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护理中整体化康复护理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1-05-24 21:14韦春英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4期
关键词:应用价值冠心病

韦春英

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护理中整体化康复护理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将我院2019年2月-2019年11月收治的20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整体化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94.00%)高于对照组(86.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化康复护理应用于冠心病患者的护理当中,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可在临床护理方面推广使用。

关键词:冠心病;整体化康复护理;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4-201-02

前言:冠心病属于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该病常见于中老年人群体,患者的主要症状有胸闷、气短等,发病率及致死率较高,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如果无法得到及时的治疗和有效的护理措施,会加重患者的病情,加速患者死亡。传统的护理模式无法有效地巩固治疗效果,整体化康复护理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利用专业的护理手段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加速患者身体功能的恢复,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本次研究随机选取300例冠心病患者,并分别应用不同的护理模式,分析整体化康复护理的应用价值,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9年2月-2019年11月收治的20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男57例,女43例,患者年龄43~75岁,平均年龄为(59.6±5.2)岁,病程1~13年,平均病程为(6.7±1.2)年;观察组男55例,女45例,患者年龄50~73岁,平均年龄为(61.5±3.6)岁,病程2~12年,平均病程为(7.1±1.3)年。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患者的性别、平均年龄、平均病程等临床资料均保持同质性(P>0.05),可进行对照性研究。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护理人员严格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留意患者的病情变化,患者出现异常时及时向医生报告并处理。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并给予患者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康复指导及出院后的生活指导。观察组给予整体化康复护理,具体措施如下:①护理人员组织患者讲解有关冠心病的相关知识、治疗方案和护理模式,致病原因、注意事项以及护理的重要性、必要性,为患者发放知识手册,增加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与了解,增强患者的治愈信心,及时为患者解答疑虑,提高患者的治疗配合性。②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极易出现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严重影响治疗效果。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交流,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了解患者的兴趣爱好,通过音乐、书籍、舞蹈等方式转移患者的注意力,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留意患者的心理变化,尽量让患者保持积极的治疗态度,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③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和饮食习惯为患者制定科学的饮食方案,严格控制食物摄入。遵从少食多餐的饮食习惯,确保营养均衡,患者应多摄入低脂、低盐、高蛋白、高膳食纤维、易消化的食物,同时多补充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水果。④严格控制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患者恢复心脏功能。护理人员提醒患者按时按量用。⑤患者的病情趋于稳定时,可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运动习惯为患者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案,保证适度运动,以步行、主动屈伸四肢关节和慢跑等为主要运动方式,循序渐进地增加运动时间和训练强度,每日可运动30min左右,可少量多次。

1.3观察指标

生活质量评分根据本院自制量表进行评分,共包括生理功能、心理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四项,每一项分值为0-100分,分数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好。每组并发症的发生例数即为该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为无效(临床症状与治疗前基本相同,无任何改变)、有效(症状明显减轻,有轻微不适感)和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或完全消失,无不适感),有效和显效例数为治疗有效率。护理满意程度分为不满意、满意、非常满意,满意和非常满意例数为护理满意度。

1.4统计方法

本次研究得到的所有数据用SPSS21.0软件进行处理。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率(%)表示计数资料,用x?检验,P<0.05时,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观察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2.2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出现心脏破裂、心室壁瘤、乳头肌功能失调、肺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5.944,P<0.05)。具体数据见表2。

2.3治疗有效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中无效6例、有效例、显效72例,治疗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患者中无效27例、有效36例、显效51例,治疗有效率为87.00%,观察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07,P<0.05)。具体数据见表3。

2.4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中不满意3例,满意32例,非常满意65例,滿意度为97.00%;对照组患者中不满意18例,满意48例,非常满意34例,满意度为82.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971,P<0.05)。

3.讨论

冠心病是一种伤害性极大的心血管疾病,该病发病率高、易复发、死亡率高,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发展,该病的发生率逐渐升高,社会的关注度也不断增加。及时的治疗和有效的护理方案对患者都十分重要。常规的护理模式能够缓解患者的病情,但不能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整体化康复护理是近年来较为常见的护理模式,以患者为中心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痛苦,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本次研究中,我院在部分冠心病患者中应用整体化康复护理,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护理人员与患者分享健康知识,帮助患者提高对自身疾病的认识,增强治愈信心,主动与患者交流,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同时也加强了医患之间的交流,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严格控制患者的用药、饮食和睡眠,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为患者制定专业的康复训练方案,促进患者心脏功能的恢复。可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吴杨.整体化康复护理干预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018,3(44):25,29.

[2]关红玲.冠心病患者的康复护理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14):146-147.

[3]薛宇虹.冠心病患者护理中行为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20):260,258.

[4]沈文云.整体护理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28):4002-4003.

[5]杨奕.整体化康复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018,3(43):87,93.

[6]刘丹.整体化康复护理对冠心病患者护理过程中的作用分析[J].当代医学,2017,23(2):146-147.

[7]袁媛.整体化康复护理干预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23):43-45.

[8]王宁.整体化康复护理在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6,24(2):132-133.

田东县人民医院 广西百色 531500

猜你喜欢
应用价值冠心病
保元汤加减治疗冠心病的临床观察
认知行为干预应用于冠心病临床护理中对不良情绪的影响
冠心病一直没有症状,是不是治愈了
企业金融管理应用价值分析
中医导痰祛瘀药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38例临床疗效观察
有冠心病家庭史的青年更应戒烟
如何使用冠心病保健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