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查房模式在骨外科进修实习医师教学中的应用

2021-05-25 12:47:46孙长法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5期
关键词:考试成绩导向医师

孙长法

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人民医院骨二科,山东临沂 276300

目前实习医师的带教仍以传统的书本学习加临床操作为主,这种枯燥的学习方式,容易导致书本知识临床实际脱节,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论联系实际[1]。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问题为导向,设计教学情境模式,是目前较先进的教学模式。 在问题为基础的情况下,通过文献检索,了解国内外对此问题的前沿,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2]。选取2019 年1—12 月在该科进修及实习医师100 名,根据教学方法不同分为两组。 选取2019 年1—6 月的进修及实习医生50 名为对照组,实施传统临床查房,选取2019 年7—12 月的进修及实习医生50 名为观察组,实施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查房模式,对比两组的临床教学效果。 现总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9 年1—6 月的进修及实习医生50 名为对照组,实施传统临床查房,选取2019 年7—12 月的进修及实习医生50 名为观察组,实施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查房模式。 100 名医师中,年龄24~46 岁,平均年龄(37.54±13.21)岁,男医师49 名,女医师51 名,学历本科以下22 名,本科42名,硕士36 名。 两组医师在入科理论考试成绩、年龄、性别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两组一般资料见表1。

表1 两组医师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1.2.1 传统临床查房 学生汇报病例,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参照第8 版临床外科学,结合患者的疾病,讲解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及治疗预防等,以灌输式教育为主要模式。

1.2.2 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查房模式 查房前将病例进行筛选,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病例,制作病例资料发放给医师,教师向医师讲述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通过多媒体播放手术过程,根据多媒体重点向医师讲述解剖结构、手术层次、过程,调动学生积极性,情景模拟教学。通过第一步医师对疾病有了大体了解, 成立学习小组,每组选位成员为组长,集体讨论,提出疾病相关问题,每位同学进行文献检索,查阅该问题最前沿的文献,下次查房前,进行组间讨论,通过组间讨论,相互学习。 注意本环节以学生为主题,教师为倾听者,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引导、总结[3-4]。

1.3 观察指标

1.3.1 理论考试成绩 采用百分制,闭卷考试,题型包括选择、填空、病例分析、论述题。 试卷难易程度经过专家评定。

1.3.2 教学效果 包括学习兴趣、效率、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4 个维度,每个维度最高10 分,调查对象根据自己。

1.3.3 满意度查 采用问卷星调查,分为方法满意度、效率满意度、结果满意度4 个维度,每个维度分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3 个等级。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培训医师培训后理论考试成绩

观察组培训医师理论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181,P<0.001)。 见表2。

表2 两组培训医师培训后理论考试成绩比较[(±s),分]

表2 两组培训医师培训后理论考试成绩比较[(±s),分]

组别理论成绩观察组(n=50)对照组(n=50)t 值P 值90.47±7.31 80.21±5.91 7.718<0.001

2.2 两组培训医师培训后对教学满意度评价

观察组医师教学方法满意度、学习效率满意度、对培训结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32、5.005、7.301,P<0.05)。 见表3。

表3 两组培训医师培训后对教学方法满意度评价比较[n(%)]

2.3 两组培训医师教学效果

两组培训医师教学效果比较:观察组培训医师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40、9.635、5.788、12.440,P<0.001)。 见表4。

表4 两组培训医师教学效果比较[(±s),分]

表4 两组培训医师教学效果比较[(±s),分]

组别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观察组(n=50)对照组(n=50)t 值P 值9.65±1.21 7.85±0.72 9.040<0.001 9.85±1.06 8.21±0.57 9.635<0.001 9.38±1.02 8.39±0.65 5.788<0.001 9.66±1.28 7.33±0.34 12.440<0.001

3 讨论

骨科特别是创伤骨科病情较复杂,是实践性较强的科室,对医生的实际手术能力要求较高。 临床实践是实习医师获得知识的主要阶段,教学查房是获得知识的主要方法[5],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医师的能力。传统的传统查房具有以下缺点[6-7]:①教师在教课,学生在听课,是教与受的关系,对解剖结构无感性认识,特别复杂的解剖结构,更无法准确的掌握其解剖位置。 ②传统教学中,师生缺乏互动。③在手术过程中实习,因为手术视野较局限,学生能够细致、全面观摩手术较为困难。 ④目前医患关系复杂,患者对临床示教配合度较低,是教学的难点。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查房模式在查房前将病例进行筛选,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病例,制作病例资料发放给医师,医师课前进行文献检索,课本自学,上课时教师向医师讲述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并通过多媒体播放手术过程,根据多媒体重点向医师讲述解剖结构、手术层次、过程,调动学生积极性。下次查房前,进行组间讨论,通过组间讨论,相互学习。注意本环节以学生为主题,教师为倾听者,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引导、总结。 在这个过程中,医师上课前已对疾病、手术方式,前沿性的治疗方法等有了了解,加上课上老师通过情景模拟教学,提高了医师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率[8]。该研究发现观察组培训医师观察组理论考试成绩(90.47±7.3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80.21±5.91)分(t=7.718,P<0.001)。 朱大卫等[9]在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查房模式在普外科实习医师教学中的应用中发现:观察组理论考试成绩(92.34±2.57)明显高于对照组(84.69±4.08)分(t=10.0338,P=0.000)。 观察组医师教学方法满意度、学习效率满意度、对培训结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332、5.005、7.301,P<0.05)。 两组培训医师教学效果比较:观察组培训医师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得分为(9.65±1.21)、(9.85±1.06)、(9.38±1.02)、(9.66±1.28)分,对照组培训医师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得分为 (7.85±0.72)、(8.21±0.57)、(8.39±0.65)、(7.33±0.34)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t=9.040、9.635、5.788、12.44,P<0.001)。 林炳甲等[10]在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查房模式在放疗实习医师教学中的应用中发现,观察组培训医师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得分(18.52±1.23)、(17.36±1.25)、(16.98±1.17)分,对照组培训医师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得分为(14.35±0.97)、(13.28±0.87)、(12.05±0.76)、(13.41±0.82)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t=14.581、14.673、19.354、14.154,P=0.000)。

综上所述,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查房模式明显提高了骨外科实习医师的教学效果、理论成绩及满意度,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考试成绩导向医师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中国医师节
韩医师的中医缘
金桥(2022年8期)2022-08-24 01:33:58
“偏向”不是好导向
当代陕西(2020年23期)2021-01-07 09:25:24
考试成绩转换成偏态分布量化成绩的算法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
考试成绩
因子分析法在高中地理考试成绩分析中的应用
地理教学(2015年18期)2016-01-06 12:00:36
医师为什么不满意?
中国卫生(2015年7期)2015-11-08 11:0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