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杨
刚到爱尔兰时,我惊异于此地物流的不发达。每天早晨邮差走后,打开信箱一看,政府信件是淡黄色牛皮纸信封,金融机构来信是白色厚纸信封。整个岛屿的生活节奏恰如木心的诗句:“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郵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当地网购很不发达,运费很贵,买个小东西可能少则三五欧、多则十欧。速度也很慢,从下单到收到,一个星期算快的,两个星期也属正常。跨国购买更是没谱。有一次我从网上买东西,眼睁睁地看着货物从美国出发,一路东行,忽然急转直下去了南半球,就此遗失在大西洋上空。还有一次,我从中国寄东西,包裹先发到波兰,再转英国,停留了很久后,飞奔德国。我一看势头不好,赶快联系货运,终于让包裹悬崖勒马。还有一次,我从亚马逊购物,自英国寄爱尔兰,那浅浅的一湾海竟成了包裹的葬身之地。我问邮递员,他耸耸肩:“亚马逊!”所以,除非当地商店实在买不到,我才网购。
去年3月底,爱尔兰发生新冠肺炎疫情,仓促之下“封国”,除了出售生活必需品的商店,别的都关门了。因为准备不足,刚开始那个月,购物者和商家都蒙了,一股脑儿抢购卫生纸、消毒液,导致货架上长期没有卫生纸,有的人甚至把卫生纸当作礼物赠送亲友。此后,许多人被迫开启网购模式。可是,商家习惯了慢悠悠的节奏,根本没准备好。有一次我在一家连锁药妆店买日化用品,光排队进入网购系统就排了一个多小时,送货时间排到一个月后。另一家大超市网上排队买单后,还要排队下单送货,我半夜三更抢位置,也只排到了3个星期后。商家补货极慢,库存空了后这件货品往往就“永远下架”。不少东西下单时有,配送时缺货,只能买到什么算什么,混一天是一天。
随着秋季的来临,原已平静的疫情又开始反复。10月,爱尔兰进入二次“封国”,除原先的“非必要店家”关门外,一些综合性商场还封闭了衣物、玩具等“非必要商品”柜面。这样一来,大家不得不重温网购技巧。
过去在爱尔兰,购物网站和大企业主导的网上“黑色星期五”,不过是商家日常促销的一部分,喜欢光临本地商家的爱尔兰人也不怎么关注它。去年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家被迫习惯了网购,“黑五”也成为许多商家的存亡之战。而经过上一次“封国”洗礼,许多商家倒闭了,幸存下来的则在供应、物流等方面都有明显改进。曾经两周才能到家的货,现在两天到了;曾经彻夜排队等位下单的,现在可以立刻下单;曾经高朋满座的餐馆,现在生意全靠外卖;曾对网购不屑一顾的商场,也开始力推自家的积分二维码。在“黑五”临近之际,商家更是纷纷推出网上促销广告……对爱尔兰出售“非必要物资”的商家来说,这是他们唯一的销售渠道,假如熬不过“封国”这5个星期,下一站就是破产。
爱尔兰政府和商界曾力推网购与移动支付,收效并不显著,没承想疫情一来,这些目标倒是轻易达成了。
摘自《环球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