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淑瑶
摘 要:花鸟字是中国书法与绘画结合孕育而生的璀璨艺术,它巧妙地将两者的特点融合,同时又具有民族文化风韵,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是民间文字图形化艺术的杰出代表。在视觉文化蓬勃发展的今天,文字图形化是一种必然趋势,文字图形化设计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课题。分析花鸟字的表现形式和艺术手法,将其运用到现代文字图形化设计中非常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国民间花鸟字;图形特征;文字图形化;设计
一、文字图形化的概念与意义
图像、文字、色彩是平面设计的三大基本要素,文字图形化是将文字与图像结合的一种再设计、再创造。文字的图形化设计中,文字是創意的基本元素,图像是丰富的材料,在文字的基础上,通过对文字内容和造型进行分析与梳理,再运用解构、打散重组、替换、共用、组合、叠加等设计处理手法,最终达到图形化的目的。
文字图形化设计是图形创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视觉传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多个方面的积极意义。特别是在当今这个视觉化高度发展的时代,文字图形化是一种必然趋势,也是设计者们对平面设计构成元素的尝试和思考。传达与记录信息是文字的基本功能,图形化可以提高文字传达的准确性,丰富文字传达的表现性,同时强调文字作为图形的典型性,是传达功能、艺术美感、形式意境三者的统一。
二、文字图形化的表现手法
文字图形化的处理手法多种多样,主要从结构、轮廓、笔画、色彩、填充、质感这六个方面进行图形化,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一是替换法,将文字拆解为多个笔画或者是偏旁构成的组合体,用与笔画走势相适应的图像对其中的部分笔画进行替换。
二是拼合法,分为以图组字和以字组图两种。以图组字,即用图片依据字形进行拼合,以字组图则是用多个文字组成图形。在以字组图中,有时是以文字组成具体某一事物的轮廓,有时则没有具体的事物,而是完全打破文字的阅读性,纯粹将文字笔画拆解后组成富有意境的画面。
三是叠加法,是指将多个文字或图形相互重叠,并调整其透明度,或将重叠元素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拉伸、压缩、变形等。适度地运用重叠手法可以营造出一定的空间感,使图像更具视觉冲击力,形象更加丰富和立体。
第四种手法称为重构法,是指将文字拆解后,打破文字的整体性,依据创意方案对文字或文字与图像进行重新组合,多用于组字的图形化。重构的方式多样且灵活丰富,如同构,是将文字的笔画或代替笔画的图像视作构成的元素,找到元素之间存在的联系,对其进行借用或共生,使整体看起来和谐统一又具备良好的辨识性。再如共用,是指将文字进行概括简化,并共用一些笔画,使之在不丢失识别性的基础上成为一个整体,共用法可以使观者主动加入与图形的互动,通过寻找其本来面目的过程得到新的体验,从而使图形的新含义更加深入人心。
最后一种是填充法,是指在文字基础造型上为其填充肌理、纹样或绘画,从而达到图形化的目的,提高文字的视觉美感。
如今,文字图形化的方式还在不断拓展,形式也越来越丰富多样。随着人们审美水平的普遍提升,视觉艺术的发展愈加受到重视,文字图形化作为文字和图形两大视觉元素的组合体,必然会越来越受欢迎。
三、中国民间的花鸟字与其图形特征
花鸟字是我国民间艺术中文字图形化的杰出代表,它将文字基本笔画与象形巧妙结合,但其象形不局限于花鸟,而是包含了各式各样的题材与内容,图形整体丰富多彩,饱含装饰趣味,色彩活泼张扬,颇具民族特色与文化意蕴,深受人们的喜爱。
花鸟字的艺术形式十分多样,具备了许多综合的形式规律,而画面整体又不落俗套,生动灵活。其创作表现手法主要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增添装饰,是指在字体原本的笔画字形内部或外部填充具体形象进行修饰,但并不影响文字本身的形态。二是替换,与文字图形化的替换法基本一致,即将文字的笔画分解,用具体的形象替换掉原有的笔画图形。在替换时,象形会更多考虑笔画的走向,与笔画造型相契合,这样也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文字的可读性。三是简化概括,指先将文字中一些较为复杂的笔画或组合字中共用的笔画进行简化和概括,再用具体的、合适的形象替代概括后的笔画,以达到图形的整体的和谐统一。第四是改变形态,指对字体形态进行一定的变形调整,但并不改变其基本字形特征,再将形变的字的笔画以具体的形象替代,配合语境空间形成图案,富有猜谜的意趣。第五是拼合,是指作者运用多个具象元素按照文字基本笔画造型进行拼凑,分为具体形象与笔画结合以及具体形象单独组成字形两种方式。
花鸟字不仅在造型创意手法上丰富多样,其意境表现手法也十分丰富,具备浓厚的民族特色。首先,在色彩的选择上,花鸟字多选用民间色彩及搭配。色彩是最为直观的视觉元素,可以直接影响人们的心理感受,带动观者情绪。中国民间色彩具有明显的程式化特征,不同的颜色、颜色之间的搭配背后都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文化意境。其次,是形与意的统一。花鸟字在创作时十分注重汉字本身的字义与所选图像元素之间的融合,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图像元素的选择上,常选用表达美好寓意的象征图形,如常见的梅兰竹菊四君子、凤鸟、蟠龙等,以象征化的手法寄托美好的理想;二是组合方式上常常呈现画中有字、字中有画的形式特征,字与画的组合相互呼应,整体又营造了引人入胜的情境,巧妙地达到了形意统一,引发观者丰富的联想。
四、民间花鸟字对现代文字图形化设计的启示
随着现代媒体的发展和阅读形式的多样化,文字设计的边界不断拓展,文字与图形的联结越发密切、界限愈发模糊。中文的文字图形化设计一直是一个难点,传统文化宝库凝结着古代先民们的智慧,值得我们不断学习,不断从新的视角解读它,从中汲取设计经验和设计思路,夯实丰厚的文化基础,为今日的设计实践所用。花鸟字作为传统文字图形化的杰出代表,对当今文字图形化设计,尤其是汉字文字图形化设计的启示不容忽视。
其一,文字图形化不能只是简单的图形填充,而是要注重形意结合与意境营造。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现代汉字从甲骨文逐步演变而来,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象形内涵,在其图形化的过程中要注意形意的协调与统一。想要达到形意的统一,需要在图形化之前对文字本身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解构,对所选图像进行筛选和巧妙的组合重构,才能营造出足够有意境的情境,给观者以丰富的想象空间,让画中之意在画外表达清晰,引发人们的情感共鸣。
其二,在文字图形化过程中,特别是组合文字图形化设计中,可以将部分文字的笔画进行变形和简化,再用合适的图形进行替换,而不是生硬地将每一个笔画都替换成图形。或者巧妙地利用同构,将有关联的笔画共用,这样的方式更注重表意,且十分巧妙。意到,形便由人们的联想补全了,不必再赘述,概括简化也使图形整体更具形式美感。
其三,花鸟字是中国传统书法与绘画结合的艺术形式,但在两者融合的基础上又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对传统与创新的平衡点掌握得恰到好处。在文字图形化设计中,设计师也要掌握好文字与图形融合的平衡点,不能过于图形化,或仅仅为了图形化而图形化,让文字失去了辨识性和可读性。
五、結 语
花鸟字独特的创作手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其中凝结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展现了非凡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表达了内心朴素美好的情感。直到今天,这些美好的情感依然能通过一幅幅画面传达到人们的心中。不仅仅是花鸟字,传统文化艺术常看常新,现代设计的发展离不开传统文化的助力,设计师在学习新文化新知识的同时,也要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发扬其内涵,掌握好传统与创新的平衡点。
(西安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成寓寓.中国民间花鸟字图形研究[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14.
[2] 白丽平.文字的图形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3] 任泽雨.民间艺术花鸟字的流变探析[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9(11):95-98.
[4] 文明红.花鸟字元素的图形化设计研究[J].西部皮革,2021,43(14):39-40.
[5] 郭爽.浅析视觉传达设计中文字图形化[J].艺术家,2019(07):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