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祯贵
旧书店、旧书摊等只要有书的地方,通常就是爱书人的乐园。走到有售旧书的场所,买也要买,不买也要买,且会让你时时处处地去思考它、去惦记它。自小孩到复旦大学就学后,我每次到复旦大学看望他,必到学校旁边的复旦旧书店淘书。据了解,从2002年起,复旦旧书店就驻在政肃路55号二楼,书店楼下是菜市,隔壁是旅馆、网吧。城市里的书店,通常是越来越追求精致的空间,但这家复旦旧书店毫无装修,甚至没有空调,还是老式吊扇挂在顶部,没有书架以外的任何装饰,除了书,还是书,毫不顾忌地在全部空间里塞满了书。复旦旧书店堪称“楼中楼”,走入其中忍不住会担心被书砸到。去逛复旦旧书店并不仅仅是为了买书,就只在店里慢悠悠地转一圈,看看有什么从未听过的书,拿起来看一下定价再放回原处,也是不错的体验。
今年趁着有时间,计划在调休的假期中途到复旦大学看望小孩,顺道到复旦旧书店淘书。到上海的第一天,因天气原因航班晚点4个多小时,直到晚上6点多才到复旦旧书店附近。为方便淘书,酒店预订在复旦旧书店附近。复旦旧书店是晚上7点关门,当天晚上还是利用有限时间快速逛了一下,仅买了两本有关书话方面的书:《书林独步》和《插图本中国图书史》。这两本书皆以15元的价格买下。复旦旧书店售书的方式是:书店老板直接将售价用铅笔标在书后,不议价。淘书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开始喜欢上书话方面的资料,这样的书百看不厌,可以分享其他爱书人的故事和情趣。第二天白天,按计划较早出发逛了四行仓库保卫战旧址、中共一大会址、中共二大会址等上海的红色景点,直到下午5点才返回酒店。回到酒店时,微信运动显示步数近3万步,虽然人已感到相当疲惫,但还是立即又去逛复旦旧书店。走进旧书店,开始一架书一架书地去寻找个人喜欢的书,如资料性强的文史书、引人入胜的书话书、珍本红色书刊等,但这样的书总感到太少。最后先后淘得《书的迷恋》《戏海弄潮》《上海革命史资料与研究》等书。准备离开书店时,发现一个不醒眼的角落放有介绍书评、书话、淘书趣事等内容的《藏书家》杂志数本,仔细翻阅后发现其后未标价,不禁一喜,以为可以捡个小漏,按普通杂志购得。谁知书店老板马上拿着手机上孔夫子旧书网比价,然后将每本书标上价,有两本《藏书家》标价达150元,吓人一跳。最后只买标价便宜的《藏书家》杂志6册(第2、6、7、9、11、14辑),当然标价多是10元或15元一本,但其中一本标价30元,问书店老板为何这本标价30元,得到的回答是网上还要贵些。后来仔细翻阅这本第11辑《藏书家》才发现,实为复刊号,说明《藏书家》发行到第10期就停刊了。再上网查询,书店老板所标《藏书家》价格,相对于网上售价来说,还是便宜些。当然,个人亲身体会,旧书店内的书整体上比孔夫子网上的书价要高,还是在旧书摊、旧书市场买书合算。旧书店买书捡漏的机会微乎其微,书店老板通常要先到網上比价。因旧书店的书贵,不会在旧书店多买旧书。
每次到复旦大学,必到复旦旧书店淘书,是因为有时能在这里淘到在成都不太容易买到的书,书价相对于本地旧书店而言,个别书有时相对便宜些。当然,旧书店与一般的书店稍微有点不同,它并不是按定价卖书,也很少明码标价,而全由店主来定夺。对我来说,去复旦旧书店等旧书店淘书,不是因为价格便宜,而是也抱了一种“淘宝”的心态,希望在那些破旧发黄的散发着腐朽气息的故纸堆中找到一本具有收藏价值的绝版书,但这样的书价格无疑是很高的,而这样的机会也属实是可遇而不可求。另外,旧书店是衡量文化底蕴的指标,在复旦旧书店淘书,能感受到大学及其所在城市的文化氛围。特别是在异地城市,当旧书找到新的归宿,发挥新的价值,是爱书人最欣慰的时刻。在复旦旧书店淘得的旧书,每次会背在行囊之中,伴随着自己返程回到书房中,这也是一种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