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峰 王语桐
蒲公英为菊科蒲公英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有黄花地丁、婆婆丁、华花郎等别称。提起蒲公英,大家的第一印象肯定都是轻风拂过后漫天飞舞的白色“小伞”,其实这只是蒲公英种子上白色冠毛结成的绒球,而蒲公英黄色的小花,则低调雅致隐藏于草地之中。
蒲公英的花果期是4至10月,分布于中国黑龙江、新疆、广西等27 个省、市、自治区,适应性较强,在低海拔地区的山坡、草地、路边、田野和河滩随处可见。你在路旁散步时随口称呼的“小黄花”,或许就是还未结成白色绒球、在百花齐放的春季泯然众“花”的蒲公英!那么,如何在众多的黄色小野花中发现蒲公英呢?主要特征要记好:蒲公英高度一般为10~25 厘米;叶边缘常具波状齿或羽状深裂,基部渐狭成叶柄,叶柄及主脉常带红紫色,花葶上部也呈紫红色,密布白色柔毛;它的茎秆青翠细弱,用手一掐,会有乳白色的汁液流出,注意这些汁液略有毒性,不可过多沾染哦!
仔细观察我们还会发现,蒲公英的叶子在多数情况下会和花茎一样长,有时甚至会出现叶子比花茎还要长的情况,这也是用来分辨蒲公英的特征。
蒲公英是真正意义上的“两生花”,一次为了绽放,一次为了自由。这样诗意的评价,与蒲公英特殊的传播方式有关。
蒲公英大部分营养物质用于发展根系和次年的再次生长。自然也就不可能有多余的养分来发展果皮、果肉去吸引鸟兽啄食;再加上其籽实体极为轻小,唯一的自然播种途径只能是依靠风力来完成了。当蒲公英的花季过后,金黄色的花瓣脱落,随后会长出白色的“绒球”。当蒲公英“第二次绽放”时,成球的姿态充满了美感与生命力。一阵微风吹过,种子就像小伞一般随风飘落到各处。如果掉落之地适合生存,待到明年春天,种子就会发芽、开始新的生命循环。
除了蒲公英是依靠风力传播种子,杨树、柳树等的种子也带有蓬松的纤维或薄翅,风一吹就随风飘飘扬扬地开始说走就走的旅行。综观自然界,大约35% 的木本植物是通过风力传播的。
“见缝即扎根,无谓身何处;生命赋大地,开花不求荣”,这句话精准描述了蒲公英默默无闻的一生。即使被吹到了土壤并不肥沃的地方,也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全力以赴地扎根、生存、发展、开花的心态,享受到更多的阳光和雨露,最终生根发芽。
蒲公英还为人类的健康做出很大贡献。在贺岁电影《我和我的家乡》第一个故事《北京好人》中有个蒲公英能治疗甲状腺癌的桥段,虽然这是因为情节需要进行了夸大,但蒲公英在中医上被誉为清热解毒、抗感染作用的“八大金刚”之一。日常生活中,蒲公英泡水、水煎,可用于清热解毒、利尿散结。特别是在天干风燥、万物生发的春季,很容易引起“上火”,蒲公英就是这个季节里大自然赐予我们的最好的“养生品”,每每成功“上位”,成为大家保温杯中的宠儿。药食同源的蒲公英还有很多种吃法,可用水焯一下直接蘸酱;可焯完后放些香油、盐、蒜泥、醋、糖等调味品凉拌;还可腌制食用,质朴清香。
蒲公英没有桃李的娇艳,也没有玫瑰月季的芬芳,但它传播着春天的气息,散发着顽强的生命气息。在田间、在草地、在路旁,让我们擦亮双眼,在小黄花中发现那坚强又可爱的“小伞兵”的身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