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锐
海鲜由于含有较多的异种蛋白和组胺类成分,所以吃了容易引起过敏。而海鲜引起的过敏最经典的表现就是皮疹和瘙痒,所以,如果大家刚好有皮肤瘙痒的不适,正在服用治疗皮肤瘙痒的中药,那么最好不要吃海鲜。
例如荆肤止痒颗粒,由荆芥、地肤子、防风、野菊花、鱼腥草、茯苓、山楂组成,能够清热、祛湿、止痒,是治疗风热型或湿热型丘疹性荨麻疹的中成药,说明书注意事项明确提示“忌食鱼虾海鲜类”。另外,治疗血虚风燥型皮肤瘙痒症的中成药,说明书也提示“忌食海鲜”。
海鲜取自海中,营养性成分含量比较高,而且经常采用烧烤或与辛辣调料拌炒的方式进行烹饪,这就形成了饮食摄入上的湿热。所以,如果大家患有湿热类疾病,正在服用治疗湿热类疾病的中成药,那么最好不要吃海鲜。
例如半夏天麻丸,由法半夏、天麻、黄芪、人参等组成,能够健脾祛湿,化痰息风,治疗脾虚湿盛、痰浊内阻所致的眩晕、头痛、胸脘满闷等,说明书里明确提示“忌食生冷油腻及海鲜类食物”。又如清血内消丸能够清热祛湿、消肿败毒,用于治疗风湿热毒引起的疮疡初起,憎寒壮热,二便不利等,说明书也提示“忌食海鲜食品”。
大部分海鲜属于高嘌呤食物,大量摄入会影响体内尿酸代谢,诱发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所以,如果患有高尿酸血症,正在服用治疗痛风的中成药,那么最好不要吃海鲜。
例如痛风舒胶囊和痛风舒片,能够清热、利湿、解毒,治疗湿热瘀阻所致的痛风病,药品说明书注意事项提示“少吃海鲜、动物内脏等食品”。
◎文/李家俊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但药物毒性带来的危险有时十分隐蔽,不易辨别。特别是老人,不仅身体代谢能力降低,还常常同时服用多种药物,需要格外警惕。很多人对药物副作用的了解不够,甚至有一些误解,可能让它们钻了空子。
误解一:
特定剂量的药物效果不错,加量效果会更好。药物研发经过多次试验,常规剂量已经确定,很多药物的疗效并不随剂量增加而提高,还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例如吃2片对乙酰氨基酚即可止痛时,如果一次服4片,疗效不会明显增加,却可能出现肝功能损害。误解二:
服用多年的老药不会产生新的副作用。事实上,随着年龄增加,人体消化、循环系统和肝肾功能会逐渐降低,老药也可能会有新的不良反应。此外,服用新药,或正在服用的中药、食品添加剂、酒都可能诱发新的交叉反应及副作用。误解三:
药物副作用通常表现明显且容易识别。其实,很多药物副作用表现隐晦,不易被识别,经常会被误认为是其他疾病,或被当成上了年纪的正常表现。如果某些药加重已存在的疾病病情,就更难以区分。通常被人们看成是老人“正常表现”的虚弱、困倦、头昏、焦虑、记忆力下降等症状,都可能是药物不良反应。为了不让药物伤害钻空子,大家首先应当在服药前了解其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和服药禁忌;其次,要在服药期间注意观察,即使是已经吃了多年的老药,也不要掉以轻心;最后,一旦出现以往没有的异常症状,且经过一段时间仍不能改善,应当怀疑是药物引起的,应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