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祥兵,林家骥,张森皓,董小楠,刘铁芳,段曹辉,娄昕,吕晋浩
颅内椎-基底动脉夹层(vertebral-basilar dissection,VBD)是椎基底动脉系统一种相对少见的疾病,其首发症状多为后循环血管狭窄或闭塞引起脑灌注不足导致的头痛、眩晕等缺血性症状,甚至出现脑梗死[1-2]。VBD导致的后循环缺血机制复杂,尚未完全清楚,有研究报道脑灌注缺损是重要机制之一[3]。目前临床上主要依靠DSA、MRA、高分辨率磁共振管壁成像(high-resolution vessel wall imaging,HR VWI)等神经影像学技术对VBD进行诊断以及形态学和狭窄程度分析[4-5]。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灌注成像(dynamic susceptibility contrast enhanced perfusion weight imaging,DSC-PWI)技术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脑灌注成像方法之一,它能够敏感地获得患者脑组织的微循环血流动力学相关参数[6],并对灌注异常进行定性分析,随着先进后处理软件的开发,目前也可以实现部分参数的定量测量。本研究预假设VBD形态和患者脑灌注缺损程度相关,拟采用DSC-PWI对脑组织灌注缺损进行定量分析,比较不同形态和不同狭窄程度VBD的灌注缺损特点,以期为颅内VBD患者的风险评估及治疗提供参考。
1.1 研究对象 回顾性纳入2015年12月-2019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连续收治的VBD患者。纳入标准:①年龄≥18周岁;②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史,包括缺血性卒中与TIA;③经DSA证实责任病变为VBD;④同时进行了MRI检查,包括MRA,HR VWI以及DSC序列。排除标准:①未经DSA证实的VBD;②未进行MRI检查或未同时进行MRA、HR VWI及DSC-PWI检查;③图像质量差或者不完整,达不到诊断要求或无法进行后处理;④后循环供血区域大面积陈旧性梗死(定义为累及病变血管下游供血区域1/3以上);⑤已治疗的既往VBD。
1.2 数据收集和分析 收集患者的基线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缺血性事件、发病至MRI检查时间,及血管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数据。
1.3 磁共振检查及图像处理 磁共振检查均采用GE 3.0T(DISCOVERY MR 750,GE Healthcare)磁共振成像仪,32通道头线圈进行,序列及参数如下,TOF MRA:重复时间(time of repetition,TR)34 ms,回波时间(time of echo,TE)3.1 ms,层厚1 mm,采集矩阵512×128;HR VWI:TR 3 ms,TE 3.1 ms,层厚1 mm,采集矩阵512×128,以横断面扫描为主,根据具体情况增加冠状面或矢状面,增强前及增强后分别进行扫描;DSCPWI:TR 1200 ms,TE 16.7 ms,层厚5 mm,回波链1,连续扫描50期,采用钆对比剂,用量2 mL/kg,流速4 mL/s。
使用GE Healthcare后处理平台AW4.5 Workstation重建血管成像,并由2名资深神经影像医师(从事放射诊断5年以上)通过MR影像进行VBD的分析和判断。依据MRA影像,VBD按其形态分为3型:瘤样扩张型(不伴有血管狭窄)、线珠型(瘤样扩张伴血管狭窄)以及狭窄-闭塞型(血管狭窄-闭塞并不伴有瘤样扩张)[7]。图1为三种形态学分型示意图。2名医师均不参考DSA或HR VWI,首先分别进行分析,对MRA上夹层形态进行分型,其次对于评价不一致的病例,经过商议后给出一致意见进行统计分析。
图1 颅内椎-基底动脉夹层形态学分型示意图
在MRA和HR VWI影像上行最狭窄处狭窄率测量,采用华法林vs阿司匹林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研究(Warfarin-Aspirinfor 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Disease,WASID)中的标准[8],依据狭窄部位的血管直径(D狭窄)与狭窄近端的正常血管直径(D正常)计算,公式为:狭窄率=(1-D狭窄/D正常)×100%。并按照上述标准分为:无狭窄、轻度狭窄(狭窄率0~49%)、中度狭窄(狭窄率50%~69%)、重度狭窄-闭塞(狭窄率70%~100%)。
将DSC-PWI原始数据导入后处理软件NeuBrainCARE软件(东软,Beta1.2.10.17),自动化设置动脉输入函数,生成灌注参数图。利用软件灌注分割的功能,低灌注区进行量化和可视化,自动计算相应阈值下的容积,必要时进行分割结果的手工调整。低灌注区通过Tmax参数图进行判定,定义Tmax>4 s为低灌注区,记录每例患者Tmax>4 s的容积。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分析均使用SPSS 25.0及MedCalc(V18.11.3)软件进行。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计数资料采用频数(%)表示。比较不同夹层形态、狭窄程度之间的低灌注区容积差异,根据是否符合正态分布及方差齐性,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或非参数检验,组间两两比较使用Bonferroni校正的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夹层不同狭窄程度与VBD的低灌注区容积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不同夹层形态分组之间狭窄程度的比较采用单向有序的非参数检验。采用Kappa检验评价VBD形态判断的观察者间一致性,当Kappa值>0.60代表具有高度的一致性,>0.80代表具有极好的一致性。以双向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纳入VBD患者34例,其中男27例(79.4%),年龄范围30~72岁,平均年龄53.79±10.83岁,平均低灌注区容积为47.50±64.03 mL。基于MRA上VBD形态学评判结果,瘤样扩张型11例,线珠型15例,狭窄-闭塞型8例。MRA上夹层形态学分型观察者间Kappa=0.728(95%CI0.529~0.927),表明通过MRA进行夹层形态学分型具有高度的观察者间一致性。
三组不同形态VBD组年龄、性别比例及发病事件的比例无统计学差异,发病到检查时间间隔具有统计学差异,狭窄-闭塞型患者发病到检查时间间隔明显较短;三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的患病比例无统计学差异(表1)。
2.2 不同夹层形态的低灌注区容积比较 不同夹层形态组间低灌注区容积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瘤样扩张型18.99±21.63 mLvs线珠型78.31±85.64 mLvs狭窄-闭塞型28.91±16.88 mL,P=0.014);图2为三组间低灌注区容积比较箱图;两两比较显示,线珠型VBD组的低灌注区容积高于瘤样扩张型VBD组(P<0.05),与狭窄-闭塞型VBD组无统计学差异。
2.3 不同狭窄程度VBD的低灌注区容积比较根据MRA影像进行VBD狭窄程度分组,无狭窄10例,轻度狭窄7例,中度狭窄3例,重度狭窄-闭塞14例。不同形态的狭窄程度情况,其中狭窄-闭塞型VBD责任血管的狭窄程度最重,8例患者的狭窄程度均大于85%;线珠型VBD责任血管的狭窄程度不同,6例(40%)患者的狭窄程度在10%~50%,6例(40%)在50%~85%,3例(20%)大于85%;瘤样扩张型VBD患者以责任血管扩张为主,仅有1例患者的责任血管近端管壁增厚。不同狭窄程度各组低灌注区容积见表2;两两比较显示,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及重度狭窄-闭塞组低灌注区容积均高于无狭窄组(均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基于MRA影像测得的狭窄程度与低灌注区容积具有相关性(相关系数r=0.383,P=0.025)。不同夹层形态分组之间狭窄程度具有明显差异(P<0.001),两两比较显示狭窄-闭塞型VBD管腔狭窄程度最重,高于线珠型VBD及瘤样扩张型VBD。
根据HR VWI影像进行VBD狭窄程度分组,无狭窄6例,轻度狭窄10例,中度狭窄6例,重度狭窄-闭塞12例,各组低灌注区容积见表2;两两比较各组间低灌注区容积无统计学差异。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基于HR VWI影像测得狭窄率的程度与低灌注区容积具有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r=0.435,P=0.010)。不同夹层形态分组之间狭窄程度具有明显差异(P=0.017),两两比较显示狭窄-闭塞型VBD及线珠型VBD管腔狭窄程度高于瘤样扩张型VBD,而狭窄-闭塞型VBD及线珠型VBD管腔狭窄程度无统计学差异。
表1 不同夹层形态组的患者基线资料
图2 不同夹层形态组的低灌注区容积比较箱图
表2 不同狭窄程度分组的低灌注区容积比较
VBD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可能和遗传因素、感染性因素、代谢因素、内分泌因素等密切相关,也可能为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9]。既往研究主要认为血管相关危险因素是导致VBD发生的重要原因:尸检结果显示VBD的血管内膜破损,血流通过破损的内膜流入血管壁,并向血管壁的外膜进展,柔软的外膜无法维持管壁的正常形态,从而形成夹层或夹层动脉瘤[10-11]。研究发现外伤性因素也是VBD发生的重要原因,椎动脉颅内段和基底动脉的活动度较大,头颈部按摩、过度屈伸或外伤都可能造成相邻的骨质活动,从而造成血管损伤[12]。既往一项VBD的多中心大样本研究,690例动脉夹层患者和1170名健康志愿者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夹层组患者的高血压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提示高血压可能与动脉夹层有关联[13]。虽然本研究中高血压在不同VBD形态学分组中没有统计学差异,但34例患者中31例(91.2%)患者有高血压病史,推测高血压可能是VBD的一个潜在危险因素。
目前临床上有多种方式可以对VBD进行形态学分型,如按病理组织学可将VBD血管形态分型为4类:经典型夹层动脉瘤,部分扩张型夹层动脉瘤,延长扩张型夹层动脉瘤,囊状动脉瘤[14-15];按DSA影像可分型为双腔征、线珠征、玫瑰花征、梭形扩张等[14]。虽然DSA作为VBD形态学分型的金标准常用于临床诊疗,但是因其介入有创的特点制约了其在临床筛查、随访中的应用。随着神经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MRA及HR VWI等技术影像也可以对VBD形态学进行分型,由于两种影像检查均无创,更适宜于临床广泛应用;对于这两种成像技术,管壁成像对扫描设备要求高,扫描时间长,因此MRA更适用于临床筛查和随访,且管壁成像更加侧重于血管壁局部细节的显示,而MRA对整体形态的显示更加直观。本研究中依据MRA分析不同VBD形态之间的对低灌注区容积,结果存在明显整体差异,线珠型VBD的低灌注区容积显著高于瘤样扩张型VBD和狭窄-闭塞型VBD。该结果和既往VBD血管形态学和继发性的低灌注相关研究一致,提示VBD形态学分型和患者后循环缺血密切相关,VBD形态学分型对于临床预后具有重要的提示意义,值得临床医师重视[16-17]。
此外,本研究中发现VBD相关后循环供血区域的低灌注区容积同基于MRA和HR VWI测量的不同狭窄程度存在相关性,虽然都为弱相关,但仍提示了狭窄率对后循环灌注的影响,随着狭窄率的增加,后循环缺血随之更加严重。同时,基于MRA影像的不同夹层形态分组之间狭窄程度不同,其中狭窄-闭塞型VBD的8例患者责任血管的狭窄程度均大于85%,而线珠型VBD责任血管狭窄程度并不相同,只有3例(20%)患者的狭窄程度大于85%,瘤样扩张型VBD患者以责任血管扩张为主。以上结果提示,线珠型VBD后循环灌注缺损最为严重,并非狭窄-闭塞型VBD后循环灌注缺损最为严重,而这提示了除管腔狭窄程度之外,症状性颅内椎-基底动脉夹层MRA的形态学特征与后循环灌注缺损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分析原因可能与TOF-MRA技术特点本身有关,不同程度狭窄所引起的血流变化,夹层动脉瘤壁间血肿、附壁血栓及动脉瘤腔内的缓慢血流均可以导致TOF-MRA上血流信号发生变化,所以TOFMRA上病变形态可能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能够反映夹层病变所致血流动力学变化之后的后循环灌注情况。
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①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样本数量较少,同时纳入的临床指标较少。②TOF MRA对于血管狭窄程度的准确评估在VBD中会受到病变本身特点的影响,如壁间血肿、附壁血栓都有可能导致局部磁场信号的变化、丢失,从而影响对管腔狭窄程度的测量或估计。③本研究采集的HR VWI影像只测量了狭窄率,虽然HR VWI影像对于血管腔内壁间血肿、内膜瓣和管壁周围结构等具有高度敏感性,以及目前在血管病变中应用越来越普遍,但HR VWI对病变整体形态的评价不够直观,未来应进一步开展VBD的HR VWI影像形态学研究,包括图像后处理、重建技术的开发及改进,以及其临床意义的拓展和深入。
综上所述,本研究表明在颅内椎-基底动脉夹层中,后循环灌注缺损程度不仅与狭窄率有关,也与MRA所示的VBD形态学分型密切相关,其中线珠型夹层可能会引起更为严重的后循环供血区缺血,该结论可能有助于这类患者危险分层、随访及疗效评估。
【点睛】颅内椎-基底动脉夹层形态学分型与后循环灌注缺损程度密切相关,其中线珠型夹层可能引起更为严重的后循环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