有西安航空基地管理委员会这一专门机构,全面负责推动西安航空产业发展。2019年,西安市委、市政府将航空产业确定为西安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的支柱产业全力推进,组建了由副市长任组长,市区两级相关单位参与的航空产业发展工作专班,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航空产业发展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2020年10月10日,工信部肖亚庆部长深入西航发发动机总装现场调研,强调要扎实推进重点型号研制和能力建设,努力建设航空强国。
为推动产业发展,西安市出台《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的实施意见》《加快推进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西安航空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了航空制造发展、航空服务业发展、航空基础配套发展3项重点任务、13项重点工作和5项保障措施,优先保障航空等产业用地需求,支持建设西安蓝田航空(通航)产业园,积极为西安航空产业发展拓展空间。通过“引、培、用、留”四大机制,重点引进关键领域高层次创新人才,培育急需紧缺人才,打造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创新团队。
4.株洲市规划建设先進轨道交通装备集群
株洲市制订了《株洲市轨道交通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5年)》,总目标是建成世界级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建设一流现代化轨道交通科技城,到2025年实现现代集群规模突破2000亿,建设世界一流的轨道交通装备研发中心、国际领先的轨道交通装备智造中心和全国最大的轨道交通产业服务中心。确定了“一体引领、两核带动、三向联动、四驱延伸”的发展路径,即:一体引领为整车制造,两核带动为核心部件和关键系统,三向联动为向上游布局、向中游集聚和向下游延伸,四驱延伸为功率器件、新型材料、新能源装备和现代物流。制订了“六大工程”,分别为人才集聚工程、平台拓展工程、项目驱动工程、生产性服务业工程、示范应用工程、质量品牌工程、环境提升工程。
此外,湖南省印发了《加快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等5份规划文件、4个政策扶持文件,支持打造世界级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株洲市出台了《关于支持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10多个文件,扶持产业做大做强做优。
5.成都市、德阳市加强高端能源装备集群组织与政策保障
四川省把成德同城化作为落实双城经济圈战略的“先手棋”,共建高端能源装备产业集群是成德产业同城化的重要内容。成都市、德阳市成立“高端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建设领导小组,制定行动方案和年度实施计划,明确时间表和线路图,两市政府领导任该领导小组组长。同时,两市积极争取工信部、四川省政府支持建立共建机制,推动成德高端能源装备产业集群建设。此外,两市进一步完善政策保障措施,已初步形成涵盖上位规划引导、产业发展指导、科技创新激励、财政金融扶持、企业招商引育、人才引进培育等领域的政策体系。
两市已经出台《成都市关于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实现工业转型升级发展若干政策》《德阳市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的意见》等政策56条,形成较为完善的政策保障体系。
(二)加强自主创新,筑牢发展根基
在先进制造业集群内部,除了大企业的独立研发之外,还可以通过产学研互动和专业化分工,形成一种独特的集群式创新。即在集群内大量的小型企业通过专业化分工、学习和模仿、独立开发、联合开发等途径,逐步形成一个灵活高效的区域创新网络。为了保持集群与相关产业的持续竞争优势,要加快提升集群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强自主品牌建设,促进集群不断发展升级。
1.宁波市完善磁性材料集群创新生态,推动集群做大做强
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磁材科研团队集聚了全球体量最大、研究门类最齐全的研发队伍,全职引进李卫院士和沈保根院士,培育和引进了“国家万人计划”“国家杰青”领衔的高端人才324人。集群拥有稀土永磁材料与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等10个国家级创新创业平台,浙江省磁性材料制造业创新中心等8个省级创新创业平台,以及2个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承担国家863、973和工信部稀土专项等国家重大战略任务8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
宁波市投入3.4亿元建设国家新材料测试评价平台、浙江省磁性材料创新中心和磁性材料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支撑企业技术创新,投入3.9亿元实施“科技创新2025”重大专项,解决行业技术瓶颈问题21项。攻克超导磁体产业化、铈磁体制备、高丰度稀土资源利用、热压永磁产业化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2020年新增授权发明专利786項。
在硬盘音圈电机等智能终端产品领域,韵升和科宁达的钕铁硼磁体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70%。中杭磁材公司的电动车电机磁钢、复能公司的铈铁硼磁体、宁港永磁公司的钐钴磁体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一。金鸡强磁公司的热压辐向环应用于荷兰ASML(阿斯麦尔)光刻机关键部件。
2.南京市突破特高压输变电全球领先技术
南京市充分发挥科教资源优势,建成43个国家级技术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9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正在重点打造2~3家新型电力装备产业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成立了由龙头企业、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等参加的中国智能电网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和南京智能电网产业联盟,为提升集群协同创新能力创造更多有利条件。
同时,南京市着力提升联合攻关效率和水平,积极推动南瑞集团IGBT、工业互联网完全态势感知平台、国电南自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研究与应用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建设,不断加快芯片等核心技术领域的国产替代步伐。制定新型电力装备产业链关键技术攻关清单,对牵头承担攻关任务或承担国家攻关项目的企业,按项目研发总投入的15%、最高1000万元给予支持。率先攻克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的输电网络技术和新能源电站协调与综合控制技术难题,率先研制成功世界电压等级最高的直流输电换流阀和世界首个高压直流断路器。集群已成为世界上唯一全面掌握特高压交、直流输电核心技术,并拥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主体。龙头企业整体竞争力超越西门子、ABB等老牌外国企业集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南京市新型电力(智能电网)装备集群着力强化知识产权和标准化建设。集群拥有专利15000余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5000余项,参与起草2000多项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近年来,获得7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3项“国家技术发明奖”和2项“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
3.上海市浦东新区激发生物医药集群创新活力
浦东新区注重发挥产业政策杠杆,在工信部政策支持外,新区出台《促进重点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等产业政策和《浦东新区科技发展基金》等创新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和产业化投入,紧密围绕创新策源、成果转化、改革试点、产学融合,精准施策,聚焦全产业链,推动产业要素集聚,促进重大项目落地。在创新研发上,对创新药物和医疗器械产品研发上市,分阶段给予支持;在成果转化上,对符合条件的产业化项目,给予投资额一定比例的奖励或市级产业化项目配套;在改革试点上,鼓励企业参与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试点,对采用合同委托生产试点企业给予支持。对于重大项目,新区政府还通过“一事一议”方式,给予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鼓励重大项目落地,提升集群显示度集聚度。
按照工信部和上海市要求,浦东新区积极推进国家生物药制造业创新中心落地,推动企业与科研院所联合开展前沿技术和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在高端制剂关键制备工艺、关键辅料研究等方面,逐步提升关键技术的国产化生产能力,形成技术标准及科学门槛,提升中国生物医药创新能力。发挥产业集群优势,在新型抗体、疫苗等高端生物制品领域,围绕发酵、分离、质控等核心技术、原材料供给等方面,依托君实生物、三生国健、奥浦迈生物等企业,提升产业发展自主权,打造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深度融合的制造业现代化创新生态体系。
4.常州市以科技引领新型碳材料集群创新发展
常州市在全球率先突破了石墨烯规模化制备的技术难题,并形成了14项全球首创成果;中简科技自主研发的T700级碳纤维制造设备,在全国率先实现规模化生产和应用;建成全球首套高强高模聚酰亚胺纤维生产装置,产品填补空白。
加快建设全国首家新型碳材料领域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石墨烯创新中心;与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共建“江苏集萃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应用技术研究院”和“石墨烯材料研究所”。先后与中科院、西交大、北化工等50多个院所高校开展合作,累计达成重大产学研合作项目超过500项,柔性引进院士10余名,吸引领军人才100余名。中简科技、碳元科技等企业拥有省级以上“两站三中心”165家,授权专利超过2000件,获国家专利奖9项,承担国家重大项目15项,着力解决了高性能碳纤维特种经编增强技术、功能化石墨烯粉体宏量制备技术等问题。
5.深圳市强化新一代信息通信集群核心能力
深圳市在未来通信高端器件、超高清视频、智能化精密工具等领域构建国家、省、市三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体系;深入实施技改倍增计划,工业技改项目实现“零门槛”资助,“促进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实施技术改造成效明显”连续两年受到国务院督查激励。实施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新材料首批次、软件首版次推广应用“三首”工程,助推初创产品和技术应用。
与此同时,深圳市大力发展集成电路、“5G+8K+AI+云”等集群核心产业,培育新动能,提升新势能。实施集成电路、5G、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链长制”,重点协调解决产业链上下游对接、产业生态主导型企业和中小微企业协同配套,畅通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组织实施重大技术攻关,着力解决核心技术,补齐产业链短板。
(三)高效协同发展,推动产业融合
先进制造业集群内部企业间的协同发展,有利于形成循环高效、联接紧密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降低产业终端对外部经济的依赖程度,增强产业发展的竞争力与稳定性,易于形成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地方政府在发展体系、协作能力、产业融合等方面做了诸多努力,为集群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1.合肥市打造智能语音集群“五链协同”发展体系
合肥市打造以智能语音为引领,行业应用、终端产品、智能数据为支撑的多元化产业链;完善技术创新、成果转移、产业孵化三位一体的协同创新链;完善财政资金、产业基金为保障支撑的资金链;强化减税降费、应用推广、人才保障政策链;构建依托集群促进机构不断创新集群治理模式,健全完善产业服务链。
2020年末,智能语音产业集群企业达990家,同比增长23%,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15家,100亿元以上企业1家,10亿元以上企业9家,集群拥有国内外上市企业18家。产学研用金协同网络不断拓展,中科类脑联合安徽大学互联网学院成立“5G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实验室”,华米科技联合钟南山院士团队成立“腕部智能可穿戴联合实验室”,安徽信投联合安徽电子信息学院成立“中国声谷电子信息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中国声谷制造中心,为集群企业提供产品设计、智能装配、3D打样、检测检验中心等公共服务,解决了企业产品试制“南下北上”难题。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打造区域经济大脑,给企业精准画像,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青岛市打好产业链提升硬仗,促进轨道交通装备集群紧密协作
青岛市着力构建空间高度集聚、上下游紧密协同、供应链集约高效的全产业链集群发展机制。针对三大主机厂总配套额356亿元的千余家配套企业,全面梳理筛选出131家非中车系优质市外配套企业为招商目标,形成《轨道交通产业链精准招商工作实施方案》,一对一精准对接,已新引进中车配套企业21家。
中国轨道交通车辆出口服务基地及检测认证中心项目成功签约落户青岛,推动上市公司华铁股份打造年产值超过100亿元的国际化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建立《青岛市轨道交通装备配套产品目录库》,吸引全国优质企业加入目录库,为入库企业精准赋能,促进产业链紧密协作。
3.杭州市实现数字安防集群紧密合作
杭州数字安防产业已形成从上游算法、芯片、传感器,到中游前端摄像机、后端存储录像设备、中控显示设备,再到下游系统集成、云平台、运营业务的全产业链体系,上下游企业合作紧密。2020年,杭州市开展了数字安防断链断供风险清单摸排,梳理出14个短期风险点和23个长期风险点,落实“同准”、“降准”、“国际”和“攻关”四类替代。指导海康、大华、宇视等链主企业建立企业共同体,通过组织芯机联动活动有效对接企业需求,助推供应链合作。北大高等研究院、北航杭州创新院等科研机构充分发挥优势,加强企研合作,促进创新成果转化落地。此外,杭州市支持建设智慧视频产业技术联盟,通过潘云鹤、高文、梅宏等院士的支持,积极促进集群内外部交流合作,形成高端专业交流平台。
与此同时,杭州市围绕产业链关键环节,对安防芯片、傳感器、光学镜头和智能算法等企业项目精准招引,2020年引进凤凰光学影像模组、英飞拓生物识别芯片等亿元以上项目32个,投资总额364.62亿元。指导企业围绕“一带一路”走出去,海康、大华等重点企业已为20多个“一带一路”国家提供技术服务。支持大华和英伟达联手制造“安防芯”,发布极高计算性能的智能视频结构化服务器“Deep Sense睿智”系列;支持海康威视和英伟达合作开发“刀锋”服务器,将安防行业推向深度学习的智能阶段。
4.长沙市强化工程机械集群集聚及融合发展
按照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要求,长沙市坚持不懈锻长板补短板,着力构建安全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针对主机强配套弱的问题,指导协会开展主配协同活动。支持协会编制《长沙工程机械零部件配套产业园规划(草案)》,规划建设1.08万亩的东、西两个配套产业园。重点引进高端、紧缺核心零部件企业。2019年,集群本地零部件配套率较2018年提升3.3个百分点。
长沙市还不断推进工程机械产业与先进储能材料、汽车制造等传统产业,以及5G、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工业互联网等新兴产业的融合发展,促成工程机械集群与先进储能材料等集群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加强集群间龙头企业融合发展,如铁建重工与硬质合金企业博云冶金合作,推进掘进机刀具和轨道铣削刀具国产化。
5.广佛深莞有序布局智能装备集群,实现高效协作发展
广佛深莞四地政府共同编制了集群实施方案,签订了城市间战略合作协议,成立了集群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细化落实任务分工,推动产业错位发展、高效协同。创新推动以省机械工业质量管理协会为主体、四地促进机构高效联动的一体化工作机制,探索建立“市场+政府+社会组织”的集群共建共享模式。
广州布局智能成套装备和关键零部件,深圳布局无人机和激光加工装备,佛山布局轻工和金属加工装备,东莞布局电子制造装备和工业机器人,实现差异化、特色化、协同化发展。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组织企业转产扩产口罩机、压条机,四地上下游协同效果显著,短短两个月口罩机、压条机产量分别达到全国70%、80%,为全国乃至全球抗疫做出重大贡献,体现了广东担当。
(四)强化要素支撑,构建产业生态
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发展,离不开金融资本、人才智力、空间土地等要素的全方位支撑,多地通过统筹布局、政策保障、规划引导等手段,持续供给集群发展所需的各类资源。
1.深圳市厚植先进电池材料集群发展沃土
深圳市逐步完善知识产权、数字网络、标准认证、检验检测、绿色制造等服务体系,建成中国(深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等国家级服务载体,构建新材料产业资源共享平台,重点整合珠三角范围内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中心等370多家单位的仪器和服务资源,完善先进电池材料产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同时,深圳市持续加大产业资本支持,以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新材料基金落户深圳为契机,出台电池材料龙头企业培育计划、专精特新“小巨人”支持措施等政策,鼓励引导集群企业与资本的强强联合。通过工业用地定向招拍挂的方式,解决头部企业用地问题,打造先进电池材料产业园区,规划预留26平方公里保障电池材料产业用地。加大人才引进,制定珠江人才计划、孔雀计划、鹏城英才计划等引进政策,引进人才600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1.7万人,全职院士50人,集聚天下英才。
2.东莞市结合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统筹”,做好智能移动终端集群要素保障
以“打造最强产业链‘赋能智造新时代”为主题,东莞市举办“东莞全球先进制造招商大会”,瞄准智能移动终端产业缺失环节、高端环节,引进规模大、带动强、效益好的项目,进一步丰富集群发展内涵。推出首批10平方公里启动全球招商,为产业链补强优化提供空间要素支撑和保障。
东莞市还实施“十百千万百万”人才工程,壮大技术人才队伍,为智能移动终端产业集群提供人才支撑。加快推进“技能人才之都”建设,建立与智能移动终端人才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培育机制,以劳动者素质提升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举办大湾区院士峰会、高层次人才活动周,发挥专家智库的引领带动作用,推动产学研合作,增强产业创新发展动能。
通过实施“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专项行动,东莞市重点保障华为、步步高龙头骨干企业用地需求,整合1.15万亩土地用于“工改工”等进一步保障东莞市智能移动终端产业集群发展空间需求,确保智能移动终端产业集群谋划落地见效。
3.上海市强化集成电路集群金融与人才支撑
上海市加快培育企业上市融资,不断做大做强。2019年科创板正式启动以来,上海已有13家集成电路企业在科创板上市,占全国集成电路领域上市企业总数的三分之二,其中浦东新区9家集成电路企业科创板上市。
与此同时,上海市设立500亿元的产业基金,支持重点企业发展。截至2020年底,上海基金投资重点项目近50个,投资金额约400亿元,有效带动社会投资2000亿元。同时积极吸引国家大基金投资上海企业,截至2020年底,国家大基金投资上海项目占其总额的34.3%。浦东新区成立产创基金,已投资集成电路领域项目13个,投资金额3.06亿元,带动社会投资52.88亿元。
上海市积极推动本市金融机构为集成电路重大项目和龙头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和综合性金融服务,2019年以来,为近15家企业提供约350亿元的长期优惠利率的信贷资金,支持企业核心技术研发。完善供应链金融服务,推动本市金融机构支持产业链核心企业牵头开展供应链金融创新,加快产业链生态建设。
4.苏州市集聚纳米新材料集群多维度发展要素
苏州市突出主体培育,推动骨干企业持续涌现。以打造“雁阵梯队”企业集群为目标,推进企业分类培育计划。加强集群强链补链延链,推动关键技术联合攻关,提升产业链协作水平;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规上企业—瞪羚、独角兽企業—上市企业”成长链条培育工程;制定“一企一策”支持政策,实施企业上市“金色苗圃工程”,设立上市企业产业园,给予拟上市企业个性化、全方位支持。
同时,苏州市注重改革探索,营造国际一流集群生态。坚持亲商理念,优化“一网通办”服务模式、设立“企业发展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中心”,营造最优营商环境。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制定人才图谱,精准引才;制定海外人才特殊保障政策,精准对接多元需求。完善科技金融服务,推动“政府、银行、创投、担保、保险”五方业务联动,建立全方位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加强制度改革创新,发挥“四区”叠加联动优势,已实施制度创新举措11项,其中全国首创2项,如金枪新材成功发行全国首单知识产权质押双创债。
5.南京市给政策、给支撑,创造软件和信息服务集群发展最优条件
南京市出台建设国际软件名城实施方案、打造软件产业地标行动计划等系列产业政策,集中全市金融、财政、土地资源,打造“全球有影响力”的产业地标。实施“土地出让金市级刚性计提减半”、“增值税、所得税新增地方留成部分全额返还园区”等高含金量政策,为软件园区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每年投入软件类财政专项资金近10亿元,并由市级产业、科创母基金设立软件类子基金16支,规模达136亿元,为软件企业发展提供充裕的金融支持。南京引入了微软、腾讯、创新工场、奇绩创坛等顶级孵化机构,全市各类涉软投融资机构达180家,新增软件领域融资126亿元。
(五)促进开放合作,激发集群活力
先进制造业集群不是一个封闭的产业组织,而是一个根植于地方特色,具有高度包容性的开放系统。要突破行政边界的限制,推动集群跨区域协作,以区域间大协同提升集群生产率、市场占有率和集群竞争力。同时,将开放合作作为保持集群活力的源泉,重视集群的国际交流合作,推动集群与国外集群建立战略合作机制,在产业合作、制度学习、文化培训、人才交流等方面开展合作,提升集群对外的影响力。
1.成都市以战略眼光和全球视野,全面推进软件和信息服务集群开放合作
2020年,国家级工业软件协同攻关平台等14个高质量发展专项布局成都。参与全球分工,以研发设计为切入点,谋求产业链价值链更高势能站位,全球软件10强企业中有6家在成都落户。华为研究院扎根成都20余年,成都腾讯“王者荣耀”、索贝数码非线性编辑软件等一系列“成都造”产品享誉行业。
成都市连续举办十八届国际软洽会,成功举办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中国信息通信大会等10佘项国际化大型活动,创新举办5000人软件产业发展誓师大会和两届“蓉贝”人才大会,资源汇聚力、行业影响力不断提升。
2.温州市推进内外市场拓展、区域产业协作,增强电气集群开放合作水平
温州市实施龙头企业对外并购投资项目20个,设立100多家海外销售机构,产品和服务进入80%以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低压电气出口全国占比近40%,持续强化内外市场拓展。
温州市高规格举办国际物联网传感技术峰会、国际工业与能源物联网大会等活动,共建落地8个合作研发项目、39个高端产业项目,不断强化国际交流合作。
此外,温州市与德国、法国等电力集群建立创新合作关系,组建跨区域产业联盟,形成辐射长三角的电气产业循环合作体系,着力强化区域产业协作。
3.徐州市探索工程机械集群广泛开放合作
徐州市着眼“一带一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全方位开放合作,支持行业龙头海外布局,实现出口贸易、海外建厂、跨国并购和全球研发的国际化发展模式。以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为重点,建成境外制造合作基地30个以上。
2020年徐州市获评营商环境质量十佳城市,央视《焦点访谈》对徐州营商环境给予专题报道。拥有淮海国际陆港、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无水港、外贸港、电子口岸、跨境电商等众多平台,中欧班列开行超600列,投资贸易便利。卡特彼勒、蒂森克虏伯、利勃海尔、约翰迪尔等国际工程机械巨头落户徐州。徐工集团、海伦哲、赛摩科技等一批本土企业境外设厂。前期,徐州市政府主要领导带队赴长沙考察工程机械产业发展,两地政府就战略合作、共建集群达成初步共识。
4.青岛市智能家电集群积极融入双循环大格局
青岛市发挥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双节点”作用,积极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青岛占中国家电出口额60%以上,大型冰箱占中国出口额80%以上。海尔中德智慧园区成为首个获得德国工业4.0大奖的中国企业。支持企业并购日本三洋、美国通用家电、东芝电视等品牌。加强联合研发攻关,海尔与牛津大学合作开展物联网生态研究,海信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共同开展人工智能合作研究。构建“同群同网共融共赢”的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格局。
青岛市成功举办世界工业互联网产业大会和首届中国智能传感器产业大会,启动上海、深圳、青岛工业互联网生态共建合作。率先提出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启用国家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创新体验中心和卡奥斯青享云平台,累计发布1000个“工业赋能”场景,打造衣联网、食联网、水联网、空气圈等生態品牌,推动智能家电单品向平台、生态模式跨越发展。
5.深圳市、广州市协同提升高端医疗器械集群国际合作能力
深圳市、广州市鼓励集群企业与国际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发达地区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加快国际先进医疗器械技术、创新医疗器械产品在集群落地、发展壮大。通过组织粤港澳大湾区高端论坛和国际展会,搭建对外展示平台,助力深广高端医疗器械品牌走向全球。
通过数字政府、智能化综合评价体系、大数据对接,创新金融和人才服务等举措,持续优化企业服务工作,培育好集群发展沃土,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效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三、增强服务水平,促进机构多管齐下
(一)增强治理能力,优化服务体系
1.南京市新型电力(智能电网)装备集群着力提升集群治理效能,释放发展新动能
大力培育集群发展促进机构,完善机构组织架构和功能,提升机构服务能力。创新生产组织模式和管理方式,探索数字化集群治理新机制,不断释放集群发展新动能。
提升集群发展促进机构能力。加强能力建设,提升服务水平。江苏省可再生能源行业协会作为集群发展促进机构,要进一步创新运营模式,优化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打造“非营利”和“自身造血”功能兼具的新型促进机构。充分发挥集群“观测台”、“代言人”和“织网器”作用,实现集群实力和促进机构能力共同提升的双赢局面。
推动集群自律发展,成立产业发展联盟。成立“产业联盟+管理联盟”交互的产业发展联盟,以产业联盟促进新型电力(智能电网)装备集群的发展。突出集群内宏观合作和微观协作,推动联盟单位间的战略合作,建立集群联盟及企业家交流机制,强化集群企业共生意识、员工协作意识和科研合作意识,支持建立集群合作伙伴网络。
构建集群信用体系。以南京创建全国首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为契机,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集群信用体系。基于集群内部信用共享、风险共担等特点,将信用工作融入集群发展,打通集群信用信息共享渠道。建设集群信用信息平台,结合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动集群信用信息平台与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的对接和信息共享。推进“信易+”系列工程,创新信易贷、信易批、信易投、信易创、信易游等信用激励服务产品,让集群诚信主体获得更多市场份额和市场资源,享受“容缺受理”、“绿色通道”等政策。
2.长沙市工程机械集群整合资源,完善促进机构功能
将工程机械行业协会设立为促进机构。长沙市工程机械行业协会是由三一集团、中联重科、铁建重工、山河智能、湖南大学、长沙银行6家单位发起成立,由长沙工程机械行业相关企业、高等院校、金融机构、中介机构等自愿结成的行业性社会团体,是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协会会员分布和活动地域为湖南省长沙市,会员单位近200家,涵盖了工程机械的全产业链,包括入选“世界工程机械50强”的四家企业,以及上下游配套企业100多家。
形成完善的组织架构。长沙市工程机械行业协会实行扁平化管理,组织架构主要分为会员大会、理事会和监事会、秘书处及相关业务部门。其中,核心层重点包括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和监事会。会员代表大会是本会的最高权力机构,由152家协会成员单位组成,主要负责制定联盟章程,决定本会的工作目标和发展规划,制定和修改理事、负责人产生办法,报党建领导备案,选举和罢免理事、监事等重大事宜。理事会是会员大会的执行机构,在会员大会闭会期间领导本会开展工作,对会员大会负责。监事会主要有关联企业、科研机构、金融机构担任,主要对理事会进行监督、引导,监事会由5名监事组成,任期与理事任期相同。
构建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运营机制。在2021年之前,促进机构的运营主要依托政府资金投入和承担单位投入,资金主要用于集群促进机构的创建、人员工资等支出。在2021—2035年,集群促进机构转为自主运营,通过会费,捐赠,政府购买服务,在核准的业务范围内开展活动,以提供服务的收入,利息和其他合法收入等方式获取各种可持续收入,维持机构正常运转。集群促进机构在政府有关机构指导下,按市场化机制运行。其中,政府部门负责指导、协调、监督集群促进机构的建设和运行,指导制定发展战略、技术路线图,对集群促进机构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和监督考核。集群促进机构内部采用市场化的用人机制和管理体系,推动集群促进机构正常运转。
3.株洲市先进轨道交通装备集群面向集群企业发展需求搭建服务体系
以产业政策引领,提升服务集群成员能力。集群促进机构定位集群的服务载体,贯彻落实国家、湖南省支持制造业发展和技术改造的各项税收优惠资金,对接落实湖南省人民政府加快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发展的16条扶持政策;根据产业发展需求,在空间布局、产业准入、创新支持、成果转化、金融扶持、人才集聚、创业环境等方面及时研究政策,发挥政策扶持合力;加强与市、区协同配合力度,聚焦重点,共同支持产业高端化发展和技术改造项目;落实和完善使用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等鼓励政策,健全研制、使用单位在产品创新、增值服务和示范应用等环节的激励约束机制。
以创新链为支撑,搭建集群成员合作渠道。促进机构通过打通集群内“产学研”合作渠道,促进机构组织集群内相关企业、科研院所等成员,围绕增强集群产业核心竞争力开展的重大技术创新项目和公共服务项目等,使得研发机构的研发成果与企业的实际生产相结合,同时推动各研究所互相沟通科研进展,以解决共性问题,实现研究成果的共享,从而有效解决科研机构、大学和企业之间研发和产业化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以产业链为桥梁,打造集群命运共同体。促进机构组织集群成员加强交流、对外宣传、联合参展、国际合作、人才引进培训、咨询服务等活动。促进机构定期与企业沟通,提供关于产品、技术、市场等信息,加强集群内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的互助合作,同时加强有竞争关系的企业的相互合作,共同应对来自外部的竞争。
以资金链为核心,保障集群成员发展利益。促进组织搭建集群发展所需的人才培训、协同创新、工程化产业化、检测认证(TSI认证等)、投融资、信息集成共享、宣传展示等公共服务平台。利用促进机构的资源,积极促进集群内企业与金融机构、风险投资机构进行合作,为资金供给方提供企业优质项目信息。促进机构发挥自身资源和威望,积极促进集群内企业与金融机构、风险投资机构进行合作,合理分配资金,为资金供给方提供企业优质项目信息。
4.深圳市先进电池材料集群创新集群培育工作推进模式
设计促进机构组织架构。深圳市先进电池材料产业集群以深圳市工信局作为主管单位,形成了由集群成员大会、集群理事会、专家顾问委员会、专家技术委员会和集群发展促进机构组成的集群组织架构。深圳市先进电池材料产业集群成员大会的构成企业目前已经超过1200家。集群理事会设有理事长单位1名、副理事长单位不超过30名、常务理事不超过50名及理事若干名。专家顾问委员会由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7位海内外院士、数十位高等院校教授及行业技术专家组成。技术委员会由8位海内外院士、数十位高等院校教授及行业技术专家组成。
完善促进机构规章制度。深圳市先进电池材料产业集群以建立国际领先的具备自主创新能力、网络化协作关系、可持续盈利模式的产业集群为目标。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形成联合开发、优势互补、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用资合作集群发展新机制。集群通过召开集群成员代表大会、理事会议、专家技术委员会议,对集群的发展具体事务开展工作。集群企业成员与科研创新成员将联合制定联盟创新战略,提出产学研结合项目实施建议。
创新促进机构运营模式。集群以集群促进发展机构深圳市清新电源研究院为主要核心载体,面向“战略规划服务、检测分析服务、绿色节能评价、检测认证服务、教育培训服务、协同创新研究、工程技术研究、技术转移孵化、高通量计算研究和金融合作服务”十大服务合作领域,立足“集群区域协同中心”和“国际合作拓展中心”两大协同拓展中心,形成“10+2”集群工作模式。大力开拓区域和国际合作渠道,以深圳作为出发点,联动粤港澳大湾区,辐射长三角、福建省等区域乃至全国,走向国际。
5.温州市乐清市电气集群健全完善运营机制
整合完善乐清市电气产业创新发展服务中心组织架构。发挥正泰、德力西等龙头企业引领作用;推进金卡、电光等“专特精优”和高新技术企业在專业化示范作用;推动电气行业、小型断路器行业、继电器行业、电能表行业、电力金具行业、包装行业等26家覆盖整个电气产业链的各类行业协会在机构中影响力和服务能力;紧密加强与清华长三角研究字、浙江大学等10家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发挥国家低压电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智能电气工业设计研究院等8家机构公共服务能力。
加强中心常务理事和理事会领导决策水平。完善常务理事会和理事会工作运行机制,积极承担理事会闭会期间行使执行会员大会决议,充分行使执行理事重大决策和商议服务中心重大事项职能。
提升中心具体执行机构运作效率。加强中心自身组织软硬件建设,选聘引进一批专业水平高工作人员,充实服务中心工作力量。完善服务中心战略规划部、协作交流部、对外联络部、要素保障部、知识产权保护部、产品智能化服务部,智能制造服务部等7个功能服务机构和综合管理办公室的工作职能,深入落实服务中心两大工作推进机制、三大投资建设原则和八大服务功能,推进中心高效运作,具体主要职能和任务分工详见。
发挥集群专家委员会专业化决策咨询作用。加强与国内电力能源行业权威专家的对接,创新专家委员会决策咨询运行机制,积极发挥专家委员会对集群规划发展的重大部署,发挥决策咨询作用。
(二)搭建公共平台,提升服务水平
1.上海市集成电路集群加强各类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建设人才培训公共服务平台。组织开展集成电路设计相关的线上、线下培训,线上课程覆盖长三角,涉及集成电路企业100余家。2020年6月与嘉兴市经信局合作,前往嘉兴南湖科技园开展《芯片可测试性电路设计仿真》培训课程,30佘家单位的人员开展为期5天的线上、线下同步培训,课程受到了企业和学员的一致好评。2020年8月开设了张家港集成电路人才培训公益专班。期间对全国高校生提供了“百日公益课程”,所有课程免费开放。
建设工程化产业化公共服务平台。充实了MPW服务平台的服务资源,使平台整体服务能级提升到7nm。平台通过与国内外主要IP厂商合作,将IC设计所需要的主要IP资源通过集中购买,按需使用的创新模式,以最优惠的价格提供中小型和新创企业使用,有效降低了企业使用IP的成本。为设计企业提供了完善的7nm工艺设计服务环境,引领上海设计企业达到主流设计技术12nm、先进技术达7nm水平,为集成电路设计业进行高端芯片的创新研发设计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支撑作用。已支持78家次企业流片成功,起到了推进设计业快速发展的积极作用。平台还积极打造区域内一体化服务模式,成立长江流域集成电路产业基地联盟,将上海ICC的先进工艺流片服务资源向长江流域推广,打通了长江流域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与台积电晶圆制造的渠道,为中国优秀IC设计企业提供先进工艺流片服务,加快我国集成电路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步伐。
建设协同创新公共服务平台。选取具有复用性、关键性、先导性的底层技术进行研发。包括5项大型数字IP核底层技术、3项模拟与射频IP底层技术、5项片内系统SOC与1项SiP的设计共享技术。依托自主IP为设计企业提供平台化全方位一站式芯片定制服务和IP的授权服务。平台拥有人工智能加速引擎、数据中心、物联网联接,高清视频、车载娱乐系统处理芯片一站式芯片定制解决方案及自主可控的图形处理神经网络处理器、视频处理数字信号处理器和图像信号处理器五类处理器IP和1400多个数模混合IP、射频IP。IP授权业务中国大陆市场占有率第一。项目执行期内成功流片数总计31个,其中线宽工艺在28nm以上的有17个。
建设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完成了测试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以及信息化、智能化测试研发与应用;完成了以高性能复杂器件测试系统、人工智能应用芯片测试系统等国际高精尖测试设备为主的关键测试技术规模化测试平台,实现年测试能力达36万片;为集群企业提供不少于200天24小时开放服务,完成申请技术发明专利13项,获得国家软件著作权14项。研究开发的技术和成果已应用到华为海思、晶晨半导体、格科微、思立微、上海华力等国内龙头企业实际产品测试中,提升了测试供应链的自主可控能力。相关技术成果已服务客户11053家次。通过积极推动产学研互动,使新的测试方法和测试关键技术与国际高品质要求同步,带动了产业自主创新。
建设信息集成公共服务平台。以“让中国没有难做的芯片”为目标,紧紧围绕“芯片设计云、供应链云、人才云”三大业务板块,以打通芯片设计和供应链关键环节、降低交易成本和提高研发效率、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与风险为抓手,努力打造整合的一站式芯片服务平台。目前,平台留存客户已超过1500家,其中单年度服务客户超过500家。
建设宣传展示公共服务平台。完成展馆占地面积2200平方米,展示内容包括集成电路制造、集成电路产业以及集成电路应用。展馆的科普工作围绕各年龄层次和人群展开。常年接受各大院校学生的参观。同时,在每年的上海科技节、科学之夜和全国科普日期间,积极参与并组织各种类型的活动,积极配合区、市、全国科普工作,形式包括各类科创体验活动、夏令营等形式。为上海全面建设科创中心与万众创新的发展建设过程中提供了集成电路产业相关领域的科普通道。展馆积极投身并参与各类集成电路产业展会、与产业链相关的企事业人员交流与推广、集成电路产业技术方案及相关产品的展示。接待社会各界人士,从党校到各地政府学习团再到社会团体及企业参观,此外境外参观团体也与日俱增。
2.徐州市工程机械集群完善功能配套,支撑集群发展
充分发挥国家综合交通枢纽的交通优势和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区位优势,加快物流网络完善,提升科技服务水平,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工程机械集群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配套支撑。
加快完善物流网络。加快建设多式联运物流园区平台,积极构建公铁联运、公铁水联运、河江海联运、空陆联运、海陆联运等“五大联运体系”,推动铁路港、内河港、航空港、公路港一体化协同,切实降低工程机械集群的原材料的输入和产品的输出的运输成本。加快建设物流开放平台,加快徐州综保区、淮海国际陆港、徐州外贸港、中欧(中亚)班列、中远航运、国际邮件互换局等推进力度,大力发展国际物流、保税仓储、出口加工、国际采购,促进徐州工程机械集群走向世界。加快发展供应链物流,支持徐工智慧物流产业园建設,推动传统运输、仓储企业融入制造业供应链物流管理体系,合理布局配套协作基地,全面提升徐州工程机械集群供应链的响应速度。
提升科技服务水平。大力发展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以分类优化资源配置、发展新型服务模式为重点,推动检验检测服务向全产业链、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创新检测技术集成延伸,推动专业类检验检测机构围绕细分行业领域,开拓产品改进、检测方案优化等服务。积极发展科技咨询服务,以聚合多方资源、优化服务产品为重点,积极搭建科技咨询服务机构交流合作平台。推动科技咨询机构在科技战略、科技评估、产业生态评估、科技招投标、国际人才引进与培养等方面开展专业服服务,开拓技术分析、科技动态、文献检索、政策解读、竞争情报分析等科技咨询服务新业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规划建设徐州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面向创新需求,以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知识产权服务、培育创新型企业为重点,加快完善知识产权全链条服务体系,加大知识产权服务业扶持力度,发展知识产权代理、法律、信息、咨询、金融、培训等服务,提升知识产权运营交易、分析评议、价值评估、维权、投融资、国际代理等高端服务水平,提供知识产权收储、开发、投资、产业化服务,提升知识产权价值实现能力。成立徐州市知识产权运营引导基金,重点投向知识产权产业化项目、知识产权专利池、知识产权运营机构等,加快设立市场化的知识产权运营子基金。
推进工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互联网在企业生产组织、资源配置、产品形态和商业模式的优化集成作用,拓展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融合的深度和广度,全面实现企业应用互联网需求的有力提升。实施企业服务云端升级工程,加快发展工业云平台等新型生产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形成工业云、企业云、中小企业“e企云”等企业云服务。推动工业大数据在工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等产品全生命周期、产业链全流程各环节的深度应用。提供深度贴合用户需求的产品,推动供给侧改革。实施制造业电商应用普及工程,发展面向集群和区域特色产业的第三方制造业电子商务服务,逐步实现大中型企业电商全覆盖。鼓励中小制造企业结合自身发展阶段,依托专业电商平台进行网络营销,选择适合的电商平台并建设具有企业特色的网店开展网络营销。大力推进工业信息基础设施“企企通”建设,提升大中型企业高速宽帶接入能力,完善“网+云+端”(工业宽带、工业云、工业智能终端)工业基础社会,实现信息网络与服务“进园区、进企业、进车间、联设备、拓市场”。
3.成都市软件和信息服务集群促进成员抱团协作发展,提高资源开放共享水平
提高公共服务活动质量。由促进机构牵头负责,通过“对外宣传、联合参展、国际合作、人才引进、咨询服务”五个方面,开展行业窗口建设、组织集群企业参加软博会、举办软件洽谈会和软件设计大赛、进行行业监测咨询服务以及软件产业细分领域专题研究报告等活动,为集群成员提供系列服务,并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完善服务内容,提升服务效率,洞察合作机遇,促进集群成员加强交流协作、抱团发展,做大做强。进一步细化重点任务,切实推进项目建设,完成编撰出版《成都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发展报告》3000册,出版刊载“成都软件”专栏《产城》杂志12期;组织60家以上企业参展,展区面积达到360平米;组织1300余家国内外企业、机构共计6500人次参会;组织超过60所高校共计10000人参赛;为4000余家软件企业提供咨询、培训等服务,完成约2400家软件企业的行业运行监测分析、统计报表上报等工作。
强化公共服务平台支撑。通过“人才培训、协同创新、工程化产业化、检验检测、信息集成共享、投融资服务”六个方面建设完善10个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平台资源开发共享,提升服务质量,解决集群所有企业技术、市场、人力、标准、检测、融资等产业发展要素问题,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进而打造一批专业水平高、服务能力强、产业支撑力大的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公共服务平台服务企业数量超过3000家,支撑完成软件著作权、专利申请超过2000件,为中小软件企业提供投融资等各方面的咨询服务超过5000家次,支撑活动举办超过100场,开展测试服务600件次,促进达成项目交易及合作金额超过20亿元,打造形成“蓉贝”集群品牌。
4.深广高端医疗器械集群重点打造四大技术服务平台
高性能医疗器械产业共性技术服务平台。由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负责组建,依托国家地方联合医学成像工程实验室、广东省生物医学创新平台(生物医学与放疗技术)、广东省基层医疗设备集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医学成像技术与装备工程实验室、深圳市生物医疗电子与健康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深圳市医学成像关键技术工程实验室、深圳市介入式诊疗一体化关键技术与工程实验室等技术创新和转化载体,实现核心部件与核心算法等技术攻关、产业共性技术开发、自主可控IP转移转化,主要涵盖医学成像、医疗机器人(主要是手术机器人)、体外诊断及医学人工智能产品等。
生化检测应急诊断系统技术攻关平台。平台依托深圳高性能医疗器械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拟解决生化检测应急诊断系统装备和器件核心共性关键技术,具体包括:智能血液细胞分析:通过AI技术解决当前临床过度依赖人工、细胞识别准确性等问题,提升临床检验效率;超灵敏分子诊断:研发高精度荧光显微成像技术、液体活检新型诊断技术,开发全自动核酸检测系统、定量数字PCR系统等;现场快速检测POCT技术:开发完整生化分析流程的微型化全集成即时检测生物芯片、小型化快速床旁检验设备为代表的新型体外诊断装备。
粤港澳大湾区高端医学影像公共服务平台。平台依托深圳市联影高端医疗装备创新研究院,改扩建现有场地3000平方米,建设超高场磁共振成像、医疗手术机器人、医疗人工智能等实验室,购置一批超高场磁共振成像系统的相关研发设备,重点开展7T人体磁共振设备、基于CT/MRI/PET等影像引导的医疗手术机器人系统、人工智能影像技术等方面的研发和产业创新工作。在实施期内,项目将在深圳建立以7T为基础的多个公共服务平台。包括:自主研发7T人体磁共振成像系统的全部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建成粤港澳大湾区高端医学影像新技术公共服务平台;与临床医疗机构开展临床研究,与产业扶持机构开展设备研究成果的转化,建成粤港澳大湾区高端医学影像创新技术的转移和产业化服务平台。
四是医疗器械智能生产服务平台。由深圳市医疗器械行业协会牵头,联合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机器人和智能制造公共技术支撑平台”(广东省智能制造公共技术支撑平台)、ITES深圳工业展共同组建。平台包括四个功能性子平台:高端零配件产业链平台、高端智能生产设备供应链平台、高端智能生产公共技术支撑服务平台、医疗器械法规配套服务平台。重点解决集群产业链资源共享与智能制造技术应用。
5.青岛市轨道交通装备集群加快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通过组织公共服务平台项目,搭建服务于集群的资源对接、技术创新、孵化,集群信息服务、品牌宣传等公共服务能力。
形成集群资源对接平台公共服务能力。通过建设“青岛轨道交通产业会客平台”项目,构建集群产业资源对接平台,利用促进机构资源优势,围绕集群产业链、创新链等的打造,提升集群本地配套率和区域根植性。依托青岛市轨道交通产业协会的资源优势,建设青岛轨道交通产业会客平台。依托平台引入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铁路学会等行业平台资源,横向拓展轨道交通生态圈;引入各地地铁集团、轨道相关企业、科研院所打造产业双招双引平台,通过承接协会及相关平台的资源把企业“引进来”。
形成集群技术创新、孵化公共服务能力。通过建设“青岛轨道交通企业孵化加速服务平台”,促进集群内企业加速协同创新能力,助力企业做大做强,提升集群技术能力和创新活力。按照“全要素融合,全链条孵化”的思路,建设“企业孵化加速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科技成果鉴定、技术转移转化、中试监测、创新孵化、产业创投、政策申报、知识产权、财务金融等服务,聚焦轨道交通全产业链整合,引导产业集群效应,形成辐射带动中小微企业发展的产业创新生态群落,并逐步构建为轨道交通产业生态圈。
形成集群信息服务、品牌宣传公共服务能力。通过建设“青岛轨道交通品牌展示平台”,为集群企业提供各类公共信息服务,为集群企业提供技术展台、品牌宣传等服务能力。建设青岛轨道交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青岛轨道交通相关企业打造品牌宣传长廊,展示企业新技术新产品,开展技术产品展会等,打造青岛轨道交通品牌,纵向延展轨道交通产业,并肩负起青岛轨道交通产业生态圈对外输出前站的职责。
(三)推进国产替代,坚持自主可控
1.深圳市新一代信息通信集群打造具有全球核心竞争力的通信产业体系
加快5G产业技术研发和应用。加快推进5G网络基础建设,开放共享公共场所资源。开展5G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入参与5G国际标准制定工作。搭建5G试验网络,满足5G典型应用融合试验网络需求。推动5G在智能网联汽车、联网无人机、工业互联网、云AR/VR、远程医疗、智慧物流、智能工厂、智慧园区等场景的应用推广。围绕5G芯片、网络设备、智能终端、系统及解决方案、测试仪器仪表、工程样机、应用服务等重点领域,组织实施5G产业化专项,带动深圳市5G全产业链协同发展。
加快集成电路产业强链补链。鼓励企业针对高端通信芯片研发,强化相关EDA软件和关键IP核库的构建能力,结合5G通信基站、核心网、接入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市场机遇,发展应用处理器、AI芯片、基带、光通信、功率放大器、滤波器、LNA、开关器、AD/DA等关键芯片,打造自主可控的5G芯片产业集群。巩固深圳集成电路设计业优势,提升制造业水平,促进设计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牵引封测产业提升,支持制造企业投资建设电力电子、MEMS传感器、射频器件等高端特色芯片产线,引进龙头企业建设先进产线,鼓励配套高端封装产线。
加快新型显示产业发展。加快高世代TFT-LCD生产线和柔性显示面板生产线项目建设,推动掩膜版、偏光片、高性能光学薄膜、高纯度靶材、透明导电膜玻璃、发光材料、光刻胶等配套材料的规模化发展,吸引曝光机、蒸镀机、刻蚀机、PECVD等设备企业落户深圳,探索蒸镀机等高端设备和零部件研发布局。大力推进显示技术升级,重点突破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AMOLED)、柔性显示、印刷显示、激光显示、透明显示等新型显示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鼓励面板骨干企业与芯片设计企业、终端骨干企业联合开发,突破驱动芯片、电视主控芯片等关键核心元器件,拓展面板在智能显示终端、移动互联网等领域的应用,完善新型显示产业生态,提升新型显示市场占有率。
以主导产业牵引联动产业发展。发挥新一代信息通信产业的强大关联辐射性和溢出效应,促进新一代信息通信产业与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机器人、智能装备、智能穿戴设备、智慧家庭、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等联动产业的融合创新发展。持续加强基础前沿研究,瞄准重大战略需求和未来发展制高点,加强感知计算、机器学习、类脑计算等前沿领域研发攻关。支持核心技术突破,围绕具有全局影响力、带动性强的关键环节,重点突破智能芯片、高精密减速器、控制器、传感器、核心算法等方向,提升软硬件技术水平。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面向机器学习、自然语义理解、图像识别、自动驾驶等领域,加快创新成果转化,积极培育新产品新应用。
2.广佛惠超高清视频和智能家电集群着力构筑自主可控协同融合的产业发展高地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开展基础应用技术和前沿技术研究,着力突破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积累一批原创性先进制造业科技成果。
在基础应用技术方面,开展主动降噪和静音技术、空气净化高效过滤技术、NB-IoT物联网技术、智能控制网络技术、分布式交互入口技术、互联互通技术、智能感知技术、大尺寸LCD器件工艺技术、氧化物、低温多晶硅、AMOLED、印刷显示、音视频编解码、信号传输、3D数字化建模及仿真、可靠性设计、质量波动分析等基础技术研究,突破国外相关领域的技术垄断。
在前沿技术方面,开展量子点显示、透明显示、Micro LED、透明显示、电子纸显示、气动声学分析、气动噪声预测、电力载波传输、声全息理论、相变储热、边缘计算、数字李生等前沿技术攻关,抢占未来产业发展新高地。
巩固产业链优势,补齐补强产业链上游、中游、下游各环节,突破国外相关领域的技术垄断,推动技术产业化,以首台套示范应用为突破口,推动重大技术装备水平整体提升,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性和自主性。
提高产品制造水平,加快打造世界领先的超高清视频生产基地,支持发展新型显示核心技术,支持家电企业攻关智能化技术集成应用的高端智能化产品,带动家电全产业链的质量和产值的提升,满足国内多层次消费需求。
3.苏州市纳米新材料集群打造纳米技术创新制高点
瞄准纳米新材料集群发展瓶颈制约,以产业发展和产品需求为导向,以龙头企业为主导,加快新型创新载体建设,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构建创新服务体系,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一批自主创新成果,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动我国纳米新材料产业进入全球价值链更高端。
建设产业技术创新载体。实施创新载体“核心枢纽”工程,建设材料科学姑苏实验室等重大产业创新平台,建设纳米真空互联实验站二期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引进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室,鼓励建设伙伴实验室,布局海外创新中心,加快集聚国际创新资源。高水平搭建产业发展平台,以苏州纳米城为资源集聚基地,以中科院电子所、兰化所、微电子所、过程所等产业创新组织为支撑,构建集研发、中试、规模生产于一体的立足苏州辐射全国的产业平台体系。高标准建设公共服务平台,不断提升微纳制造中试平台等行业重点平台的服务能力,积极创建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推动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江苏省纳米产业创新中心、长三角協同创新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实现技术、人才、资金等产业要素集聚和技术、标准、检验检测等能力的提升。
建设新型企业创新载体。构建以企业为主导的技术创新体系,确定一批重点骨干企业建设高水平的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等研发机构。重点支持纳米功能材料產业链、先进半导体材料产业链、纳米生物材料产业链的龙头企业,联合上下游,整合创新资源要素,协同产业链各环节资源,着力突破关键技术瓶颈。采用“公司+联盟”的新模式,凝聚中科院苏州纳米所、苏州大学等知名机构和上下游企业共同参与建设,采取政府支持、股权合作、成果共享的市场化运作机制模式,突破关键环节核心技术短板,实现产业链水平整体跃升。
突破重大关键核心技术。强化企业主体创新地位,围绕构建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鼓励重点领域龙头企业联合产业链企业开展协同创新,重点在纳米功能材料、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纳米生物材料等领域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出台纳米技术发展重点工程,鼓励高校,科研机构和相关企业参与国内外纳米新材料产业各领域关键技术研发,突破产业化关键技术,强化纳米技术对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装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新能源等国家重大需求的支撑。建立以纳米技术应用产业联盟为主导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协同创新机制,促进产学研各方的纳米技术创新与协作。支持自主创新纳米产品示范应用,加大市场对纳米集群企业自主新产品新技术应用的支持力度,定期发布企业自主新产品推荐目录,在基础设施、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建设中,优先采购首台(套)重大装备及关键零部件等纳米相关自主新产品。
推动技术成果快速转化。聚焦纳米新材料领域,创新成果产业化机制,组织实施重大成果转化计划,集成推进一批创新水平高、产业带动性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产业化。进一步加强苏州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提升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突破高校内外部体制壁垒,完善纳米技术项目合作机制.平台共享机制以及成果转化机制。建立网上技术需求及技术创新供给市场服务平台,定期发布集群企业创新需求和高校科研成果信息,举办创新成果交流对接会。支持集群在北京、上海等国内一线城市和创新资源富集地区建设科创中心,集聚利用异地创新要素,打造“科研飞地”。推动重大科技设施、高校实验检测平台向集群企业开放,实现创新资源共用共享,加快推动成果转移转化。
4.宁波市磁性材料集群着力补齐软磁材料、新型磁材、前沿磁材和磁性器件产业短板
引进一批磁材制造关键装备。针对本地无法配套的稀土磁材制造装备,深化与国内外装备供应商的交流合作,加大引进吸收先进装备力度,提升装备技术改造优化能力。重点装备包括自动化原料配置设备、真空热压机、软磁材料制造装备、晶界扩散装备、新型绿色表面处理装备、熔炼炉、气流磨、烧结炉等。
突破新型磁性材料产业化制造技术。重点发展高丰度稀土永磁材料制造技术,增加镧、铈等高丰度稀土或混合稀土在磁性材料中占比,提升高丰度稀土永磁材料市场竞争力。加快发展新型高性能稀土铁氧体、各向异性粘接磁体等新型永磁材料制备及产业化技术。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磁材料研发,加快高频非晶纳米晶软磁材料、高性能软磁粉体及复合材料等新型高频软磁材料开发与应用。
聚焦电感器等磁性材料器件研发及应用。重点开发具有良好电磁兼容特性、良好温度稳定特性、高电流密度的高端电感,满足智能手机、平板终端、笔记本电脑、服务器、稳压器、电源模块等消费电子领域和5G通讯领域应用需求。发展应用高频、高饱和磁化强度软磁材料的逆变器、无线充电模组、滤波器、环形器、DC-DC变换器、微波通讯器件和微波吸收屏蔽器件等电力电子器件。
提前布局前沿磁性材料及器件。重点发展稀土室温磁制冷材料制备技术,研发抗疲劳、高导热、居里温度梯度分布的镧铁硅高丰度稀土磁制冷超薄板复合材料。开发医用显影剂、肿瘤靶向药物输送系统等磁纳米材料。探索信息存储、记录介质中具有应用前景的强垂直磁各向异性氧化物、强各向异性磁电阻氧化物、高自旋转换效率氧化物等磁电氧化物材料。
5.青岛市智能家电集群深化高端技术引领,坚持自主创新突破
突破瓶颈,抢占技术高端。强化价值链协同创新,引导智能家点产业集群龙头企业加强关键技术、工艺和产品研发,提升基础制造能力,加速突破短板产品和关键技术。鼓励企业建设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和重点实验室等创新载体,针对产业技术、工艺装备、核心零部件、关键材料、瓶颈技术、产品设计、高端专业技能人才和标准体系等关键领域的短板与需求开展攻关,实现由共性技术创新向内生升级发展转变。支持产业集群企业以发明专利等自主知识产权为基础,主动参与制订行业标准、国家标准,推动制定团体标准和区域标准。加大对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工作的支持力度,利用海尔、海信等龙头企业在IEC、ISO和uL等国际标准组织中拥有多个专家席位和重要地位的优势,发挥带动作用,加快推进产业集群国际标准化工作,积极占据技术领域的制高点。
协同创新,集聚技术资源。加快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强化产业链协同创新,发挥龙头企业作用,带动上下游企业通过专业分工、订单生产等方式融入产业创新链。提升纵向协同创新能力,引导集群内的企业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提升横向协同创新能力,积极承担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用好青岛国创智能家电研究院有限公司“公司+联盟”的生态化模式,加强与联盟单位海尔智家、海信、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等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加快突破一批共性关键性技术,推动新型显示和智能家电关键技术研究,推动绿色封装材料、变频芯片等基础材料与核心部件研究,推动人工智能、5G、嵌入式OS等智能化前沿技术研究,推动在终端设备生产、内容供给、网络承载以及应用示范等方面全面发力。支持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在青岛设立智能家电领域的新型研发机构和中试基地,打造一批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专家服务基地和留学人员创业园,建设世界级智能家电产业集群。
(四)强化对外交流,构建开放格局
1.无锡市物联网集群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提升企业国际化水平和品牌国际影响力
聚焦产业链关键短板开展“補链”工作,引进一批重点企业。围绕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配套材料和支撑服务等物联网关键短板,继续实施SK海力士半导体、华润微电子有限公司、阿斯利康、博世集团、英飞凌科技等外资重大产业链项目,推动智能传感器材料、设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系统集成和重点应用全产业链发展,有效提升中高端智能传感器产品供给能力,补齐无锡物联网产业发展短板,积极打造世界性物联网先进制造业集群。
聚焦产业链重点环节开展“强链”工作,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围绕先进传感、可靠传输、智能处理、信息安全等物联网关键共性技术,以及车联网、工业互联网等重点领域,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活动,引进国内外知名物联网企业、研发中心和创新团队落户无锡,同时积极推进和本土企业进行研发设计、技术攻关、市场推广,完善物联网领域产业链。
聚焦产业链全价值链开展“延链”工作,提升外资利用水平。围绕物联网产业链全价值链链条的延伸和优化,利用国外资源,依托技术进步、国际产业转移和全球化贸易的发展,以欧美、日韩和台湾地区为重点,聚焦重点领域、重点企业开展引资工作,推动外资利用总额迈上新台阶。抓住举办世界物联网博览会等契机,增强与国际协会、联盟合作水平,积极邀请重点城市相关机构负责人、重要企业负责人来锡洽谈,并做好跟踪服务。
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无锡物联网故事。深化中外人文交流,积极利用各类社交平台,有效运用各种传播渠道,采用融通中外的概念、范畴、表述,讲好无锡故事,展现无锡形象,打造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国际传播媒体,创新开展多语种、跨平台互动传播,不断提升物联网国际传播影响力。紧扣物联网产业特点和发展趋势,按照国际一流展会的标准和要求,以无锡峰会、展览会、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成果发布会为重点,高质量办好物博会品牌活动,通过物博会加强物联网国际交流合作。
加强重点企业品牌打造,提升国际影响力利用政策、经验、环境等优势条件,帮助企业做大做强,促进本土企业在海外上市,进一步扩大国际影响力,树立国际品牌。促进感知集团、新潮科技、华润微电子、远景能源、朗新科技、航天大为、中科微至、中科光电、华虹半导体等国内企业在美国、韩国、日本、东盟、欧盟等重点区域展开贸易往来。有针对性地开展合作交流,充分利用世界互联网大会、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世界半导体大会等展会资源,组织相关企业参展参会。
充分发挥联盟协会作用,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水平建立多方联动研究机制,加强与欧盟物联网事业部、比利时IMEC研究中心,以及以色列、日韩、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顶尖物联网相关研究机构、知名大学和企业的沟通合作,积累一批物联网研究、物联网应用、物联网投资等方面的国际权威专家,在境外设立联络机构,密切跟踪前沿技术,共同建立技术转移中心或联合创新机构、培训机构。探索合作机制,开展联合研究,发布全球物联网产业白皮书,联合打造覆盖物联网业态资讯、产业研究、展览展示、人才培训等领域的国际性产业智库新媒体。
聚焦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推动无锡物联网产业“走出去”抓住实施“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机遇,在物联网关键技术和重要领域,支持集群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技术交流、产品研发、市场推广,通过跨国经营、共同开发第三方市场等形式深化国际企业合作,不断增强本土企业国际竞争力,提升本土品牌国际影响力。完善跨境产业链体系,不断拓展海外发展空间,鼓励通过多种方式在国际市场宣传物联网集群品牌,加大集群企业物联网技术、产品、应用、服务的海外推广力度,带动全市物联网产业相关产品及服务走向全球市场。
2.南京市软件和信息服务集群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融入国家战略
主动开展国际产业合作。支持产业集群相关科研院所与海外知名大学、研发机构、跨国公司联合设立区域性研发中心或实验室,对软件和信息服务领域关键技术进行联合攻关,加快技术创新,对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团队采取“一事一议”制重点引进,促进国际先进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对南京市重点软件园区设立海外办事机构给予启动经费支持,鼓励南京市重点软件园区和软件企业“走出去”发展;支持软件企业以新设、并购、参股、技术和品牌投资等多种方式设立海外研发机构、分支机构和服务体系以及建设海外合作园区。
积极对接国家战略。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国际产能合作行动计划,鼓励有实力的集群企业抱团参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集群优势特色领域重点企业开展国际合作,开拓国际市场;依托江苏自贸试验区南京片区建设,与国际社会分享市场空间机遇,聚焦数字贸易、技术贸易和离岸贸易等重点方向,大力发展众包、云外包、平台分包等新模式,鼓励企业拓宽海外营销渠道,带动品牌产品出口,打造跨境电商和数字服务出口集聚区。
积极举办国际交流活动。充分利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CES(美国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MWC(西班牙巴塞罗那通信展)、南京软博会、南京创新周等各类国际合作平台,宣传推介南京软件重点园区、企业和产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高标准举办中国(南京)国际软件产品和信息服务交易博览会,力争在展会规模、市场化程度、国际化程度、知名度和影响力等方面达到国际一流水平;鼓励南京市软件企业、软件相关行业协会、产业联盟举办国际性专业论坛、展会、会议、大赛等活动,并给予一定经费资助。
打造软件国际标准体系。落实江苏省标准领航质量提升工程,支持产业集群龙头企业引领和参与制定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以国际标准引领产业集群的对外开放与合作共赢。大力扶持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兴领域的国际、国家和省标准化技术组织建设,依托省产业集群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快速维权援助中心,建立健全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预警和快速应对机制。
3.上海市张江生物医药集群集聚优质资源,推动产业开放创新和辐射发展
打造品牌,激发集群研发创新活力。集群促进机构持续六年举办“上海院士专家峰会”、持续五年举办“浦东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管代培训”等活动,并形成品牌效应。协会参与全力打造“张江生命科学”系列品牌活动,联合多方,成功策划聚焦在临床试验审评改革、国际多中心临床、资本合作等热点话题的专业活动,营造活跃的学术氛围、展现一个“活力四射”的张江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成果集聚,展示张江。中国药谷创新历程。集群促进机构受托配合运营张江。中国药谷生物医药创新交流中心,开展系列展示、发布、对接、交流等活动,充分展示张江。中国药谷的发展历程、创新成果以及发展规划。交流中心将推动创新资源的共享利用,助力打造交流中心的品牌服务,扩大中国药谷的创新服务的辐射范围和影响力,加快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的步伐。
辐射全球,持续深入开展国际合作。集群促进机构与欧盟、澳洲、俄罗斯等国家和组织开展国际合作,邀请诺贝尔奖得主、全球顶尖科学家与浦东生物医药领域科技工作者面对面探讨最新前沿技术和产业发展趋势。开展“全球顶尖科学家面对面”活动、“中欧门户计划”商务对接会、“浦俄论坛”、“中澳临床资源对接会”等,加强国际学术交流、技术对接以及成果转化。致力于加快输出张江生物医药创新成果,积极开拓国际化市场,在全球医药创新网络拥有一席之地。
4.广深佛莞智能装备集群实施开放合作与国际化发展工程,形成协同开放集聚的集群发展格局
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支持企业通过并购、重组、战略合作等形式,获取境外品牌、先进技术、营销渠道等资源。鼓励企业在境外设立研发机构,带动国内产品和技术升级,培育出一批有影响力的跨国企业集团。
创新合作方式方法。转变和创新合作方式,由单一的招商引资向引资、引智、引技转变。采用小分队招商、委托专业招商、以商引商和“乡贤反哺”等多元化招商模式,带动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人才招商。将重点领域内的产业作为优先招商对象,快速提升重点领域的产业规模和水平。
建立形成协同开放集聚的集群发展格局。加强工作统筹,鼓励集群内资源要素合理流动,强化集群内的交流沟通,推动产业集群内产品技术革新和质量迭代。着力优化集群区域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优化区域产业布局,着力构筑协同突破、开放合作、资源集聚的集群发展新格局。
5.成都-德阳高端能源装备集群加快推进重点企业走出去步伐
面向全球布局能源装备制造产业,积极拓宽对外国际科技合作渠道,围绕“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加快传统优势领域“走出去”步伐,推动能源装备领域投资、贸易、研发、工程、并购,构建全球产业链,实现更高层次对外开放。
促进能源装备优势企业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建立境外产业园,开拓沿线国家市场。探索建立海外工业园区,吸引和带动主机制造企业、相关配套企业赴考察、洽谈、合作,与已有研发、制造企业形成产业链条,带动中小型企业集群式走出去。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在建设营销网络,构建海外名牌产业集聚区,打造国际品牌,满足沿线国家工程建设与人民生活需求不断增长的需要。
促进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企业到“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开展工程承包合作,加快推进优势企业在电力、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实施国际承包工程项目、国际服务贸易合作项目等。
(五)完善发展生态,打造产业体系
1.东莞市智能移动终端集群大力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企业群落
深入实施国际型企业培育计划。全面贯彻执行《东莞市关于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行动方案》,充分整合东莞市各类专项资金、产业基金,综合运用股权投资、并购投资、项目投资、风险投资等多种方式,加大对“芯屏器”“大(数据)智(人工智能)网(物,互联网)云(云计算)”等核心关键领域的支持力度,加快引进在全球智能移动终端产业发展中具有话语权和影响力的国际型企业,在集群内建设一批总部型、基地型、研发型项目。支持集群内各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实施品牌战略,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通过扩能改造、项目开发、研发创新、品牌战略、兼并重组等方式延伸产业链,发展成为国际型企业。以《关于进一步扩大开放促进外经贸稳定发展的若干措施》为统领,加强集群与国内外产业集群之间的交流共建,大力支持集群内国际型企业“走出去”建立全球化生产体系、研发基地、营销网络和跨国供应链,提升高水平国际合作水平。
实施世界级“隐形冠军”企业培育工程。着眼于强健产业链、优化价值链、提升创新链,强化产业集群的链条整合与自主能力建设,实施世界级“隐形冠军”企业入库动态管理计划,引进产业链上具有成为世界级“隐形冠军”潜质的企业。入库动态管理50家左右龙头骨干企业,形成一张“龙头骨干和隐形冠军企业清单”。用足、用好国家和广东省出台的一系列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加强对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创新、品牌建设、融资增信等方面的支持和服务,形成一批在智能移动终端领域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隐形冠军企业和单项冠军产品,支撑集群创新转型发展。
实施“专精特新”企业专项培育工程。加快制定出台《东莞市“專精特新”企业培育工作实施方案》,为企业发展设立规划图和施工图,引入专家智库资源加强入选企业辅导和落实企业问题诊断,引导中小企业走上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发展道路,打造“百强企业—瞪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型企业培育梯队。依托中小企业增长奖励资金,对“新升规”工业企业进行奖励,并通过建立“小升规”重点企业培育库、举办创客大赛及中小企业创新服务大会等活动,挖掘优质项目及存量企业。针对产业链细分领域,建立“专精特新”重点企业培育库,从认定奖励、技术改造、股份改造、融资服务、市场开拓、法律援助、优先纳入“倍增计划”、子女教育保障等方面给予支持,带动全市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的提升,实现“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和质量的“双提升”。
2.合肥市智能语音集群招培并举,壮大智能语音产业规模
支持本地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充分利用省、市、高新区及“中国声谷”等促进智能语音产业发展的政策资源,以加快项目建设为抓手,重点加强科大讯飞、华米科技、科大国创等具备技术优势和品牌效应的领军骨干型企业培育,推动领军企业做大做强,着力培育成为国内外有重大影响力的行业领军企业。鼓励和引导企业开展智能化改造,进一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及行业竞争力。
加大国内外行业领军企业引进。进一步完善产业发展环境,围绕产业链细分领域,跟踪梳理国内外龙头企业发展情况,积极做好重点招商项目储备。按照“智能语音+”产业链环节不同发展实力和“智能语言+”,产业整体推进情况,坚持分类指导、精准施策,重点加大智能芯片、算法、智能语音技术开发平台、智能语音技术服务平台、智能终端、数据计算等领域国内外行业领军企业的引进,积极对接Google、IBM、微软、英特尔等国外先进的深度学习开源平台服务,鼓励先进企业通过设立研发中心、第二总部、联合实验室等方式入驻“中国声谷”,建立生产运营中心。
强化企业孵化和隐形冠军培育。继续实施“平台+赛道”战略,充分发挥科大讯飞等龙头企业对产业链上下游的带动作用,采取“创业导师+服务平台+专业孵化”培育模式,加快相关技术、项目的挖掘与孵化,着力孵化培育一批细分领域“专精新特”创新型企业。鼓励建立和引入新型创业服务机构,加快创意孵化园工程建设,完善孵化平台载体建设;发挥“粒子空间”、“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等平台优势,持续汇聚智能语音技术、产品、应用等中小微企业,为创新型中小企業提供服务支持。
3.西安市航空集群打造融合发展体系
航空产业是国家战略性产业,航空产业集群的培育,必须是侧重技术的融合转移。
西安市制定融合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加强与央企战略合作,打造全国知名的融合深度发展先行区,提升产业承载能力、转化协作能力、创新驱动能力,实施专业园区建设、重点企业培育、关键能力提升、资本平台壮大、政策环境建设五大重点工程,激活动能,加快步伐,支持陕西航空企事业单位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造。推进“两化融合”与“两业融合”,制定制造业和信息化融合实施计划,推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普及,制定西安市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全市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建立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制造业和服务业精准连接、融合发展。
推动集群内标准资格认证工作和科研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及相关规范标准的建设工作,畅通集群融合发展之路;建立了融合专家智库,促进了融合科技服务机构、受理中心的快速发展,成立了融合产业联盟。支持国产涡桨飞机MA700设计研发协同平台建设、积极推动西飞民机和华为公司协同研制云服务平台的建设工作;推动亚洲最大5800卧式双滑台强力数控旋压机的研发;支持兴航航空、驰达航空、昱琛航空等民营企业,扩充研制能力;主办“航空观察室”等活动。
4.杭州市数字安防集群聚焦三大重点,完善集群产业体系
发展以视频监控为核心的数字安防制造业。实施“强芯”行动,以杭州“芯火”国家双创基地(平台)等国家级平台为依托,推动杭州国家“芯火”创新基地、青山湖微纳小镇等平台各项技术及公共服务能力升级,重点突破图像信号处理(ISP)芯片、网络摄像机芯片(IPC SoC)、DVR/NVR系统级(SoC)芯片、安防人工智能(AI)芯片,提升行业自主可控水平,培育发展一批专用芯片和智能硬件企业。瞄准产业链缺失环节,加强补链提升,发展图像传感器、高精密光学镜头、硬盘等关键器件。推进生物特征识别、视频理解、机器视觉等人工智能技术以及超高清、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在数字安防行业应用,着力发展智能安防产品,加快推进智能摄像机、超高清监控摄像机、极低照度摄像机等的研发和量产。
发展以视频为核心的系统集成应用服务。推进海康威视视觉大数据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建设,面向城市级及行业级各类应用场景,开放平台资源,构建智能物联网与智慧城市及各行业场景应用开发的核心能力与生态。发挥集群企业在数字城市平台、视频与图像数据资源及硬件产品等领域优势,发展智慧城市、平安城市、智慧交通等领域整体解决方案及工程运维服务,开发适应不同场景的智慧安防系统方案及4K超高清视频监控系统方案,形成全球领先的场景应用解决方案及系统集成服务提供能力。加快培育基于视频、图像等资源的数据加工分析、资产管理及交易业务,支持行业领军企业向数据运营服务商转型。
发展基于视觉智能的融合型新产品新业态。推进先进视觉及数字安防技术产品与智能制造、智能医疗、无人驾驶等新兴领域的融合发展,培育壮大新业态新模式,带动数字安防关联行业发展。以机器视觉为切入点,开发高效智能工业机器人以及具有语音和图像语义理解、认知推理、情感识别等能力的服务机器人,加快超高清工业内窥镜、工业相机、生产线自动检测设备等的产业化。鼓励开展基于智慧视觉、超高清及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医疗影像识别分析、智能会诊等智能算法研发,推进智能医疗影像设备产业化。发挥领军企业在智慧视觉领域技术及智慧城市运营服务领域综合集成等优势,推进车载视觉系统、智能传感设备等智能网联汽车关键零部件及系统开发,抢抓无人驾驶发展机遇。支持发展家电控制、智能照明、智能娱乐等在内的全屋智能系统,壮大智能家居等新业态。
5.常州市新型碳材料先进制造业集群积极优化产业发展配套条件
优化基础设施配套。加强高铁、高架、高速、地铁、公交、航运等交通网络的组织优化,提升宜居宜业水平。加快布局5G、工业互联网等新型网络基础设施,联合移动、电信和联通等运营商,加快5G基站建设步伐,加大物联网设施布局。加强数据存储和网络安全等基础设施升级换代,优化数据存储设施容量和结构,提升检测、监控和防护网络安全的能级水平。加强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为集群部署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
优化产业金融配套。积极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进一步向制造业倾斜信贷资源,重点强化对国家和省市重大项目、工业转型设计项目等重点集群企业的信贷保障。强化信保基金增信作用,发挥产业投资引导基金杠杆作用,引导和撬动更多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投入集群企业,助推集群产业转型升级和突破发展。探索开发供应链金融、普惠金融等新型产业金融形态,争取开展知识产权金融创新及知识产权证券化试点。综合运用股权投资贷款贴息、事前审核事后补助等方式,建立无偿与有偿并行、事前与事后结合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优化生产要素配套。及时掌握集群企业水、电、气等生产要素保障信息,加强生产要素协调,帮助重点企业和重点下面解决煤电油气运等生产要素供应,提高工业经济运行组织程度。根据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综合评价结果,实行差别化要素保障政策,全力破解土地要素制约瓶颈,优先保障集群建设重大项目用地。打造枢纽节点、畅通物流通道、完善物流网络为核心,加快现代物流体系建设,扩大物流服务供给,提升物流服务能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