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育雷
(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辽宁沈阳 110136)
随着人类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型技术被应用于工程实践中,近年来,无人机技术开始逐渐在滑坡稳定性分析领域得到应用[1]。储昭飞等[2]使用对某滑坡的稳定性采用传统方法进行了计算、分析。张江伟等[3]对某滑坡进行了现场调查,详细分析了该滑坡的成因机制。连继峰等[4]以垮梁子滑坡为例,绘制了点位等势图,综合分析了场地的地下水走向。
对云南省某滑坡,采用无人机技术进行了现场的测绘调查,建模后进行了分析计算,这种方法具有快速、合理的优点,对同类工程具有较好的示范意义。
K033+600 滑坡区位于云南省丽江市大树寨村。场地内交通较便利。场地的年平均降雨量可以达到750~850 mm。
滑坡区位于滇西地区,地势北低南高,地表河谷侵蚀切割较强烈。地形坡度范围在8°~24°,为“圈椅状”地貌,场地的覆盖层土体以残积、残坡积及滑坡堆积粉质黏土为主。
根据地面地质调查与测绘,滑坡边界明显,如图1-图4 所示。滑坡后缘以高1.5 m,宽0.3 m 的挡土墙为界;右缘以狭长的排水沟延伸到前缘为界;左缘以挡墙与阶地的分界为界,此处上下裂缝高差0.3 m,以地表开裂、沉降并伴有裂缝壁擦痕为主要特征;滑坡体前缘以水流冲刷形成的弧形冲沟为界。
图1 滑坡左缘
图2 滑坡右缘
图3 滑坡后缘
图4 滑坡前缘
场地下部土体为硬塑—坚硬状粉质黏土,上部为软塑—可塑状粉质黏土,上部岩土体整体性较差,为易滑地层,下部岩土体相对较稳定,不具备滑动变形的地形、地质条件。上软下硬的斜坡结构特征是滑坡变形的物质基础,地形地貌上,场地为圈椅状,这样的地形条件有利于坡面流、大气降雨汇集,因此在降雨与物质条件两种不利组合情况下,容易失稳,形成滑坡。
结合无人机测绘成果建立的数值模型,进行数值计算,数值模型如图5 所示。岩土力学指标取值见表1。
考虑到该滑坡所处区域雨量充沛,需要考虑降雨作用。主要设置天然工况和暴雨工况两种。滑坡稳定性判别标准见表2。
采用极限平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计算天然工况下滑坡稳定性,得到的计算结果如图6、图7 所示。天然工况下,滑坡处于基本稳定状态。暴雨工况下,滑坡处于欠稳定状态。与现场调查情况基本一致,说明采用无人机建模分析是基本合理的。
图5 数值计算模型
表1 岩土体主要物理力学指标建议值
表2 稳定性判别标准
图6 天然工况稳定性计算结果
图7 暴雨工况稳定性计算结果
通过该研究,得出了以下2 点成果:
(1)采用无人机对滑坡区进行测绘,可以快速建立数字地表模型与数字高程模型,可以为后期数值模型的建立提供基础。
(2)研究区滑坡上覆堆积体结构松散,可为降水汇流提供集合空间,不利于滑坡稳定性。数值模型计算结果发现,天然状态下,滑坡处于基本稳定状态,降雨作用下处于欠稳定状态,分析成果与现场调查成果基本一致,说明这种方法是可靠的、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