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华
一、三峡库区基础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成绩
(一)注重引导和管理
校本课程虽然是以校为本的课程,但并不意味着教育管理部门的缺席,尤其是改革的初期,更需要教育管理部门通过培训提高水平,通过管理正确引导。“屈原故里”的秭归县在校本课程的建设中,采取“正确导向”“规范程序”“加强培训”“外出学习”“典型引路”“分片指导”六项措施,调整策略,加大工作力度。
(二)注重课程的价值追求
1.开发合于人性、造就全人、完善人格、促进发展的校本课程。万州区上海中学的“心理咨询”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课程。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长大成人之后,能依靠自己的心理素质,立足于社会,成为一个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正确面对挫折的生活强者。
2.开发满足学生不同需求的校本课程。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因而每一个人应当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如万州第二中学开发的《我身边的美术》《三峡乡土文学作品导读》《高中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
3.开发彰显学校特色与个性的校本课程。追求学校特色与个性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必然结果。如万州上海中学开发的《身边的民间艺术》,受到重庆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现场与会代表的高度赞誉。
(三)注重挖掘本地的文化资源
1.利用三峡的历史文化和社区教育资源。地处秭归县屈原镇的新滩中学是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诞生地,该校利用这一资源开发了《屈原文化》的校本课程,通过诵读屈原作品,理解屈原文化成就,并以调查、访问、参观等多种途径了解屈乡风情,“传承屈原文化,弘扬屈原文化,传播屈原文化”,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品味的屈原人。
2.利用三峡本土的自然文化资源。位于長江西陵峡口南岸郭家坝镇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特别适应脐橙生长,诗人屈原有《桔颂》传世,该镇的杨家龙小学开发了《柑桔文化》的校本课程。课程围绕认识柑桔、传承柑桔文化为主线,分年级、分层次进行开发和研究,以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思想意识。
3.利用三峡的各种文化资源。宜昌长阳的中小学校坚持把以“山歌、南曲、巴山舞”为主题的巴土文化编入教材,引进课堂。本着“渗透、扬弃、继承”的原则,充分挖掘巴土文化艺术教育素材,使民族文化教育与素质教育有机融通,形成了鲜明的教学特色。
二、三峡库区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
(一)更新教师教育观念
对于基础教育课程理念的这一重大改革,尽管三峡库区课改实验区在校本课程的建设中已经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绩,但由于长期以来大一统的国家课程管理模式,教师已经习惯了使用国家统一编制的教科书,大都把自己视为国家课程的被动接受者和实施者,尤其是受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分数至上”等观念的影响,很多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毫无疑问,影响三峡库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原因不是其他,而是库区教师是否转化了教育观念。特别是库区部分学校乡村小学师资严重不足,一些在职教师文化层次较低而年龄又偏大,更需要教育管理部门反复引导使其转换观念。因此,要使校本课程开发取得显著成绩,教师必须要转换教育观念,使自己不仅成为学校自编课程的实施者,而且要成为学校自编课程的规划者、设计者和评价者。
(二)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实现库区之间基础教育校本课程建设协调发展
三峡库区分属重庆和湖北两地,共同拥有三峡文化,三峡文化资源是渝鄂两地人民共同拥有的资源。在挖掘三峡文化资源方面,有些地区做得比较成功,如湖北宜昌和重庆万州,那么库区其他区县的中小学应该“走出去”学习其先进经验。譬如,重庆奉节是柑橘之乡,奉节中小学可以学习长江西陵峡口南岸郭家坝镇的杨家龙小学以创办“柑桔文化”为办学特色。另外,可以将一些走在学术前沿的学者、专家“请进来”指导工作。
(三)尊重本土知识,明确办学目标,开发体现学校个性的校本课程
尊重地方性的本土知识是校本课程的出发点和显著特征。只有学生真正掌握地方性的知识,才有能力为地方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学生才能形成对地方的归属感、认同感,才能关注和关心地方的发展和进步。地方性知识能够与学生的生活世界发生联系,与普遍化的知识相比,没有丝毫的自卑和低劣,只有将地方性知识纳入课程体系,才能使课程与学生的生活世界接轨,才能丰富学生的生活世界,增强学生的亲身体验,这是课程向更具价值的领域渗透和扩展的必然选择。湖北秭归屈原镇开发的《屈原文化》、重庆云阳县高阳小学开发的县级重点课题“全面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校本课题开发研究”将历史文化、移民文化和秀美的山川文化作为校本课程的重要内容,这无疑尊重了本土知识,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特色。
(四)加大三峡文化资源的开发力度,协调各学科平衡发展
例如:重庆万州区上海中学对美术学科开发得比较深入,但其他学科开发力度还不够。万州区的中小学校如果将该地区的历代文化名人的优秀事迹,如古代名人中的甘宁、赵尚辅,现代名人中的刘孟伉、何其芳,当代名人中的刘江、崔有绪、李彬、李文放、方敬等人的优秀事迹作为课程资源编入历史教材,无疑对学生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又如将万州三峡诗词作为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出来,对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人文情怀,具有很好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