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为漫
现在人们已经进入了全新的网络时代,它以令人吃惊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交流方式和学习方式,互联网已经进入大多数人,尤其是青年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生活中。有关数据表明,到2000年我国网络用户数已经有50000万,上网人数的50%是青少年网民,大学生的上网率更是高达90%,这个数字只会越来越高。可以推断在未来,主流网民群体非学生群体莫属。。
互联网深刻改变了中学生的思维模式和内心的思想观念。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主要研究人们的思想行为变化规律,现在也面临向现代转型。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推进德育工作提供了支持,“互联网+德育”由此产生,通过利用网络这一平台对大众进行德育教育。“互联网+德育”就是以网络为平台,使用网络技术、手段促进人们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观念。尤其是在校园里,中小学生经常性接触互联网,针对学生的思想品德问题,用互联网平台来开展思想品德教育应运而生。
是互联网与新领域的结合,但是这很快发展成学校里一个非常重要的学科文化。因为互联网的特性,如果要将以网络为载体的学校德育顺利进行下去,应该遵守以下原则。
(一)、系统性和德育性相结合
在互联网基础下,学校德育要将以党和国家的要求教育青少年健康成长。既要以学生喜欢的方式,又要系统性地给学生进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用“互联网+德育”模式来引领青少年中学生树立坚定的信念、正确的理想,热爱祖国和服务大众的决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趣味性和实效性相结合
“互联网+德育”模式下的德育方法和手段势必要进行变革。首先要摆脱传统德育的说教式方法,可以将德育内容用多媒体软件变成动态的有趣的。例如通过微信小程序进行德育,学生在手机客户端上自由进行学习,可以在精心设计的德育内容里获得教育,大大地提高了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性。
(三)、仿真性和主体性相结合
大多数中小学生都喜欢玩网络游戏,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仿真性。游戏有多种设定,多种游戏角色,学生们自己操纵个人选择的角色。在游戏里,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性,进行各种选择,最后投入在由自己操纵下的游戏之中。在运用“互联网+德育”模式时,可以借助像网络游戏的仿真性和主体性的特点,将德育的某个课题,设计成虚拟校园、社区、家庭,让学生体验在不同的道德观念支配下的不同行为反应将导致不同的行为结果。如“毒品的危害”“国防安全”等不能在实际生活中去尝试的问题,通过一些类似的实验使学生身临其境,切切实实地去感受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这就使得传统教育方法无法解决的问题在网络中得以解决。
(四)、相互性和开放性相结合
互联网中的交互分为两种,一是“人与人”交互,二是“人与机”交互。人人交互意思是学生通过现代化多媒体网络进行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的双向交流甚至多向交流。“互联网+德育”模式中的人机交互,则是针对某一德育专题,设计者提前设计好以实际道德事件为基础逼真的、虚拟的道德情境或道德困境,包括道德判断和选择题目。学生在进入德育专题时,由机器提问或解答从而实现“人----机”对话,相互性和开放性密不可分。
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2014年2月27日,习近平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指出:“建设网络强国,要有自己的技术,有过硬的技术;要有丰富全面的信息服务,繁荣发展的网络文化;要有良好的信息基础设施,形成实力雄厚的信息经济;要有高素质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人才队伍;要积极开展双边、多边的互联网国际交流合作。”在“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实施过程中,政府扮演的角色是引领者与推动者。同理,也应如此发展网络德育,政府应该整合当地资源,以“互联网+”行动计划助力学校德育的进行与发展。为此,我们要从学校德育应该解决什么、能够解决什么等问题入手,遵循主动灌输与正确引导相结合、有效融合与保持优势相结合,以及课内课外、网上网下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地运用网络传媒这一载体,着重做好“互联网+德育”内容的创新工作。
第一,学校要大力开设上网指导课,对学生身心健康进行全面的指导。面对五花八门的网络,不禁让人眼花缭乱,学校德育工作者必须进行网络道德方面的教育,积极帮助中学生建立健康的上网意识,养成健全的网络人格,在网络上也要文明守纪。学校的上网指导课可以从以下若干方面进行开展:网络操作技术教育。教育者确认学生会基本的网上发言,传送消息,获取信息的技术原理。并要求学生上网时要遵守网络公德,在网络上发言必须合法,防止中学生的网上行为有失规范。安全上网的教育。告诫中学生上网时要学会保护个人隐私,避免网络黄毒毒害。学校严禁各位学生与未见面的网友约会,必须要有人陪同,见面地点一定要选在公共场所;不要回复,不要保存来历不明的电子邮件;更不能轻易地把家人的地址、电话、学校和班级等情况告诉陌生网友。
第二,学校要利用好互联网这个平台,充分重视和运用网络技术,提高网络德育的实效性。开展网络正面宣传,精准传播信息,同时,学校要充分利用德育网络开展丰富多彩的网上德育活动。此类活动要将各学校学生思想特点和德育教育的热点结合起来,精心设计本校德育网页,学校校园网的德育层面可以按照以下几类来设计:热点新闻。在国内外发生重大事件和遇到国内重要节日的时候,顺势推出相应的材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社会公德教育等。比如结合“五四青年节”、“一、二九运动”、“国庆节”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师节”对学生进行尊师教育,“母亲节”对学生进行亲情、尽孝道教育等。情感在线。心理辅导教师在线指导教育学生,学生通过互联网与指导老师进行交流、谈心,教师及时积极地帮助学生疏解心里困惑。因为在网上交流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学生不露面就可以大胆地说出自己的内心焦虑和心理疾患,通过老师的疏解、指导和自身努力,重新获得心里平衡,解决心理问题。
第三,社会、学校、家庭三管齐下,减少互联网对学生的负面影响。现时间段教师和家长连接起学生与网絡,共同协调学生与网络的关系,学校、社会,教师与家长要共同防范不健康网络信息对学生的不好影响。尝试开设网上家长学校。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家庭正日益普及使用电脑,因此上网也方兴未艾。家长往往对子女都有很高的期盼,又担心网络带来的利大于弊。为此,学校和教师给家长的建议: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安装必要的过滤软件,限制孩子上网的时间、监督孩子上网的内容。
美国奈尔学院教育学博士蒙克所博士指出:“一个人所应负有的责任,应当与他能力所及之范围相适应。我们既然给予了孩子们可以接触到整个世界的工具,那么,我们就有责任教育他们把这些工具用于有意的用途。”“互联网+德育”的实践才刚刚开始,随着我们对互联网的不断学习和探索,学校德育将会加快跟随社会网络化的步伐,互联网将会培养出具有优秀思想道德品质的学生,把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带给更多的学生。
肥城市左丘明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