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班主任加强对学生劳动教育的有效途径

2021-05-24 11:44马晓辉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劳动教育途径家庭

马晓辉

摘 要:劳动教育是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内容,积极开展劳动教育有助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学生通过劳动教育能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价值观,真正实现小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教育方针,积极开展劳动教育,就要对如何有效开展德育进行研究。

关键词:班主任 家庭 劳动教育 途径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1.056

众所周知,劳动教育是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在新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下,要结合劳动教育积极开展实践活动,以此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与态度,热爱劳动和辛勤耕种的劳动人民,养成爱劳动的习惯。例如,在日常生活中,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扫地机器人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学生在家能够得到的劳动锻炼机会越来越少。这就需要学校和家长通力合作,帮助学生掌握生活中最基本的劳动技能,这也是劳动教育的根本所在。

一、劳动教育的意义

开展劳动教育是中小学阶段的发展需求,也是学生日后学习和生活的基础。学生可以通过劳动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让学生在学习课本上的知识之外,还可以让学生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完善和丰富自己,在劳动过程中学生可以得到相应的教育。劳动教育不仅可以在校内完成,更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配合。与此同时,在实施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在思想、情感、能力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养成艰苦奋斗的劳动精神。

二、家庭对劳动教育的重要性

一个孩子从出生到开始学习的过程中,会接触到很多劳动技能。刚会走路的孩子就会对大人的行为进行模仿,例如拿起扫帚扫地等,这种无意识的举动往往在劳动教育的初级阶段占据重要地位。在这一时期让孩子参与到家务劳动中来,可以提高孩子的劳动积极性。部分家长由于过度溺爱孩子,往往忽视对孩子的劳动教育。但令人欣慰的是还有很多开明的家长,懂得要促进孩子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而经常让孩子参与到家务劳动中去。

三、加强劳动教育的途径

(一)创设教育环境

生活即教育,劳动教育要回归劳动生活,通过真实案例将生活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通过亲人的劳动生活情境触动学生内心。首先征得家长同意,由他们提供一些自己在实际工作中的照片,并配上关于工作体会的一段语音、文字或者视频,让孩子们看到不同家长的工作环境及在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很多学生是没有见过父母工作时的样子的,我们以这种“图文并茂”的形式将家长们的工作照或者视频展示给学生,可以激发学生对于劳动的尊重以及参加劳动的热情。

(二)确定教育的议题

劳动教育是课堂研究的主题,不能纯理论性,应生活化;不能离学生生活太远,要紧扣教学主要内容。议题模式可以这样确定:情境分析—讨论议题—确定议题。

首先,在情境生成中确定议题范围。针对上面劳动教育的学习情境,教师让学生思考“等我们到了爸爸妈妈这个年龄,我们在做什么?我们能做什么?”“作为一个社会人,将怎样参与劳动?对国家有怎样的贡献?”从而确定议题范围。其次,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筛选议题。再次,确定议题“长大后我就成了您,我将这样参与”。这样设计议题,既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深度参与课堂探究,充分激发课堂的生机与活力,又能彰显思想政治课的实践性、生活性、真实性、趣味性。

(三)开展劳动教育

任何习惯都是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养成的,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习惯,就需要从日常生活中入手。例如,由各班学生负责的学校公共区域的环境卫生,从上午上课前到中午、下午放学后,学生每天都要参与劳动,校园环境也得以一年四季都能保持良好的状态。学校还在学生食堂开展自己动手、文明就餐、人走桌面净、餐具指定放等文明就餐教育活动。在每学期的大扫除时,学生前往各功能教室、操场、图书馆等校园的公共场所去参加义务劳动。有的还把社区敬老院、家属院等作为为社会服务的劳动基地,利用节假日到服务基地开展义务劳动,培养广大学生的奉献精神。

(四)开展征文大赛

从国家到家庭,不管在哪都要重视学生的劳动教育,各级各地教育部门也要为孩子接受良好的劳动教育搭建交流平台。例如,可以开展征文比赛,通过征文不仅可以让孩子展现他们在劳动教育中的理解和感悟,更能向外界展示他们的劳动观和价值观。让孩子在获得丰厚奖励的同时,提高劳动的积极性,“越努力越优秀”,让学生懂得只有认真努力,才能有所感悟,有所体会,有所收获。

(五)重视训练劳动

每一个孩子从一年级来到学校,就要开始接受劳动教育,从小事做起,培养起孩子们的劳动意识。

1.班级日常的劳动工作

将学生分成若干组,确保每个学生每天都有自己的劳动任务,如:擦黑板、擦讲桌等,具体是哪几个孩子来做,都有非常明确的分工。老师在一开始要让学生明白劳动内容是什么,教会孩子该怎样进行劳动,最后再告诉孩子们一些小窍门,如何提高劳动效率,让孩子们能在劳动中获得成就感。

2.个人物品的整理摆放

很多孩子的书桌里面乱七八糟,书本卷边卷角,垃圾跟书本塞满书桌。针对这种情况,我在班级设置监督员岗位,监督孩子们是否能够保持自己书桌的整洁,并进行评比,课桌整洁的孩子就会加分,反之扣分,一个月进行一次积分换奖品的环节,以奖代罚。孩子们的积极性都很高,一个孩子要养成一个习惯需要三个月,只要坚持下去,孩子就会养成整理的好习惯。

3.“垃圾不落地”的行动

我们学校设立“流动红旗”评比项目,每周学校会选出全校前10名的班级,在每周一全体师生升国旗时进行“流动红旗”奖励。这是一个班级一周表现的晴雨表。学生们明白得到红旗的不易,都会尽力做好自我约束。我们班级倡导的是“垃圾不落地”,具体实施方案是:每四人為一个小组,每小组准备一个垃圾袋,四个人每人每天轮流带一个垃圾袋,来装当天的垃圾,在放学时当天的负责人要把垃圾要丢到学校的分类垃圾桶里。同时,因为疫情原因,孩子们的口罩如果需要更换,就直接装进单独的垃圾袋里再丢弃到学校每层楼的专用垃圾桶里。总之,一个班级的荣誉是要依靠每一个人的努力才能够获得的。

4.开展劳动主题班队课

通过鲜明的主题班队课进行劳动教育。如我们班开展过阳光少年“生活技能秀”的主题班队课,孩子们把在家里参与各种劳动的照片发给我,我帮孩子们整理到班队课的PPT里,然后大家一起分享照片中的劳动故事,最后再谈谈收获与心得,拉近孩子之间的距离,同时也对劳动的意义产生更进一步的了解。

(六)家校通力合作

家长对孩子的把控程度越紧,为孩子做得越多,越不利于孩子的劳动教育,孩子就会缺少直面困难的勇气。所以家长需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建立信心,查缺补漏,让孩子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掌握更多的劳动技能。学校也要结合家长的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劳动中去,树立学生的劳动意识。

总之,劳动者是最光荣的,我们应充分认识到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切实将《意见》中劳动教育的各项要求细化为具体举措并落到实处。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各工作单位和机构要把劳动教育提上日程,出台相关政策,做好督促落实。让劳动教育在每个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

[2] 王爽《当代小学劳动教育现状及问题研究—以大连市为例》,《群文天地》2018年第4期。

[3] 邓秀峰、邓连峰《中小学劳动教育如何开启新篇》,《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

猜你喜欢
劳动教育途径家庭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家庭“煮”夫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恋练有词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