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视域下高职院校眼视光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2021-05-25 12:47:50冷雪李卉王芳华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5期
关键词:眼视光精益求精工匠

冷雪,李卉,王芳华

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眼视光教研室,吉林长春 130031

2015 年6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 号)。 该意见明确指出高职院校作为国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加强文化基础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把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注重学生文化素质、科学素养、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重点培养‘敬业守信、精益求精、创新务实’等职业精神”[1]。 2016 年3月,李克强总理首次将“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 2017 年,国务院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着力提升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崇尚劳动、敬业守信、精益求精、敢于创新的工匠精神”[2]。培育与弘扬工匠精神已经上升为国家经济发展之重要战略。 我国眼视光行业发展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水平相对落后,因此,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眼视光技术专业教育,培养出具有理想信念坚定、严谨职业精神、精湛专业技能的高素质眼视光技术技能人才已经迫在眉睫。

1 工匠精神的内涵

工匠精神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我国劳动人民的行为表现以及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工匠精神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特征:①匠德:主要指坚定理想信念,它是工匠精神的根本,是工匠职业修养与职业道德的体现;②匠艺:主要指具有精湛的专业技能,是工匠精神的目的;③匠心:是指严谨的职业精神,追求精益求精、尽善尽美的工作境界,是工匠精神的核心。工匠精神之所以能在中华古代文化中得以传承,正是因为有了匠德、匠艺和匠心的存在,它不仅是中国历史文明至关重要的文化思想,同时也是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3]。

2 目前眼视光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我国眼视光的培养层次有5 年制的眼视光医学专业、4 年制的眼视光学专业以及3 年制的眼视光技术专业,其中,3 年制眼视光技术专业为主要的培养层次。 目前,高职院校眼视光技术专业培养学生着重于实践技能和理论知识的培养,对学生的职业精神方面的培养比较薄弱。而我国眼视光行业因为发展时间较短,现阶段行业中从业人员技能水平良莠不齐,整体素质较低,很多验光配镜人员都不是眼视光专业毕业出身,这些人员不仅不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同时也缺乏职业精神的引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低下,进而导致眼视光地方产业发展动力不足。因此,当代眼视光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当务之急是在注重实践技能和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融入到培养中,为行业的进一步发展输入更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3 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眼视光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途径

3.1 实施思路

根据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将眼视光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裂解为职业精神、职业能力、职业知识三个方面,并将工匠精神渗透其中,具体模式见图1[4]。

3.2 推进路径

3.2.1 修订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 在2019 版眼视光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按照《深化职业教育若干意见》的指导方针,将人才培养目标确立为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眼视光技术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眼镜零售、卫生和社会工作行业的眼镜验光员、眼镜定配工等职业群,能够从事初级眼保健、眼屈光检查与矫正、视功能检查分析与处理、接触镜验配、眼镜产品加工、整形与质量检测、眼视光仪器设备维护保养、眼镜销售、低视力验配与康复指导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人才培养规格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化,主要由素质、知识、能力3 个方面组成。传统的眼视光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规格通常是按照“知识-能力-素质”的顺序设计,将素质放在了最后,不符合最新的职业教育改革方针。因此,需要把培养规格按照“素质-知识-能力”的顺序重新设计,把素质放在培养规格的首位,素质教育是第一位的,体现了将工匠精神融入眼视光技术专业教育的重要性[5]。

3.2.2 推进产教深度融合,采取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深化校企协同育人,强化行业对教育教学的指导,采取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现代学徒制主要是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更有针对性的素质能力培养,是我国职业院校培养人才的重要方式。 2017 年相关学校与长春爱尔眼科医院、长春一诺眼科医院签署现代学徒制协议。 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始终是在学校与企业、教师与师父的共同参与下进行的,实现了校企“双元”育人。同时,按照眼视光行业相关岗位工作任务和国家对专科层次的高等教育的现行要求,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完善培训制度、建设校园企业文化,进行深度的校企合作,引入企业的专家到学校为学生进行专业讲座,将学生送到企业,与师傅一起进行验光、定配等工作,可以更好地创造工匠精神氛围,开展工匠精神的培养[6]。

3.2.3 以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为支撑,建立课程体系 要将工匠精神融入到人才培养中,不能仅依赖于思政课程的教育, 而是要以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共同为支撑,将培养工匠精神贯穿到整个课程体系中,具体课程体系见表1。

图1 基本“工匠精神”培养的高职院校眼视光技术专业人才培养

思政课程是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主要渠道,将工匠精神融入思政教育工作中,实现思政教育与工匠精神培养的有机融合,进一步引导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围绕职业道德观、职业价值观、职业责任感、职业发展观、职业创造性等要素,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开展工匠精神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7-8]。

专业课程是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重要抓手。教师结合职业岗位需求、行业发展趋势、职业资格认证标准、企业用人标准,以职业能力为导向,将工匠精神融入到专业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知道工匠精神对于职业技能提高、未来就业以及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引导学生严格的遵守职业规则标准, 使工匠精神内化为职业道德品质,贯穿于学生的学习和工作生涯中。

3.2.4 引入职业技能大赛,以赛促学 职业技能大赛是眼视光技术专业学生培养工匠精神的重要手段,学生在技能大赛中以个人或团队的形式完成验光、定配等核心实践技能操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专注力,专业实践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创新精神都得到培养,充分展现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传播工匠精神。 比赛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特性,使学生的能力可以得到全面展示,增加其参加大赛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更加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和比赛中,形成以赛促学,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作用。

3.2.5 建设“工匠型”高素质的眼视光教师队伍 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塑造和传承主要通过教师为载体进行。眼视光技术专业教师要在深度认同和理解工匠精神的基础上,不断自觉提高自身的职业精神和职业能力。《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 号)明确指出:“职业院校教师每年至少1 个月在企业或实训基地实训,落实教师5 年一周期的全员轮训制度[9]。”派遣教师到企业进修是培养教师工匠精神的主要手段,通过在企业的实践既可以使教师了解专业技能的发展前沿,提高技能水平,又可以使自身的职业精神得到进一步培养,成为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教师[10]。

表1 眼视光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4 结语

自古以来,工匠以炉火纯青、登峰造极的技艺,以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以精雕细琢、孜孜不倦的职业精神,见证着平凡中的伟大与崇高,谱写了历史长河中许许多多的辉煌乐章。 在当今社会,只有将工匠精神融入到职业中,充分发挥它的精神引领作用,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具有真正的不可替代性,才能得以在复杂环境下永远立于不败之地[11]。 因此,如何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融入到人才培养中,是当代高职院校眼视光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课题。该文在工匠精神的视域下对眼视光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进行了裂解和细化,从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引入职业技能大赛,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以期对3 年制眼视光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思路和方法,为我国眼视光行业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猜你喜欢
眼视光精益求精工匠
创新务实谋发展 精益求精铸辉煌
90后大工匠
国企管理(2022年3期)2022-05-17 01:38:45
精益求精,“质”行全球
人民交通(2022年2期)2022-02-28 07:12:04
工匠风采
天津醫科大学眼视光职业培训学校
天津醫科大学眼视光职业培训学校
工匠神形
当代工人(2019年11期)2019-07-10 14:59:10
光影视界
当代工人(2018年10期)2018-07-21 08:16:56
探索眼视光 深化专业路 第三届福盛康斜弱视诊断治疗与近视防控论坛闭幕
百年精诚 誉从信来——走进四川大学华西眼视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