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辉敏 田爱红 刘肖莲
( 东莞市桥头医院功能科 , 广东 东莞 523520 )
肌肉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主要器官之一,人类日常随意活动主要依靠肌肉收缩运动支撑[1]。四肢肌肉骨关节疾病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病症,其中四肢肌肉是承担人体重量的重要器官功能,一旦发生病变可导致患者四肢肌肉骨关节损伤或局部撕裂。该病主要包括外伤性和非外伤性病变,多以四肢肌肉损伤撕裂及肌层肿瘤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因此,必须要尽早诊断尽早治疗。目前,临床对于四肢肌肉骨关节主要采用介入诊断,其通常在X线或CT引导下进行诊断,然而这2种方式在显示四肢软组织病灶部位上局限性较大,且无法探查针尖位置。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提高,介入性超声在四肢肌肉骨关节疾病诊断中逐渐得到应用,并且表现出较强的应用潜力[2]。因此,为进一步明确该方式的临床价值,本研究现就对本院2018年4月-2019年9月收治的341例四肢肌肉骨关节疾病患者采取介入性超声检查,具体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8年4月-2019年9月收治的341例四肢肌肉骨关节疾病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行介入性超声检查。其中,男性194例,女性147例;年龄22-84岁,平均(63.42±5.71)岁;病变位置:13例为肩关节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周围积液(3例为肩关节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内积液),26例为岗上肌炎,25例为腱鞘炎,277为例腱鞘囊肿。纳入标准:均符合四肢肌肉骨关节疾病诊断标准[3-4],临床表现为四肢软组织、关节疼痛或局部红肿;临床诊断均为岗上肌炎、腱鞘炎、腱鞘囊肿等疾病;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内容均完全知情且同意参与,本院伦理委员会已审核批准。排除标准:有骨关节疾病既往史;合并严重精神疾病者;合并痛风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者。
2 方法:采用mindray Resona6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患者进行扫描,线阵探头频率设置为7-14MHz,凸阵探头频率设置为2.5-4.0MHz。针对浅表疾病采用徒手操作,对于较深入疾病采用超声探头引导操作。在扫描前,先使用碘伏消毒对患者进行局部皮肤消毒,再使用灭菌薄膜袋包裹涂有耦合剂的探头,耦合剂采用无菌生理盐水代替。将超声探头长轴放到病变部位肌腱纵轴上,叮嘱患者缓慢活动手指,注意观察肌腱的滑动情况,穿刺针在超声引导下可以直接刺入腱鞘内,若腱鞘扩张并不明显,则将穿刺针继续刺入肌腱前侧,随后试验性注入1%利多卡因(北京市永康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1020558)局麻,观察腱鞘有无扩张,若针尖在腱鞘内可继续注入1%利多卡因1ml+曲安奈德1ml(昆明积大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3021604)混合液。髋关节与膝关节腔内注射药物需根据临床需求而调整剂量;若关节腔内积液需进行抽液,然后再注入药物。介入超声结束后:(1)对伤口进行局部压迫5-10分钟,特别是浅表器官及病灶血流信号较丰富者。患者需留观1-2小时,观察血压、脉搏有无异常以及是否出现、头晕、胸痛、腹痛、伤口出血等情况,如发现异常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处理。(2)术后及时与手术病理结果相比较,并对患者随访2周,观察有无并发症发生。
3观察指标: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观察介入性超声检查结果。
4 结果:介入性超声检查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比较,经手术病理检查发现,341例四肢肌肉骨关节疾病患者中有13例为肩关节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周围积液(3例为肩关节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内积液),27例为岗上肌炎,25例为腱鞘炎,276为例腱鞘囊肿。介入性超声检查显示,341例四肢肌肉骨关节疾病患者中有13例为肩关节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周围积液(2例为肩关节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内积液),26例为岗上肌炎,25例为腱鞘炎,277为例腱鞘囊肿;与手术病理结果比较,介入性超声诊断漏诊1例,误诊1例。341例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进行了652次操作,其中642次(98.47%)操作顺利完成;随访2周,均未出现感染、出血、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见表1。
表1 介入性超声检查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比较(n,%)
四肢肌肉骨关节疾病是临床常见的肌肉骨骼系统疾病,主要包含外伤性与非外伤性损伤2种类型,多以四肢肌肉损伤、肌腱撕裂为主要症状[5-6]。患者在长期肌腱受损的情况下可导致肌腱发生退行性病变或炎症,因此对于该病需尽早诊断尽早防治。目前,临床针对四肢肌肉骨关节疾病患者主要采用X线、CT等影像学方式进行诊断,其中X线使用最为广泛,其虽具有较好地诊断效果,但在显示软组织损伤方面效果较差;而CT检查只能显示病变部位的横断面,无法完全提供病灶详细信息,因此这2种方式不适用于四肢肌肉骨关节疾病诊断中。
据相关报道表明,超声引导下介入诊断能够详细观察肌肉、肌腱及外周神经等运动情况,可提供出其他影像学技术无法得到的重要信息,尤其在四肢肌肉骨关节疾病中最为明显[7]。本文通过341例四肢肌肉骨关节疾病患者采用介入性超声诊断,主要针对腱鞘炎、肱二头肌腱鞘炎及肩袖肌腱等病变部位进行超声引导下局部注射皮质类固醇药物诊断。结果显示,341例四肢肌肉骨关节疾病患者中有13例为肩关节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周围积液(2例为肩关节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内积液),26例为岗上肌炎,25例为腱鞘炎,277为例腱鞘囊肿;与手术病理结果比较,介入性超声诊断漏诊1例,误诊1例。341例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进行了652次操作,其中642次(98.47%)操作顺利完成;随访2周,均未出现感染、出血、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由此可见,介入性超声是临床诊断四肢肌肉骨关节疾病的一种有效方法,可显著提高疾病的判断准确性,且安全可靠,不会增加患者的诊治风险。原因分析如下:介入性超声检查与传统检查不同,传统检查方式多为局部封闭盲目穿刺,极易损伤到肌腱,此外若将激素直接注射到肌腱内亦可导致肌腱断裂或加重炎症反应。因此,局部封闭必须要在超声引导下进行。超声经局部注射药物可有效显示腱鞘扩张,肌腱和对侧比较可明显增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增厚的腱鞘内能显示出丰富的血流信号,因此介入性超声在四肢肌肉骨关节疾病诊断操作成功率较高[8]。除上述操作外,介入性超声应用于四肢肌肉骨关节疾病诊断中还具有以下几点优势:(1)在对四肢关节腔进行穿刺前可先行超声检查,明确关节腔积液情况,从而确定最佳穿刺通路;(2)超声检查能准确判断积液部位,进而避免穿刺针经过感染的关节腔外积液而进入关节腔,减少关节腔污染;(3)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根据积液周围血流信号的增加初步判断积液性质,虽然一些感染性积液周围血流信号可增加,但血流信号不增加不代表感染性积液不存在;(4)临床怀疑关节腔存在感染,而超声诊断只能探测到少量积液时,采用超声实时引导则可向关节腔内注入无菌生理盐水,抽出积液后再行化验鉴别[9];(5)超声引导下能准确刺入预定部位,且在注射药物时能清晰观察到药物是否完全进入关节腔或腱鞘内。同时能显示穿刺针的路径上是否有大血管,减少对大血管的损伤,降低并发症发生率[10]。
综上所述,介入性超声诊断在四肢肌肉骨关节疾病诊断中的作用功不可没,有利于提高疾病的诊断准确率,可作为临床介入性诊治疾病的一种重要影像引导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