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随着超声医学技术的发展,基层医院超声设备也在逐渐增加和不断更新,超声检查既准确又快速。超声诊断学是一门内容比较繁杂,图像比较抽象的学科,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同样重要,在临床带教过程中,带教老师要采用多种途径和多种方法对学生加以引导,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为学生从事基层超声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能够提高基层医院超声技术诊断水平。
关键词:基层医院;超声诊断学;带教;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4-376-02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超声技术也在不断更新,超声检查具备实时和无创两大优势,已经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超声检查对于临床的重要性也日益增加。目前基层医院的已经普及超声设备,有的甚至在不断增加,不断升级和更新,但是相同的患者、相同的超声设备、不同的医生检查会偶尔出现不同的诊断结果,出现误诊、漏诊等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超声医师的水平各不相同。基层医院特别需要优秀的超声专业人才,因此加强对基层医院超声专业人才的培养极其重要[1]。但是基层医院的环境和设备有限,老师的带教水平参差不齐,疑难病例不多,怎样在短时间内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教学质量提高,培养出高技能高素质的基层超声诊断人才值得临床深思。本文依照本人多年的带教经验,得出一些带教体会,报道如下。
1、认识超声医学在临床诊断中的重要性
超声医学是医学和超声学相结合的学科,主要包括超声在卫生医学、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等领域中的应用,通过对人体进行各种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来获取人体的声像图,为诊断临床疾病提供准确及时的依据,因此在带教过程中要向学生强调超声医学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性,针对性的让学生不断扩展自己的医学知识,将超声声像特征和之前学到的疾病病理表现向联系,能够加深学生对超声声像图的理解,提高对疾病的诊断准确率[2]。对于解剖学知识的了解能够让学生更快的鉴别各种脏器声像图,还能够准确的对病变部位和范围进行描述。还要向学生讲解超声在临床上的新发展和新技术,从而引导学生自觉的去关注超声医学的发展,让学生能够重视对超声医学的学习,激发学习的热情和兴趣[3]。
2、重视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
超声专业包括超声检查方法、超声成像原理、机体各个器官和系统在病理和正常状态下的超声表现以及鉴别诊断等,其中涉及到的病种比较复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将病理学、解剖学以及临床基础知识和疾病的超声声像图的表现融在一起[4]。基层医院特别是乡镇卫院从事超声工作的医务人员学历参差不齐,以初学者居多,基础知识薄弱。这就要求带教老师要去搜集各种疾病以及正常状态的患者超声检查资料,共同制作各种正常、静态以及动态的病例幻灯片,在为学生讲课时要注意应用的教材图文并茂,让学生更加直观易懂的去看待抽象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和记忆起来更快,能够更牢固的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并且还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丰富的空间想象力,能够将不同的超声断面声像图进行组合,让学生形成一种对病灶和脏器相对完整和立体的形态学认识,然后紧密的和临床相结合,动态灵活的将不同的声像图表现和疾病进行联合思考,从而为临床提供更有价值和指导意义的超声诊断[5]。
3、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带教老师在带教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教学,特别是针对基层医院计划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进行教学,多鼓励学生自己动手,重视观摩教学,老师在操作时要边检查边指导,向学生讲解相关的注意事项,然后让学生操作时要注意观察学生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纠正,做到放手不放眼。当遇到疑难病例时,要组织学生共同进行讲解,要鼓励学生利用检查的空档时间各自成为受检查者进行相互操作练习,严格按照每一个操作步骤,直观的对正常人体组织器官的声像图进行學习[6]。在熟练掌握正常人体组织器官基础上再发挥自己的空间想象力,应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将临床资料和影像学相结合,从而能够使学生对疾病做出正确、客观的诊断,能够最大程度的避免出现误诊和漏诊现象,开拓学生的学习思路,提高学习兴趣和操作能力。
4、规范书写报告
超声诊断的报告是质量控制的组成部分,也是临床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参考资料,因此学生规范书写超声报告是极为重要的。通常规范的超声报告包括患者基本信息、超声表现、诊断资料、超声诊断等,其中对于超声表现的描述是先写整体后局部,超声诊断的书写又分成非确定性和确定性诊断,对于典型的疾病能够做出确定性的诊断,对于不确定的疾病要做出诊断提示,建议患者做进一步的检查[7]。带教老师要告知学生超声诊断的书写要点,让学生学习不同部位组织器官和不同系统的正常和典型疾病的代表性报告范例,让学生独自进行超声检查,然后依照报告的范例来独自书写检查报告,老师对于学生的报告给予评价。通过书写一份完整的典型疾病超声报告,运用专业术语描述,一方面可以加深对疾病诊断的记忆,另一方面可以及时发现其中错误及不足,使其临床思维在书写中得到进一步学习及提高。
5、鼓励临床实操,加强培养学生技能
医学理论知识本就枯燥乏味,带教老师如果单纯采用一味的讲解授课方式会让学生处于学习的被动地位,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和趣味性,因此在带教过程中要鼓励学生积极互动,鼓励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带教老师在上机示教时要向学生讲解仪器的使用规范,各种超声检查的禁忌症和适应症,在必要的情况下带教老师可以手把手的帮助学生打出标准的切面,及时指出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对于学生的薄弱环节可以进行反复的训练[8]。在获得患者同意后可以让学生模拟门诊训练,让学生独自帮助患者检查,与患者交流沟通,收集病史,然后做出诊断,应用该种方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让学生对于所学内容更容易吸收和理解,让学生的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通过接触患者培养学生良好的医风医德[9]。
6、重视讨论式会诊
超声诊断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带教过程中带教老师要为学生留有足够的探索和学习空间,让学生以理论知识作为依据。在实际工作中,有很多 “同图异病”“同病异图”的现象,通过讨论式的会诊(可以是边检查边讨论,也可以是过后集体讨论),对疾病做出相应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之后再由带教老师做出诊断,指出学生在下诊断时忽略和存在的问题,给予及时纠正,让学生了解到临床疾病的诊断需要,能够加深对超声诊断学的学习。并且在讨论的过程中,带教老师还可以指导学生从患者病程、症状以及体征等多方面入手诊断,提高学生阅片质量[10]。另外带教老师还可以结合学生和医院的实际情况为学生建立互动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探索欲和求知欲,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7、利用影像工作站和多媒体技术进行学习
利用影像工作站能够更方便的调阅和查询之前的影像学图像,更利于保管,不容易损坏和丢失有用的影像学图像。并且还能够在计算机上调阅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的、复杂的超声图像,将它们一起综合起来对比进行分析,建立整体的影像学习观。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授课的方式来将超声图像做动静结合处理,使得图像、文字、声音并茂,会使得学生形成更强的立体感观,在教学中互动性更强,让比较难懂的、抽象的问题变得更简单,更利于被学生所接受。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够使课堂的教学气氛变得活跃,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对于所学的知识更牢固和全面的掌握。
8、小结
对于超声医学专业学生的带教,带教老师要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对超声诊断流程和书写诊断报告进行规范化要求,加强对检查患者的随访,采用讨论式会诊,以此来培养出优秀的基层超声诊断人才。在临床带教过程中,要知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采用科学有效的带教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探索性学习思维,自主学习能力和勇于实践的能力,不仅能够培养出超声诊断人才,还能够提高基层医院带教老师的超声诊断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晓荣,曾红春,姚兰辉等.临床医学专业学员的超声诊断学实践带教体会[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6,18(5):354-355.
[2]张勇,周美珍,段广银等.基层县级医院对小儿腹部肿块超声检查的带教体会[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7,19(4):281-282.
[3]王蓓,周娜,翟虹等.超声医学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带教实践中的体会[J].新疆医学,2017,47(10):1222-1223.
[4]張群霞,冉海涛,任建丽等.超声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带教体会[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6,18(6):424-425.
[5]刘芳,杨敏.胎儿结构畸形超声筛查在住院医师"规培"中的带教体会[J].继续医学教育,2018,32(7):58-60.
[6]罗燕娜.临床超声带教体会浅谈[J].医药前沿,2016,6(19):346-347.
[7]陈玉龙,董娟,杜建侠等.小儿腹部肿块超声检查的带教体会[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1):121-122.
[8]金彬彬,马燕.影像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妇产超声的带教体会[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17):106-108.
[9]张晓雯,解丽梅.医学影像专业本科超声诊断实习带教体会[J].继续医学教育,2017,31(4):65-67.
[10]常莹,杨敬春,王萍,等.多模态教学模式在超声诊断学中的教学应用[J].中国病案,2020,21(4):86-88.
作者简介:李霏艳,性别:女,出生年月:1984年2月,学历:大学本科,所在地址: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科室:超声诊断科,职称:中级,从事:超声诊断,研究方向:妇产。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 广西武鸣 530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