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雪娇
摘 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作文是重要的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课程的重点目标,但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新课程标准对高中阶段的语文作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但目前部分高中语文作文教学还停留在过去的模式当中,受到了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学效果难以达到新课标的要求。对此,教师应当从新课改的角度出发,认真分析反思当前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不足,并探索改进的途径。文章对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为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作文;问题;对策
一、 引言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理念得到了有力的推广,高中学校、教师根据相关要求加强了对作文教学改革的探索,以期解决传统语文作文教学模式中存在的弊端,优化作文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推动了作文教学质量的提升。但目前来说,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勤于反思,勇于突破,深入分析当前作文教学中的问题,并在教学实践中进行积极改革,以促进作文教学的改革发展。
二、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问题
(一)部分教师写作教学观念落后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部分教师没有对写作教学形成正确的认识,在日常教学中不注重写作教学活动的开展,认为写作教学对学生作文水平的影响不大,只要让学生学好课文内容,写作水平自然就能提上去。还有一些教师认为,作文在考试中只占60分,学生之间难以拉开太大的差距,而且教与不教对学生的作文分数产生不了明显的影响,所以不重视写作教学。然而,写作教学原本就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学生需要通过持续的积累和锻炼,才能够实现写作水平的有效提升,同时,写作教学还关系着学生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等多种素养的发展,写作教学观念上的偏差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
(二)写作教学方法趋于模式化
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学方法的固化是一个较为常见的问题。有的教师为了迎合考试的需要,为学生提供了写作的固定模板,让学生按照模板进行写作,比如“三段论”的写作模式,开头用华丽优美的语言,中间部分多举一些例子,结尾则要简明精练。这种模板化的写作教学方式,虽然能让学生在考试中得到一个比较保险的分数,但模板化的作文必然是枯燥无味的,抑制了学生自身思维与情感的表达,与作文教学的初衷相违背。关于写作教学,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有感而发”,追求“有个性、有创意”的写作,但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模式化的方法严重束缚了学生自身的个性表达,虽然能够较好地应对考试,但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对学生的发展是利大于弊的。
(三)写作教学评价方式需要完善
在教学活动中,评价是一个关键性的环节。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在作文教学评价中,应当从写作态度和水平两个方面进行考虑,但这一要求缺乏实际操作性,没有说明采用什么标准和方法来评价学生的写作态度和写作水平。当前,部分教师在作文评价中仍是采用常规的标准,如卷面是否整洁、是否符合主题、语句是否通顺优美等。同时,教师是写作评价教学的唯一主体,但由于教师的工作事务较多,作文批改的任务量较大,因此教师通常没有时间认真地阅读每一篇文章,只能对学生的作文进行大致的评价,在评语上也比较相似,缺乏针对性,以至于学生也不知道自己的写作水平究竟如何,哪些地方还需要提升。
三、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问题的对策
(一)转变传统的写作教学观念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要打破传统的写作教学观念,根据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来确定写作教学的目标、内容与方法,构建出符合素质教育理念的写作教学模式。高考会对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取向形成较大的影响,但教师也要意识到,写作教学不仅是为了学生的考试成绩,还是为了健全他们的人格,促进其心理品质的发展,使他们更好地面对人生。叶圣陶先生提出,学习写作是为了考试,但并不是为了高考,而是为了人生的考试,通过写作学习,能够让学生掌握写作这一技能,在未来更好地学习和生活。作为高中语文教师,要转变传统的写作教学观念,正确地认识到写作教学对于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保证写作教学的课时量与质量,切实有效地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为了确保写作教学的效果,教师一方面要定期开展专门的写作课,组织学生围绕特定的主题展开讨论和写作训练,在写作主题的选择上,要确保其符合学生的兴趣喜好和认知水平,最好与学生的生活有所联系,以调动学生参与写作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产生真实的情感,并通过作文将这种情感表达出来,避免作文出现空洞、乏味等问题。另一方面,要将写作训练融入阅读教学中去,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积累写作的素材与技巧,并通过实时训练来加深学生的印象,使他们掌握素材和技巧的运用方式,通过长期的积累,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丰富作文教学的方式方法
作文教学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改变过去单一的教学模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适应不同的写作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写作的主题和方法进行思考,既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写作技巧,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地完成审题、立意等环节,又要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从个人的角度出发来理解主题,书写内容,将自己的思想与情感融入作文中去,从而写出感情饱满、内容充实的作文。
例如,在以《一次别开生面的班会》为题的记叙文写作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带领学生进行审题,引导学生理解题目的意思,掌握审题的正确方法,明确立意的角度,以及写作的字数、体裁等要求。教师可通过提问的方式,逐步引導学生进行审题,如:1. 题目中的写作对象是什么?2. 题目中有什么限制性的词语?3. 需要从哪个角度进行立意?通过对写作题目的分析,能够让学生快速、准确地掌握写作的要求,形成正确的写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