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端午药市当归几种混伪品药材的组织比较研究

2021-05-21 20:32李剑美管丽佳赵芳周明敏赵锋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21年2期
关键词:当归

李剑美 管丽佳 赵芳 周明敏 赵锋

【摘 要】 目的:端午药市是一年一度的药膳药材盛会,“大芦山当归”是普洱地区有名的药膳药材。方法:本文从普洱药材市场中收集24份“当归”药材,采用石蜡切片法制成永久装片,用CaseViewer来观察和测量“当归”药材的归头、归身、归尾的木栓层、皮层、韧皮部、木质部的厚度和油室的大小、面积、数量以及分泌细胞的数量。结果:8种当归药材均有双子叶植物根的基本构造,即从外至内有木栓层、皮层、韧皮部和木质部组成,均有油室的分布,部分种有树脂道的分布。结论:8种“归”药材横切面结构相似,但是其显微数量水平差异显著,因此可以从木栓层厚度、韧皮部厚度、木质部厚度、油室面积4个指标的显微数据的差异水平鉴别8种当归药材。

【关键词】 当归;混伪品;显微;组织切片

【中图分类号】R282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21)04-0040-09

当归[Angelica sinensis (Oliv.) Diels],属于伞形科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生产在甘肃东南部,岷县的产量多,质量好,其次为云南、四川、陕西、湖北等省。

普洱端午药市是一年一度民族药膳药材盛会,市场上约有136的药材[1],常见的药膳药材65种[2],其中文献记载有毒中草药19种[3]。“大卢山当归”为当地主要特色、道地和药膳药材,“卢山当归鸡”是远近闻名的一味药膳。笔者在走访普洱市其他县区时发现,其他县区端午集市也常有“归”类药材,多数以“当归”为名,均为伞形科植物,外形较为相似。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收集端午药市以“归”为名的药材,共收集24份当归混伪品(每种药材收集3份),经DNA鉴定分别为紫花前胡[Angelica decursiva.(Mip.)Franch]、辽藁本[Ligusticum jeholense(Nakai et Kitagawa) Nakai et Kitagawa] 石防风[Peucedanum terebinthaceum(Fisn.)Fisch]、藁本(Ligusticum acuminatum Oliv)、拐芹(Angelica polymorpha Maxim)、滇芹(Meeboldia yunnanensis Wollf)、川明参(Chuanminshen violaceum Sheh et Shan)、藁本(Ligusticum acuminatum Oliv)。材料信息见表1。

按照《中国药典》规定的方法,将待测样品按照归头、归身和归尾切成厚20~40μm的横切片,并用CaseViewer来观察和测量“当归”药材的归头、归身、归尾的木栓层、皮层、韧皮部、木质部的厚度和油室的大小、面积、数量以及分泌细胞的数量。选取代表性显微制片拍照。

2 结果分析

2.1 8种“归”药材横切面以及不同部位的细胞简图 比较8种“当归”的细胞简图(见附图1-8),在细胞简图中的字母表示为:ck-木栓层、c-皮层、cle-裂隙、oca-油室、ph-韧皮部、cam-形成层、x-木质部、1-树脂道。

附图1,墨江大叶当归归头、归身与归尾皆呈圆柱形,归头横切面>归身横切面>归尾横切面。组织切片由外至内可分为木栓层、皮层、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其中韧皮部极其宽广,且伴有裂隙的存在。油室主要分布在韧皮部与木质部中,数目较多,分泌细胞数量在6~10個之间,归头中存在少量树脂道,归身和归尾中没有树脂道的分布。

附图2,墨江矮归归头、归身与归尾皆呈圆柱形,且归头横切面>归身横切面>归尾横切面。组织切片由外至内可分为木栓层、皮层、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其中韧皮部相对宽广,细胞相对紧致,仅归头中存在少量裂隙,油室主要分布于皮层、韧皮部与木质部中,且数目较多,分泌细胞的数量在8~12个之间,在归身韧皮部中存在大量的树脂道。

附图3,墨江栽培当归归头、归身与归尾皆呈圆柱形,且归头横切面>归身横切面>归尾横切面。组织切片由外至内可分为木栓层、皮层、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其韧皮部比较宽广,细胞结构松散,存在较多的裂隙,油室主要分布于韧皮部,且数量较少,分泌细胞的数量在6~15个之间,且归身中无油室存在,细胞中没有树脂道的分布。

附图4,墨江野生当归归头呈不规则形状,归身与归尾皆呈圆柱形,且归头横切面>归身横切面>归尾横切面。组织切片由外至内可分为木栓层、皮层、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其韧皮部比较宽广,细胞结构松散,存在较多裂隙,油室主要分布于皮层、韧皮部与木质部中,且数量较多,分泌细胞的数量在5~11个之间,细胞中无树脂道的分布。

附图5,澜沧当归归头、归身与归尾皆呈圆柱形,且归头横切面>归身横切面>归尾横切面。组织切片由外至内可分为木栓层、皮层、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其韧皮部相对宽广,细胞结构松散,存在较多裂隙,油室主要分布于皮层和韧皮部中,且数量中等,但其归头的木质部中也存在一些油室,分泌细胞的数量在5~11个之间,细胞中无树脂道的分布。

附图6,西盟当归归头、归身与归尾皆呈圆柱形,且归头横切面>归身横切面>归尾横切面。组织切片由外至内可分为木栓层、皮层、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其韧皮部相对宽广,归头细胞紧致无裂隙存在,但归身与归尾的细胞结构松散,存在较多的裂隙,油室主要分布于韧皮部,数量较多,但其归头的木质部中也存在油室,分泌细胞的数量在4~7个之间,细胞中无树脂道的分布。

附图7:大芦山当归归头、归身与归尾皆呈圆柱形,且归头横切面>归身横切面>归尾横切面。组织切片由外至内可分为木栓层、皮层、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其韧皮部相对宽广,细胞结构松散,存在大量的裂隙,其油室主要分布于皮层、韧皮部与木质部中,,数量较多,分泌细胞的数量在5~12个之间,细胞中无树脂道分布。

附图8,镇沅秦归归头、归身与归尾皆呈圆柱形,且归头横切面>归身横切面>归尾横切面。组织切片由外至内可分为木栓层、皮层、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其韧皮部较为宽广,细胞结构松散,存在大量的裂隙,其油室主要分布于归尾韧皮部中,且数量较少,其归头、归身中皆无油室,分泌细胞的数量在5~7之间,细胞中无树脂道分布。

8种不同地方的“归”药材,横切面外至内可分为木栓层、皮层、韧皮部、形成层和木质部,韧皮部相对宽广,均有油室和分泌细胞。树脂道仅见于墨江大叶当归和墨江矮归中。 因此单从组织结构上不能将8种“归”药材鉴别开来,需要做8种“归”药材的显微数量比较。

2.2显微组织切片的数量比较分析

2.2.1不同部位的木栓层厚度比较 见表2。

以某一指标条件下的两个物种显著差异为分支点,建立8种“当归药材”的检索路径如下:

1.归头木栓层厚度大于等于127μm2

1.归头木栓层厚度小于127μm3

2.归身木栓层厚度大于等于101μm 墨江野生当归

2.归身木栓层厚度小于101μm 西盟当归

3.归头木栓层厚度为66μm以下澜沧当归

3.归头木栓层厚度为66~91μm4

4.归身木栓层厚度大于等于139μm墨江大叶当归

4.归身木栓层厚度小于139μm5

5.归身大于木栓层厚度大于等于77μm 墨江矮归

5.归身大于木栓双层厚度小于77μm6

6.归身大于木栓层厚度大于等于66μm大芦山当归

6.归身大于木栓层厚度小于66μm7

7.归尾大于木栓双层厚度大于30μm墨江栽培当归

7.归尾大于木栓层厚度大于30μm镇沅秦归

综上,以木栓层厚度显微数量为鉴定依据,可以鉴别8种“当归”药材,由此木栓层可作为独立的鉴定点。

2.2.2 不同部位的皮层厚度比较 见表3。

以皮层厚度指标下的两个物种显著差异为分支点,建立8种“当归药材”的检索路径如下:

1.归头皮层厚度大于113μm墨江栽培当归

1.归头皮层厚度小于113μm2

2.归尾皮层厚度大于34μm3

2.归尾皮层厚度小于34μm墨江野生当归

3.归尾皮层厚度大于56μm4

3.归尾皮层厚度小于56μm墨江大叶当归

4.归头皮层厚度大于68μm5

4.归头皮层厚度小于68μm澜沧当归

5.归尾皮层厚度大于78μm墨江矮归

综上,以木栓层厚度显微数据为鉴定依据时,只可以鉴别出墨江栽培当归、墨江野生当归、墨江大叶当归、澜沧当归和墨江矮归,其他3种当归的皮层厚度极其相近,无法进行鉴别。由此皮层厚度不可作为独立的鉴定点。

2.2.3 不同部位的韧皮部厚度比较 见表4。

1.归头韧皮部厚度大于6748μm墨江大叶当归

1.归头韧皮部厚度小于6748μm2

2.归头韧皮部厚度大于3015μm墨江栽培当归

2.归头韧皮部厚度小于3015μm3

3.归头韧皮部厚度大于1456μm大蘆山当归

3.归头韧皮部厚度小于1456μm4

4.归头韧皮部厚度大于1301μm5

4.归头韧皮部厚度小于1301μm6

5.归身韧皮部厚度大于1945μm镇沅秦归

5.归身韧皮部厚度小于1945μm墨江野生当归

6.归身韧皮部厚度大于1705μm墨江矮归

6.归身韧皮部厚度小于1705μm7

7.归身韧皮部厚度大于625μm澜沧当归

7.归身韧皮部厚度小于625μm西盟当归

综上,以韧皮部的显微数据为鉴定依据,可以鉴别8种“当归”药材,由此韧皮部可作为独立的鉴定点。

2.2.4 不同部位木质部厚度比较 见表5。

1.归头木质部厚度大于5901μm墨江栽培当归

1.归头木质部厚度小于5901μm2

2.归头木质部厚度大于4813μm墨江大叶当归

2.归头木质部厚度小于4813μm3

3.归头木质部厚度大于1875μm大芦山当归

3.归头木质部厚度小于1875μm4

4.归头木质部厚度大于1281μm5

4.归头木质部厚度小于1281μm6

5.归身木质部厚度大于1968μm墨江矮归

5.归身木质部厚度小于1968μm7

6.归头木质部厚度大于1166μm澜沧当归

6.归头木质部厚度小于1166μm镇沅秦归

7.归身木质部厚度大于668μm墨江野生当归

7.归身木质部厚度小于668μm西盟当归

综上,以木质部的显微数据为鉴定依据,可以鉴别8种“当归”药材,由此木质部可作为独立的鉴定点。

2.2.5 不同部位的油室面积比较 见表6。

1.归头油室面积大于7834πμm墨江矮归

1.归头油室面积小于7834πμm2

2.归头油室面积大于1186πμm3

2.归头油室面积小于1186πμm西盟当归

3.归身油室面积大于5033πμm4

3.归身油室面积小于5033πμm5

4.归尾油室面积大于2936πμm墨江大叶当归

4.归尾油室面积小于2936πμm墨江野生当归

5.归身油室面积大于2413πμm6

5.归身油室面积小于2413πμm澜沧当归

6.归身有油室大芦山当归

6.归身无油室7

7.归头有油室墨江栽培当归

7.归头无油室镇沅秦归

综上,以木质部的显微数据为鉴定依据,可以鉴别8种“当归”药材,由此木质部可作为独立的鉴定点。

在普洱药材市场上流通着的8种“当归”中,墨江矮归的归身中存在大量的树脂道,墨江大叶当归的归头中有少量的树脂道,通过检索表检索,可以从木栓层、韧皮部、木质部、油室面积这四个方面确定当归的物种,皮层检索表只可鉴别出部分,要想鉴别出其他还需要其他的輔助手段。

3 结论与讨论

当归作为普洱当地主要的一味药膳食材,在“端午药市”上同物异名,同名异物的现象非常普遍,严重干扰了当归药材的秩序。市场流通的“当归”都是伞形科的植物块根,分属于当归属(2种)、藁本属(4种)、川明参属(1种)、滇芹属(1种)。《中国药典》[4]收录的有藁本、辽藁本、紫花前胡3种。藁本、辽藁本有祛风,散寒,除湿,止痛。用于风寒感冒,巅顶疼痛,风湿痹痛。紫花前胡当归属植物,降气化痰,散风清热。用于痰热喘满,咯痰黄稠,风热咳嗽痰多。川明参属只有1种,特产于中国,根入药,为利肺、和胃、化痰、解毒的作用[5]。滇芹属只产1种,产于云南,主治感冒风寒,发热头痛[5]。正品当归为当归属当归植物,能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伞形科植物多数可入药,花小、形态差异小,因此彼此之间互为混伪品的现象较为普遍,石防风常作为前胡的混伪品[6]。同科同属植物的显微结构很类似,因此显微数量差异比较分析是近缘属种鉴别的主要依据,如李剑美[7]利用显微数量的差异鉴别了兰科白及及其混伪品。

本文以某一指标条件下的两个物种显微数量显著差异为分支点,利用平行检索表鉴别“当归”药材,在观察分析的5个指标中,除皮层厚度不能鉴别外,其余的木栓层厚度、韧皮部厚度、木质部厚度、油室面积4个指标都可以鉴别8种药材。但是其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生长周期、生育期、地理环境都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还应以油室的数量,分布的区域,树脂道的有无作为鉴别8种“当归”药材的辅助手段。

参考文献

[1]蔡秀江,周葵,黄美艳,等.普洱民俗“五月端午吃药根”的药用植物资源调查[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8,27(8):138-146.

[2]刘颖颖,姚昕,李海涛,等.普洱端午药市植物的民族植物学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25(22):128-131.

[3]康国娇,周葵,姜俊玲,等.普洱“端午药膳”常见毒性药材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8,27(10):25-2.

[4]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第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

[5]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6]吴沿胜,吴沿友,刘宇婧,等.前胡及其混伪品的中药鉴定学研究进展[J].中草药,2017,48(11):2335-2339.

[7]李剑美,尚宇南,叶德平,等.白及与其代用品的形态组织学对比研究[J].中药材,2016,39(4):747-752.

(收稿日期:2020-8-30 编辑:刘斌)

猜你喜欢
当归
药用植物当归早期抽薹研究进展
骨刺胶囊的质量标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