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师德的“种子”播撒在每一天

2021-05-29 05:27张乐
学前教育(幼教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小美园本豆豆

张乐

“师德”是什么?师德对于我,对于我教育的孩子们又意味着什么呢?没曾想,一次围绕“师德”开展的形式新颖的园本研修活动给了我答案。

研修反思:“师德”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

当我进入研修活动现场,起初想“可能是学习先进事例,或者是专家、领导来讲师德的重要性吧”,但实际情况跟我想的一点都不一样。老师们被随机分成了五组,围坐在一起,分享主题是观看一部电影《地球上的星星》。这部电影讲述了一名阅读障碍的小男孩,由于家长和老师的不理解而倍受创伤,但是他的美术老师热情投入,采取了一系列的方法,帮助他走出困境,获得了自信和成功。这是个颇具“师德感”的故事。

当我按照惯例准备写观后感时,主持园本研修的姚老师却没有按常理出牌。姚老师给我们提出了四个层面的问题:①看完电影,你能想起来电影中的哪些角色和面孔、哪些对话或台词?②哪些地方让你想起了自己的生活或工作经历?电影中什么事情或者哪些人让你有认同感?③根据你的经验,你觉得电影切中了什么问题?在试图传达怎样的信息?④看过这部电影之后,你可能会有什么改变?你想让谁看这部电影?

我们积极参与讨论,谈论到第二个问题的时候,各自想起了很多小时候的事情。比如,我首先想到了我的数学老师,当我高三学习成绩下滑,其他老师都说我的成绩“不行了”“上不去”的时候,数学老师却根据对我两年来数学试卷的分析,专门组织了一次难度较大的考试。在那次考试中,我获得了第一名。数学老师对我说:“你看,你可以的,我知道你适合做难题,但是基础一定要扎实啊!”这次考试后,我重拾自信,成绩又回到了班级前三名。我还想到了另一件事,记得小学组织合唱比赛,在班里的第二轮选拔中,我成为出局的五名学生之一。自此之后,我觉得自己唱歌一定很难听。在此之后的十多年间,我从来没有在他人面前唱过一次歌,包括我的爸爸、妈妈。

当这些被回忆起,我突然像是被什么惊醒了,原来老师的一句话会对学生的一生有着这么大的影响。而我现在成为一名幼儿教师,那我平时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举动会对孩子们产生多么大的影响,这些日常的点滴不也是“师德”的体现吗?

班级实践:“师德”打开孩子的心灵之门

园本研修活动结束后,我回到班里看见了小美。像往常一样,她在没有人的角落里发呆。以前,我曾跟她妈妈建议“带她看看医生”,或者在她一个人独处时给她一个玩具鸭子,让她自己玩。但是,那天,也许是受到了研修活动的影响,我不再回避。小美在常人的眼里很“奇怪”,比如从不参与集体活动,更多时候在模仿一只嘎嘎叫的小鸭子,甚至走路的时候都双手手心朝上放背后。不論我问什么,她的回答都是一个字“嘎”。

那天,我突然想,不如把自己也变成鸭子。我走到她跟前说:“嘎,我是大白鸭,可以和你一起玩吗?”她愣了一下,然后笑得特别开心,对着我“嘎”了一声,说“好啊”。从那以后,我们每天都会给自己起一个好玩的名字,比如“胖胖鸭”“裙子鸭”,一起画鸭子去太空、鸭子的一家等。

就这样,我用鸭子的身份开启了与她的沟通之门。但是,小美仍不愿参与集体活动。我与家长交流后得知:她从小胆子小,害怕受挫,面对很多事情都选择回避。但是,经过细致观察,我也发现了她的优点——她善于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创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鸭子世界”,能够生动、完整地讲述自编的鸭子故事,也愿意帮助我“这只大鸭子”。

如何帮助小美获得更好的发展?恰逢幼儿园同时进行着以“教育戏剧”为主题的系列园本研修活动。在我受此启发开展的教育戏剧活动中,小美可以借助“假装游戏”,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故事情境中扮演角色,自由、真实地表达。没有对错评判的游戏情境给了她更多的安全感,激发了她更大的表达意愿。比如,我和她先一起玩“融化的身体”游戏。刚开始,她一动不动,我说:“你是鸭子型的蜡烛。”她接受了这个建议,随着口令开始表演慢慢融化的样子。我不断鼓励她做出奇特造型,演到最后她在倒地瞬间大笑了起来。

接着,我尝试鼓励她加入同伴游戏。我们全班开展了“力量传送”的游戏,需要孩子用抖手方式将力量传递给下一个人。她第一次主动跟同伴手拉手,有了身体接触的第一步。活动里,她比之前更加快乐与投入,但只是沉浸于扮演鸭子的角色。

于是,在开展主题活动“西游记”时,当我们玩“看我七十二变”的游戏,所有人要随着口令变幻形象。我鼓励小美带领所有人一起做动作。她又变成了一只鸭子,当小朋友们都模仿她的动作时,她获得了信心,开始享受作为“领导者”的快乐。我进一步引导她:“七十二变,除了变成小鸭子,还能变成什么?”果然,她变成了一只竖起耳朵的小兔子。

慢慢地,小美从一个人的“鸭子王国”融入了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脸上的笑容、眼里的自信和更加活泼的状态都让我感受到满满的幸福感与成就感。自此之后,我对师德有了更加鲜活的理解与认识。

家园沟通:“师德”给予家园之间最大的信任

接下来,在关于“师德”的园本研修活动中,我们经常分享自己是主人公的“师德故事”。我们围坐在一起,谈论自己与孩子们之间发生的有趣、有爱的事情,甚至是让我们“哭笑不得”的故事。“师德”在我眼里再也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具体体现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个眼神或者一个拥抱之中。从认识到实践,我对孩子更加有耐心,能够静静地等待;说话的时候会思考“这样说孩子能否接纳”“这样说能否支持孩子敢于进一步尝试”;生活中,给予他们更多的拥抱与鼓励。而恰恰是这些由师德而生的语言、行为,帮我跨过了职业生涯的一个“坎儿”。

临近期末,幼儿外出游玩较多,这天豆豆最好的朋友小贝也没有来,豆豆心情很低落,加上我又误以为豆豆抢了小朋友的玩具,批评了他,豆豆委屈地哭了起来。当问清事情的原委后,我双手捧起豆豆的脸蛋安抚他,并向他道歉,但是豆豆还是觉得很委屈,一天都显得闷闷不乐。几天后,豆豆在家表示不想来幼儿园,家长问豆豆:“为什么不想去幼儿园?”豆豆回答:“耳朵疼。”家长又问:“为什么耳朵疼?谁碰着你了?”豆豆回答:“老师碰我脸了!”家园误会就这样产生了。又一天,我刚走进班级,班长就告诉我:“豆豆说你打了他嘴巴子,豆豆奶奶要去找领导。”听完这些话,我感到很震惊,接着就是委屈,但是我努力平复着自己的心情。这一整天,我脑子里闪现的都是“虐童”“师德败坏”,我没想到这些能跟我扯上关系,仿佛所有的付出都被一句话抹杀了。但是,慢慢地,理智逐渐占据了上风,我平复下心情,跟豆豆又详细聊这些事情,知道了前因后果。

到了晚离园的时候,豆豆的爸妈都来了。他们面对我的时候,出乎意料的不是满脸愤怒,而是一如既往的微笑表情,不等我张嘴,豆豆爸抢先开口:“老师,我们相信你,我们就是了解一下情况。”不是怒气冲冲地对峙,而是对我表达充满理解的温暖肯定。在这种氛围下,我讲述了事情的经过,解开了误会。事情解释清楚了,我们也开始聊了起来。豆豆妈告诉我,她觉得这些事情绝对不会发生在我们身上,因为平时我们对豆豆的付出她都看在眼里——晚接的时候会把豆豆抱在腿上讲故事;豆豆午睡时候出汗、打鼾,平时身体不舒服,老师也都会关注,并提醒家长……豆豆爸也略带激动地说:“对啊,虐童新闻是多,那是因为报道坏事有人看、有噱头。幼儿园中,绝大部分都是好老师,有师德。我也当过老师,知道当老师真心不容易。”

经过这一事件,我更加体会到“师德”的分量。老师平时体现师德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让家长在关键时刻选择相信老师。这也让我坚信:老师对孩子无微不至的照料,对孩子春风化雨的教育与关怀,与家长日常交流的一言一语,都是“师德”的种子。而这一颗颗种子不仅会在孩子的心中茁壮成长,也会在家长的心中生根发芽,更会照亮作为幼儿教师的我的职业生涯。

猜你喜欢
小美园本豆豆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褪色的玫瑰
推理:小美过生日
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现状及改进方法
蜡烛跷跷板
关于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现状的研究
唐豆豆的意外惊喜
起底园本课程实施中的“碎片化”现象
我是豆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