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减贫助推乡村文化振兴:一个尝试性的分析框架

2021-05-21 06:20
关键词:耦合旅游文化

郭 凌

一 研究缘起

贫困是长期阻碍中国农村发展的严峻问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探索持续减贫的路径与机制,是“三农”工作的中心内容。在乡村振兴战略成为“三农”工作总抓手、未来农村扶贫工作重心瞄准相对贫困的新背景下,亟需探索农村减贫与乡村文化振兴的系统路径,为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指明方向。

关于乡村振兴的内涵,学术研究领域并未进行明确界定。现有研究偏重乡村振兴的主体(1)贺雪峰《乡村振兴与农村集体经济》,《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第187-188页。、模式(2)阮文彪《乡村振兴中国模式及政府作为》,《现代经济探讨》2018年第6期,第95-96页。、路径(3)施德浩、陈浩、于涛《城市要素下乡与乡村治理变迁——乡村振兴的路径之辩》,《城市规划学刊》2019年第6期,第110-111页。等问题的探讨;或对乡村文化振兴进行政策解读(4)刘彦武《乡村文化振兴的顶层设计:政策演变及展望——基于“中央一号文件”的研究》,《科学社会主义》2018年第3期,第124-127页。、政策意义剖析(5)索晓霞《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土文化价值再认识》,《贵州社会科学》2018年第1期,第4-6页。,开展路径总结(6)高静、王志章《改革开放40年:中国乡村文化的变迁逻辑、振兴路径与制度构建》,《农业经济问题》2019年第3期,第55-57页。、问题分析(7)戚迪明、刘玉侠、任丹丹《转型中乡村文化建设的困境与反思》,《江淮论坛》2019年第6期,第16-19页。等研究。在旅游研究领域,尽管研究者把旅游视为减贫的重要工具,但国内研究对旅游减贫的内涵也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一是受到西方研究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末,西方研究提出PPT(Pro-poor Tourism)即“有利于贫困者的旅游”。PPT建立起旅游与贫困的直接联系,国内研究大多直接使用这一术语指代旅游减贫。二是国内政策变化较快。从传统“扶贫”“精准扶贫”到“脱贫”“精准脱贫”再到“消除相对贫困”,国家扶贫工作的顶层设计一直在尝试突破与跨越,也极大程度地影响着对旅游缓解贫困效应的表达。三是学术研究的相对滞后。首先,学术研究滞后于政策,如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提出“精准扶贫”,2016年学界才较为集中出现相关的理论成果(8)杨建、韩宗伟、张翊红《旅游精准扶贫的作用机理和推进策略》,《云南社会科学》2016年第6期,第52页。;其次,学术研究滞后于实践,20世纪80年代中国旅游产业呈现出缓解贫困的效应,但集中性的理论成果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9)曾喜田《实施“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 改变山区贫困面貌》,《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第4期,第72-75页。。

出于对路径效应的回应,国内研究也重视对乡村旅游与乡村文化振兴关系的探索,呈现出理论研究-实践研究-保障研究的研究思路。在理论研究层面,把乡村旅游视为传统文化活态传承(10)吴必虎、徐小波《传统村落与旅游活化:学理与法理分析》,《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第11-15页。,促进乡村脱贫的重要手段(11)蔡克信、杨红、马作珍莫《乡村旅游: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一种路径选择》,《农村经济》2018年第9期,第22-25页。。可持续发展(12)崔晓明《可持续生计视角下秦巴山区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统计与信息论坛》2018年第9期,第45页。、生态伦理(13)蔡梅良、李大静《论我国乡村旅游开发中生态伦理思想的渗透》,《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3期,第173-174页。、文化生态(14)喇明英《川甘青交界区文化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的理念与路径探讨》,《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第132页。、包容性增长(15)王超、郭娜《包容性旅游减贫中政府服务的影响因素与理论机制——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第59-64页。等理论提供研究视角与方法工具。在实践研究层面,出于理论指导实践的考量,探索乡村旅游与乡村文化振兴的协同路径得到重视,呈现出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介入特征。“老、少、边、穷”地区,深度贫困地区的乡村,尤其是民族村寨、传统村落获得较多关注(16)陈刚《发展人类学视角下西部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旅游开发》,《旅游学刊》2017年第2期,第11页。。在保障研究层面,许多研究提出构建保障机制要多方协力,政府做好公共服务(17)迟瑶、王艳慧、房娜《连片特困区贫困县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与县域经济时空格局演变关系研究》,《地理研究》2016年第7期,第1256页。,村落参与(18)王超《精准帮扶与社会治理路径研究——基于贵州肇兴侗寨旅游产业帮扶的扎根分析》,《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5期,第77页。、居民增权(19)许欢科、滕俊磊《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广西边境地区旅游扶贫研究——以大新县为例》,《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第115页。都是重要手段。

已有成果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支撑,但也存在着不足。一是尚未对概念形成学术共识,界定旅游减贫、乡村文化振兴等核心概念应当成为研究起点。二是缺乏系统性研究。理论研究更多关注对乡村旅游、乡村振兴的理论和实践,缺乏对旅游减贫与乡村文化振兴耦合关系的探讨,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研究碎片化。三是分析框架不明确。由于对旅游减贫、乡村文化振兴的耦合关系研究缺乏系统性,导致分析框架不明确,也为本文研究留下了空间。

二 旅游减贫与乡村文化振兴的耦合发展:概念界定与耦合基础

(一)概念界定

1.乡村文化振兴

基于文化主体视角,乡村文化是居民共同拥有的处境化经验及价值规范(20)吴理财《处境化经验:什么是农村社区文化以及如何理解》,《人文杂志》2011年第1期,第145页。,以乡村居民共享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为核心。在中西部欠发达与沿海不发达乡村,乡村振兴与“三农”工作重点有一致性。同时,根据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中央“一号文件”,乡村文化建设都有抓牢意识形态工作、保护传承优秀文化的共性,说明乡村文化振兴应当振兴优秀文化,对优秀传统文化实现继承创新。因此,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通过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公共文化、打造文明新风等,增加乡村居民文化自信,实现乡村文化的复兴,满足城乡居民文化生活需求的行动。乡村文化振兴的特征体现在四个方面:在内容上,乡村文化振兴的内容包含物质、制度、精神三种文化形态;在对象上,重视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与沿海不发达乡村优秀文化的振兴;在目标上,要留住乡村居民、吸引城市居民,缓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文化生活的需要与供给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在体系上,需要解决振兴主体、动力、路径、保障等关键性问题。

2.旅游减贫

20世纪80年代国内出现旅游减贫实践。1995年学术界出现第一篇旅游扶贫论文,介绍民族地区旅游缓解贫困的意义(21)王芳礼、王云星《略论布依族地区旅游扶贫开发问题》,《布依学研究(之五)——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五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995年,第88-92页。。“相对贫困”是贫困人口在行业、区域等比较中形成的贫困事实,也是贫困人口对贫困的主观感知(22)邢成举、李小云《相对贫困与新时代贫困治理机制的构建》,《改革》2019年第12期,第17页。。把“旅游减贫”置于“相对贫困”语境,有主观与客观意义。旅游减缓“主观相对贫困”是指贫困人口通过参与旅游发展增加获得感、幸福感,缓解贫困人口对相对贫困的主观感知;旅游减缓“客观相对贫困”是指贫困人口通过参与旅游发展实现经济收入达到相对贫困线以上。

据此,本文把“旅游减贫”界定为贫困主体通过参与旅游发展,缓解或者消除相对贫困。旅游减贫的重点对象是具有较好的旅游资源、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西部地区、民族地区和农村地区,目标是通过旅游发展缓解或解除相对贫困,研究内容上重视对主体能力建设,参与路径、政策保障等问题的研究(23)李如友、郭鲁芳《旅游减贫效应之辩——一个文献综述》,《旅游学刊》2017年第6期,第28-37页。。较之传统旅游减贫研究,在重点上有差异性,但在体系上有承接性。

(二)耦合基础

1.资源依赖的内在统一

旅游减贫与乡村文化振兴都高度依赖乡村经济、社会、文化、自然等环境,尤其是乡村优秀文化,既是旅游减贫的依赖资源,也是影响乡村秩序与居民行为的非正式规范。一方面,乡村优秀文化扎根历史传统、辐射社会生活,发挥着文化软实力对居民思维、行为方式的影响,塑造乡村价值规范和社会秩序,是维系乡村社会关系的精神纽带,承担着乡村社会的治理功能。同时,乡村优秀文化起到价值引导作用,承担文化治理功能,构建乡村社会振兴优秀文化的社会凝聚与社会认同。另一方面,贫困的产生和形成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联。优秀文化涵养摆脱贫困的内生动力(24)文化《文化建设激发民族社区治理内生动力——基于西北民族社区治理的实践探讨》,《西北民族研究》2014年第4期,第130页。,而旅游减贫有增加居民内生动力的优越性,乡村优秀文化与旅游减贫都是孕育贫困人口内生动力的土壤。同时,可持续性的旅游减贫活动也对文化资源有着依赖性。提取差异性的文化符号,开发出独特性的文化旅游产品,成为乡村社会和居民参与旅游减贫过程的核心竞争力。

2.发展着力点的内在统一

旅游减贫与乡村文化振兴均起步于自下而上的自主实践探索,兴起于自上而下的公共政策推动,这让两者的耦合在社会经济发展着力点有内在统一的基础。一方面,乡村旅游源于乡村居民自发行为,与之随行的是缓解减贫效应;2009年旅游减贫作为扶贫方式首次写进政府扶贫的纲领性文件《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中(25)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1年第35号。;振兴乡村文化在公共政策中首次出现于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对乡村文化振兴的专章论述(26)《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8年第5号,第8-9页。。另一方面,旅游减贫作为“富民工程”与“民生工程”,瞄准增加乡村贫困人口收入,促进贫困村落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多而优的文化旅游产品与服务,实现乡村文化传承与城乡文化共享。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只有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乡村文明,才能“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才能留得住乡村居民、吸引得来城市居民。旅游减贫与乡村文化振兴着力,共同承载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新时代需要。

3.依托路径的内在统一

旅游产业、文化产业是独立产业,但是通过产业融合能够较好地实现旅游减贫与乡村文化振兴的耦合发展。一方面,旅游减贫是通过贫困人口与地区参与旅游产业缓解贫困。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推进农业、旅游、文化等产业深度融合(27)《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7年第6号,第8页。。在乡村地区旅游、文化产业融合过程中,文化赋予旅游灵魂,创造旅游减贫消费空间;旅游成为传播现代文明载体,实现文化产业化的重要渠道。另一方面,乡村文化振兴需要产业支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指出,要“促进传统工艺提高品质、形成品牌、带动就业”,“促进文化资源与现代消费需求有效对接”(28)《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8年第29号,第33页。。乡村地区旅游减贫正是通过文旅融合,将优秀传统工艺转换为旅游资源,提升旅游品位,创造地方价值,增加就业机会。同时,通过产业融合,创造出地方特色文创产业,催生出满足游客需求的有内容、有体验的异地生活方式,成为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支撑。

4.发展目标的内在统一

旅游减贫和乡村文化振兴有较为统一的个体与社会目标、直接与长远目标。其中,个体层面的目标是“从低物质均衡的原生幸福到高物质均衡的次生幸福”,社会目标是“打破区域社会生态的贫困平衡,构建富足平衡”(29)李燕琴《反思旅游扶贫:本质、可能陷阱与关键问题》,《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第99页。。旅游减贫的直接目标是贫困人口与地区参与旅游发展实现经济增长,缓解甚至消除贫困;长远目标则是践行可持续性的绿色减贫路径,补齐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短板,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乡村文化振兴个体层面的目标是帮助城乡居民认识乡村文化价值,推动乡村居民珍惜文化传统,树立文化认同、重建文化自信;社会目标是激活乡村活力,让乡村文化在现代文明体系中明确定位,得以振兴和重建;直接目标是立足地方性知识,传承弘扬乡村传统文化,契合现代文化精神,重构乡村公共文化;长远目标是解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由乡村经济基础和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引发的文化建设问题,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三 旅游减贫与乡村文化振兴的耦合发展:一个分析框架

旅游减贫是典型的经济社会活动,旅游减贫与乡村文化振兴耦合发展的理论研究与具体行动体现在乡村文化空间中,落实到对相对贫困与乡村文化治理中。由于旅游减贫、乡村文化振兴是独立系统,相对贫困治理与文化治理有着双重目标,设计分析框架重点瞄准旅游减贫与乡村文化振兴耦合发展的理论构建、案例研究、路径设计与政策保障,贯穿整个研究的是跨多学科的理论视角、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一)旅游减贫与乡村文化振兴耦合发展的理论构建

构建旅游减贫与乡村文化振兴耦合发展的理论体系,目的在于多维度嵌合旅游减贫与乡村文化振兴两个独立系统,为推进耦合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1.乡村文化振兴理论

文化是包含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的复合整体(30)Edward B. Tylor, Primitive Culture: Researches into the Development of Mythology, Philosophy, Religion, Language, Art, and Custom, 4th ed.(London: John Murray Press, 1993), 1.,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种形态(31)郭凌、阳宁东、王志章《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的空间生产研究——基于对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泸沽湖的个案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第145页。。激活乡村内生动力是乡村文化振兴的抓手,这就要推进乡村物质文化振兴、乡村制度文化振兴、乡村精神文化振兴三个维度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其中,乡村物质文化振兴以振兴乡村道路、建筑、聚落等物质文化景观为内容;制度文化振兴以维系乡村道德秩序、重建乡村伦理、遵守国家法律制度、建立基层现代化治理体系为内容;精神文化振兴包括振兴乡村优秀文化观念、节庆仪式,树立乡村居民文化自信,建立城乡文化认同等内容。乡村文化振兴的三个维度成为乡村振兴文化驱动力系统的压力源,对乡村文化振兴主体产生驱动作用,形成主体响应机制,激发内生动力,进而形成系统耦合发展模式。

2.旅游减贫理论

贫困问题在限制个体改善生活可能性的同时,也对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阻止效应,这让优化贫困治理策略成为解决贫困问题的关键。相对贫困有主观贫困与客观贫困双重含义,也赋予旅游减贫以主观减贫与客观减贫的双重目标。一方面,旅游减贫有助于激发贫困人口参与旅游发展、脱贫致富、防止返贫的内生动力;另一方面,旅游产业的系统性特征也决定了旅游减贫的系统性。旅游减贫作为复杂系统,在主观贫困与客观贫困的相互作用下,驱动着旅游减贫系统的良好运作与发展。

3.旅游减贫与乡村文化振兴耦合发展的理论构建

耦合指两个或以上的体系之间通过彼此作用而联合起来,或通过内在机制彼此作用,形成一体化的现象。根据文化的空间生产理论,旅游发展中的乡村是行动主体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的网络,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相互作用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功能的文化空间体系。乡村文化振兴以乡村地域为基底,以增强内生动力为目标,以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为维度;旅游减贫以乡村地域为基底,以贫困人口参与为途径,以激发内生动力为手段,以消除主观贫困和客观贫困为维度。本文把乡村文化振兴与旅游减贫在乡村空间中通过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形成的耦合整体,界定为“旅游减贫-乡村文化振兴耦合系统”。

在“旅游减贫-乡村文化振兴耦合系统”中,政府、游客、居民、企业等多方主体共同参与旅游减贫。一是通过开发道路、交通、建筑等乡村文化景观,更新与修建停车场、厕所、游客中心、文化演艺场所等公共设施,推进村景一体化建设、优化乡村人居环境,实现物质文化维度的乡村文化振兴;二是通过汲取地方性知识与优秀文化资源,制定旅游社区参与制度、协调利益关系、共同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等规范市场经营秩序,构建“纵横交错”地方网状治理结构,助推乡村社区治理现代化,实现制度文化维度的乡村文化振兴;三是共同开发乡村节庆活动、地方手工艺品、特色旅游演艺产品、民俗传统新业态等文化旅游产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及其社会意义再生产,唤起乡村居民文化自信、城乡居民对乡村优秀文化认同,实现精神文化维度的乡村文化振兴。

总体而言,乡村文化振兴为旅游减贫提供目标导向,而旅游减贫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有效途径。多方主体通过在“旅游减贫-乡村文化振兴耦合系统”的共同行动,实现乡村文化振兴、旅游减贫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最终推动耦合系统的良好运作(见图1)。

图1 乡村文化振兴-旅游减贫耦合系统

(二)旅游减贫与乡村文化振兴耦合发展的实证研究

1.面板数据测评

下面围绕旅游减贫、乡村文化振兴耦合发展的研究主题,测评国内各省旅游减贫、乡村文化振兴的耦合水平。研究数据部分源于旅游、文化等行业领域的统计年鉴资料,部分来自国家文化和旅游部门官方网站数据资料。鉴于面板数据的滞后性,搜集数据截至2019年12月,内容为2018年间的面板数据。数据测评有两个步骤。一是建立测评体系。测评体系涵盖“目标层-系统层-指标层-基础指标”四个部分。“目标层”指省域旅游减贫、乡村文化振兴的耦合指数;在“系统层”中,“乡村文化振兴”设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维度,“旅游减贫”设计客观贫困、主观贫困两个维度;“指标层”依托旅游减贫、乡村文化振兴两个系统,耦合发展系统的内涵设立,体现对耦合发展的理解;“基础指标”作为现状测评的可操作性指标,它的选取综合考虑面板数据的可获得性,以及旅游产业、文化产业的现实情况与发展要求。二是进行数据测评。选择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面板数据,测评各省域旅游减贫、乡村文化振兴的耦合水平,在此基础上,对省域耦合水平进行归类分析。

2.典型案例剖析

剖析典型案例是为了理清典型案例已有的耦合路径存在的共性,为设计旅游减贫与乡村文化振兴的耦合路径提供支撑。案例选择依据:一是地域分布相对均衡,根据乡村文化振兴的重点对象,明确典型案例来自中西部地区、沿海不发达地区乡村;二是案例典型性,根据面板数据测评结果,在旅游减贫、乡村文化振兴耦合水平高的省域,选择两个产业都有较好发展的乡村旅游社区;三是基础资料可获得,能够获取关注案例地的旅游减贫、乡村文化振兴耦合发展的论文专著、工作记录、政策文件、新闻报道等。首先是进行案例地推动旅游减贫、乡村文化振兴耦合发展的历史背景与现实需求分析,通过Ramsey-Cass-Koopmans无限期模型等,测度乡村地区的相对贫困现状,从现有路径内涵、主体、关键环节、优越性、存在不足几个方面对典型案例展开深入分析,并从路径的参与主体、关键环节等方面总结路径规律,最后从路径的不足中寻找问题共性,思考设计具有普适性的耦合路径需要完善的主体、环节、适用条件等内容。

3.实地调研分析

开展实地调研是为了了解旅游减贫、乡村文化振兴耦合发展的问题,进一步明确影响耦合的关键因素,为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耦合路径提供支撑。选择实证调研地主要考虑三大因素:一是地域分布相对均衡,根据乡村振兴的重点对象,明确实证调研地来自中西部地区、沿海不发达地区乡村;二是调研地有代表性,遴选国家贫困村旅游扶贫试点村落、5A(4A)级旅游景区内(周边)村落、国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减贫案例(2018-2020)》等获得国家、社会、行业、游客等广泛认可的乡村;三是现场可进入性,包括交通通达、住宿满足调研生活,自然环境适合调研工作,已经建立起社会关系网络,能够获取调研支持等。据此,挑选西部地区的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明月村、中部地区的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李坑村和东部地区的河北阜平县骆驼湾村作为实证调研地。

主要调研途径为实地走访、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调研对象包括旅游社区居民、村两委干部、旅游投资者、经营者、行政管理者、旅游者等。具体步骤包括调研准备、问卷发放与数据分析、深度访谈与扎根分析。调研准备包括针对研究的核心问题确定调研进度、制定调研计划,依托本文的理论构建,设计调查问卷、制定访谈提纲;问卷发放与数据分析需要在调研地发放问卷、搜集数据,运用SPSS、AMOS等软件工具,对问卷数据进行相关统计分析和结构方程验证;深度访谈与扎根分析则是围绕“耦合发展”核心问题,针对问卷数据集中呈现出的特征进行深度访谈,理清耦合发展的问题,运用扎根分析方法分析深度访谈内容,提炼访谈资料蕴涵的影响耦合发展的关键因素。

(三)旅游减贫与乡村文化振兴耦合发展的路径设计与政策保障

1.路径设计

耦合是协调和发展的统一,核心是在系统论思想下分析两个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和协调运行发展关系(32)周迪、王雪芹《中国碳排放效率与产业结构升级的耦合度及耦合路径》,《自然资源学报》2019年第11期,第2306页。。据此,本文把旅游减贫与乡村文化振兴的耦合路径界定为:在乡村空间范围内,旅游产业、文化产业内的各要素通过不同层面的相互影响、相互协作,实现旅游产业缓解贫困、乡村文化振兴协调发展、有效运行的路径。路径设计主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社会学研究基础与目标。作为研究社会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的条件机制的科学(33)郑杭生《社会学对象问题新探》,《社会学研究》1986年第1期,第68页。,社会学把条件、机制作为研究基础,把良性运作作为研究目标(34)赵利生《社会学是现实学——关于社会学研究对象问题的再思考》,《社会科学研究》2004年第2期,第112页。。探索耦合路径要考虑路径适用条件、实践机制。二是实证调研情况。通过面板数据测评、典型案例研究、实地调研分析,总结影响耦合路径的关键环节。从“谁引导、引导谁、如何引、如何保障”设计旅游减贫与乡村文化振兴耦合路径。

“谁引导、引导谁”关注参与耦合路径的主体以及主体之间的关系,主体之间关系需要由机制来维系,“谁引导、引导谁”研究的是路径的机制问题;“如何引”聚焦路径实践,这就要清晰路径适用条件;“如何保障”聚焦路径保障机制,落脚点在于政策制定与实施。为了回答“谁引导、引导谁、如何引、如何保障”,设计包含“三个W、两个H”的旅游减贫与乡村文化振兴的耦合路径。路径主体(Who),瞄准政府、农户、游客、企业、经济组织等主体,在路径中起主导、参与、协助等作用;路径内涵(What),回答路径“是什么”;组织方式(How),解决如何组织多方主体,协调好主体关系,较好实现路径效果;适用条件(When),即适用耦合路径需要满足的条件,回应路径机制问题;路径保障(How),即适用耦合路径需要的各类保障。

2.政策保障

要实现旅游减贫与乡村文化振兴的耦合发展,需要深化政策保障体系研究。在实践层面,顶层设计不充分、规划不合理,传统文化认识不到位,设施较薄弱,文化保护和利用政策存在冲突,农户参与内生动力不足,主体意识不强,文化旅游融合领域较单一,新型业态供需矛盾突出等问题,都影响着旅游减贫与乡村文化振兴耦合发展的实践效果。

本文从三个方面深化政策研究。首先,衔接好宏观顶层设计与微观政策。乡村文化振兴作为国家战略,侧重从顶层设计明确文化建设方向;旅游减贫关注致贫原因,重在设计差异性与针对性减贫路径,侧重于微观政策。只有清晰两者关系,把握衔接路径,建立有效衔接的政策系统,才能更好地促进路径实践。其次,谋划独立系统的政策体系设计。乡村文化振兴与旅游减贫是独立系统,把设计乡村文化振兴政策归于对乡村全面发展的考量,纳入旅游减贫引导乡村文化振兴研究的理论体系,从而通过系统性的政策设计,增强微观政策指导实践的可操作性。再次,突破关键性政策设计。通过对旅游减贫引导乡村文化振兴的农村土地政策研究、农村集体产权政策研究,“文化+”“旅游+”“农业+”产业支持性政策研究等的重点设计(35)陆林、任以胜、朱道才等《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的研究框架与展望》,《地理研究》2019年第1期,第105页。,解决路径实践中的主体激励、产业融合、产品研发、业态创新等具体问题。

(四)旅游减贫与乡村文化振兴耦合发展的研究方法

科学的研究方法是推进旅游减贫与乡村文化振兴耦合发展研究的技术手段。运用多学科研究理论、融合应用多种研究工具、综合运用多维计量方法,构成旅游减贫与乡村文化振兴耦合发展的研究方法与技术体系。一是交叉运用多学科研究理论。依托社会学、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地理学等科学,综合应用文化空间、文化治理、贫困治理、旅游减贫等理论,分析耦合基础、建立理论框架、总结典型模式、指导实证调研推进、引导路径设计、政策体系构建等工作。二是综合采用定性、定量分析方法。通过文献分析法明晰历史背景,通过社会调查揭示现实需求,通过深度访谈解释实证调研数据中呈现的现象与问题。三是综合运用多维计量方法。采用空间回归模型等方法进行乡村文化空间的异质性特征分析,通过Ramsey-Cass-Koopmans无限期模型等测度乡村地区的相对贫困现状,选取结构方程模型等实证分析多主体选择路径的影响因素,根据制度分析等方法为构建科学性与可操作的政策体系提供支撑。

四 总结与展望

(一)总结

基于旅游减贫与乡村文化振兴的耦合,把旅游减贫与乡村文化振兴置于系统性理论思考,是对“解决相对贫困”这一新时代中国扶贫战略的认识深化,也是对旅游减贫、乡村振兴的理论探索,展现理论研究对国家重大现实问题关怀的理论特色和时代价值。基于乡村文化振兴与旅游减贫的耦合基础,本文构建了两者耦合发展的分析框架。在这一分析框架中,乡村文化振兴包含了乡村物质文化振兴、乡村制度文化振兴、乡村精神文化振兴三个维度,旅游减贫则由客观贫困和主观贫困构成。乡村文化振兴构成旅游减贫的重要目标导向,旅游减贫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有效途径。在多元利益主体的参与下,共同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与旅游减贫的耦合发展。通过耦合理论构建的乡村文化振兴与旅游减贫分析框架,有助于打破过往乡村振兴与贫困治理研究的理论阈限,为探索旅游减贫与乡村文化振兴耦合路径,发挥两个系统的耦合效应提供理论指导。

(二)展望

尽管选取多学科研究理论、交叉学科研究方法,但本研究设计是在社会学领域展开研究,侧重于把旅游减贫、乡村文化振兴视为社会现象,将旅游发展作为推动相对贫困治理、乡村文化治理的产业力量,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研究视角的相对局限性。未来的探索,还需要从深化旅游减贫与乡村振兴关系的系统性研究出发,进一步融合多学科视野,把研究纳入旅游减贫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系统考量中,可以从产业、人才、组织等不同视角展开对旅游减贫与乡村文化振兴的耦合研究。

此外,城乡居民共建公共文化设施、旅游基础设施,共享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与城市现代文明,是旅游减贫与乡村文化振兴耦合发展的前提与结果,这让旅游产业增进社会福祉成为路径设计的出发点之一,探索建立民生“三感”与旅游减贫引导乡村文化振兴之间的理论关联,成为未来研究的方向之一。

猜你喜欢
耦合旅游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非Lipschitz条件下超前带跳倒向耦合随机微分方程的Wong-Zakai逼近
年味里的“虎文化”
基于磁耦合的高效水下非接触式通信方法研究
谁远谁近?
旅游
多星座GNSS/INS 紧耦合方法
基于CFD/CSD耦合的叶轮机叶片失速颤振计算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