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盆底肌康复训练中的作用

2021-05-21 05:37焦桂秀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1年2期
关键词:肌张力盆底肌力

焦桂秀

(日照市中医医院,山东日照 276800)

盆底肌功能失常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妇产科疾病。盆腔压力、胎儿生长及便秘等因素,可使孕妇子宫颈、子宫体及阴道前壁的解剖位置发生改变,继而引起盆底功能障碍[1]。盆底肌功能失常若未得到及时处理,将引发各种严重后果,如可能引起压力性尿失禁、子宫脱垂等,长此以往,还可能对女性的性生活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2]。临床上一般采用康复训练治疗盆底肌功能失常,但是,由于训练持续时间长,产妇在此期间极易产生负面情绪等,不利于康复训练的顺利开展[3-5]。因而,给予产妇切实有效的护理,对改善盆底功能障碍、促进盆底肌的康复是十分有必要的。该研究选取该院2019年8月—2020年7月收治的110例需进行盆底肌康复训练的产妇为对象,探析优质护理在改善产妇训练效果中的临床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110例需进行盆底肌康复训练的产妇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均为单胎;可坚持完成盆底肌康复训练;对该次研究知情,且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患有肝肾等脏器疾病者;精神异常或沟通异常者;患有妊娠并发症;临床资料不完整者;中途退出者。研究已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的认可。

按就诊前后顺序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5例。常规组:年龄21~33岁,平均年龄(27.1±5.2)岁;26例为初产妇,29例为经产妇;盆底肌力:10例为0级,24例为Ⅰ级,21例为Ⅱ级。优质组:年龄20~35岁,平均年龄(27.5±4.9)岁;28例为初产妇,27例为经产妇;盆底肌力:11例为0级,27例为Ⅰ级,17例为Ⅱ级。比较上述两组产妇的临床基线资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包括为产妇提供整洁、舒适的病房环境;对产妇的各项症状及体征进行严密观察;给予产妇简单的盆底功能训练指导,告知其训练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

优质组产妇采用优质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1)心理干预:大多数产妇在得知自己出现盆底肌功能失常后,往往会产生一些不良情绪,如不安、害怕、焦虑等,继而影响其盆底肌康复训练的顺利进行。对此,护理人员应主动和产妇交流,密切留意其情绪状态。若发现产妇存在不良情绪,可询问原因,并对其展开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为产妇讲解有关盆底肌功能失常的相关知识,并对产妇提出的相关问题予以耐心细致的解答,从而消除其因错误认知而产生的不良情绪。此外,可向产妇说明坚持盆底肌康复训练的重要性,介绍一些坚持训练后病情好转的病例,提升其训练的积极性与配合度。

(2)个性化训练:产妇盆底肌损伤情况各有不同,护理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为其制定更为合理的训练方案。在训练中可引导产妇将肛门抬起,屏住呼吸,且维持肛门抬起的姿势,使肌肉收缩2~3 s,之后再呼吸,放松身体,并将肛门放下,间隔2~3 s后,再重复上述动作,每天坚持3~5 min[6-7]。此外,还可引导产妇正确使用盆底康复训练器,以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提醒产妇需每日坚持训练,不可中断。

(3)饮食干预:在饮食上,护理人员需叮嘱产妇以清淡的食物为主,多食用新鲜的水果与蔬菜;不可食用辛辣、油腻及带刺激性的食物,不可饮用浓茶、咖啡,禁止吸烟、饮酒,帮助产妇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4)家属培训:产妇身体的康复离不开家人的支持与帮助。对此,护理人员需加强对家属的培训,向其说明产妇的基本情况、日常护理中的注意事项、盆底肌康复训练的作用等,从而使产妇得到更好的家庭护理[8-9]。此外,还需引导家属多关心、鼓励产妇,尤其是在盆底肌康复训练方面,应监督与鼓励产妇,使其能够坚持训练,从而获得更好的康复效果。

两组产妇均干预2个月。

1.3 效果判定标准

护理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退,盆底肌力已恢复至正常水平,为基本治愈;护理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显著改善,盆底肌力提升2个级别,为显效;护理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好转,盆底肌力提升1个级别,为有效;护理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未好转,且有加剧的趋势,盆底肌力较干预前无明显变化,为无效[10]。

1.4 观察指标

(1)对产妇护理前后的盆底肌张力情况进行评估,分值在0~5分之间。其中,盆底肌并无收缩为0分;盆底肌存在轻度的颤动为1分;盆底肌存在小范围的收缩为2分;盆底肌出现完全收缩,且未发生对抗情况为3分;盆底肌收缩基本恢复至正常状态,且有轻微对抗现象为4分;盆底肌出现较强收缩,且对抗处于正常状态为5分[11]。产妇得分越高,表明其盆底肌恢复越理想,反之则越差。

(2)对产妇护理前后的尿失禁情况进行评估。若产妇每周漏尿次数为1次,为1分;若每周漏尿次数在2~3次,为2分;若每周漏尿次数在4~6次,为3分;若每周漏尿次数在7次及其以上,为4分。产妇得分越高,说明其尿失禁症状越严重,反之,则说明其尿失禁得到改善[12-13]。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护理效果对比

护理后,优质组的总有效率为91.4%,高于常规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比较[n(%)]

2.2 护理前后盆底肌张力情况对比

护理前,比较两组的盆底肌张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的盆底肌张力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优质组的盆底肌张力评分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前后盆底肌张力比较[(±s),分]

表2 两组护理前后盆底肌张力比较[(±s),分]

?

2.3 护理前后尿失禁情况对比

护理前,比较两组的尿失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产妇的尿失禁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优质组的尿失禁评分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前后尿失禁比较[(±s),分]

表3 两组护理前后尿失禁比较[(±s),分]

?

3 讨 论

产妇在产后极易发生盆底肌功能失常,对其正常生活造成极大影响,因此,加强对产妇的盆底肌康复训练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与价值。开展盆底肌康复训练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产妇的盆底肌收缩功能[14-15]。然而,每位产妇的盆底肌张力不尽相同,因而,为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在产妇进行康复训练期间,应遵守个性化原则,依据其实际身体状况予以合理调整,制定更为合理的训练方案。现今医疗水平日益进步,诸多新兴的护理模式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运用,优质护理就是其中之一。在盆底肌康复训练中,优质护理措施的实施,能充分激发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从而为产妇提供更好的服务,推进护理服务质量及效果的提升[16]。同时,各种措施能消除护患之间的陌生感,拉近彼此的关系,从而提升产妇的配合度,更有助于各项护理措施的开展,最终达到更理想的康复效果。此外,针对产妇的身体状况,对其进行心理疏导,能消除其不良情绪,避免产生应激反应而影响康复训练的顺利开展。而对产妇进行饮食指导,叮嘱其食用清淡且有营养的食物,可帮助其肌肉的增长,加速身体的恢复[17]。最后,引导家属积极参与到产妇的康复训练过程中,并适时给予产妇物质与心理上的支持,使其切实感受到家人的支持,继而更好地开展训练。

在该次研究中,采取优质护理的优质组产妇,护理后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仅采取常规护理的常规组产妇,该研究结果与吴少锋[18]的研究结论相近,由此可见,在产妇盆底肌康复训练的同时予以优质护理措施,可明显改善产妇的症状,促进其盆底肌功能的恢复。在盆底肌张力评分方面,优质组护理后的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对盆底肌康复训练产妇予以优质组所用护理措施,可促进产妇盆底肌张力的提升。最后,优质组产妇护理后的尿失禁得分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意味着采取优质组所用护理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产妇尿失禁症状的改善。

综上所述,在产妇盆底肌康复训练期间给予其优质护理,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可提升盆底肌力,还可改善尿失禁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行。

猜你喜欢
肌张力盆底肌力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体外循环术后肌张力增高的相关因素与护理对策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肉毒杆菌毒素治疗肌张力障碍型手震颤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
造就美肌力 一日之际在于晨
肌张力障碍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