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武刚,王瑞芸,穆安琦(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
阅读,是获取知识、传承文明、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1],全民阅读量提升是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提高的重要标志,推动、引导、服务全民阅读是公共图书馆的法定职能。在全社会营造无处不在的阅读氛围,其难点在社区基层。近年来,以城市书房为代表的新型公共阅读空间建设热潮在全国迅速兴起,服务效能显著,百姓交口称赞,给出了难点破解的有效思路和途径。城市书房通常由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建设,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得到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支撑,极大地提升了全民阅读服务的覆盖面和实效性。对城市书房这一新现象进行科学考察和系统反思,有助于推动图书馆事业可持续发展,特别是推动基层图书馆服务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城市书房,是对当前新型公共阅读空间的一种比较通行的称法,全国各地没有统一命名,也有称为“智慧书房”“自助图书馆”“和合书吧”“阅读吧”“悦书房”等,最早诞生于2013 年的张家港市,正式命名于2014 年的温州市,随后在全国各地普遍出现,其发展在2020 年达到了新的高度。
城市书房建设的实践基础可以追溯至21 世纪初我国公共图书馆界创设的各类24 小时自助图书馆。
2005 年9 月,东莞图书馆在馆内设一独立区域,建成了全国首个无人值守的自助图书馆[2]。该空间约100 平方米,配套图书万余册,提供阅览桌椅、图书自助借还设备、空调、视频监控设备、门禁系统等设施设备,读者可凭读者证自由进出,该空间24 小时开放,在主馆闭馆期间提供自助借还和阅览服务[3]。东莞图书馆这一创新举措引起了业界的普遍关注和争相效仿,24 小时自助图书馆成为很多新建或改建图书馆的“标配”。然而,24 小时自助图书馆虽然解决了夜间服务开放问题,但还是无法解决服务半径的限制问题,距离图书馆较远的读者,由于交通成本等各种因素影响,还是难以到馆常态化利用服务。
2008 年4 月,深圳图书馆等研发了“城市街区24 小时自助图书馆”[4],它类似银行的ATM机,可以嵌入在城市各类公共空间,具备申办新证、自助借还、预约服务、查询服务等图书馆功能,因此很快便在深圳全市布局应用,并在全国逐步推广[5]。“城市街区24 小时自助图书馆”为基层图书馆服务提供了新的理念和思路,将设备与服务延伸至社区基层,缩短了居民与图书馆之间的距离,极大地增强了阅读服务的可获得性。但同时,“城市街区24 小时自助图书馆”也有明显的短板,如机器设备的投入与维护成本较高、贮存的图书数量有限、物流成本较高等,利用率不理想,丧失了机器便捷化嵌入其他空间提供服务的优势。
2013 年诞生在张家港市的“图书馆驿站”可以视作城市书房空间形态的最早原型。图书馆驿站最早名为“小木屋”,产生于张家港市杨舍镇梁丰社区,该社区自2010 年起投资建设了17 座功能各异的小木屋,为居民提供优质便利服务。其中,有一座小木屋专门用于阅读服务,于2013 年5 月建成,无人值守、24 小时开放,居民可凭借社保卡进入。小木屋内有几千册图书,由张家港市图书馆负责提供,并纳入全市图书馆总分馆体系统一流转。阅读小木屋建成后,受到社区居民普遍欢迎,后被统一命名为“24 小时图书馆驿站”,纳入市政府实事项目,在全市推广[6]。
受小木屋独立空间的启发,张家港市图书馆驿站主要建在乡镇文化站和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内,通过调整或改建原有阅览室、增设对外出入口、安装门禁等措施,形成了独立的24 小时开放的阅读空间。此外,张家港市图书馆还在城市公园、商圈等处以通透的“玻璃房”形态代替小木屋,更加引人注目。在建设过程中,图书馆驿站逐步形成标准化管理,各驿站以RFID 为基础,内设自助借还、自助办证、智能门禁、自助上网、灯光自动控制、空调智能控制、远程监控、消防报警、数据汇总分析和故障自检及应急响应十大系统,全天候24 小时提供自助服务,并纳入市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统一管理[7]。图书馆驿站建设成效显著,曾作为全国唯一县市案例入选《宣传工作创新百例》,在全国推广[8]。截至2016 年年底,张家港市已经建成了31 家图书馆驿站,实现了城乡全覆盖[9]。
温州市是最早以“城市书房”来命名这一新型公共阅读空间的城市。2014 年4 月,温州市图书馆在县前头分馆馆舍基础上建成了的24 小时自助图书馆[10],馆内装饰简洁且富有人文气息,内设自助办证机、自助借还机、阅览桌椅,放置约万册图书,成为了周边居民的“深夜书房”。随后,因建设效果较好,24 小时自助图书馆模式得到市政府重视,迅速被列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向全市推广,并在公开征集名称的基础上统一命名为“城市书房”[11],还取得了“城市书房”注册商标和“城市书房布局结构”实用新型专利。
温州市城市书房建设虽起步晚于张家港市,但从一开始就积极贯彻中央关于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的要求,采用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合作方式,由企业或社区提供场地,由图书馆提供图书流转,由政府提供财政补助。通过科学布局、精心选址、用心打造,很快在城区建成了一大批环境优雅、资源丰富、24 小时不打烊、免费开放的新型公共阅读空间。城市书房依托各级公共图书馆,采用自动化设备和RFID 技术,提供一体化标准服务。截至2019 年年底,温州市共有城市书房88 家,总建筑面积逾2 万平方米,总藏书90 余万册,累计接待读者923.9 万人次,流通图书818 万册次[12]。其中,2019 年城市书房读者接待人次接近市图书馆的74%,图书流通量约为市图书馆的90%,服务效能显著(见表1)。
表1 温州市城市书房服务效能数据(2015-2019 年)
城市书房在温州星罗棋布,嵌入城区各个角落,政府支持、社会参与、居民满意,得到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各类媒体的广泛报道,在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并最终使得这一新型公共阅读空间以“城市书房”为名,在全国迅速普及开来。
继温州市之后,全国各地普遍开始建设城市书房这一新型公共阅读空间,并由当地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作为支撑,在全国掀起一股建设热潮。据笔者统计,截至2020 年10 月底,全国已有至少29 个省(市、自治区)的193 个地级市建成了3,300 多个城市书房,其中绝大多数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方式共建共享,面向社会居民免费开放(见表2)。
表2 全国各地城市书房数量统计表(截至2020年10 月底)
注:本表数据通过网络调研全国省、市、县各级图书馆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以及相关政府网站汇总所得(由于数据更新等因素,与实际建设情况存在一定差异)。
总体看来,全国各地城市书房建设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①孕育孵化阶段。以自助图书馆为主要形式,包括图书馆内的自助空间、街头自助图书馆ATM 等形式,为城市书房的产生提供了实践基础。②个别探索阶段。以独立空间和科技手段融合为主要形式,为城乡居民提供自助阅读和借还服务,拓展了服务空间、延长了服务时间、提高了居民满意度,为城市书房的兴起提供了空间原型。③全面兴起阶段。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合作共建为主要形式,科学化布点、规模化建设,迅速覆盖了社区居民,实现了全民阅读服务的全社会共建格局,全面创新了基层图书馆服务模式。
城市书房是顺应时代发展需求的产物,能够更好地满足新时代社会公众对文化生活品质的追求。全国各地的城市书房建设虽各具特色,但亦有共通之处:品质化环境、嵌入式空间、长时间服务、专业化支撑,共同构成了城市书房这种新型公共阅读空间的基本特征。
城市书房的建筑外形通常经过专业设计,融入地方文化元素,与所在城区环境相适应,颇具特色。不少地方的城市书房建设采用大玻璃立面,既简洁美观,又具有良好的采光和通透性,独成一景,吸引社会公众前去一探究竟。城市书房的内部布局、出入门禁、自助设施、图书报刊、阅读桌椅、标识标引等,通常采用统一标准,形成统一配置,营造舒适宜人的阅读环境,以确保服务达到品质化水平。不少地方的城市书房还配备了饮水机、消毒柜等辅助设施,满足读者个性化需求。
城市书房提供的高颜值的阅读环境和品质化的阅读服务,让阅读成为一种时尚,无一不美。一俟建成,往往成为当地网红打卡点、城市文化新地标。
城市书房打破了行政区划限制,一般分布在城市人流密集的社区、创意园区、企事业单位、商场、公园等区域。城市书房普遍建在较繁华、离老百姓较近的地方,极大地提升了阅读服务的可及性。城市书房通常依附在现有建筑物的设施空间之中,或单独开辟专用空间,或以“玻璃房”“集装箱”“灯塔”等景观装置方式独立存在,不需要历经复杂的报批手续即可快速建成。城市书房建设通常采用社会化方式,即由社会力量提供场地空间,由图书馆提供图书资源,不需要土地、建筑方面的基建成本,地方政府有意愿、也有能力进行主导。由于城市书房服务成效显著,各地政府普遍将其纳入民生工程,推进迅速,在较短时间内便达到一定的数量规模,有的地方甚至覆盖了城市全域。
城市书房以实体空间方式嵌入百姓日常生活,进一步编实织密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阅读形成一种氛围,无处不在,也充分体现了政府“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推进了全民阅读服务的深入开展。
城市书房建成投入运营后,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设置进出门禁和图书自助借还设备,可以实现无人值守、免费开放,居民凭身份证、读者证等有效证件可自由进入。大多数城市书房实行24 小时开放,以满足居民不同时段的阅读需求。有的地方根据实际利用情况,适当调整城市书房开放时间,如寒冬季节,北方城市书房在夜间的利用率较低,考虑照明、取暖成本及安全等因素,一般会实行夜间闭馆措施。即便如此,城市书房的开放时间也远远超出传统图书馆,满足了绝大多数居民的需求。
城市书房的超长开放时间或24 小时免费开放,让阅读成为一种日常,无时不在。同时,无人值守模式也激发了居民自我管理和志愿服务的主动性,形成“我的书房我打理”的良好风尚,提高了社会文明程度。
城市书房提供的是阅读服务,保障的是公民文化权益,是一项长期发展的民生事业。城市书房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专业支撑,绝大多数城市书房建设被纳入当地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其因有二:第一,城市书房的图书流转、业务咨询、活动组织等业务可以获得来自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的专业支持,满足居民个性化、多样化的阅读需求,提高品质服务;第二,图书馆是专门从事阅读服务的专业机构,积累了大量的专业管理经验和资源,可以帮助城市书房专业化、规范化运行管理,提高服务效能。
此外,也有个别地方的城市书房脱离了当地图书馆系统,“孤岛化”运行,导致成本高昂;“人治化”管理,一遇风吹草动,就难以维系;甚至蜕变为“产业化”平台,与公共文化服务相去甚远。
城市书房被纳入了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发展科学有序,服务效能显著,百姓交口称赞。
纳入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既是城市书房的基本特征,也是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城市书房有效解决了社会公众日益增加的对高品质文化的需求与设施布局不平衡、服务供给不充分之间的突出矛盾与问题,深刻改变了基层图书馆建设观念、体制机制以及服务体系,极大地促进了基层图书馆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实现了公共阅读服务城乡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城市书房实现了观念上的重大突破,改变了公众对于基层图书馆的刻板印象。基层即底层,往往被认为是服务供给最薄弱、最落后的地方,城市书房的“惊艳”亮相把基层图书馆服务从“有没有”“缺不缺”温饱时代的老要求,一下提升到了“好不好”“优不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高水平,成为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典型样本。
城市书房实现了“三个契合”:一是与公共图书馆行业的现代服务理念高度契合,即为所有人提供服务,方便快捷地获取信息和知识;二是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目标高度契合,即实现普遍均等化服务,全面覆盖所有人群、惠及全民;三是与新时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要求高度契合,提供了全面小康时代的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有效载体,有效解决了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求之间的矛盾。
城市书房实现了体制上的重大突破,改变了基层文化设施由政府统包统揽的建设模式。城市书房的设施布局由政府提供政策引导和各类资源支持,由社会力量提供场地空间、参与运行管理,逐步形成了政府、市场、社会共同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格局。
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和运行通常依托政府的财政支持。县级及以上公共图书馆由本级政府设立,县级以下由地方政府利用乡镇(街道)和村(社区)的综合服务设施设立图书室,服务城乡居民。按照行政区划级别设置的各级图书馆或图书室虽然实现了行政区划层面上的全设置,但无法做到面向所有人群的全覆盖。而城市书房突破了行政体制的束缚,按人口分布和居民实际需求设置,覆盖全域,有利于真正实现阅读服务的全覆盖。
城市书房实现了管理上的重大突破,依托科技手段,以无人值守的方式创新了基层文化设施管理方式。城市书房引入了大量先进设备,从出入门禁监控到图书自助借还、从线上预约活动到线下服务利用,可以实现全程自助服务,全面体现了文化和科技的融合发展,以技术手段有效缓解基层图书馆服务人手配备不足问题。
工作人员不足一直是制约基层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是专业人员的短缺,导致基层文化服务质量难以保证。城市书房以科技手段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工作人员不足的问题。除此之外,城市书房还可以通过招募志愿者、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等方式增加服务内容供给,完成仅凭技术、标准手段还无法完成的其他服务及管理工作。
城市书房实现了服务上的突破,解决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不专业的问题。城市书房纳入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一卡通借通还,由总馆统筹协调图书配送、技术支持、活动组织等,实现了专业指导下的基层公共阅读标准化服务,质量有所保障。
城市书房代表了社会力量的参与,也进一步丰富了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建设。从体制内的文化场馆之间的上下联动,到社会大环境下各类设施的互联互通,图书馆实现了对全域社会阅读资源的统筹协调,这是县域图书馆总分馆建设在纳入农家书屋建设之后的新发展阶段,再次有了新的突破[18]。
此外,城市书房的主题化、特色化建设促进了阅读服务的多样化、个性化发展,满足了社区居民的不同文化需求,丰富了基层图书馆的服务内容和方式。
城市书房的兴起极大地促进了基层图书馆服务的发展。但是,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在全国各地实践创新的过程中,也在建设布局、服务内容、运行管理等方面出现了新问题、新现象,值得学者关注和研究。
城市书房模式自出现以来,由于理念新颖、效果口碑较好、符合国家政策指引方向,受到各地政府重视并积极推广。地方政府大规模推进城市书房建设,好处是明显的,如能够在短时间内见成效,迅速提升基层图书馆服务水平;但弊端也是显见的,很可能导致城市书房建设的“工程导向”思维、“急赶快上”,盲目追求数量规模而忽视了科学选址要求,忽视了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专业支撑能力建设的要求。
随着城市书房数量规模的扩大,图书流转压力、志愿服务压力、资金投入压力、运营管理压力成倍增加。有的城市书房在建成开放后,只能“孤岛化”存在,服务成效不尽如人意,成为摆设。“工程导向”的建设方式也容易使得城市书房建设陷于“模式化”,缺乏特色,难以满足居民多样化、个性化的文化需求。
城市书房建设大多以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形式开展,这种依赖社会力量的方式可能会为城市书房发展带来一些潜在风险。以社会力量中的企业为例,其一般都有自身生命周期,会面临业务调整、经营风险等问题,发展具有不稳定性。当企业参与城市书房建设时,如果自身遇到发展困难,将会对城市书房产生较大影响。如有的企业因受疫情影响,收缩业务,退租场地,原先承担的城市书房所处空间就面临被拆风险。
可见,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既是城市书房建设的重要创新手段,同时也隐含潜在风险,具有不确定性。社会力量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当企业经营转型或发生其他变故,可能会导致原有合同约定的内容无法实现,从而影响城市书房的长期稳定发展。
服务内容的综合化发展逐渐成为城市书房建设的一种新趋势,有不少地方正在积极探索。在佛山市,这种新型公共阅读空间被称之为“智能图书馆”,拥有独立的空间,配置一定数量的图书及阅览座位,放置自助图书借还书机、电子图书机、电子读报机、智能会议平板等设备,提供基本阅读服务。佛山市在智能图书馆的空间基础上进行功能拓展,通过统筹协调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文艺团体、社会组织等各级各类文化资源,形成集图书馆、展览厅、多功能活动室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共文化服务空间,开展图书自助借阅、阅读沙龙、小型讲座、文艺培训、展览展示、影音鉴赏、文化志愿服务、个人LIVE 秀等多种文化活动和服务[19]。佛山市将这一综合化的新型公共阅读空间称之为“智能文化家”。
文旅融合发展促进了城市书房与旅游公共服务的结合。在扬州市,“24 小时城市书房”内配置地方特色文献资源,并备有文化旅游导览图、急救药品箱、当地旅游咨询服务等,在门口还增设警务自助服务站等设施。在城市书房中嵌入旅游公共服务,打造了一批因地制宜、各具特色的“网红书房”[20]。温州市还在景区中探索建设城市书房,以文旅融合为主题,打造“可游览、可观赏、可休闲、可阅览”的景观式主题书房[21]。
农村基层文化服务一直是我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短板与重点。城市书房虽发起于“城市”,主要为城区居民提供服务,但其建设思路和模式依然可以向乡村迁移,进一步提升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当前已有城市书房向农村地区进行拓展的实践。在温州的城市区域内,随着城市书房的建设推广,城区公共阅读服务体系日趋完善,然而在农村,基层图书馆还存在开放时间短、服务管理水平不高、选址不均衡、馆藏不足等问题,无法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2017 年12 月,温州市在建设城市书房的经验基础上,推出了全市首家“百姓书屋”——永嘉县岩头百姓书屋。百姓书屋的选址建设标准、开放理念、管理方式、运行模式基本参照城市书房,为读者提供全天候、全自助的办证、借阅、续借、还书等服务[22],百姓书屋可看作城市书房在乡村地区的延伸。
城市书房从城市向乡村延伸,既是城市书房充分发展的典型标志,也是当前城市书房建设的新方向。需要注意的是,农村地区人群分布和居民阅读习惯与城区居民有较大差别,完全照搬城市书房做法可能导致“水土不服”,需要转换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针对农村特点,激发农村居民阅读兴趣,营造良好的乡村阅读氛围。
城市书房作为提供全民阅读服务的重要载体,是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的有机组成,是基层图书馆建设的创新形式,是保障公众文化权益的民生事业,需要长期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完善城市书房制度建设,进一步压实地方政府的主导责任。城市书房最初是作为公共文化服务创新项目来加以建设的,随着其体制机制日益完善,服务覆盖范围日益扩大,服务效能日益凸显,从创新项目提升为民生实事成为必然选择,应当逐步建立标准规范,并将其纳入地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范畴。
在城市书房首兴之地,温州市于2017 年12月发布温州市地方标准规范《城市书房服务规范(DB3303/T 64—2017)》,对与城市书房相关的术语和定义、职责、设施设备、服务资源、服务内容、管理要求、监督与考核等内容作出严格规范。如明确城市书房的选址宜位于一楼临街、人口集中、交通便利、环境相对安静、市政配套设施条件良好的区域。同时,外观和室内设计宜结合所在社区的人文精神与生活风格,体现文化建筑的氛围特点,时尚精致,营造家居式阅读环境。另外,馆藏图书应不少于8,000 册,包括图书、期刊、报纸等,年更新数量不少于总藏量的50%[23]。2019 年1 月,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省级地方标准《城市书房服务规范(DB33/T 2181-2019)》。2020 年7 月,温州市政府办公室正式印发《温州市城市书房建设和管理办法》[24],从规划建设、运行管理、服务提供和扶持补助四个方面对城市书房的建设与管理作出规范性要求,并将城市书房纳入财政保障范围,旨在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共同提升城市书房品质。
因此,城市书房制度完善的关键之处在于将城市书房建设,特别是城市书房建成后运行管理方面的投入纳入政府保障范围。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 的具体要求,应将城市书房建设与运行管理列入当地政府的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或公共文化服务目录,进入政府财政预算,作为政府必须保障的基本公共服务开支。
推进城市书房建设向农村基层延伸,促进公共阅读服务城乡一体均衡发展。当前,城市书房建设主要集中在城市区域,农村基层较为薄弱。长期以来,城乡二元发展,农村文化一直是我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短板,尤其需要扶持提升。
①适当增加农村地区新型公共阅读空间布点:除了改造现有农家书屋外,还可选择在人口密集的镇街和乡村旅游景区动员社会力量合作建设,方便农村居民和外来游客利用。②科学调整农村地区新型公共阅读空间馆藏结构:扩大少儿类图书资源占比,满足农村未成年人群体阅读需求;增加时尚类、科技类图书资源,满足返乡农民工创业需求;增加反映地方特色的图书资源,促进文旅融合发展。③加强农村地区新型公共阅读空间阅读推广功能建设:落实图书馆“服务活动化”专业理念,以活动促服务,激发农村居民阅读兴趣;依托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落实阅读推广人和读者会组织结对子等制度,因地制宜常态化开展阅读沙龙、经典朗诵、图书分享等活动,丰富农村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助力乡村振兴。
推动城市书房融合发展,丰富服务项目和内容供给。城市书房建设一般都经过科学布局、精心设计,具有标准化、高品质的特点。如果仅仅作为一个单一的阅读空间使用,则无法充分体现城市书房价值,发挥其空间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资源浪费。
城乡居民的文化需求已不再拘泥于单一的阅读服务,因此,城市书房可在保障阅读服务的基础上适当扩大服务内容范围。在有限空间内,可以合理安排、错时利用,在特定时段内变身为展览厅、报告厅、多功能活动室,开展文化展览展示、提供小型讲座、组织文艺沙龙、开展学习培训等活动,满足社会公众个性化、差异化需求。可以结合地方特色文化,配置主题图书资源,增加地方特色文化活动,提供旅游信息咨询及相关公共服务,成为城乡文化地标式的存在。
丰富城市书房的载体使命,在文化阵地上叠加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功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是宣传思想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旨在提升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城市书房在满足社会公众文化需求的同时,也在不断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两者具有共通之处。
城市书房通常采取无人值守、自助服务方式,但也有部分专业服务及管理工作需要通过志愿服务得以实现。志愿服务是城市书房运行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活动的组织形式。城市书房可以发挥在资源、服务、组织体系等方面的优势,强化志愿服务功能,开展文明实践活动,推进与新时代文明的融合发展。在城市书房文化阵地上叠加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功能,既能使志愿服务常态化,解决城市书房服务支撑问题,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相应的人力资源,也创造了更多的志愿服务项目和机会,赋予了城市书房更加丰富的载体使命和社会责任。
打造城市书房可持续发展机制,丰富资金来源,确保长期稳定发展。确立牢固的科学建设理念,将城市书房的建设与运行纳入当地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确保财政稳定投入。
探索建立城市书房发展基金,或者将城市书房纳入当地图书馆发展基金统筹考虑。基金主要来源于政府投入的部分种子基金、城市书房非基本服务取得的净收入以及社会捐赠,可以建立荣誉表彰制度,鼓励企业、社会组织或其他社会力量向基金捐资捐赠。严格基金支出范围,主要用于城市书房建设财政预算计划外的创新项目孵化、阅读推广人培育、活动组织开展等,以缓解合作建设模式下因社会投入不稳定而带来的不确定性冲击。
21 世纪的前十年,我国图书馆事业在国际普遍认同的现代图书馆理念指引下步入正轨。无论是乡村图书室、农家书屋建设,还是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基层图书馆事业都表现得蒸蒸日上,但是总体上还是在体制内的资源整合,制约瓶颈难以消除。21 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随着城市书房的兴起,传统体制逐渐被打破,社会力量被广泛引进,形成了全新的建设格局,服务效能得以大幅度提升,基层文化服务从“有”到“优”,步入品质化发展阶段。
城市书房建设紧密依托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可以看作是基层图书馆的创新形式,是基层图书馆事业建设的重大突破。经过全国各地的实践探索,在图书馆专业理念指引下,城市书房以均等化理念、标准化供给、品质化服务,提升了基层图书馆服务质量和水平,开辟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图书馆事业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