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西京京
共享概念早已有之。但“共享经济”一词最早提出,是出现在美国社会学教授马科斯•费尔逊和琼•斯潘思,1978年写的论文中。随着中国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壮大,共享经济被引入中国,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
2015年10月29日,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明确指出“发展分享经济”,标志着分享经济正式列入国家战略规划。为贯彻落实会议精神,顺应社会发展,2015年12月13日,中国互联网协会成立了中国互联网协会分享经济工作委员会,该委员会是全国首个非营利性的研究共享经济的社团组织。2020年11月30日,正式更名为中国互联网协会共享经济工作委员会。
共享经济得益于互联网+的赋能,只要是闲置可盈利的物品,都可实现在网络上迅速被共享。共享经济的包容性,灵活性使得传统行业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行业主要涉及金融、生活服务、交通出行、生产能力、知识技能、房屋短租等领域。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突发,世界各国倡导社交隔离,线上消费规模激增,中国共享经济平台企业顺应市场,积极提高服务质量,延伸服务链条。
在医疗服务方面,疫情期间,平台开展远程就诊、义诊和疾病科普,满足了医疗资源紧张地区大量病人求医问诊的需求,形成线上+线下,诊断+健康,药品+健康的多样化的线上医疗新模式。
在文化教育方面,共享教育平台通过加大线上教育系统和课件等资源的开放力度,使得优质的教育资源,从发达的城区向相对薄弱的偏远地区输送,也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教育进步,让贫困落后地区的学生共享到优质教育资源。这些新业态新模式都有效地满足了大众生活需要,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在交通出行领域,网约车平台在疫情期间纷纷组织车队保障特殊人群的必要出行。共享单车在疫情严重地区也成为了重要交通工具,共享经济平台还积极开展老年人打车、充电桩网络、网约车专车等服务。
在生活服务领域,生活服务平台大力发展无接触配送、到店自提、社区团购、无人车配送等服务,保障了疫情期间人们的日常生活,完善发展了现代物流体系。同时健全城乡流通体系,加快电商、快递进农村,满足县乡的消费需求。生鲜电商平台与餐饮企业开展员工共享,大量待业的餐饮员工转入生鲜电商平台从事装配、拣货等工作。这种模式既降低了餐饮企业人力成本压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餐饮员工收入损失、稳定了就业,同时还大大缓解了生鲜电商平台人手紧缺的问题。
在电商营销方面,通过直观动态的网络直播,实现粉丝互动,建立信任关系,缩短了产业上下游链条的同时,业务覆盖范围不断延伸,大众消费体验大幅上升。疫情期间,老年人适应数字服务难的问题也有了解决办法,共享经济平台推出关怀版小程序及应用,对每一个细节都进行了适老化改造,采用大字号简洁设计,强调常用功能罗列清晰,推出优化措施流程,为老年用户提供简化专属模式,方便老年人操作使用,解决生活中的出行,购物,医疗等多方面需求。
疫情期间,中国传统消费市场遭受了巨大的冲击。同时,在线消费的习惯已被人们逐渐接受,共享经济平台在疫情期间不断创新,在抗击疫情、保障生活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共享经济平台企业的不断发展,新的就业形态也大量涌现,网约配送员、电商主播、在线咨询师、在线内容编辑、短视频创作等就业岗位不断涌现,丰富了就业岗位多样性,也吸纳了大量的去产能行业的劳动者,为他们提供了再次就业的机会。
在互联网+赋能下的共享经济,作为中国经济增长新引擎,必将以超出预期的速度蓬勃发展。但还存在创新的空间,比如我国共享经济的核心技术仍有欠缺,应更多投入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领域。国际业务占比较小,企业应走出去,努力开拓国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