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
高考历史材料分析题基本都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的表述,但部分学生并不清楚“所学”的范畴。“结合所学”应该结合什么?笔者结合相关高考试题,尝试解答这一问题,不当之处,请方家指教。
教材是学生学习历史的重要载体,学生学科知识的积累很大部分来源于教材。因此,“结合所学”首先要结合教材所学知识,如历史事件的时间、空间、人物、原因、经过、结果、影响等史实。学生在复习过程中,熟练掌握教材知识可以对解答相关的历史试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1.(2020·全国卷Ⅲ·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节选)
材料二公元前8 世纪,希腊城邦兴起。为数众多的城邦一般都建在高地或山丘上,建有城墙等防御设施。城邦大多建立了大规模的神庙,是城邦的宗教中心。城市的中心广场即市政广场是城邦社会与政治活动中心。在许多城邦,人民凭着对土地的拥有权而获得公民权,可以参与城邦公共事务的讨论和执行。城邦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周围有大片的农村地区,这是城邦的主要经济基础。
——摘编自黄洋等主编《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希腊城邦兴起的历史条件。
【参考答案】(2)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发达的贸易;独立自治的传统。
这道题旨在考查学生调动所学知识的能力,但材料主要叙述城邦内部的布局,学生很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不得不借助所学知识。学生对古希腊城邦的了解主要来源于教材,因此,解答本题需要联系教材所学。《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明确强调重视学科的基础性,这道题再次印证了掌握学科必备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对高考复习备考具有指导意义。教材体现了学科的基础知识,在知识容量、学生可接受性、科学性水平、呈现方式等方面,大体较为系统、简明、规范,是诸多教学资源中最具权威性的。因此,在复习过程中,钻研、分析并科学加工教材,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掌握基础知识是复习的重要环节。
历史材料题往往喜欢创设新情境,提供新材料,这导致部分学生会产生“在教材里没有学过”的感觉,不知如何解答。例如,2020 年新高考Ⅰ卷(供山东省使用)第19 题第(1)问,要求学生编写一幕发生在17 世纪伦敦咖啡馆内的人物对话场景。实际上,这道题考查了17 世纪英国的时代特征,学生可结合英国当时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等角度作答。解答背景类、原因类试题时,除提取材料中的相关信息外,还应抓住材料中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结合时间背后的时代背景。
例2.(2020·全国卷Ⅰ·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节选)
材料一20 世纪50 年代,中国与民主德国的关系良好,贸易和文化交往十分频繁。与此同时,中国与联邦德国之间处于对立状态。1955 年,联邦德国与苏联建交后,中国逐步推动与联邦德国的民间往来。60 年代,随着中苏关系日益紧张,中国与民主德国关系降到了冰点。70 年代初,联邦德国调整“新东方政策”,决定改善与中国的关系。1972 年10 月,两国外长在北京签署建立外交关系的公报,决定互派大使。此后,两国的交流活动迅速升温。
——摘编自刘德斌主编 《国际关系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0 世纪50 —70 年代中国与民主德国、联邦德国关系的变化及其原因。
【参考答案】变化:中国与民主德国从交往密切到降温、冷淡,与联邦德国从对立到实现关系正常化。
原因:20 世纪50 年代,在“冷战”格局下,中国和民主德国同属社会主义阵营,联邦德国外交依附美国;中苏关系恶化,民主德国紧跟苏联;中国与美国关系逐步走向正常化,联邦德国调整对中国的政策。
该问明确要求概括20 世纪50 —70 年代中国与两德关系的变化及其原因,既考查了该时期中国的外交政策,同时还考查20 世纪50 —70 年代的国际关系。20 世纪50 年代初,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与同属社会主义阵营的民主德国交往密切。由于意识形态的原因,在美苏“冷战”的国际背景之下,中国与联邦德国关系冷淡,处于对立状态。20 世纪60 年代,随着中苏关系恶化,中国与民主德国关系也随之降温。1972 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国际上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热潮。联邦德国调整对华政策,中国与联邦德国建交,两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类似的题目在全国卷中还有很多,解答这类试题需要熟悉相关的时代特征,结合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军事等时代背景。在复习完相应内容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时代背景,特别是古今中外几个重要的转型时期,如春秋战国时期、明清时期、晚清时期、欧洲中世纪向近代转型时期等。
近几年高考历史材料题的答案与时政热点紧密相关,参考答案出现很多时政“热词”。例如,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2017 年全国卷Ⅱ第41 题第(2)问)、国家治理体系的健全(2018 年全国卷Ⅰ第41 题第(3)问)、有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2018 年全国卷Ⅱ第41 题第(3)问)、创立了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的基本模式(2019 年全国卷Ⅲ第40 题第(2)问)、为世界经济发展贡献中国方案(海南省2020 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第22 题第(2)问)等。这些答案都是结合时政热点术语得出的,学生如果缺乏相关知识的积累,便难以答出类似的答案。笔者在复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治建设”这一知识点时,结合2020 年上半年《民法典》的诞生这一重大时政热点新闻,搜集相关材料,命制原创试题,一方面拓展学生视野,增加学生知识储备,另一方面训练学生提取信息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例3.(原创)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我国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处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之时,《民法典》的颁布实施,对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好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人民日报》2020 年9 月21 日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民法典》颁布的意义。
【参考答案】有利于保障人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有利于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加完备的法治保障;为人类法治文明进步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学生在作答时很难写到答案后三点,因为学生几乎没有“国家治理体系”“中国方案”等术语储备。高三复习尽管时间紧迫,但学生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特别对于文科学生而言,更需要获取、积累时事新闻,丰富知识储备。教师在课堂上应该适时补充与历史相关的时事新闻,将其穿插到课堂中,丰富复习内容,拓展学生视域。为此,笔者整理了部分时事新闻与相关历史考点的联系:
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涉及政治、经济、艺术、战争、民族等领域。高考历史也越来越注重跨学科考查,部分试题甚至难以区分具体学科属性。
例4.(2020·北京卷·20)“茶”字发音的传播史。(节选)
材料二“茶”的两大发音系统在亚、非、欧三大洲分布示意图。
(1)读上图,cha 与tea 发音系统分别分布在哪些地区?
【参考答案】cha:东亚、东南亚、中亚、西亚;非洲北部和东部(东非);东欧、葡萄牙。
tea:东南亚南部(马来群岛);非洲南部和西部海岸;西欧和北欧等。
该问是一道隐含历史学科信息的地理试题,与其说该问考查学生的空间观念,不如说是对世界地理知识的考查,学生只需要掌握初中地理知识即可作答。随着新高考改革的进行,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组合的学科进行学习,进一步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以历史学科为例,与其联系紧密有语文、政治、地理等学科:语文的文言文积累影响史料阅读和信息提取,政治经济学等内容和经济史密切相关,地理读图能力影响学生对空间观念的判断。因此,学生在复习历史学科之余,也应该加强对与历史学科关联性较强的学科的了解,尝试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理解、建构相关的历史考点。
当然,“结合所学”中的“所学”绝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四个方面,其涵盖的范围应该更为广阔,包括从视频、图书、论文、实物等方面学到的知识。因此,高三复习备考阶段不应只局限于教材和习题,需要教师和学生进一步积累,在面对新高考时才能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