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以下简称为《课程标准》)强调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问题,核心素养包含了多方面的内容,其中,历史解释素养是关键。历史解释素养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能力,这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条件,有了对历史的解释能力,才能更好地形成历史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历史解释素养的形成需要时空观念、史料内容、理解能力等,教师可以围绕这些内容开展教育实践。
历史解释是建构历史的核心途径,也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中的关键。正是基于这一关键位置,历史解释素养已成为历史教学和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研究近几年全国卷历史高考题可以发现,几乎每一道试题本质上都是以历史解释为着力点考查历史思维,进而以其为载体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和“立德树人”目标落地。所以,在高三历史复习备考中,教师不能仅仅对知识点进行简单梳理,而是要引导学生通过对史料的分析,凸显历史逻辑,不断提升历史解释素养。笔者以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为例,根据《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探讨历史复习中提升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策略,不当之处,望方家指正。
掌握扎实的史实是学生进行历史解释的必备前提,因此,在二轮复习时,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
重大历史事件或重要历史概念包括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经过及影响等基本知识点。例如,在复习中国古代经济史时,小农经济是一个重要概念,也是高考常考的知识点,所以在复习这一个知识点时,笔者制作了图1:
图1
制作图1 的目的是让学生对小农经济的概念形成整体把握,使其在考试中可以灵活运用或迁移知识。
教师应引导学生在掌握知识点的基础上,把前后相关联的事件、概念等按照时间的顺序串联起来,形成基本的发展线索,同时还要打通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知识间的联系,以利于对这一时段的阶段特征进行整体把握,也有助于学生对这一历史事件或概念形成立体认识。例如,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概念,也是高考中的高频考点,为了帮助学生形成立体认识,笔者将本单元用一条线索进行梳理,形成知识网络:
图2
通过梳理,学生既厘清了知识点逻辑联系,又能对历史形成宏观认识,更能以大历史的眼光观察历史,深化历史认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所以,知识网络的构建对历史解释的影响不言而喻。再如,资本主义这个概念在教材中反复出现,但学生容易忽视它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称呼,如资本原始积累、早期资本主义、自由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民族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等,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抓住各自特征,避免思维陷入盲区。
贯通思维是高考经常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平时的训练必不可少。在复习《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时,笔者在讲授完本节课的内容后,为了让学生对罗马法有更深入的了解,对古代中西方的法律进行了横向比较。
横向观察偏重于把握特定性,它所要解释的是在特定时刻、特定地点、有特定人物参与下所发生的特定事件,而纵向观察注重历史发展的方向、大趋势及某种历史结局的必然性。只有将两者相结合,才能更合理地解释历史,真正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
由于历史学科的特殊性,史料是历史教学必不可少的内容。教师在研究历年高考题时不难发现,学生具备良好的史料解读能力是其良好历史解释素养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史料越多越好,切忌不加选择地堆砌史料。因此,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进行合理选择。
对于高中阶段史料的选材既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考查目标,还要有助于学生理解教材的基本知识。另外,史料的选材难度不宜过大,也不能过易,要选择全面、经典、真实的史料,符合高中学生的能力水平。教师要清楚,史料分析的目的是考查学生的历史问题分析能力,而不是考查学生的文献分析能力,应该选取学生基本上能够读懂的史料。如果选择的史料不能将其所表达的意思和教材的内容衔接起来,那就失去了史料教学的意义。例如,在复习《太平天国运动》时,为了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笔者选择了《太平天国讨清檄文》中的一段文字:
材料一满洲又纵贪官污吏,布满天下,使剥民脂膏,士女皆哭泣道路,是欲我中国之人贫穷也。官以贿得,刑以钱免,富儿当权,豪杰绝望,是使我中国之英俊抑郁而死也。
——《太平天国讨清檄文》
这段文字是一手史料,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历史,史料语言并不晦涩难懂,学生在读完之后,稍加思考便能总结出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主要原因是清政府腐败导致的阶级矛盾激化。
历史解释必须以历史事实为依据,而历史事实又受到历史环境和历史背景所制约,要想做到对历史的正确解释,历史研究者就必须深入到原生态的环境中对其加以解释。在复习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合理引入一手史料,就会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解释。例如,在复习《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一课时,如何评价希腊的民主政治是一大难点。在处理这一部分时,笔者引用了两段经典的一手史料,材料二是伯利克里的演说词,材料三源自苏格拉底本人的一段话:
材料二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有的真正才能……在公家的事务中,我们遵守法律,这是因为这种法律深使我们心服。
材料三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方法去雇用一位舵手、建筑师、吹笛手或其他行业的人,而这类事若出错的话,危害还比在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轻得多。
笔者引导学生思考:对于雅典的民主政治,二者的看法有何差异?为何会形成这种差异?如何评价雅典的民主政治?这一设计目的是想通过一手资料创设历史情境,引导学生近距离观察历史,进而更好地形成历史解释。
除此之外,教师在选择史料时还要注意和教材形成互补性,注意补充历史逻辑发展网络上缺失的环节。例如,在复习“宋明理学出现的原因”时,必然从汉武帝时期儒学取得独尊地位一直追溯到隋唐时期其地位的下降,教材中关于这部分的内容较少,如果不补充儒学地位下降的相关资料,学生很难抓住问题的根本。教师可以补充史料,说明这一时期由于社会动荡,人们对儒学的信仰产生动摇,这也为其他思想的兴起创造了条件。同时,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传播都对儒学的正统地位产生了有力冲击。笔者通过补充相关史料分析当时的时代环境与儒学地位的衰落之间的关系,循序渐进,厘清逻辑,引导学生逐步提升历史思维。
《课程标准》指出,所有的历史叙述都是历史解释,对于同一历史事件,由于观察角度、立场、掌握的史料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这就是历史解释的多样性。那么,教师怎样才能通过历史教学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呢?只有史学与理论相结合才能理解历史,有什么样的史观就有什么样的历史解释,为了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了解并运用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社会史观等多种史学理论模式进行历史解释,深化历史认识,形成相对客观的历史解释。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不是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简单处理,而是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形成贯通意识,进而生成新的认识,从而对历史形成更加深刻的理解。因此,在复习《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变动对中国所产生的影响,笔者用多种史观进行分析:
(1)文明史观:这一变动是西方工业文明与传统农业文明交流、碰撞、渗透、融合的产物;
(2)全球史观:自然经济瓦解,经济结构的变动是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融入世界的体现;
(3)现代史观:这一变动促使近代中国向市场化、工业化和城市化转型;
(4)唯物史观:经济结构变动过程与中国救亡图存紧密相连,经济的近代化推动制度的进步。
新一轮的高考改革,特别注重对历史学科素养的考查,以新材料、新情境为依托,考查历史解释素养。随着人们对历史研究的不断深入,历史解释也走向多元化,因此,高考会频频涉及运用多角度论证历史问题的试题,如2020 年全国卷Ⅰ第42 题,综合考查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点。
例1.(2020·全国卷Ⅰ·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关于宋代历史,海内外学者著述颇丰,叙述各有侧重,如《儒家统治的时代:宋的转型》《中国思想与宗教的奔流:宋朝》《宋史:文治昌盛与武功弱势》等,这些书名反映了作者对时代特征的理解。
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自拟一个能够反映其时代特征的书名,并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本题以书名为切入点,从时代特征和具体史实列举等多个角度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本题可供学生选择的角度和论题很多,既可以宏观论述,也可以微观分析,主要是从不同角度列举史实进行论证分析,具体要做到史论结合,表述清晰,言之有理。另外,2019 年全国卷Ⅰ第28 题、2017 年全国卷Ⅱ第29 题、2016 年全国卷Ⅰ第40 题等,都从不同角度以全新视角对历史进行了考查。所以,教师在备考中要多关注史学研究动向,对此类题目加强练习并给予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观察和解释历史事件,进而提升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高考真题就是最权威的复习资料,认真研究近年高考真题,汲取营养,方能事半功倍。近几年的高考真题突出考查核心素养,尤其注重对历史解释素养的考查。例如,全国卷对“宋明理学”的考查,2015—2020 年考查了4 次,涉及理学的方方面面,所以,笔者尝试以高考题为依托,对本内容进行了整合。关于理学形成的背景,笔者引用了2020 年江苏卷第4 题:
例2.(2020·江苏卷·4)孟子讲“觉”,佛教讲“悟”,程颢、程颐兄弟则将二者圆通。北宋僧人契嵩认为儒和佛“心则一”,佛教“亦有意于天下国家矣,何尝不存其君臣父子”。这反映出北宋 (B)
A.儒学统治地位动摇
B.儒学与佛教的融合
C.理学成为官方哲学
D.阳明心学影响深远
这道题既训练了学生的历史思维,又弥补了教材的缺陷,从而让学生对理学产生的背景有了更全面的理解。
高考命题坚持“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原则,以新材料、新情境为依托,考查历史思维。有教师提出了考查“隐形思维”概念:“高中历史隐性思维是相对于教材直接叙述展现出的显性思维而言的,它基于课本的文本叙述,但对历史逻辑演绎难度和高度的要求却远远高于教材,如从新角度重新认识、理解历史事物,深刻探讨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对历史事物进行合理的对比、分析等内容。”
例3.(2019·全国卷Ⅱ·26)程颢诗云:“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其体现的主旨是 (B)
A.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
B.人与万事万物皆同理
C.张扬自我的人生态度
D.无为而治的思想理念
本题体现了对隐性思维的考查,教师可以通过研究高考真题,把握命题规律,引领备考方向,进而提高复习效率。
总之,在新课程和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将核心素养融入到平时的课堂中,将历史解释和高三历史复习备考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