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壁 韦智鹏
【摘要】中波的天调网络在设计的时候需要使用smith圆图软件 ,本文介绍如何使用EXCEL编写中波smith圆图软件,该软件不但能跨平台运行(PC、移动端等),而且程序编写门槛低,能够针对中波网络的特点进行差异化开发,拓展性强,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关键词】EXCEL;smith;中波;阻抗
中图分类号:TN9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1.05.041
中波的天调网络在设计的时候需要使用smith圆图软件,当下的smith圆图软件普遍都是运行在PC端,功能大体一致,能运行在移动端的smith圆图软件比较稀缺。EXCEL作为时下最流行的办公软件,不但易学易用,还拥有强大的函数库和图表,能够简单快速的编写需要的程序。而且EXCEL不但能运行在PC端上,还能运行在手机等移动端,编写的EXCEL文档能不做任何修改就可运行在移动端。鉴于此,本文详细介绍如何使用EXCEL开发可以跨平台使用的中波smith圆图软件。
1. 设计原理
1.1 smith圆图与反射点
从反射的角度来说,任意一个负载阻抗:Z=R+jX(R≥0,|X|≥0),对一个特定的标准阻抗Z0,通过公式τ=((Z-Z0))/((Z+Z0)),都能求其反射系数τ,反射系数有其复数形式τ=r+jx,并且r和x的值都在[-1,1]的范围内,在平面上以r的值为横坐标、x的值为纵坐标建立直角坐标系,所有的反射系数的坐标(本文称之为反射点)会在平面上绘出一个圆面,这个圆面就是smith圆图。任何一个阻抗都可以在圆图上标记对应的反射点,圆心上的反射点表示标准阻抗Z0。
中波网络在做阻抗匹配时,使用到的元件主要是电感和电容,因此本文只说明smith圆图中电感和电容的作用。在Smith圆图中,如果在负载后串联一个电感,负载的反射点就会沿着等电阻圆做顺时针移动;如果串联一个电容,反射点就会沿着等电阻圆做逆时针移动;如果并联一个电感,反射点会沿着等电导圆做逆时针移动;如果并联一个电容,反射点会沿着等电导圆做顺时针移动。中波网络匹配的目的,就是在天线负载和馈线之间,通过串、并联电感或电容,利用smith圆图上的这四种移动方式,将天线负载的反射点移动到圆图中央,完成天线与馈线的阻抗匹配。
2.2 程序的算法流程
图1是本程序的算法流程图。由图可知,程序開始时需要输入负载阻抗(天线阻抗)Z1和标准阻抗(馈线阻抗)Z0,程序通过计算Z1的反射系数,将Z1的反射点标记在smith圆图上。再对Z1进行归一化计算,得到中间阻抗Z2,并且通过对Z2求倒数得到导纳Y1,为后续反射点的移动做准备。
当负载串联电感或电容时,反射点的位移量△t会改变中间量Z2的虚部;当负载并联电感或电容时,反射点的位移量△t会改变中间两Y1的虚部,改变后的结果需对其求倒数得到阻抗值。当中间量改变结束后,对中间量的阻抗值Z2进行反归一化计算,得到移动后反射点的阻抗值Z2,再对Z2求其反射系数,就可将移动后的反射点标记在smith圆图上。重复以上移动步骤,直到反射点从最初位置移动到圆图中心,才算匹配完成。
2.3 位移值与电抗元件值的函数关系
当连接的方式和元件的类型确定好后,就可以通过位移量△t计算电感或电容的值。对于本频频率f和标准阻抗R0,并联电感时:L=R0/((2πf*△t));并联电容时:C=(△t)/(2πf*R0));串联电感时:L=(△t*R0)/2πf;串联电容时:C=1/((R0*2πf*△t))。其中频率f的单位是Hz,电感单位是H,电容单位是F,电阻单位是Ω。程序根据中波网络的特点,对单位进行自动换算,频率单位kHz,电感单位uH,电容单位pF。
3. 软件介绍
在Excel上编写中波smith圆图软件主要用到了Excel的基本运算、复数函数、三角函数和图表的散点图,根据本文给出的算法流程,就可轻松地编写出中波的smith圆图软件。
现提供该软件的百度网盘永久链接,需要的请自行下载。程序内已附带操作说明书,为了避免误操作对程序造成影响,本程序对计算环节做了隐藏和加密处理。
该软件可以运行在PC或移动端,只要能运行OFFICE软件的设备都能使用。图2是程序在手机上横屏的显示状态。程序主要分三个部分,左上角的smith圆图,用于标记反射点的位置和反射点的移动情况;右侧的输入框用于输入频率和阻抗等基本信息;最下面的一栏就是支持多步阻抗匹配操作的操作栏,每次对连接元件和位移值进行设定,程序都会自动生成当前反射点的信息(包括本频和边频阻抗、反射系数、辐角、Q值等),并在圆图上显示当前反射点所在的位置。
4. 软件的实际应用
如图2所示,右上角的电路图是广西101台的639kHz和1305kHz双频共塔的网络原理图(为方便说明,只展示1305kHz支路,并已将该图融入程序界面中),现以该支路来说明本程序在中波网络匹配中的实际应用。操作步骤如下:
第一步,输入频率和阻抗信息,分别是本频1305kHz的阻抗Z1305=55.7+j24,下边频1295kHz的阻抗Z1295=54.4+j23,上变频1315kHz的阻抗Z1315=57.6+j26.2,以及馈线阻抗Z0=50。当输入频带宽度后,会根据本频自动计算出上、下边频。
第二步,查看左上角smith圆图上本频阻抗反射点的初始位置。
第三步,通过设定连接方式、元件类型和位移值,利用多次操作将本频的反射点从初始位置移动到圆图中央。如图2所示,天线负载后顺序连接了6个元件,分别是并联的102uH电感,串联的4.6uH电感,串联的1140pF电容,串联的15uH电感,并联的2200pF电容,串联的9.7uH电感。在圆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一步操作反射点的位置和位移轨迹。
第四步,查看信息区内本频和边频的各项参数,如本频的驻波1.02、上边频的驻波1.09、下边频的驻波1.10,满足中波网络的指标要求。
第五步就是根据程序生成的信息画出天调网络图,并标记每一个元件的值。
5. 总结
使用EXCEL编写中波smith圆图软件,不仅解决了smith圆图跨平台软件稀缺的问题,还能利用EXCEL自带的函数和图表,对软件进行低门槛地扩展和维护,为软件增加更多适合中波使用的功能,为中波的网络设计提供便利。
参考文献:
[1]Excel Home.别怕,Excel函数其实很简单[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02).
[2]杜龙.演绎生动:Excel图表[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