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长钻
( 辽宁省大连市中心医院 , 辽宁 大连 116033 )
临床急危重症中颅脑损伤极为常见,疾病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以及生活质量[1]。手术治疗是颅脑外伤患者临床上最常用的治疗方式之一,颅骨缺损是颅脑外伤手术治疗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需采取颅骨修补术行治疗避免诱发更为严重的并发症[2]。因此,应进行系统护理措施,从而提高治疗的效果。本研究主要分析系统护理在颅脑外伤术后颅骨修补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对象为2018年8月-2019年8月期间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0例颅脑损伤术后颅骨缺损患者。采用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进行对比研究。观察组中男、女患者例数分别为21例,19例,年龄在18-69岁之间,平均值为(36.11±5.36)岁,其中交通意外所致颅脑损伤患者26例、高空坠落所致颅脑损伤4例、其他原因导致的颅脑损伤患者10例;对照组中男、女患者例数分别为20例、20例,年龄在18-68岁,平均值为(35.98±5.45)岁,其中交通意外所致颅脑损伤患者25例、高空坠落所致颅脑损伤5例、其他原因导致的颅脑损伤患者10例。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本次研究对象的入选标准为:(1)入组对象的临床诊断标准均符合世卫组织规定的颅脑损伤术后颅骨缺损患者的诊断标准[3];(2)2组患者均具备完善的临床资料。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经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对比研究。
2 方法: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主要护理措施为:(1)术前协助患者完成相关检查,以及术前评估;(2)定时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检测,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3)指导患者正确的使用药物等。给予观察组患者系统护理干预。主要护理措施为:(1)术前需针对手术治疗的方法、目的等进行相关健康教育,并协助患者完成相关检查;(2)协助患者从麻醉清醒室转入本科病房,协助患者取头高脚低位;加强对患者血压、脉搏、神志以及瞳孔状态等生命体征的观察;(3)注意患者手术切口部位的观察,定时为患者进行敷料更换,对患者引流液的量、色、质做详细记录;(4)观察2组患者是否存在恶性呕吐、剧烈疼痛、全身抽搐、意识丧失等情况,判断患者是否发生并发症,针对患者的情况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5)对于神志清醒的患者,需要对其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加强与患者本人以及患者家属之间的沟通,通过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以及讲述治疗成功案例帮助提升患者的依从性;(6)拟出院患者,需信息告知患者出院带药使用方法、院外病情观察、院外康复运动方式以及后续复诊时间等事项。
3 观察指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研究,问卷包含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护理人员的应急能力以及健康教育4项,单项满分为20分,总分为100分,评分越高提示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越高;观察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5 结果
5.1 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患者的工作态度评分、技术水平评分、应急能力评分、健康教育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平均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所示。
表1 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分析
5.2 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率分别为5.00%、27.50%,组间差异明显(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对比(n,%)
颅骨外伤术后颅骨修补术治疗的目的是帮助患者恢复颅骨的完整,尽早使患者的脑脊液动力循环恢复正常,降低脑积水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概率[4]。由于患者行颅骨修补术前,颅骨呈缺损状态,不但会对其身体健康产生影响还会对其心理状态产生严重不良影响,因此,应给予其系统护理,在手术前、后给予患者有针对性的护理,全方面患者身心进行干预可进一步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5]。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工作态度评分、技术水平评分、应急能力评分、健康教育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平均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5.00%、27.50%,组间差异明显(P<0.05)。可见,与传统护理方式相比,系统护理的护理满意度更高、患者的并发症 发生概率更低。因为系统护理属于临床上比较先进的护理方式,其更加符合“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准则,将患者的身体方面以及心理方面的护理目的进行整合,有针对性的开展相应的护理措施。该护理方式,可进一步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观念,提升其护理技术水平。同时,系统护理的应用,有助于进一步拉近患者、患者家属与护理人员的关系,能够有效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概率。
综上所述,系统护理在颅脑外伤术后颅骨修补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