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凯
摘要:壶关秧歌,又俗称“干板秧歌”或“地圪圈秧歌”,是深受当地人民群众喜爱的民间艺术。它以民间故事、传说及家庭琐事为题材,具有较强的娱乐与教育功能。本文从壶关地理位置、文化渊源、壶关秧歌的起源和发展、舞蹈的形象性和艺术性、角色的性格化和人物化、情节的生活性和趣味性、音乐的民族性和地方性、曲目的传奇性和多样性、濒危状况、保护与开发价值等几方面进行阐述,深入研究分析其本质和风格特点,着重剖析了壶关秧歌中的舞蹈元素,探索壶关秧歌的艺术价值,提出了如何改革创新以及更好的传承与发展壶关秧歌,并为进一步促进壶关秧歌的发展提供了有效地措施和途径,对启示我们保护壶关秧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壶关秧歌 发展 风格特点 舞蹈动作 价值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07-0082-03
壶关位于山西省东南地区,地处太行山中段,上党盆地的边缘,太行山大峡谷,连通晋、豫两省形成独特的地理风貌。据历史记载,“汉王刘邦元年(前206年)始置壶关县,隶属上党郡,因古壶关口山形似壶,且于此置关,故名壶关”。
壶关文化源远流长,其源头可追溯到新石器晚期。在黄山乡一带发现的古动植物化石,清流村周围地层中发掘出的彩陶残片即是佐证。若干世纪以来,源渊文化通过名人、名作和名胜得以弘扬。
壶关秧歌,属山西众多种小剧种之一。它产生于田间地头、院落、炕头、作坊,是人们真情实感的流露与感情的释放,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可谓是地方艺术的一支奇葩。
一、《壶关秧歌》的起源
壶关秧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大约起源于明末清初。据老艺术家杜迷胖传说,明代开始流唱,到清朝嘉庆年间已盛传于山西省壶关、长治、长子、屯留、潞城、陵川、平顺等县。
任何艺术都源于生活,壶关秧歌也不例外,有着浓厚的社会基础。经考察,壶关秧歌源于壶关县赵屋及长治县西火一带,这些地方煤、铁矿资源丰富,铁业生产兴盛,土法炼铁和铁业加工业比较发达,村村都有几座打铁炉,主要生产钉鞋钉(又名荷花钉)、牲畜的蹄掌钉和日常生活、生产用具等。据考,壶关秧歌的曲调最早就是这些打铁人的炉坊里互唱互答、有滋有味的劳动号子,这应该是壶关秧歌产生并逐步成型的最初母质。“钉鞋钉子共有七个棱角,打一个角哼一两声,哼呀哼呀哼呀哼,哼呀哼呀哼呀哼,这就是秧歌最原始的毛胚小调。因为钉子的每一个角需打两下才能成形,这自然就形成了上下两句”。
清代时期,乡间一些落榜的举人、秀才以及文人雅士,冬天闲暇无事,经常三五个聚集到“炉圪道”(打铁炉),边取暖,边听打铁人聊天。打铁人聊的不是东家长,就是西家短,秀才们听得津津有味,就饶有兴趣地随口或随后编成了朗朗上口的唱段和小脚本,供打铁人哼唱,这二者的结合就逐渐产生了最早的壶关秧歌雏形。
二、《壶关秧歌》的發展
壶关秧歌跨越式发展,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1960年,县秧歌剧团成立之后,对壶关秧歌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抢救整理和改革创新。音乐上加入了弦乐伴奏,使曲调更加优美动听。音乐伴奏分弦乐和打击乐,道白、过门、场间都设计了乐曲,板腔丰富,刚柔并重。行当分类细致,剧目大多数为小戏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借鉴了兄弟剧种的艺术素养,又柔合了当地梆子、襄武秧歌、豫剧和越剧等剧种的风味。
1978年,壶关秧歌迎来一个崭新的春天。壶关县人民政府恢复了秧歌剧团,对秧歌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和创新。在音乐和唱腔设计上,大胆借鉴兄弟剧种的艺术素养,创新和改编了大量的文武曲牌,增加了颇有特色的伴奏乐器,创作了散板、悲板、数板、倒板、垛板、贯板等板式,创新和丰富了原来的常用板——流水板。对男女不同腔的问题采用同调异腔、同腔异调的音乐手段进行了艺术处理。秧歌剧团的发展思路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乐队走轻音的路子,化妆走越剧的路子,剧目走现代戏的路子,舞美走写意的路子,灯光走歌舞的路子。
经过两次阶段性发展之后,壶关秧歌在舞蹈方面吸收了其姊妹艺术和戏曲舞蹈的精髓,提取了戏曲中四功五法动作元素,有了程式化的舞蹈动作,但又与戏曲舞蹈动作有明显区别,没有戏曲动作规范,表演程式严谨。它依剧情、唱词设计动作,唱词与动作紧密相连。舞蹈内容丰富多彩,具有独特的民族性、群众性地方特色、浓郁的乡土气息,气势宏伟壮观,节奏热烈激昂,情绪开朗风趣,动作刚劲洒脱,粗犷而不乏细腻,火爆而不失优美,乡音中深葆乡情、趣浓、戏活,形成了独有的舞蹈风格,体现了本剧种特有的舞蹈气质与神韵。
三、《壶关秧歌》的风格特点
(一)舞蹈的形象性、艺术性
在戏曲表演艺术中,“做”“打”是戏曲本质特征之一“舞”的部分。“做”指舞蹈化的动作,“打” 指武术和翻跌的技艺,两者互相结合,构成了戏曲舞蹈表演艺术的基本要素。而作为中国地方戏曲剧种重要组成部分的壶关秧歌也不例外,也体现在这两方面,它们同时具备美化、节奏化、韵律化和音乐化的舞蹈要素。但壶关秧歌中的舞蹈形态没有戏曲舞蹈分类细致,对动作的要求也不像戏曲舞蹈那样严格规范。
如在传统剧目《雇驴》中的舞蹈是以有节奏的人体动作作为媒介的表演艺术,舞蹈的形态、动作、姿态、造型构成了它独特的民间艺术特征,将各种炽热情感用形态、动作、节奏直接体现出来,塑造出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具有强烈的生活化效果和较强的艺术性,托物寓意的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雇驴》中动作可分为以下几方面:
1.步法:走、跑、跪步、跌步、八字步
“走”是李有能表演中行进的步法,有快走、慢走、矮步走等不同走法,是进行舞台调度、刻画人物心理的重要手段。如此剧中的走全为矮步走,上身微缩,两臂自然前后摆动,两腿微曲,全脚着地。行走时富有弹性,表现了身材矮小、相貌丑陋的人物形象。
“跑”是李有能表演中行进的步法,有快跑、慢跑之分,是进行舞台调度、刻画人物心理的重要手段。如此剧中的跑,上身直立,两臂横向打开,小臂与大臂成直角,两手自然前后甩动,步法可小但快,也可大但慢,随意性很大,极富神采,饶有趣味。
“跪步”在李有能表演中一腿曲膝下蹲,满脚落地。一腿曲膝下跪,以膝盖着地,两手可同时扶膝,可一手扶腿,一手扶膝,也可以两手伸向斜前方。行走时,用左腿蹬地向前,催动右腿抬足向前移动,表现人物失败、气急、赔礼、焦灼、困闷等情景时的动作形态。
“跌步”是李有能表演中向后倒的步法,常用来表现匆忙赶路、撞到东西或在风雨、泥泞中不慎向后跌倒的情景。如此剧中的跌步,左脚往正前方上一步,眼看地。当左脚满脚着地站稳后,右腿顺势向左腿前迈一步,随即上身后仰做滑倒状。左腿曲膝急速下蹲,盘腿坐地。右腿勾脚绷直上抬,两手撑地,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
“八字步”是李有能表演中脚下站立形态,是人物情绪稳定和讲究礼仪的重要体现。如此剧中的八字步身体可直立,也可含胸,比较灵活。两脚脚跟靠拢,脚尖向左右两侧分开呈八字状,距离大约为30cm。
2.上肢动作:甩、点、转、摆、抓、举
“甩”是李有能表演时左手扶胯,右手持鞭横托在身体右侧,从右向左快速横甩,之后迅速回甩至原位,表现了潇洒的人物动作。
“点”是李有能表演时左手自然下垂,右手持鞭伸至胸前,以手腕的按压为动律,带动鞭子上下晃动的手臂动作。
“转”是李有能表演时左手扶胯,右手持鞭中端,肘部微弯伸至胸前。以手腕为轴从外向里绕腕,带动鞭子转动的手臂动作。
“指”是李有能表演时左手掐腰,右手持鞭伸至前方,用来表示人物行动的意图及内心活动。
“摆”是李有能表演时左手持鞭中端自然下垂,以肘部的弯伸为动律,带动鞭子前后运动的手臂动作。
“抓”是李有能表演时左手持鞭中端,掌心向上弯肘,置于胸前。右手置于左手上方,四指开合的手部动作。
“举”是李有能表演时身体直立,左手扶胯,右手持鞭一端,伸至右上方。以手腕转动带动鞭子做“圆”的运动,表现出表演者威猛的动作特征。
3.身体动作
“点头”是李有能表演时挺胸、立腰、伸脖,头部上下地点动,表现人物对某人或某事的赞许、肯定的意思。
“晃头”是李有能表演时挺胸、立腰、身体随头部晃动而摇晃。头部向左或向右摇晃,速度较慢,幅度较小,表现人物对某人或某事的满意,还可以表现鄙视、轻慢对方。
“耸肩”是李有能表演时两肩凸起,使颈部变短,主要表现人物的惊恐神态。
“含”是李有能表演时胸腔内收双肩向里合挤,腰椎成弓形,空胸低头,两臂自然下垂。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雇驴》中的舞蹈达到了形、神、劲、律的完美结合,具有民间舞蹈的根本特性,即人民性、群众性、传承性、灵活性、通俗性。舞蹈同样具有鲜明的汉族风格和浓郁的北方色彩,集词、乐、舞于一身,将武术与舞蹈融为一体、戏曲与舞蹈完美结合。
(二)角色的性格化、人物化
壶关秧歌的行当分生、旦、净、末、丑。在《雇驴》一剧丑角为李有能,小生为吴金成,小旦为李玉凤。戏一开始,李有能左手持鞭子前后自然摆动,右手背在身后牵着毛驴;仰脸、摇头晃脑、两腿曲膝、两脚为八字步位,脚下步法为矮步走,表明李有能是在牵驴,不是在拉马;不是心中坦然无事,而是心里盘算着什么,再加上独特的服饰设计,表现出了滑稽、可憎的人物形象。
演员的牵驴、打驴、追驴、撞驴、踢驴等复杂的表演动作,恰当表现了人物性格和心理特征。通过不同的眼神、身段、步法、手势以及一些虚拟的表演动作,表演得栩栩如生,灵活生动,突出表现出演员和驴之间的生动对白,着重刻画了性格化和人物化的角色,达到了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情境。
(三)情节的生活性、趣味性
壶关秧歌剧目《雇驴》,讲述了赌鬼李有能坑蒙拐骗、贩卖人口、谋财不仁,赶脚途中将吴金成从姥姥家借来的三十两银子骗取,吴金成随驴找到他家索银,又与他用三十两银子买来的闺女玉凤诉苦衷,一对年轻人顷刻相爱。玉凤愿跟金成去抵债,俩人行至途中,与堵了一夜、将银子输尽的李有能相遇,争吵之中,恰遇上上任途中的县太爷。县太爷风趣地巧断了此案,成全了一双青年,奚落了不端骗子,体现了故事情节的生活性和趣味性。
(四)曲目的传奇性、多样性
丰富多彩的家庭生活和繁华多样的社会生活历来是艺术创作的源泉,更是剧目成因的沃土。壶关秧歌的剧目大多是依据民间家庭真实故事和传说编创而成,具有一定的可信性,容易引起共鸣。
剧目有根据民间真实故事改编而成的《凤英骂街》《三顶灯》《天齐庙赶会》;有根据农村家庭琐事改编而成的《打酸枣》《苏姐姐梦梦》《偷瓜》;有根据现代社会生活改编而成的《爱在深处》《社长的女儿》《新老队长》;有表现同邪恶做斗争的《侍女登科》。剧情曲折生动、传奇多变,体现出壶关秧歌剧目的传奇性和多样性。
四、《壶关秧歌》的价值
壶关秧歌自形成以来,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发展历史,足以让后人见证它强劲的生命力,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传统文化底蕴,更重要的是特定地域文化与外来多种文化长期交融与碰撞所产生的本县与众不同的文化资源特色,具有很高的研究保护价值,具有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其重要价值有两点:
(一)学术价值
在中国地方戏曲舞台生涯中,壶关秧歌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而且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将壶关秧歌这一传统的、古老的、民族的、大众的文化艺术挖掘、抢救、整理和保护,将带动和促进壶关县民间文化艺术的弘扬和光大,也将带动地区文化产业的振兴。
(二)实用价值
深入挖掘、抢救、保护壶关秧歌,对全县乃至全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弘扬先进文化、创建和谐文化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丰富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和综合素质,对促进人民的全面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将产生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壶关县志[M].北京:北京海潮出版社,1999.
[2]中國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辑部编.山西卷(上)[M].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3.
[3]王九筛,田彩凤,李华平.山西民间舞蹈学[M].北京:昆仑出版社,2006.
[4]杨鸿志.梨园奇葩[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7.
[5]余汉东.中国戏曲表演艺术辞典[M].北京:中国戏曲出版社,2006.
[6]陈幼韩.戏曲表演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
[7]宋小翠.临县伞头秧歌及其民俗基础与开发利用[D].太原:山西大学,2007年.
[8]田丽萍.冀东地秧歌的传承与发展对策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04年.
[9]王跃.海城高跷秧歌的传统与现在[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10]宋小翠.临县伞头秧歌的生存土壤与现状思考[J].黄河之声,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