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省肥城市孙伯镇中心小学 马廷存
在校园里,师生交往是最普遍、最频繁的交往。在频繁交往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磕磕碰碰。教师处理方法得当,会引起许多学生的共鸣,赢得学生的尊重;处理不好,会使学生形成厌学的心态,对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产生负面影响。
我认为,引发师生之间冲突或对抗的根本原因,是师生双方的心理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没有顾忌到对方的感受,都觉得自己没有得到尊重,伤害了彼此的自尊心。现在的孩子,大多数为独生子女,在家里娇生惯养,说一不二,个个被视为掌上明珠,没有受过挫折,饭来张口,衣来伸手,都是家长捧在手心里长大的 “宝”。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的自尊心也在增强,当遇到困难或做错事情,受到批评教育的时候,他们觉着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从心里不服气。为了维护自己那一点点强烈的自尊心,有时会对老师出言不逊,顶撞甚至动手打老师。这种现象不为稀奇。所以,当学生做错事,需要批评教育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把握住一个“度”字,要把学生的自尊心放在第一位,要耐心地批评教育,摆事实、讲道理,用真挚言语去感化学生,要让学生知道自己的错误所在。不要对学生动手,也不要讽刺、挖苦,否则会严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恶化师生关系。
在师生发生冲突时,按照习惯,老师应该是迅速处理该冲突。但当时,老师、学生都处在生气、情绪不好、暴跳如雷的状态中,如当时立即处理冲突,老师避免不了说出一些过激的语言,可能会造成一时无法收拾的场面。人发脾气的时候,智商是最低的,很容易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尤其是在课堂上发生冲突时,老师首先要沉着冷静,做到心中有数,遇事不乱,切不可暴风骤雨,而是要和风细雨,先要试着平静自己的心情,可以试着朝窗外眺望远处的景物,闭上双眼进行深呼吸,用手抚摸一下自己的胸膛,或让自己看着黑板上板书的内容,梳理一下接下来讲课的思路,让自己静下心来。待情绪平静后,再处理问题。切忌用过激的行为,用体罚或变相体罚的方法来解决冲突或问题,而应该分析引起矛盾的原因,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加以应对。
师生发生冲突最好的解决办法是,老师理智地先退一步,这不仅维护了老师的形象,也会消减学生对教师的怨气。如果教师带着情绪去处理问题,不但问题解决不好,反而会加深师生间的仇视感,甚至还会引发学生的叛逆心理,让冲突升级,让问题变得更加糟糕,一发不可收拾。师生之间的对抗,没有赢家,所以,明朗的处理问题是最明智的选择,把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这样师生双方都好,利于今后的教育教学及其他活动的开展。
课堂上,如师生间发生了冲突,当堂处理问题不如课下处理问题更合适。因为等到课下,双方的情绪也就稳定了,此时,教师还能给自己一些反思的时间。思考引发矛盾的问题主要出自哪里?作为老师,自己的一言一行有什么不恰当的地方,学生的行为是故意的还是无意的,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去倾听、去分析。首先要从一个好的切入点理顺这件事情,然后坐下来平心静气、面带微笑,找个机会单独和学生进行真诚的交流沟通。交流时,氛围要温和,不要严肃,要让学生感觉这是一次平等的对话,朋友式的对话。从交流中找出错误所在,如果是教师的错误,要敢于承认错误;如果是学生的过错,要帮助学生找出错误的原因。教师还要以“宰相肚里能撑船”的度量原谅学生,这样的沟通才能使师生成为朋友,教师才会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解决问题的使者,从而巧妙地解决师生间的冲突矛盾。
总之,教师对自己的言行要敢于反思,找出不足,不能采取强制的做法。但是,教师也不能一味地顺从于学生,在检查自身问题的同时,要引导学生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