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吉明
(济南市历城区人民医院针灸科,山东济南 250115)
周围性面瘫是一种特发性面部神经麻痹疾病,也可称之为面神经炎[1],发病原因为茎乳突孔内急性非化脓性炎症。从中医学角度,该疾病属于“口眼歪斜”“口僻”,发病机制为络脉空虚,风寒入侵,导致患者气血运行受阻。周围性面瘫患者临床表现为面部一侧表情呆滞或麻木,肌肉有瘫痪感,无法自主进行闭目、皱眉等,眼睑也闭合不全[2]。研究发现,若患者在发病初期就能及时得到有效治疗,往往能较快恢复,否则会留下后遗症,延长病程,甚至难以痊愈,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在周围性面瘫中,风寒型是最为常见的类型,为了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该研究选择2019年10月—2020年10月该院收治的80例风寒型周围性面瘫患者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选取该院收治的80例风寒型周围性面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中,男19例,女21例;年龄19~57岁,平均年龄为(39.8±8.1)岁;病程1~10 d,平均病程为(5.1±3.2)d;左侧面瘫15例,右侧面瘫25例。对照组中,男17例,女23例;年龄20~56岁,平均年龄为(39.6±8.0)岁;病程1~10 d,平均病程为(5.0±3.2)d;左侧面瘫18例,右侧面瘫2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参考《神经病学》中周围性面瘫的西医诊断标准,患者临床均有急性起病、感染、眼裂变大、口角下垂、颊肌瘫痪等症状[3];参考《针灸治疗学》中面瘫的中医辨证分型标准,患者均有受凉史以及口眼歪斜、恶寒、咳嗽、舌苔泛白等症状,属于风寒型周围性面瘫[4];患者均为单发性面瘫;患者年龄18~60岁;患者均在发病2周内入院就诊;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中枢性面瘫患者;因脑外伤、感染、神经疾病等诱发的面瘫患者;合并严重脏器病变的患者;存在精神疾病的患者;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的患者;不配合研究,不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
对照组患者接受基础治疗与常规针刺治疗。叮嘱患者保持清淡饮食、正常作息、充足的休息时间。同时开展心理疏导,稳定患者情绪,确保其积极配合治疗。口服弥可保片[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812],0.5 mg/次,3次/d。常规针灸治疗取阳白、牵正等穴针刺。治疗1周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4个疗程。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温针灸治疗。取阳白、牵正、太阳、合谷、下关、颊车、地仓为主穴;配穴:抬眉困难者取攒竹,鼻唇沟变浅者取迎香,人中沟歪斜者取水沟等,使用0.3×40 mm的华佗牌针灸针(苏州医疗用品有限公司,苏械注准20162270970号),在患者面部患侧取穴,予以常规针刺结合补泻手法,将艾绒置于针柄上点燃施灸,直到局部出现潮红,每次灸3~4个穴位,每穴灸2壮,针灸30 min。在此过程中要注意提前将硬纸板剪成圆形的纸片,在中间剪出小缺口,将其放置在施灸的穴位区,预防艾绒脱落烫伤患者,同时叮嘱患者在操作过程中不要随意移动,预防灼伤。治疗1周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4个疗程。
(1)采用Medtronic KEYPOINT高速肌电诱发电位仪[肌电诱发电位仪,Nicolet EDX型,上海企晟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国食药监械(进)字2013第2222711号]为患者做面神经肌电图检查,患者取仰卧位,连接地线后采用同芯的圆针电极刺入患者口轮匝肌中,刺激电极放在茎乳孔位置,不断加大电刺激量,对患者动作电位潜伏期和波幅加以记录和比较。
(2)采用第五次国际面神经外科专题研讨会推荐的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量表对患者面神经功能进行评分比较,采用面部残疾指数(facial disability index,FDI)量表从躯体功能和社会功能两个方面对患者的面神经功能进行评分比较[5]。
(3)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6]:痊愈:治疗后患者面神经功能完全恢复正常;显效:患者治疗后H-B分级提高超过2级;有效:患者治疗后H-B分级提高1~2级;无效:患者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无显著变化。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计量资料以(±s)表示,分别使用χ2检验与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治疗后潜伏期与波幅均优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潜伏期与波幅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面神经肌电图检查结果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面神经肌电图检查结果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 P<0.05。
?
治疗后,两组患者H-B评分、FDI躯体评分、FDI社会评分均优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B评分及FDI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B评分及FDI评分比较[(±s),分]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P<0.05。
?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我国中医书籍《内经》中已有关于周围性面瘫的记载,将其归属于“口眼歪斜”“口僻”的范畴。古代诸多医家均对该病的病因、病机以及针刺治疗方法有所论述。如《诸病源候论》中记载:“偏风口喎,是体虚受风,风入于夹口之筋也……使其经筋偏急不调,故令口僻也。”也有医者认为[7],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的发病机制为卫外不固、络脉空虚,风寒之邪入侵体内,导致面部经脉受损,表情肌肉功能出现障碍,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多数患者发病时尚处于疾病初期,寒气与邪气还未入侵经脉,因此应用温针灸对患者开展治疗,以疏通经络。温针灸通过点燃艾条的方式将热量输入患者体内,再通过针刺直达穴位,具有祛风散寒、温通经脉的作用,患者的面部经脉得以疏通,气血运行更为流畅,故该疗法对周围性面瘫具有很好的疗效。在取穴时,多选择引发周围性面瘫的关键穴位,如太阳、下关、阳白等,此外还要辨证加减取穴,针对患者的具体症状选用针对性的穴位。
在对温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的疗效评价中,最常用的是H-B量表,即House-Brackmann测评。此外,肌电图检查也是临床常用的评估方法,能对患者面神经功能进行客观和全面的评估,患者面神经出现脱髓鞘改变可使潜伏期延长,而轴突则直接损害患者波幅,导致其减低,观察这两项指标可以把握患者的治疗情况和病情表现。该研究中,采用温针灸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B评分、FDI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及应用常规针刺治疗的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表明温针灸对患者的疗效更好。该结果与郭志明[8]的研究结果相似,再一次证实其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风寒型周围性面瘫患者采用温针灸治疗的疗效显著,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