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创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1-05-23 13:12江铭鼎盛大淮何一超
科学与生活 2021年5期
关键词:大学生教育学生

江铭鼎 盛大淮 何一超

摘要: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社会需要大量创新创业的人才。与此同时,创新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前动力必须与时代发展相适应。但是大学生初出茅庐,其创新创业之路必定有着许许多多的挫折,了解创新创业之路上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是必要的。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问题对策

一、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自身存在问题

1.盲目自信

大学生刚刚毕业,对于创新创业存在很高的热情,但对于社会性经验很是缺乏,只依靠书本知识很容易与社会脱节。

盲目自信的心理有的同学认为自己在择业中具备种种优势:学习成绩优秀,政治条件好,学校牌子亮,专业需求旺,求职门路广,因而盲目自信,择业胃口吊得很高,到头来往往会由于对自己估计过高,对自己的不足和困难估计不足而在择业中受挫。

2.经验缺乏

由于刚毕业,自身没有足够的资金和人脉,一时头脑发热很容易轻信他人,误入歧途。学生的实践机会比较少,很多在大四时才开始安排实习,但应届毕业生的就业黄金时期是在大四的上个学期,到大四才开始安排学生进行实习显得时间已经很晚了;加上由于就业的压力,很多学生在此时就在忙于找工作,根本就没有把心思放在实习上面,对实习就应付了事,达不到实习的效果,也达不到企业对于应届毕业生的工作经验要求。其次,部分大学生自己不会主动去寻找锻炼机会,也是造成毕业时缺乏工作经验的一个重要原因。

3.创新创业意识不足

相对于盲目自信的大学生,还有一部分大学生不敢迈出创新创业的一步。受到经验缺乏和专业水平的限制,很多大学生没有意识到创新创业的重要性,缺乏兴趣的培养和勇气的树立。以至于对自身能力不自信,不敢尝试。当代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观陈旧、思维定势。具体表现为:其一,大学毕业生追求高回报,对创业城市选择单一化。如今,创新创业已成为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社会与高校同时也给予了大学生大力的支持,从市场角度来说,相比全国创业市场的规模,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双一流高等院校繁多,创业市场有限,当地大学生的人脉资源居多,每年毕业的当地学生普遍选择留下来创业。与此同时,一些二、三线城市大学毕业生也一窝蜂涌入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创业,大学生创新创业一味地坚守在京沪广等大城市,这就造成了一线城市人口过剩、资源短缺、竞争激烈的局面,大城市房价居高不下、生活成本急剧上升,而二、三线城市创业市场的潜力无人挖掘,经济发展后劲不足。

(二)学校对大学生的制约

1.校企合作少

大部分高校很看重大学生对书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却没有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企业文化。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是很值得提倡的。高校积极搭建与企业的平台,促进教师、学生与企业人员的沟通,了解更多的实际经验。校企合作运行中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不能对企业进行必要的约束,学校处于被动状态现阶段,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的現状仍然存在学校方面热情似火,主动出击,企业反应冷淡,高高在上的尴尬情况。

2.创新创业教育的学科体系不完善。

很多高校的创新创业课程设置比较单一,多以讲座的形式进行,没有系统性,尤其缺乏对于创新创业技能的教育和培训。创新创业课程未能与专业培养计划相结合,体现专业特色。

企业管理资源有限,很难实现一对一的实习指导方式由于一些行业企业的性质特点及其规模制约,其人力资源的有限性直接导致在面对动辄数十人的实习。

3.没有足够的实践

虽然很多高校开设创新创业孵化机构,但是实际上应用了的却很少。很多高校只是单纯的讲解创新创业的理论知识,由于基金或者场地的限制根本没有满足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需求。高校里也有很多创新创业的比赛,但是大部分学生只是为了赢得奖项或者奖金而参加比赛,并不会将创新创业计划真正的实施。

二、解决对策

(一)加强思想教育,提高综合素质

意识和精神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驱动力。首先要引导大学生培养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高校可以开设专门的课程,使大学生意识到新时代的变化和要求,鼓励大学生投身实践活动中,积极参加相应比赛。同时,高校要对创新创业之路上可能出现的问题对学生讲清楚,让大学生了解社会与学校的不同。

(二)加强创业实践活动

高校积极与企业联系,为学生实践搭设平台。还可以举办创新创业类论坛,邀请创业成功人士及相关专家、在校大学生创业者为感兴趣的学生作交流报告,传授经验,让创新创业者少走弯路。

鼓励学生创造性地投身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中,通过开展创业教育讲座,以及各种竞赛、活动等方式,形成了以专业为依托,以项目和社团为组织形式的“创业教育”实践群体来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以社团为载体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组织开展创业沙龙、创业技能技巧大赛等活动。发挥学生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功能的形式,培养学生创业能力。

(三)加强相应教育管理

高校加强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制度,成立专门机构。管理人员由足有高度创新创业意识和精神的教室组成,设置创业教育内容,按照不同年级开展有针对性、分层次的指导。高校还应有专门的创新经费,以供大学生实践。提高自身的办学理念,制定创新具体计划。

建立渗透创业教育内容的教育课程,在课堂上可考虑采用创业案例进行教学,向学生直观、生动地展示成功创业者的创业精神、创业方法、过程和规律,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创业意识,树立全新的就业观念;启发学生的创业思路、拓宽其创业视野;培养学生创业的基本素质、能力和品质。

(四)营造创新创业氛围

高校、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宣传。通过挖掘学生身边创新创业的先进典型、挖掘成功人物的先进事迹,制作优美的宣传手册等方式展开宣传工作,并利用学校广播系统的宣传资源来进行宣传,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其次,要动员多种力量来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营造氛围。社会媒体要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积极主动的宣传成功的经验,挖掘潜在的素材。社会公众特别是学生家长要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给予积极的支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参考文献

[1]王艳芳.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校外教育.2011

[2]瑞文网.大学生创新创业问题研究论文.2017-12-30

[3]王慧娟.邱秀文.新形势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问题及对策

山东协和学院 山东济南 250200

猜你喜欢
大学生教育学生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赶不走的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学生写话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