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年人成功老化模式的城乡差异
——基于2015 CHARLS数据的潜在剖面分析

2021-05-21 01:29陈子卓
人口与发展 2021年2期
关键词:老化主观城镇

陈子卓

(北京大学 人口研究所,北京 100871)

1 引言

成功老化(Successful Aging)的概念最初由Havighurst(1961)提出,它指老年人具有内在幸福感,满意个体当下与过去的生活,并可以抵抗老化引起的衰退。截至2019年底,中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已达25388万,占总人口比重18.1%(国家统计局,2020)。如何支持、引导庞大的老年人群体在老年期取得“成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中国社会发展的不充分,直接影响着老年人晚年生活和毕生发展的不充分,但有关研究既缺少丰富的数据支持,也没有统一的理论指导;另一方面,中国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也决定了老年群体老化问题发展的不平衡,在中国特别表现为城乡间的差异。基于此,本研究结合了成功老化的主观和客观维度,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LRS)数据,探索了中国老年群体的老化模式,以及其存在的城乡差异。

2 成功老化的内涵及其城乡差异

2.1 成功老化的客观维度:Rowe和Kahn的三维度模型

Havighurst(1961,1963)首次提出了“成功老化”的概念,将“成功”目标从“一般”(Normal)的老化过程中区分出来。此后,“生产性老龄化”(Productive Aging,Butler & Gleason,1985)、“健康老龄化”(Healthy Aging,Guralnik&Kaplan,1989;Strawbridge,Cohen,Shema et al.,1996;WHO,2015)、“积极老龄化”(Active Aging,WHO,2002)等概念都从不同主体、不同内涵、不同途径的角度促进了与成功老化的相关研究。其中,最受关注的是Rowe和Kahn(1987,1997)提出的成功老化概念。他们从如下三个方面定义了成功老化:

(1)老年人没有与疾病相关的残疾,患病或残疾的风险也较低(生理健康);

(2)老年人有着较好的认知功能(认知功能);

(3)老年人有着良好的生活参与度,包括社会联系与生产型活动(社会交往)。

Rowe和Kahn所定义成功老化的三个方面,都可以从客观的角度进行衡量、比较和评价,因此,这一定义主要反映了成功老化的客观维度(刘雪萍,陈子卓,黄文等,2018)。有许多研究指出,仅从客观维度定义成功老化是不全面的,还应该从老年人自己的角度出发,即结合主观维度评价老化过程。

2.2 成功老化的主观维度:情绪健康和主观生活满意度

包括Rowe和Kahn(2015)在内,许多研究者指出了情绪健康对于成功老化的重要性(Cheng,Fung,Li,et al.,2015)。一方面,尽管老年人在生理功能上会面临衰退的挑战,但情绪健康却可能维持在较好的水平,即“老化悖论”(Paradox of Aging,Charles & Carstensen,2010)。Carstensen等人(2011)的追踪研究指出,老年人随增龄,其情感会更加积极,情绪也更加稳定(Stability)和丰富(Complexity)。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社会发展,许多老年人都面临着抑郁、焦虑和孤独感等情绪健康问题(李娟,吴振云,韩布新,2009;聂晓璐,王红英,孙凤等,2013;唐丹,王大华,2014)。这都说明,情绪健康既是主观维度的一个方面,也是成功老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功老化的客观维度也忽视了老年人对于其自身老化过程的主观认识。Rowe和Kahn制定的客观标准较为严苛,特别反映在生理健康维度上——它把患有慢性疾病、处于长期残疾状态的老年人排除在“成功”之外,甚至把他们贴上“失败者”的标签(Strawbridge,Wallhagen,& Cohen,2002;Depp,Vahia,& Jeste,2010;Moody & Sasser,2012;Parslow,Lewis,& Nay,2011)。而Gu等人(2017)直接将自评成功老化纳入了分析,并发现,有61%的老年人评价自己实现了“成功的老化”(Age Successfully),但事实上,其中只有约一半的老年人符合客观评价的标准。Cosco等人(2014)对84篇研究中105个成功老化的操作性定义进行元分析也发现,有48.6%的定义包含主观幸福感或生活满意度等方面。总的来说,老年人作为老化的主体,他们对自身老化过程的主观感受和认知,例如生活满意度等方面,应是评价其是否实现成功老化的重要参考。

2.3 主观维度和客观维度的关系

成功老化的主观维度和客观维度既相互影响,也彼此独立。一方面,面对老化过程中的客观丧失,如患有疾病或认知功能障碍、社会活动减少等,老年人必然会“不堪其忧”,影响主观维度。但另一方面,选择-优化-补偿模型指出,面对客观维度的丧失,老年人会通过重新选择个人的目标与策略,来优化个体的老化过程,并实现对丧失的补偿(the Model of Selective Optimization with Compensation,Baltes & Baltes,1990)。毕生控制理论则认为,老年人会通过采取合适的策略,来调整发展目标,达成控制的结果。这都说明,老年人面对客观现实,并非是虚弱无助的,而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仍然“不改其乐”,实现主观上的成功(Life-span Theory of Control,Heckhausen & Schultz,1995)。总的来说,依据客观维度评价的“成功”和“失败”是片面的。本研究将客观维度和主观维度结合,将老化模式的评价分为“主观未成功”、“未成功老化”;“成功老化”、“主观成功”四类(见图1),并提出假设1a、1b:

图1 主观和客观维度结合的老化模式

假设1a:存在这样的老化模式,在这种模式中,老年人虽然在老化的客观维度上低于“成功老化”模式,但在情绪健康、生活满意度的主观维度上与“成功老化”模式相当。该模式可被称作“主观成功”模式;

假设1b:存在这样的老化模式,在这种模式中,老年人虽然在老化的客观维度上好于“未成功老化”模式,但在情绪健康、生活满意度的主观维度上与“未成功老化”模式相当。该模式可被称作“主观未成功”模式。

2.4 城乡老年人的成功老化差异

既然老年人可以通过自身的调整和努力,来达成主观维度上的成功老化,那么,这是否说明,老年人个体对实现其自身的“成功”负有主要的责任呢?许多研究批评认为,Rowe和Kahn的成功老化理论对后一种观点的肯定,忽视了社会环境对老化过程,特别是对客观维度的影响和限制(Riley,1998;McLaughlin,Connell,Heeringa et al.,2009;Martinson & Berridge,2014)。在中国,社会环境的城乡差异(Rural-Urban Discrepancies)造成了城乡老年人经历的老化过程,以及实现成功老化的可能性的差异(Zimmer,Wen & Kaneda,2010;Li & Zhang,2015)。

在客观维度上,中国的城镇老年人在生理健康与认知功能上较农村老年人状况更好(汤哲等,2005)。从社会因素角度看,城镇老年人在获取医疗和健康服务(Liu,Hsiao,& Eggleston,1999;Zhang,Wang,Jin et al.,2014;Katz & Calasanti,2014)、享受健康保障和社会政策支持(Xu,Wang,Collins et al.,2007;Zhang et al.,2014;Guo,Chi,& Silverstein,2017)等方面都具有一定优势。从个体因素角度看,老年人的社会经济地位影响着其成功老化的可能性(Britton,Shipley,Singh‐Manoux et al.,2008;Li,Wu,Jin et al.,2006;Newman Arnold,Naydeck et al.,2003;Li & Zhang,2015)。例如,较高的收入使得老年人更有资本承担其各项健康与认知活动的开支(Zimmer et al.,2010;Long,Xu,Bekedam et al.,2013)。而具有更高受教育水平的老年人,其生理健康状况较好(Liu,Albanese,Li et al.,2009),经历认知障碍的比例也较低(Nie,Xu,Liu et al.,2011)。而城镇老年人的社会经济地位总体高于农村老年人,造成了老化过程的差异。不过,城乡老年人在社会交往上的差异并不明确。城镇发达的交通系统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了交往上的便利(Huxhold&Fiori,2019),而城镇中的社区也为老年人提供了一定的社会支持(Li & Zhang,2015)。但农村老年人更加依赖家庭提供的社会支持(Guo,Chi,& Silverstein,2016,2017),从传统的农村家庭和社会中获得更多的社交补偿(Zhang & Du,2015)。

生活在农村地区的老年人无法改变自己生活的环境,他们只能在已有条件下,尽量通过自身的调整和努力,实现主观维度上的成功。但与城镇老年人相比,他们在客观维度上存在系统性的劣势。为了进一步显示城乡老年人在老化过程上的差异,本研究分别评价了城镇、农村老年人的老化过程,并提出假设2a、2b:

假设2a:从比例上看,城镇老年人处于“成功老化”的比例更高,农村老年人处于“主观成功”模式的比例更高,处于“未成功老化”的比例也更高;

假设2b:从内容上看,即使处于同一类的老化模式中,城镇老年人在客观维度上的表现仍然好于农村老年人,但在主观维度上没有差异。

3 方法

3.1 数据来源

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CHARLS)收集了一套代表中国45岁及以上中老年人家庭和个人的微观数据,覆盖了中国150个县级单位,450个村级单位,约1万户家庭中的1.7万人。本研究采用了2015 年的调查结果,选取了其中 60 周岁以上(出生于1954年12月31日及以前)的老年人样本,共9258例。筛除关键变量信息缺失的个案后,共有7842例个案进入研究(筛除率约15.29%)。本研究以“当前常住地”来区分老年人生活的城乡环境,除选择“村庄”(视为“农村”)的老年人(N=5694,平均年龄69.0岁,男性占比50.58%)外,均视为处于城镇地区的老年人(N=2148,平均年龄69.0岁,男性占比49.35%)。

3.2 测量

根据Rowe和Kahn定义的成功老化,本研究从生理健康、认知功能和社会交往三个方面评价了成功老化的客观维度,并结合已有研究,从情绪健康和生活满意度两个方面定义了成功老化的主观维度。

3.2.1 对客观维度的测量

生理健康:本研究以自评健康水平衡量老化的健康维度。需要说明的是,主观评价与客观维度并不冲突。第一,许多研究指出,自评生理健康可以很好地反映客观健康水平(Idler & Benyamini,1997;Jylhä,2009),且以往有关成功老化的研究,也有许多采用自评健康水平衡量生理健康维度(Wagnild,2003;Fagerström & Aartsen,2013;Cheung & Lau,2016;Parslow et al.,2011);第二,以往研究对生理健康,特别是疾病的定义、诊断并不一致(Liu et al.,2009;Cheng et al.,2015),也无法衡量其对于生理功能的影响。本文也将慢性病个数纳入分析中,得到的结果与现有结果完全一致;第三,鉴于CHARLS数据缺失较多,题目编制并非严格符合SF-36题目(Stewart,Hays,& Ware,1988),且本文研究对象较年轻,不适用于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量表(Instrumental Aci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Scale (IADL),Lawton,Brody,& Médecin,1969),故更无法采用“累积丧失法”(Cumulative Deficits Approach,Gu,Fung,Sautter et al.,2017)。综合以上考虑,本研究采用问题:“您觉得您的健康状况是很好,好,一般,不好,还是很不好”,将答案依次编为5-1分。

社会交往:本研究以社会交往频率衡量社会交往。问题为“您过去一个月是否进行了下列社交活动?(含其他)”,随后通过“过去一个月,您每隔多长时间会做刚才说的这些活动?”记录对应社交活动频率,将答案“差不多每天”记作每个月30次,将“差不多每周”记作每个月4次,将不经常记作每个月1次。将所有频数相加后,再依据结果分布和原答案分类将其编码为“1-没有社交活动”;“2-不多于每周一次”;“3-不多于每天一次”;“4-每天一次”,“5-多于每天一次”。

认知功能:本研究参考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选用了31道认知测试题目作为认知功能的评价标准,包括时间定向能力(年、月、日、星期、季节,共五题);记忆力(听十个词随后复述,共十题;在计算力题目后再回忆这些词,共十题;总计二十题);计算力(100连减7,共五题);操作能力(模仿画出两个五角星重叠的图片,共一题)。每题计1分,分数范围为0-31分。

3.2.2 对主观维度的测量

情绪健康:CHARLS调查中,有关情绪健康和功能的题目并没有统一来源,不易复合;许多问题的分布偏差较大,且缺失值较多。因此,本研究选择“(有关您上周的感觉及行为,请您选择合适的答案)我很愉快”为问题,答案选项包括“1-很少或者根本没有”、“2-不太多”、“3-有时或者说有一半的时间”和“4-大多数的时间”,分别编为1-4分。

生活满意度:本研究选用“总体来看,您对自己的生活是否感到满意?”来衡量,将答案选项“一点也不满意、不太满意、比较满意、非常满意、极其满意”分别编为1-5分。

3.3 方法

就老年人的老化模式而言,本研究采用潜在剖面分析(Latent Profile Analysis,LPA)的方法。该方法旨在通过潜在类别变量(不同的老化模式)解释外显指标(客观维度的三个测量指标、主观维度的两个测量指标)间的关联,即利用前者来估计后者——处于某种老化模式中的个体,在不同的老化维度上表现出何种倾向(王孟成,毕向阳,2018)。本研究在城镇和农村老年人中,分别通过不同的老化模式,来解释五个关键变量之间的差异。为选取最佳分类结果,本研究主要参考样本校正的 LMR 似然比检验(Adjusted Lo-Mendell-Rubin LR test,ALMR LR test)、赤池信息准则(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a,AIC)、贝叶斯信息准则(Bayesian Information Criterion,BIC)及熵值(Entropy),并结合了研究实际(Lubke & Muthén,2005;黄庆波,杜鹏,陈功,2017)。随后,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列联表检验,比较了城乡间和不同模式间的差异。

4 结果

4.1 城乡老年人在不同老化维度上的差异

除生理健康维度外,其余变量不满足方差齐性假设(Levene’s test p<.001),故采用独立样本Welch’s t检验。总体而言,相较于农村老年人,城镇老年人的生理功能(t4016=7.99,p<.001)、社会交往(t3428=14.53,p<.001)、认知功能(t4025=26.60,p<.001)、情绪健康(t4116=8.22,p<.001)和生活满意度(t4090=2.26,p=.024)都显著地好于农村老年人群体(见表1)。

表1 城乡老年人在不同老化维度上的差异

4.2 城乡老年人的老化模式

在城镇和农村老年人中,是否存在假设1a、1b中预期的老化模式呢?本研究采用了潜在剖面分析。ALMRLR检验的结果显示,当潜在模式有四类时,分类结果显著好于分类数为3的情况(p<.001);AIC、BIC较分为三类更好(低);熵值较分为五类更好(高)(见表2)。因此,本研究在城镇、农村老年人中都得到了四类不同的老化模式。

表2 潜在剖面分析的模型检验

4.2.1 城镇老年人的老化模式

在城镇老年人中显示出了四类老化模式。Welch’s方法校正的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这四类模式之间,在五个老化维度上都存在显著差异,结合Games-Howell Post-Hoc检验的结果,将四类老化模式定义为(见表3、图2):

表3 城镇老年人的成功老化模式(M(SD))

图2 城镇老年人的老化模式(右侧坐标轴标度的是认知功能得分)

(1)成功老化(N=778,36.22%)。处于这一模式的老年人,在客观维度(生理健康、社会交往、认知功能)、主观维度(情绪健康、生活满意度)上都处于最好的状况;

(2)主观成功(N=764,35.57%)。处于这一模式的老年人,虽然在客观维度(社会交往(p<.001)、认知功能(p<.001))上显著低于成功老化模式,但在主观维度(情绪健康(p=0.084)、生活满意度(p=.417))上与成功老化模式同样更好;

(3)未成功老化(N=365,16.99%)。处于这一模式的老年人,在客观维度和主观维度上,都处于较差的状况;

(4)主观未成功(N=241,11.22%)。处于这一模式的老年人,虽然在客观维度(社会交往(p<.001)、认知功能(p<.001))上都好于未成功老化组,但在主观维度(情绪健康(p=1.000)、生活满意度(p=.993))上与未成功老化模式同样较差。

综上,这一结果与假设1a、1b的预期一致。

4.2.2 农村老年人的老化模式

在农村老年人中,也显示出了与城镇老年人相似的四类老化模式。Welch’s方法校正的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这四类模式之间,在五个老化维度上也都存在显著差异,结合Games-Howell Post-Hoc检验的结果,将四类老化模式类似地定义为(见表4、图3):

表4 农村老年人的成功老化模式(M(SD))

图3 农村老年人的成功老化模式(右侧坐标轴标度的是认知功能得分)

(1)成功老化(N=1239,21.76%)。处于这一模式的老年人,在客观维度(生理健康、社会交往、认知功能)、主观维度(情绪健康、生活满意度)上都处于最好的状况;

(2)主观成功(N=2343,41.15%)。处于这一模式的老年人,虽然在客观维度(社会交往(p<.001)、认知功能(p<.001))上显著低于成功老化模式,但在主观维度(情绪健康(p=0.176)、生活满意度(p=.379))上与成功老化模式同样更好;

(3)未成功老化(N=1563,27.45%)。处于这一模式的老年人,在客观维度和主观维度上,都处于较差的状况;

(4)主观未成功(N=549,9.64%)。处于这一模式的老年人,虽然在客观维度(社会交往(p<.001)、认知功能(p=.024))上都好于未成功老化组,但在主观维度(情绪健康(p=1.000)、生活满意度(p=.939))上与未成功老化模式同样较差。

综上,这一结果与假设1a、1b的预期也一致。

4.3 城乡老年人的老化模式差异

从上述结果可以发现,在城镇和农村老年人中,成功老化都表现出相似的四类模式。但它们在比例和内容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

图4 城乡老年人老化模式差异的示意图说明:圆形代表处于某一种老化模式中的老年人群,其中虚线代表城镇老年人;圆形的面积代表处于这种老化模式的老年人占其生活的城镇或农村老年人总数的比例;圆心对应的横坐标指示了这一模式人群平均的生活满意度,用以反映主观维度的成功,纵坐标则指示了其认知功能得分,用以反映客观维度的成功。

从比例上看,列联表检验显示,城乡老年人的老化模式表现出显著的差异(χ2=212.28,p<.001,Cramer’sV=0.165,p<.001)。有36.22%的城镇老年人实现了成功老化,而农村老年人中仅有21.76%,不到前者的三分之二(调整后标准化残差=13.1)。而且,在农村老年人中,处于“未成功老化”模式的比例高达27.45%,也远高于城镇老年人的16.99%(调整后标准化残差=9.6)。不过,有41.15%的农村老年人实现了主观成功,高于城镇36.22%的比例(调整后标准化残差=4.5),这些结果与假设2a的预期一致。但总的来看,所有在主观上达到成功的模式(主观成功组加成功老化组)中,城镇老年人的比例(71.79%)仍然高于农村老年人(62.91%)。最后,仍有11.22%的城镇老年人和9.64%的农村老年人,尽管在客观维度上比未成功老化模式更好,但在主观上并未达到成功老化。为了清晰地分析这些差异,本研究以认知功能示例客观维度,以生活满意度示例主观维度,绘制了图4。

在本研究中,城乡老年人的老化模式分别来自于其各自群体。那么,从内容上看,本研究也分析了处于同一类老化模式中的城乡老年人彼此是否存在差异。Welch’s方法校正的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在所有四类模式的任何一类中,城镇老年人在生理健康(成功老化:p<.001;主观成功:p<.001;未成功老化:p=.012;主观未成功:p=.024)、认知功能(四类模式均为:p<.001)都显著高于农村老年人。同时,处于主观未成功和成功老化模式中的城镇老年人,比处于相同模式的农村老年人的社会交往得分更高(p<.001)。也就是说,即使处于同样的模式(例如主观成功模式)中,城镇老年人在客观维度上也好于农村老年人。就主观维度而言,即使农村老年人达到了主观成功,他们的生活满意度也显著低于(p=.015)同样达到主观成功的城镇老年人。上述结果基本验证了假设2b的预期。

5 讨论

5.1 成功老化的主观维度和客观维度

仅由客观维度定义的成功老化是片面的。本研究将生理健康、社会交往和认知功能等客观维度,同情绪健康、生活满意度等主观维度结合起来,借助潜在剖面分析的方法,发现在传统的“成功老化”和“未成功老化”之外,还存在其他的老化模式。其中,“主观成功”模式指老年人虽然在客观维度上的状况达不到“成功”,但其情绪健康、生活满意度同“成功老化”模式类似;而“主观未成功”组指在客观维度上的状况虽然好于“未成功老化”模式,但在主观维度上却未见优势。

从客观维度标准来定义和衡量成功老化,也是从“是否有用”的角度来片面的认识和评价老年人。本研究结果显示,情绪健康和生活满意度是不同成功老化模式间重要的区分变量,较好地显示了不同成功老化模式间的差别与内涵,说明了主观维度对老化过程的意义。这一结果也与许多质性研究中老年人自身定义的成功老化概念一致(Depp & Jeste,2006;Cosco,Prina,Perales et al.,2014;Pace & Grenier,2016;Reichstadt,Depp,Palinkas,et al.,2007;Bowling & Dieppe,2005)。作为老化的主体,老年人既应享有实现其情绪健康和主观满意的权利,也应享有对其自身老化过程和决策的话语权(WHO,2015)。

Pruchno等人(2010)和Gu等人(2017)将研究者评定的成功老化(Researcher-defined Successful Aging,RSA)与老年人自评的成功老龄化(Subjective Successful Aging,SSA)分别测定后直接并列(例如,形成客观维度上未达到指定水平,但主观评价自己“成功”的模式),也发现了类似的结果。本研究从实证的角度指出,成功老化的主观和客观维度并非这样先验的简单并列关系。例如,本研究发现,生理健康维度、情绪健康和生活满意度在不同模式间表现出了相似的共变关系,说明了生理健康对老化过程和老化态度所起的基础性作用(Cosco et al.,2014),也导致了“主观成功”模式的生理健康状况比“未成功老化”更好等结果。因此,成功老化的主观和客观维度相互影响但彼此独立的关系,也应从整体上研究。

5.2 城乡老年人的老化模式差异

城乡环境的差异,影响着生活于其中的老年人的老化模式。为了体现这一系统性的社会环境差异,本研究分别在城镇、农村老年人群体中采用潜在剖面分析的方法,并比较了城乡老年人老化模式在比例和内容上的差异。结合结果3.3部分,从图4中可以发现:从比例上看,城镇老年人(36.22%)比农村老年人(21.76%)更容易实现成功老化,而农村老年人则更容易处于未成功老化模式(27.45%;城镇:16.99%);从内容上看,即使处于同一类老化模式中,城乡系统性的差异仍然明显地反映在客观维度上。四类老化模式中的农村老年人,其生理健康和认知功能,都显著低于处于名义上相同模式下的城镇老年人群。这可能是因为城镇老年人在医疗健康服务(Liu et al.,1999;Zhang et al.,2014)、健康保障和社会政策(Long et al.,2013;Dai,2015)上的优势的影响。

不过,农村老年人并非被动地“不堪其忧”。本研究发现,农村老年人中处于“主观成功”模式的比例达到了41.15%,高于城镇老年人。这一结果说明,农村老年人而是可以通过主观努力和生活策略的运用,来补偿客观丧失(Baltes & Baltes,1990)、调整老化目标、适应社会环境(Heckhausen & Schultz,1995)并在主观上优化老化过程,表现出“不改其乐”。

但是,这一结果也反映了农村中有更多的老年人处于需要付出努力的不利环境中。而城镇老年人中所有达到主观成功模式(成功老化加主观成功)的比例(城镇:71.79%;农村62.91%)都更高,说明处于有利环境中的城镇老年人,并不需要付出较多的主观努力,就可以安度晚年。研究表明,社会环境会间接地影响老年人的情绪健康,并整体性地影响其总体生活满意度(Li & Zhang,2015;Cheung & Lau,2016)。从内容上来看,处于主观成功模式的农村老年人,其生活满意度仍然显著低于处于主观成功模式的城镇老年人。因此,肯定老年人在其老化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关注老年人的主观感受,鼓励老年人的主动努力,绝非夸大甚至将老化责任完全推卸给老年人个体。主观维度不仅意味着一种能动的“过程”,需要社会和政策的支持和配合,它也意味着一种“结果”,应该得到全面的重视。

5.3 政策建议与展望

衰老和丧失是个体步入老年期的必然,但绝非老化的全部。本研究在Rowe和Kahn(1987,1997)成功老化客观维度的基础上,将情绪健康和生活满意度维度纳入研究,显示了四类不同的老化模式,更加完整、有效地揭示了老化过程的复杂性,证实了老年人的毕生发展及实现“成功”的可能性。不过,本研究也发现,社会环境尤其是城乡差异影响着中国老年人的老化过程。在此基础上,本研究从三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第一,应强调主观维度对老化的重要意义。本文发现,无论在城镇还是农村,都有超过60%的老年人至少实现了主观维度的成功。因此,应当从全社会层面肯定老年人的主观能动性,树立以“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为核心的总体心理健康观念,关注老年人的精神生活需求。建议拓展完善老年人文化活动场所,规范管理老年人文化活动项目;进一步推广落实子女,特别是独生子女“探亲假”政策的有效实施;同时寻求政、企、公益组织相配合,建设老年友好型网络社交平台,帮助老年人适应、利用和享受信息技术的便捷性等。这些措施旨在保护“主观成功”老年人的积极状态,鼓励和促进“主观未成功”老年人发挥其主观潜力。

第二,应关注城镇和农村在老化环境上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本文的结果发现,农村老年人在老化模式的客观维度上处于劣势,而它则主要来自于城乡环境的差异。因此,针对农村老年人的政策,一方面应消除或减少城乡环境差距(Dai,2015),例如提高农村基层医疗服务的可及性、改进现有的医疗和社会保障系统的运作模式、普及老年健康知识以实现“精神脱贫”等;另一方面,未来研究也应关注,农村老年人面对与城镇不同的老化环境,采取了何种特有的策略和环境互动,最终达到了与城镇老年人相当的“主观成功”水平——在此基础上对政策进行调整,而非照搬城镇经验。同时,本文结果也表明,超过四分之一的农村老年人处于“未成功老化”模式中。这些农村老年人可能面临着“空巢”、“留守”等更加复杂不利的生活处境,使他们在主观和客观维度都处于劣势,加大了陷入“未成功老化”模式的风险。因此,应当重视农村老年人所处环境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就不同老年人面临的实际问题予以有效干预。

第三,应当明确主动和被动因素的区别。刘雪萍等(2018)将影响成功老化的因素分为主动因素和被动因素,前者指老年人可以“主动地控制和能动地改变”的因素,而后者则主要关注早期经历、人口学因素等在老年期无法改变的因素。本文认为,应当肯定主动因素的作用,鼓励老年人对自己的生活做出决策(WHO,2015);同时开展和普及有关心理健康的宣传教育,树立“主观成功”的榜样,改变老年人自身对老化的消极认识,唤醒其主动努力的动机。另一方面,就被动因素而言,应当考虑不同老年人的差异,避免社会政策的“一刀切”,帮助老年人适应、补偿其无法改变的人生条件,实现其老化目标。

本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第一,研究采用的样本年龄总体较小,且缺失值较多,无法反映高龄老年人群体的老化状况;第二,文章在生理健康维度上采用了主观评价的方法,这可能受到个体主观看法的影响;且生理健康维度、情绪健康和总体生活满意度都由单一问题测量,在测量效度上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第三,将主观生活满意度直接纳入研究,也可能存在着“过度主观化”的问题,即过度强调老年人的主观看法,而忽略了客观维度的重要性。这也可能导致,在未深入了解老年人老化态度内涵的前提下,为主观上对自身老化“不满意”的老年人贴上“不成功”的标签。未来研究也应结合访谈等方法,丰富主观维度的内涵;第四,本研究采用的是横断设计的方法,未来研究可以对处于不同老化模式的老年人采用追踪设计,从生命全程的视角探索他们动态的老化过程,以及相应的影响因素。总之,成功老化研究的目的绝非为老年人设定标准,更不是将老化的一切后果都归为老年人个体的责任,而是要充分肯定老年人对自己老化过程的主导,在此基础上,未来也应从社会文化环境与政策制定的角度出发,引导、支持、配合老年人实现成功老化。

猜你喜欢
老化主观城镇
适老化理念下的整体橱柜设计创新研究
“十四五”时期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提升研究
加一点儿主观感受的调料
文化边城镇远
后印象
挣多少钱,才可以买到快乐
考虑知识老化的知识网络演化模型
考虑知识老化的知识网络演化模型
简述我国城镇老年群体轻体育运动的常态化开展
对立与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