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
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之一,是历史学科的核心方法,“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提出了史料实证素养的目标要求,这一目标可以概括为史料类型、史料辨析和实证精神、史料运用。笔者结合试题,浅谈史料实证素养常见的考查思路。
历史具有过去性的特点,人们通过史料了解历史、研究历史、编撰历史。所以,学生需要知道史料的呈现方式,学会搜集史料的途径方法,认识不同类型史料所蕴含的历史价值。《课程标准》提出:“知道史料是通向历史认识的桥梁,了解史料的多种类型,掌握搜集史料的途径与方法。”
史料有多种分类方法。如果按照载体来分类,史料可分为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和音像与数字化史料等。在历史研究和学习中,文献史料占的比重最大,但不能忽略其他载体史料的存在和价值。比如艺术作品、神话传说、遗物遗址都具有史料价值,运用正确的方法,可以从中窥探历史。
如果按照时效性来分类,史料可以分为第一手材料(原始史料)与第二手材料(间接史料)。第一手材料指当事人或亲历者直接记录或留下的资料、遗物、遗迹等原始资料;第二手材料指并非历史事态的直接见证者所撰写的史料文书及运用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
如果按照形成目的,史料可分为有意材料和无意材料。前者是作者有意创作的,目的是让当代和后世之人了解历史,比如历史著述、回忆录、传记、公开的报道、纪功碑、墓志铭等。后者最初不为讲授历史而是出于实用目的,比如账册、契约、户籍、官私文书、犯人口供、遗风遗俗、俗语、报纸广告、寺观签文以及墓葬遗址等,但同时也蕴含着历史信息。
例1.(2020·全国卷Ⅱ·25)敦煌莫高窟61 号洞中的唐代壁画“五台山图”中有一座“大佛光之寺”,梁思成、林徽因按图索骥,在山西五台山地区发现了其实物——佛光寺。这一事例说明此类壁画 (C)
图 敦煌壁画中的“大佛光之寺”
图 五台山佛光寺
A.创作源于艺术想象
B.能完整还原历史真实
C.可与文化遗存互证
D.价值来自学者的发掘
【解析】梁思成、林徽因根据唐代壁画“五台山图”中的“大佛光之寺”,按图索骥发现了实物佛光寺,可知壁画是以实物为原型进行艺术创作的,它不是完全出于艺术想象,也不能全部与历史真实吻合,故A、B项错误;它既是艺术作品,又是实物史料,经过史料互证,可以获取一定的历史真实,故选C 项。历史试题中使用的史料以文献史料最多,其他形式史料也不少,其中历史实物、图画和漫画使用的频率很高,备考训练中教师当引起重视。
例2.(2020·北京卷·16)司马光修史
北宋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时,以官修的正史、实录为基础,同时参考了各种史料。他另外撰成《资治通鉴考异》,说明取舍史料的理由。以下是《考异》的几个事例:
材料一关于隋末名将薛仁果的名字,《考异》提到《旧唐书》《新唐书》《柳宗元集》写作“仁杲”,《太宗实录》写作“仁果”。而唐太宗陵墓前有石马六匹,其中一匹的铭文为“白蹄乌,平薛仁果时所乘”。《考异》认为石马铭文“最可据”。
材料二关于唐玄宗的生日,《考异》提到《玄宗实录》记载的是八月一日,但通过查询历法发现这一时间有误。玄宗时文人顾况有诗曰:“八月五夜佳气新,昭成太后生圣人(即皇帝)。”故而《考异》认为玄宗生日是八月五日。
材料三关于吐蕃赞普世系,唐代林恩撰写的杂史《补国史》记载,唐文宗时吐蕃彝泰赞普去世,其弟继位。此事《文宗实录》《旧唐书》都没有记载,《考异》参照《补国史》编入。
(1)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参考了哪些类型的文献史料,根据上述材料举例说明。
(2)根据上述材料,说明《资治通鉴》在哪些情况下会采用官修史书以外的其他史料。
【解析】问题(1)考查了学生对史料类型的认识,要求说明《资治通鉴》参考了哪些类型的文献史料。除了史书属于文献史料外,文集、诗词(文学作品)和石刻碑铭(或金石史料)都有史料价值,它们也属于文献史料。问题(2)考查学生对史料的选用问题,优先使用官修史书,当官修史书有明显史实错误或史事缺载时,可参照可靠的杂史、诗文等来编写。
获取史料后,学生还需对史料进行辨析,鉴别史料的真伪。《课程标准》提出:“能够通过对史料的辨析和对史料作者意图的认知,判断史料的真伪和价值,并在此过程中体会实证精神。”运用史料论证历史问题的前提是史料必须真实可靠。郭沫若指出“无论作任何研究,材料的鉴别是最必要的基础阶段。材料不够固然成问题,而材料的真伪或时代性如未规定清楚,那比缺乏材料还要更加危险。”
鉴别史料的真伪包括甄别史料的真实性,考证史料的来源,判别是否伪造,对史料的引用是否尊重原本的意思,有无断章取义之嫌;也包括甄别史料的客观性,有的材料是真实存在的,但作者的立场、主观用意、学识局限等使其掩盖了事实的真相,比如一手资料的原始性不能等同于真实性,使用时需甄别史料内容的客观性。
正确看待不同形式史料的客观性:通常实物史料相比文献史料,受主观性影响较小;无意史料相比有意史料客观性更高;文艺作品具有史料价值,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但它们是经过文艺加工过的,不能完全等同于历史真实。比如明代小说《金瓶梅》,它写的是北宋末年的故事,其中有大量使用白银作为货币的记载。那么,能否据此得出北宋白银货币化的结论呢?实际情况是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到美洲掠夺了大量白银,明代中国与欧洲贸易处于出超地位,白银大量流入中国,成为中国广泛流通的货币。小说中的货币使用情况是作者把明代经济生活细节附会为宋代而写作的。
例3.(2020·天津学业水平考试·2)北朝民歌《木兰诗》在北宋时被收入《乐府诗集》。诗中描写木兰“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其中“策勋十二转”是唐代对军功的奖赏。由此能够确定《木兰诗》 (C)
A.记载了古代政治制度的变迁
B.属于宋代文人创作的诗歌
C.在流传中融入新的历史内容
D.没有研究历史的史料价值
【解析】通过题干可以得知,《木兰诗》的某些记载是在后世流传中融入的新内容,故选C 项。该诗是北朝民歌属于文学作品,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故D 项错误。本题难度不大,通过这道题学生可以较好理解文学作品不完全反映初创时的历史现实,它在流传的过程中受时代变迁会有增删,不断发展,使用时应结合其他史料辨析。
例4.(2017·全国卷Ⅱ·35)20 世纪70 年代至今,《赫鲁晓夫回忆录》多次出版,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因其内容的复杂性,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由此可知,此回忆录作为一种史料 (D)
A.能够准确记述作者的事迹
B.比相关研究著作的可信度更高
C.版本越新越接近历史真相
D.反映出时代对历史叙述的影响
【解析】回忆录是有意史料,具有主观性,可能带有扬己贬人的缺点,所以A、B 项都不正确。回忆录“多次出版,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其内容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是作者本人作了修正以期恢复真相,或是为了褒贬需要而作了修改,也可能是后人增删的结果,故C 项错误,D 项正确。本题的启示:有意材料带有宣扬的用意,常常经过取舍、剪裁、隐讳、篡改,带有较明显的主观性,而无意材料无意中提供了研究历史的比较可靠的信息,是比较客观的。
史料不等于历史本身,它只是通向历史认识的依据,人们是通过史料运用得到历史认知的。《课程标准》提出:“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历史叙述的可靠证据,并据此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能够以实证精神对待历史与现实问题。”
历史研究要实事求是,不能先入为主地持某一结论。历史结论的得来需要史料支撑,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因此应当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对史料进行判断、整理和运用。对于同一件事情,不同史料表达的观点、呈现的结论可能不同,从单一的材料来认识一件史事,结论很可能是片面的。孤证不立,在历史研究中要广泛收集材料,特别是正反两方面的材料,通过史料互证,尽量接近历史的真相。
例5.(2017·全国卷Ⅰ·26 题)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C)
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
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
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
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通过史料互证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因为四则史料都提到了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故选C 项;而D 项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只见于《新唐书·太宗本纪》,证据单一,孤证不立;A 项错在李世民当时是秦王而不是皇帝;B 项错在刘文静当时为唐朝将领,李世民才是元帅。这种题型的解题思路为:综合多个材料而不是依托单一史料得出结论。
大部分历史试题,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会涉及史料实证素养的考查,最常见的考查方式是给学生提供文字、图表材料,要求学生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形成历史认识。学生要善于解读各种形式的材料以获得有效信息,同时运用唯物史观,通过合理的逻辑,得出结论。
例6.(2018·上海卷)地理学被称为“历史之眼”,从中可以管窥不同时代、不同文明对世界的认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地图
A.1136 年刻于石碑 上的《华夷图》
B.12 世纪阿拉伯地理学家 伊德里斯所绘的地图
C.欧洲地理学家瓦尔德泽米 勒所绘地图
问题:地图C 没有标明时间,推测地图的大致时间并说明理由。三幅地图对地理空间的认识有何异同?
【解析】本题用了三张地图史料,考查学生的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素养。学生通过解读地图C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地图C 大致绘制于16 世纪初。通过对三幅地图信息的获取,可以看出它们对地理空间的认识有相同之处,即都把自身置于世界的中心,都反映了自身对所处世界的认识;不同之处为视野范围不同或空间坐标不同,图一只绘制了中国和周边的国家,以中国为中心;图二则以阿拉伯半岛为中心,包括了西亚部分地区和红海、波斯湾及地中海东部;图三则以欧亚非为主体,但出现了美洲。
以往的试题侧重于史料运用结果的考查,近年来有的试题会要求学生把这一素养的思考过程呈现出来,这种考查方法应该引起教师和学生的关注。
例7.(2020·山东卷·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个村支书的工作笔记
(苏寺村是中国北方的一个山区村落。以下内容节选自该村原村党支部书记的工作笔记。)
81.12.12 日1 天
召开两委扩大会议
会议开始由祁凤元汇报了县委召开农业责任制代表会议和真理问题补课会的精神。赵桂枝传达了公社党委当前工作安排……
82 年3 月23 日1 天
讨论记录:
……
(4)当前几项工作时间如何安排?……2.抓致富:两委队长如何本人富,在(再)代(带)那(哪)一户的规划搞出来。3.责任制与端正党风……
83 年3 月3 日1 天
召开两委扩大会议
……
会议首先由公社武书记讲关于“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的文明礼貌月”活动的意见和公社安排。大队如何制定措施。致富户和文明户怎么确定和召开座谈会。
84 年4 月12 日半天
召开两委扩大会议
会议由老冯同志传达了“乡党委、乡政府就建村(村民委员会)实施方案”……
讨论记录:(1)建村领导小组怎么成立?组长:张明德;副组长:冯青山;成员:姜合、崔玉海、张玉林。
——摘自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当代史研究中心《一个村支书的工作笔记》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20 世纪80 年代中国农村改革有哪些史料价值。
【解析】本题考查了史料运用的过程。回答该题时,学生首先要辨析史料的类型和对历史研究的价值,材料是关于农村改革的第一手文献材料,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其次,从日记内容分析,它反映了农村改革的哪些方面的问题,其中涉及经济体制改革、基层政权建设和基层民主建设、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本题体现了核心素养立意下高考命题的变化,重点考查学生史料实证的素养。
除了在史料的选用上要坚持实事求是、遵循实证精神,还要以实证精神对待历史和现实问题,并得出正确的结论。
例8.(2018·全国卷Ⅰ·25)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D)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解析】这是一道值得深思的好题。中学教材和课堂上提及藩镇,常言及藩镇割据破坏了中央集权,但是当学生获得更多的材料,会发现情况不是那么简单。四种类型的藩镇中,河朔型藩镇自己任免官员,赋税不上供,拥兵自重,严重威胁中央集权;其他三种藩镇都是朝廷任命,目的是防骄藩(通过设立新的藩镇制约骄横的藩镇)、守边疆(对付与唐政府对抗的少数民族)和防盗贼(对付农民起义),所以不能简单地说藩镇便是割据,安史之乱后唐朝还存在了百余年,说明这是唐政府的一种现实选择,有延续统治的作用,故D 选项正确。
启示:历史学习应该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论从史出,不囿于成见。学生不要拘泥于教材的表述,因为对于某一历史事件或现象,教材观点只是学术界的一种观点,未必是绝对正确的。另外教材限于篇幅,很多问题只能简要介绍,不能呈现历史的全貌,且教材编写相对于史学研究存在滞后性。命题者通过提供情境材料,考查了学生“以实证精神对待历史问题”,使命题有了广阔的空间。另外,全国卷42 题和各省的高考和学业等级考试往往有开放性和探究性的试题,这也是以实证精神对待历史与现实问题,此处不专门举例说明。
总之,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最具鲜明学科特质的素养,是历史研究和历史学习的必备品质,在历史学科考查中广为渗透。教师了解考试中如何渗透史料实证素养,可以让学生的备考复习方向更为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