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新经济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研究

2021-05-24 09:15刘灵辉田茂林李明玉
市场论坛 2021年3期
关键词:高新技术竞争力经济

刘灵辉 田茂林 李明玉

“新经济”的覆盖面广泛、内涵丰富,它涉及一、二、三产业,不仅仅是指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以及电子商务等新兴服务业和新业态,也包括工业当中的智能制造、大规模的定制化生产等,还涉及到一产当中有利于推进适度规模经营的家庭农场、股份合作社,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等①中国政府网,李克强总理回答中外记者提问,2016年3月,ww.gov.cn/guowuyuan/2016-03/16/content_5054308.htm.021年4月10日.。新经济是指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由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所催生的以新产品、新服务、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代表的“五新”的综合,新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新技术革命,新经济的基本形态是“互联网+”②马建堂.培育新动能 发展新经济[J],新经济导刊.2018年5期:10-12.。尽管新经济在国外已经经历了相当一段时间的发展,但新经济在我国经由政府而正式走进普罗大众的视野相较于国外则延后了许多。2016年3月16日,“新经济”首次在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体现,指出“当前我国发展正处于这样一个关键时期,必须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发展新经济。”自此,新经济开始成为我国各个领域研究的热点③温锋华.新经济背景下的城市创新与建构[J].新经济导刊.2019年2期:77-83.。

城市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时代内涵,城市发展的1.0阶段是农村经济的行政和交换中心,2.0阶段是工业城市,3.0阶段应当是新经济城市。在新经济时代,传统工业城市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第一,动力式微,工业规模扩张难以为继且转型方向不明;第二,模式失效,城市发展重产轻城,城市吸引力不足;第三,约束趋紧,生态环境约束日益显现。因此,在城市发展进入新阶段、传统城市发展模式面临困境的情况下,寻找新的城市发展模式成为必然要求,新经济在国内外开始兴盛起来。在国外,对新经济的关注已经在国家整体战略层面上予以体现,如Crafts 通过分析英国最新的产业战略,提出了研发创新、技能提升、重视基础设施、土地利用规划建设等方面举措。在国内,在国家战略指导下,不同城市对于新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同的侧重方向。上海市以“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产业互联网作为新一轮产业革命的着力点、制高点,力争率先成为工业互联网创新示范城市;杭州市通过发展信息经济,有力地促进了都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了产业层次,改善了产业结构,增强了地方经济发展的后劲;苏州市顺应产业深度融合趋势,积极推进生产服务业发展,重点打造智能制造服务业;成都市在新经济领域的举措可以用“三四五六七”概括,即推进“三个转变”,围绕“四个特征”,坚持“五条路径”,聚焦“六大形态”,构建“七大应用场景”。由此可见,新经济已在我国各个主要城市中深深扎根,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成为推动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新经济本身所蕴含的对城市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有着极其广阔的前景,必然是各个城市之间未来竞争的焦点。新经济竞争力具有知识经济竞争、信息经济竞争、创新经济竞争、以人为本的经济竞争和非线性增长经济竞争的独特性、价值性、延展性的主要特征。总的来看,城市新经济竞争力可以视作众多城市在新经济发展上通过角逐或比较而体现出来的综合能力之强弱或大小差异。赛迪顾问聚焦城市新经济的全流程,围绕高新技术产业、新能源、“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业态模式,综合利用大数据分析、社交网络数据分析等新方法,融合宏观、微观数据,应用新方法对全国334个城市的城市新经济竞争力进行综合评定,根据其发布的2016年报告的数据显示,处于第一梯队的北京、上海,城市新经济竞争力得分在74 分以上,处于第二梯队的深圳紧随其后位列第三,但城市新经济竞争力得分已经大幅下跌到59.53 分,与第一梯队得分差距扩大到15 分左右。广州、东莞、厦门等城市处于第三梯队,城市新经济竞争力得分在35 分左右,西宁等49个城市的新经济竞争力得分则在10 分以下,由此可见,不同城市的新经济竞争力得分差距十分显著,城市新经济竞争力呈现两极分化的现象。因此,研究新经济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对于提高城市新经济竞争力、促进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新经济的内涵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更遑论对城市的新经济竞争力进行专门研究,但新经济的发展对于城市而言又十分重要。故而,本文通过构建指标体系,深入挖掘和剖析影响城市新经济竞争力的因素,能够为城市发展新经济提供新思路、为城市顺应新经济潮流创造机遇。

一、理论模型基础

目前,对城市新经济竞争力进行评估的专门理论模型仍是空白,因此,本文期望从研究相对较为成熟的城市竞争力的理论评估模型中获得经验借鉴和理论支撑。城市竞争力是指一定外部环境条件下,一个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源以创造价值、财富,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对于城市竞争力理论评价模型的研究国外学者开展的更早,例如,Porter的“钻石模型”④Porter.The competitiveness advantage of nations[J],Journal of Women’Health.2008年3期:45-68.、Dennis 和Gyula的“3+1”评价模型及Webster 和Muller的四要素“花瓣”模型等⑤董旭,吴传清.城市竞争力评价的理论模型、体系与方法——一个文献综述[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7年15期1 卷:66-72.。由于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相较于国外延迟了不少,国内学者对城市竞争力的研究起步也就较晚,且多以Porter的国家竞争力理论等国际竞争力理论为基础开展研究,具有代表性的如郝寿义选取综合经济实力、资金实力、开放程度、人才和科技水平、管理水平五个一级指标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评价⑥郝寿义,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J].经济科学,1999年3期:50-56.;倪鹏飞提出的“弓弦箭”模型⑦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的分析范式和概念框架[J].经济学动态.2001年6期:1-20.;廖远涛、顾朝林等提出的层次型城市竞争力模型⑧廖远涛,顾朝林,林炳耀.新城市竞争力模型:层次分析方法[J].经济地理,2004年1期:39-42.。

在对国内外多个城市竞争力理论模型综合考量的基础上,本文认为Webster 和Muller的四要素“花瓣”模型(见图1)具有更广泛的城市竞争力衡量适用性,适用于直观的衡量城市综合竞争力情况,能够从整体角度衡量城市新经济竞争力。四要素“花瓣”模型的主要观点如下:第一,区域禀赋的作用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是先天的,城市所处的位置或者拥有特色产业是一个城市的发展基础;第二,人力资源作用的强弱可以直接决定城市竞争力实现的高度;第三,经济结构主要是指产业结构;第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政府对城市管理的作用越来越大,制度环境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愈发明显,一个城市如果获得政策的支持,其发展的速度是飞快的。

图1 Webster四要素“花瓣”模型

二、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构建

本文借鉴Webster 和Muller的四要素“花瓣”模型,围绕区域禀赋、人力资源、经济结构、制度环境四个城市竞争力评估方面设置了8个二级指标,构建起城市新经济竞争力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表1 城市新经济竞争力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

(一)区域禀赋

区域禀赋指标旨在从整体上把握城市状况、发展特色。由于城市所处地域、特色产业等难以量化。因此,在考虑该指标本身所要评估的内容以及新经济竞争力研究需要的基础上,本文选择了既能体现城市整体状况又便于测量的二级指标。由于新经济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是息息相关的,故而,在衡量城市新经济竞争力的区域禀赋上,应当对城市发展技术的潜力、氛围予以衡量。首先,R&D 常用来代指科研活动,在该项活动上的经费投入反映的是城市在社会实验和科学研究上的支持力度。因此,本文设置了城市R&D 经费投入强度指标,该指标强度越大,意味着城市在科研活动上的资源倾斜越大,能够给予新经济发展的资金和技术支持越多。其次,城市授权专利数量能够直观地反映出城市的整体技术情况,专利授权数量越多,城市技术成果越丰硕,越有利于为城市新经济的发展提供便捷的、可获取的技术成果。最后,新经济的主要形态是“互联网+”,互联网接入户越多说明该地区信息基础越好,越有利于新经济的推广。同时,基于更为客观合理的角度考虑,将不同城市的人口规模考虑在内,将授权专利数量、互联网接入户这一绝对数指标转换成每万人授权专利数这一相对数指标。

(二)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指标旨在衡量城市人力资源的水平。城市新经济产业的发展本身所代表的就是各个领域高素质人才的聚集,然而,新经济出现的时间还不长,行业流动性大、跨度广,由于对新经济的管理尚处于摸索之中,难免存在统计数据的缺失,目前尚不能直接通过新经济从业人员数量来衡量各城市新经济人力资源的强弱,故而,本文选择两项间接指标从侧面反映不同城市的新经济人力资源状况。首先,城市在读大学生数量能够较好地反映出城市高素质人才的储备情况,在读大学生数量越多,意味着城市可从事新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基础越深厚;其次,城市R&D 活动人员数量代表着一个城市从事科研的人力资源状况,能够反映出城市发展新经济的技术人员实力。因此,鉴于不同城市在级别、人口规模等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故而,基于更为客观合理的角度考虑,设置每万人在读大学生、每万人R&D 活动人员2个二级指标衡量城市新经济行业的人力资源储备情况。

(三)经济结构

经济结构指标旨在衡量城市各产业之间的组成情况。由于城市新经济出现后与各产业之间都有交集,不能简单的以城市第一、二、三产业的情况作为衡量城市新经济竞争力的经济结构。因此,本文从与新经济交集较大的市场主体这一角度来考虑设置二级指标。首先,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要求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000万元以上,其数量的多寡直接影响着一个城市工业基础的强弱。同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数量还能够体现着城市科技成果的转化能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越多工业基础越好,相应的转化能力越强,越能为新经济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硬件基础。其次,由于新经济企业尚未在国家层面形成统一的认定标准,新经济企业的具体条件由各城市自行开展认定。因此,根据各城市相关新经济企业认定政策,采用与新经济存在较大交叉的高新技术企业以衡量城市新经济市场主体情况。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代表着城市新经济发展的热度和对技术的应用程度,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越多,城市新经济发展热度越高。

(四)制度环境

制度环境指标旨在衡量城市的政策氛围状况。城市的发展与政策的指引密切相关,新经济的成长更是离不开切实有效的政策引领,但政策要具体发挥出作用,而不是停留在纸面文件上才有意义。国家级高新区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设立必然是宏观政策调配的结果,而这又与新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首先,国家级高新区代表着国家对于城市发展的认可程度,也是产生高新技术企业、新经济企业等市场主体的平台,国家级高新区数量越多,则培育新经济企业的平台越多,对新经济企业的引导能力越强;其次,国家重点实验室决定着地区科研力量的高度,其数量越多,则城市的科研实力越强,对城市新经济的发展越能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撑。

三、实证研究

(一)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对因变量城市新经济竞争力Y 与自变量X 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多用于解释被解释变量与其它多个解释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其数学模型为:

式1表示的是一个p元线性回归模型,有p个解释变量,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回归方程为:

(二)数据获取

城市新经济竞争力影响因素各指标所包含的数据的来源渠道包括三个方面(见表2):第一,从官方公布的研究报告中直接提取;第二,查询不同城市2017年的《统计年鉴》获得;第三,对于查询统计年鉴等途径无法取得的,或通过给政府部门的网站留言获得回复取得,或直接对政府部门进行电话咨询获得,或者通过搜索引擎查找获得。

表2 城市新经济竞争力影响因素指标数据来源统计表

(三)缺失值插补

由于“中国新经济力量”目前尚处于成长初期,发展尚未成熟,对于其监管也存在着诸多不足、不完善之处,这就会难免出现如下情况:第一,并非所有城市都成立了相应的新经济管理机构;第二,并非所有城市对新经济所涉及的指标进行专门的统计;第三,并非所有城市都能公开相关指标数据。因此,尽管做了多方努力,但是各个指标的数据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失(见表3)。

表3 缺失值统计

为了通过研究获得有效可信有效的结果,不仅要确保数据来源的真实可靠,同时还必须对缺失值进行处置。一般而言,对缺失值的处理方式通常包括删除变量和插补,其中多重插补得到更广泛的使用。多重插补思想来源于贝叶斯推断,建立在贝叶斯理论的基础之上,用EM 算法来实现对数据缺失值的处理。在面对复杂的缺失值问题时,基于重复模拟缺失值的多重插补是最常用的处理方法。同时,考虑到新经济数据收集的难度所导致的缺失值涉及到的指标变量个数较多的缘故,故而,本文选择多重插补对缺失值数据进行处理。

多重插补的思想是,对缺失数据集都插补m 次(m>1),每次插补后会生成一个完整的数据集,这样可以得到m个完整的数据集。接着,对这m个完整数据集进行完全数据分析,最后综合分析这m 次插补的结果,做出统计推断。其步骤主要可分为三步:插补、分析、综合,其原理详见图2所示:

图2 多重插补原理

(四)实证结论

本文借助stata15.1 采用多重插补的方式对缺失值进行插补,以其他四个无缺失值的自变量为辅助变量。首先,运用“mi”命令设置插补类型为边际长型,选择插补方式,设置m=10;其次,确定变量缺失为多变量缺失选择链式顺序回归的方法对变量缺失值进行插补,获得插补之后的数据集;再次,以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估计新产生数据集、原有完整变量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最后,进行系数检验,并得到了多元线性回归估计值(见表4)。

表4 基于多重插补的链式顺序回归插补估计值

根据表4可知,在1%的显著水平下,X4、X6与因变量之间有统计学关系,在5%的显著水平下,X5与因变量之间有统计学关系。

1.城市新经济竞争力与每万人在读大学生呈正相关

第一,大学生是具备高综合素质、高学历等特质的城市未来精英群体,每万人在读大学生数量越多,代表着整个城市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重越大,未来从事新经济工作的潜在人力资源越强。同时,大学生毕业后一般都更倾向于留在大学所在的城市工作,从而会大幅度降低城市通过对外人才引进方式获取在培育和发展新经济上所需的人力资源成本。第二,大学生群体是接受新生事物最快的群体之一,从线上购物到共享单车,大学生都是早期使用的主体,在读大学生数量越多,越有利于接受多种形式的新经济形态,能够进行多种新经济形态的探索,也越有利于新经济在生活中的普及。第三,在全国普遍开展的“创青春”等一系列创新创业赛事中,大学生群体涌现出了多种多样的奇思妙想,其中不乏与新经济相契合且受到投资人青睐的项目,这也从侧面推动了城市新经济产业的发展繁荣,在读大学生越多越有利于进行思想的碰撞,产生优质的创新创业项目。因此,城市每万人在读大学生数量越多,城市新经济竞争力越强。

2.城市新经济竞争力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呈正相关

第一,在2015年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2016年发布的《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等重要政策文件中,均明确指出要将发展工业互联网作为重要任务之一,而新经济的基本形式正是“互联网+”,甚至可以将发展工业互联网视作新经济在工业领域的一次成功尝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越多新经济可以在工业领域进行尝试的机会也就越多,容错率越高,成功率越高。第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作为工业发展的主体,它不仅是衡量工业基础实力的重要因素,是将推动新经济发展的技术成果能在多大程度上转化为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而且新经济发展所需的硬件基础也以这些企业提供为主。此外,目前在苏州等城市开展的智能制造业更是为新经济与工业领域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模式。因此,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越多代表着城市发展新经济的硬件和工业基础越好,有利于探索多样的新经济形式,从而促进城市整体的新经济竞争力的提高。

3.城市新经济竞争力与高新技术企业呈正相关

第一,从成都、温州等城市的新经济企业认定、培育的相关公告来看,被认定为新经济种子企业的条件需要具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资质,即要成为新经济企业需要首先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同时还需要具备相当数量的专利授权、研发投入等要求,高新技术企业的基数越大,能够诞生的新经济企业越多。第二,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重要指标之一便是有相当份额的科研资源投入,有利于获得、利用、转化先进的技术成果,推进新经济的升级,增强新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在新经济企业认定尚未出台国家标准的情况下,以高新技术企业反映新经济发展的市场主体情况是具备可行性的。城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越多,新经济市场潜力越大,能够更多的转换为新经济企业,即能够更容易的培育出更多的城市新经济市场主体,新经济市场主体发展越好,城市新经济越容易发展壮大。

四、对策与建议

(一)制定长远的高等教育发展规划,提升城市高等教育实力,培养新经济高层次人才

在“任期制”“晋升锦标赛”的模式驱动下,地方政府官员为了在任期内取得更大的政绩和成效,他们会更倾向于将招商引资、基础设施等见效快的领域作为主要的政策、资源倾斜方向,而对于发展教育、环境治理等见效慢、周期长、标准不明确的领域却大多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但实际上,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好坏是城市整体实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保证长远利益的需要。高等教育实力越强,越能够带来更多、更优秀的学生、教师、科研人员流入,也能够为城市发展培养合格的人才,有力地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因此,教育的发展必须被重视起来,高等教育最为直接的影响着新经济发展,为促进新经济发展首先要在高等教育领域做出改变。要改变这一状态必须在宏观上从规划入手获得政策支持,具体而言,首先,土地对于高等教育而言既是稀缺的又是必不可少的,在城市建设用地指标供应偏紧的背景下,在国土空间规划上,应优先充分保障发展高等教育所需的土地资源或是预留出足够将来相当时间内使用的教育用地并且设置一系列限制土地利用用途转换的规定;其次,对于地方高校而言,在涉及高等教育师资引进、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办学条件等具体的教育发展规划上必须具有突破官员任期限制的时间延续性。在时间上,我国地方政府首长任期一般为5年一届,本届首长任期内政府制定的教育发展规划需延续到下一届任期结束,下一届首长在已颁布的教育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制定下一轮规划;在效力上,教育发展规划一旦报经上级政府部门批准通过,无特殊事项本级政府便无权进行随意更改。借助长远、有效的规划为高等教育获得政策上的资源倾斜,一方面,能够保证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正确性,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的发展有了充足有效的政策资源基础,便能够实现其它各项资源的有力整合,全面提升城市高等教育实力,具体体现在高校数量的增多、一流学科的增多、高水平师资和学生数量的增多。同时,要调整高校专业和课程设置,完善在职培训体系,继续大规模培育新经济发展所需的高素质人才,从而造就数以千万计、数以亿计的浩大工程师队伍。

(二)大力发展智能制造业,推进新经济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融合

我国在2008年达到了工业化率峰值(49%),目前正处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型时期。进入后工业社会时期,工业化率持续降低,诸多传统的工业城市在资源约束和环境威胁的情况下由被迫到主动转变发展模式,依赖单一产业的传统城市发展模式面临转型。新经济的基本形式“互联网+”具备广泛的适用性,作为规模以上工业主体的制造业已经尝试开展了与新经济的融合,智能制造业便是这种模式的一次成功尝试,不仅极大的提升了制造业的生产水准也论证了新经济与工业融合的可行性。此外,对于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的电力、热力、燃气及生产和供应业应更多的将其与生活性服务联系起来,各城市普遍开展的微信、支付宝缴费服务便是极好的佐证,而采矿业由于其特殊行业情况在目前较难实现与新经济的融合,但应坚持绿色环保、节能创新的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总体而言,对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与新经济的融合主要应从如下两个方面来开展:

首先是在生产流程上,以智能制造为代表引入新经济发展模式以全面提升生产效率和智能化程度;

其次是在工业成果转化上,在保证国家战略需求的基础上,探索工业成果在新经济发展中的利用,让工业成果更好的走向市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将新经济与工业相结合的方式方法,思考与不同工业门类的结合方式,在融合的过程中要注意摒弃片面刻意强调数据化、信息化可能带来的产业空心化,做实工业体系,工业是城市生存发展的底线根基,新经济则是城市腾飞的机遇,要根据实际确定具体的融合方式,让新经济的优势效能转化为工业发展的助燃剂。

(三)以综合性政策助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尽早出台新经济企业全国性认定标准

在新经济企业全国性认定标准尚未出台的情况下,高新技术企业能够较好的发挥出新经济市场主体的作用,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的多少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城市未来新经济企业的数量。然而,仅仅依靠市场本身来实现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的稳步增长无疑是较为困难的,必须还要依靠政府给予相关政策支持辅助。

1.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平台建设,提升高新技术企业孵化成功率

要着力于增强孵化平台的孵化能力,给予更多的资金支持,加大人才引进支持力度为孵化平台和在孵企业提供高端智力支持。改善孵化平台管理制度,提升平台管理能力,为孵化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专门服务,实现平台孵化企业数量的增长,同时,根据企业所在领域的实际情况有弹性的提高孵化企业标准以增强孵化企业在市场上的生命力,实现孵化企业质量的上升。

2.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金融支持

金融是当代经济的核心资源,金融支持也是提升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的必要手段。由于大多数高新技术企业是高投入、高风险的产业,其创设、发展以及日常运营对于资金需求较大,金融支持不足也是制约高新技术企业的重要因素。故而,对政府而言,要充当高新技术企业和金融机构的“中间人”,吸引更多的金融机构投资于当地的高新技术企业,为条件匹配的金融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创造合作共赢的机会,保证城市高新技术企业能够有较为充沛的金融资本支持,确保企业发展所需资金;同时要致力于保证融资的安全,让双方在真实信息的基础上开展合作,对于金融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双方在融资中存在的可能影响融资失败的行为要予以记录,及时采取措施降低失败风险。

3.在税收政策方面,应当在国家规定的标准基础上予以额外倾斜

本文建议,对高新技术企业按类别给予优惠政策。按发展阶段的不同,对于初创型、经营面临重大风险的高新技术企业,要给予最大力度的支持以帮助其顺利发展,对于成熟型的高新技术企业,则减少地方政府给予的优惠力度。按营收标准的不同,应当根据高新技术企业年营收制定不同的额外激励型税收优惠政策,根据各城市自身发展情况出台不同营收阶段享有不同的税收优惠政策,作为激励型税收优惠政策应坚持营收越高的高新技术企业享有的税收优惠越大这一原则,并探索制定将分发展阶段、分营收类型优惠政策相并行的有效策略。

尤为重要的是,应尽早出台新经济企业全国性的认定标准,实现新经济企业与高新技术企业的分割,目前,新经济企业的认定尚未出台全国性的认定标准,而是由各地按照实际情况自行开展认定工作,这对于新经济企业的发展壮大是极为不利的,一方面,当某一城市的新经济企业发展壮大拓展业务至其他城市时,可能在另一城市面临着得不到新经济企业的认定资质的尴尬境遇,进而享受不到当地针对新经济企业的扶持政策,这将极大地制约部分企业拓宽市场、发展业务的计划,导致企业局限于“一城之地”,造成同一城市内新经济企业内卷化;另一方面,在进行新经济企业的政策扶持上,经济实力较强的城市能够给出更为优厚的扶持政策,从而培育、吸引更多的新经济企业,而经济实力较弱的城市,不仅难以培育出具备相当竞争力的新经济企业,而且还要面临来自新经济实力较强城市对于本地新经济企业的吸引,导致城市之间形成新经济企业的“马太效应”。因此,应当尽早出台新经济企业的全国性的认定标准、扶持政策、主管机构,以促进全国性新经济企业的良性发展,减少恶性竞争。◆

猜你喜欢
高新技术竞争力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发展前景广阔的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高新技术在跨境并购中的价值评估
贵州省2019年高新技术企业增长40%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中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就等你!”
服务外包提升中国新的竞争力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