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凯旋,戴小丽
(1.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康复科,上海 201600;2.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检验科,上海 201600)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injury of keen,ACL)是一种常见的下肢运动损伤,在运动员群体中发病率较高,关节镜下重建术是其主要治疗方法,该手术具有创伤小、术野清晰等优点[1-2]。但是临床调查发现许多ACL患者在韧带重建术后会出现膝关节功能障碍,其主要原因有伤势过重、手术损伤大、术后康复锻炼不当等,膝关节功能障碍能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3]。对于出现膝关节功能障碍的患者,主要的治疗方法是康复治疗。传统的康复治疗方法较多,如关节松动训练、单一轴向膝关节松动辅助器械等,部分患者因疼痛、疗效不明显等原因丧失康复信心,进而影响康复效果。因此,为了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该科室结合患者的个体化特点,采用膝关节功能加速康复器进行系统性康复治疗。现选取2018年1月—2020年4月该院收治的112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进行对照分析,报道如下。
选取该院收治的112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为对象。纳入标准:经临床检查确诊为单纯的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已行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并在术后发生膝关节功能障碍;年龄18~45岁,性别不限;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关节内骨折等其他膝关节功能损伤的患者;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等其他严重疾病者;伴有明显的膝软骨破坏患者;妊娠期、哺乳期患者;治疗依从性差者。该研究已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两组,每组56例。对照组:男32例,女24例;年龄为20~42岁,平均年龄(28.9±3.2)岁;左膝损伤29例,右膝损伤27例。观察组:男30例,女26例;年龄为22~43岁,平均年龄(29.3±3.4)岁;左膝损伤31例,右膝损伤25例。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主要在康复医师和护士的指导下进行膝关节功能训练。根据患者的膝关节功能障碍情况为其制定个体化的康复训练方案,从被动的膝关节活动和下肢肌肉按摩开始,循序渐进地过渡到膝关节屈曲、伸直、旋转等活动,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直抬腿、抗阻伸膝、抗阻屈膝等训练,进行关节负荷训练和本体感觉训练,循序渐进地增加训练的强度和难度。连续治疗6个月。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膝关节功能加速康复器开展康复治疗。采用下肢康复器(continues passive motion,CPM)[杭州亿凡医药器械有限公司,浙食药监械(准)字2012第2260142号]进行治疗,治疗前先对患者进行简单的康复器治疗健康宣教,取得其信任、配合及理解。测量患者的下肢长度,调整好支架的位置,使之适合患者患腿的长度,将患腿放到CPM机的支架上,固定好脚套和约束带,使大腿尽量与活动支架贴紧,然后根据患者的膝关节被动屈曲角度选择适当的治疗角度,一般每治疗5分钟后可增加1°,下次治疗则从上次的最大屈曲角度开始,直到屈曲角度达到120°即可停止,治疗30 min/次,2次/d。在CPM机治疗的间隔时间,康复护士可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主动和被动的膝关节屈伸活动。连续治疗6个月。
(1)疗效判定标准:于治疗6个月后进行治疗效果的判定。膝关节周围无肿胀疼痛、压痛,且膝关节屈伸活动正常,活动度≥120°为临床治愈;膝关节的肿胀疼痛症状明显缓解,在活动时有轻微疼痛感,膝关节屈伸活动度90°~119°为显效;治疗后膝关节肿胀疼痛症状有所好转,关节活动度60°~89°为有效;治疗后膝关节活动度、临床症状依然无明显好转为无效。总有效率=(临床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膝关节功能评分:在治疗前、治疗1、3、6个月后,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系统评价膝关节功能,满分100分。
(3)膝关节活动度:在治疗前、治疗1、3、6个月后,检测患者的膝关节屈伸活动度。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治愈14例,显效26例,有效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43%(54/56);对照组临床治愈10例,显效22例,有效1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3.93%(47/56)。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40,P=0.026)。
治疗前,比较两组的膝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6个月后,观察组的膝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的膝关节功能评分[(±s),分]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的膝关节功能评分[(±s),分]
?
治疗前,比较两组的膝关节屈体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6个月后,观察组的屈伸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的膝关节屈伸活动度[(±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的膝关节屈伸活动度[(±s),°]
?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是一类较为常见的膝关节内损伤,多见于运动员。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治疗方法也取得了新进展,韧带重建术具有显著的疗效,能最大程度地保留患者的膝关节功能,避免关节软骨变性,阻止病情的进一步恶化,目前已得到广泛应用。但是也有部分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受制动、炎性刺激等因素的影响,出现膝关节内水肿、静脉回流受限、肌肉萎缩、功能受限等,引起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
对于韧带重建术后出现的膝关节功能障碍,目前临床上以康复治疗为主,但传统康复治疗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影响康复治疗的依从性和积极性,很多患者因无法耐受康复训练时的疼痛而不能配合,甚至放弃治疗,影响康复进程和康复效果[4]。因此,该科室对患者采用加速康复器开展康复训练,目前CPM康复器已在膝关节、髋关节、踝关节的康复治疗中应用并有显著效果[5]。在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治疗中,CPM机能通过持续的被动牵引和模拟人体的生物力学循序渐进地增加膝关节活动度,松解膝关节内的纤维性粘连,并能促进关节软骨、关节周围组织延伸功能的恢复,改善膝关节功能[6]。另外,CPM机开展的康复训练能促进关节肿胀、疼痛症状缓解,改善关节活动度,提高患者的康复治疗自信心[7]。在应用CPM机开展康复治疗过程中,由于其运动缓慢且稳定,无需患者的主动活动,不会引起肌肉疼痛,能长时间练习,运动时的角度和速度可根据患者的自主功能恢复情况而增加,肌肉不收缩也不负重,关节的受力小,十分安全[8]。将CPM机康复训练与常规的康复训练结合起来能发挥二者的协同作用,初期开展CPM机康复训练,调节膝关节的内环境,促进肿胀疼痛症状缓解,促进损伤组织修复,提高关节活动度;随后循序渐进地开展常规的康复训练,逐渐恢复膝关节功能。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1、3、6个月后,观察组的膝关节功能评分和膝关节屈曲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治疗中应用膝关节功能加速器,疗效显著,可促进患者膝关节活动度的增加和膝关节功能恢复,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