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祥
历经15年,由法国国家图书馆与中国西北民族大学、上海古籍出版社合作编纂的《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藏文文献》日前完成整理出版。與以往海内外敦煌藏文文献选辑的零星出版相比,此次出版完整呈现了法藏敦煌藏文文献的全貌,也让3000多件敦煌藏文文献重刊于世,这在世界范围内尚属首次。《法藏敦煌藏文文献》项目的出版作为一项重大原创性精品文化工程,集几代藏学专家、出版人的筚路蓝缕之功,在中国出版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合作:
专事流失海外文献整理研究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至七八十年代,围绕敦煌古藏文文献的研究成为国际藏学最前沿的课题成为衡量国际藏学研究学术水平的一把标尺。然而,由于英国斯坦因、法国伯希和所获敦煌西域古藏文文献深藏在伦敦和巴黎,中国学者很难加以利用。中国最杰出、最优秀的藏学家,不得不依赖于外国图书馆,为一睹文献真容疲于奔命,往返于各收藏机构。时至今日,中国藏学家对敦煌古藏文文献的研究也一直处于被动追随外国研究者的局面,相关研究往往落于人后。21世纪,敦煌学已经成为国际显学,经过一个世纪的奋勇追赶和努力,我国敦煌学人彻底改变了“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日本”的学术被动地位,在国际敦煌学界“中国的声音”日益受到重视,并引领着学科的前沿发展,但敦煌藏文文献的研究仍是较为薄弱的领域。
面对大批敦煌文献流失海外的局面,几代学人痛心疾首。在流失文献文物尚无法做到实物回归的情况下,学术界、出版界面对着敦煌古藏文等基础性文献史料的巨大空白。海外敦煌古藏文文献先期整理刊布,成为几代学人殷切期待的首要任务,让英国国家图书馆、法国国家图书馆等海外机构收藏的敦煌古藏文文献以出版的形式先期回归,通过出版化身百千、嘉惠学林,成为学界和出版界的共同夙愿。
西北民族大学有着深厚的藏学研究基础和人才团队,2005年,该校和上海古籍出版社签订了合作编纂出版《法藏敦煌藏文文献》和《英藏敦煌藏文文献》的协议。
目标:
将法藏、英藏敦煌文献全部出版
敦煌古藏文文献是目前存世的最为古老的藏文文献,其内容包括佛教经典、历史著作、契约文书、政事文书、法律条文、文学著作、书函、占卜文书等,是吐蕃历史文化、藏文佛典形成史、西域史、社会史、汉藏文化交流、中古“丝绸之路”等研究必备文献,堪称第一手资料,学术价值重大。
2005年,西北民族大学开始着手法藏、英藏敦煌文献的整理与编目。
由于年代久远、抄写不规范,部分文献辨认难度很大;加之仍有许多文献没有被定名或者定名定性不够准确,为该文献编目工作增添了难度。在参考法国、中国学者编目的基础上,经与相关传世文献比对,对未认定的无题名的佛教文献,重新确定名称。团队在文献定名方面有重大突破,这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对于残缺而无名称的佛教文献,我们根据文献提供的信息,查阅藏文《大藏经》,以确认是否有收录。早年间没有能够智能检索的藏文《大藏经》数据库,我们就通过人工一一查对,特别费时,有时还一无所获。对部分无法查阅的文献,我们还去请教过寺院的学者。”曾任该书副主编、主编的西北民族大学教授才让说。编目工作琐碎耗时,团队成员们为了查找一处文献看得头昏眼花。查阅比对大量的相关研究资料,这也让他对敦煌文献中的藏文文献史料“如数家珍”。
2006年,《法藏敦煌藏文文献》第一册在兰州发布,藏学泰斗、中央民族大学王尧教授认为这项成果“怎么评价都不为高”。法国敦煌学家今枝由郎评价说“这对藏学研究具有里程碑意义”,清华大学学者沈卫荣言“其出版惠及学界,功在千秋”。
未来:
建立敦煌藏文文献数据库
2021年初,历经15年编纂的《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藏文文献》首次全部整理出版,共计35册。收录有3174个文献编号、2.8万余幅高清图版,囊括法藏全部敦煌藏文文献。比起以往海内外出版的敦煌藏文文献选辑,此次出版,呈现了法藏敦煌藏文文献之全貌。所有编目均以汉藏两种文字呈现,方便查阅和研究。
“在21世纪以前,中国学者要查阅文献,要么得远渡重洋,要么需到收藏微缩胶卷的机构借阅,很不方便。尤其是对于在偏远地区的学者来说,查阅第一手资料更是难上加难。”才让说。
这套文献的出版,给学术界带来许多新的资料,有助于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整体研究,也根本改变了中国专家依赖外国图书馆、追随外国研究者的被动局面,这将对繁荣我国的敦煌学、历史学、民族语言学的研究发挥积极作用。
据该书责任编辑曾晓红介绍,《法藏敦煌藏文文献》《英国藏敦煌西域藏文文献》《甘肃藏敦煌藏文文献》是上海古籍出版社“敦煌古藏文文献出版工程”的三大主体,分别被列为“2011—2020年国家古籍出版规划”“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获得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国家出版基金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