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淑芳
摘 要:编纂百科全书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性工程,对作者和编辑的要求都很高。对于百科编辑来说,百科意识是一种习惯成自然的职业本能。本文以作者参编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为例,从框架意识、条目意识、体例意识、平衡意识四个方面对百科全书编撰中编辑的百科意识进行阐述,强调了百科意识对于百科全书编纂的重要性,是百科全书编辑必备的基本素养。
关键词:百科全书 百科意识 百科全书编辑
自法国百科全书学派主持编纂的《狄德罗百科全书》(正式名称为《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与手工艺大词典》 (Encyclopédie,ou dictionnaire raisonné des sciences, des arts et des métiers,1751—1772,28卷)问世以来,世界现代百科全书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在中国,最具权威的百科全书是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1978年国务院批准编纂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1993年《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74卷)分学科出版,结束了中国没有自己的百科全书的历史。199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文批准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32卷),第二版根据国际惯例按音序排列,于2009年出版。2011年,《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以下简称第三版)由国务院立项,要求“建立数字化编纂平台,编纂发布和出版(该书)网络版、纸质版”,随即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开展调研、整理资料及前期的准备工作。2014年第三版全面拉开编纂序幕,随着各学科进入组稿、约稿、审稿的进程,中国的百科全书事业也正式迈进网络化的新时代。
与一般意义上编辑“为他人做嫁衣”的价值观不同,百科全书的编辑是百科全书的设计者、管理者、组织者、加工者和统筹者。在第三版的编纂过程中,学科编辑是学科的项目管理者,是这个学科的“总导演”,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科编辑的素养和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卷百科全书的质量和水平。而在这个漫长繁复的编纂过程中,百科意识一直贯穿于每一个流程和每一道工序中。
什么是百科意识?我国百科全书专家金常政给出了这样的定义——所谓百科意识,就是对百科全书的性质从感性到理性的深化的认识,是对百科全书与非百科全书从形式到内容的明晰的辨识能力。简单说,百科意识就是百科感,是一部书、一个条目、一段释文之所以具有百科全书元素的特性及敏感性。百科全书的全部编纂工作,以第三版学科为例,包括学科建设,选条,体例宣讲、指导、控制、把关,审稿等环节,都是建立在百科意识之上的。概括来说,百科意识包括框架意识、条目意识、体例意识、平衡意识。
一、框架意识
框架是百科全书的骨架,是构建条目体系的“大树”,也是据以选条和编纂的基础工具。第三版按学科分类来编纂,以国家学科分类的110个一级学科为基础,参考《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第二版的学科分类,同时考虑了前沿学科及交叉学科的设条特点,共设置了102个执行学科。就每一个学科而言,第三版都是一部学科性百科全书。各学科编委会及编辑部面临的第一项工作即全面地、系统地、科学地梳理本学科的全部专业知识,建立本学科的编纂框架。以笔者负责的戏剧学科为例,第三版延续第一版、第二版的传统,仍将戏剧设为单独学科,设计条目数为3500条。经各方面调研、讨论,第三版戏剧学科继承并发展了第一版、第二版原有的框架系统,沿用了原有的“戏剧概论”“戏剧文学”“戏剧导演艺术”“戏剧表演艺术”“舞台美术”等分支,增加了近一二十年发展起来的“戏剧批评”“戏剧管理”“戏剧应用”等几个分支。学者专家经过反复讨论,最终确定第三版戏剧学科分支设置为:戏剧概论、戏剧文学、戏剧导演艺术、戏剧表演艺术、舞台美术、剧场、戏剧批评、戏剧管理、戏剧院团、戏剧教育、戏剧应用、中国话剧、外国戏剧。
框架意识体现在框架设计的具体过程,是百科全书编辑首先遵循的编纂意识,编辑要由衷认可框架的重要性,将其视为百科全书基础中的基础,认识到只有编制了符合学科发展现状的学科框架体系,才能为之后形成条目表打下坚实的“地基”;只有编制了得到学界普遍认可的框架表,后面的组稿、撰稿、审稿工作才能顺利进行。值得注意的是,框架建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以编委为代表的某一学科学界和以出版社为代表的百科全书学界共同努力的结果,而且还要在以后的组稿、审稿、定稿环节不断调整和完善。同时要考虑到本学科发展的现状,并符合编写力量的实际,甚至为了实际工作做一些必要的妥协和取舍。
二、条目意识
百科全书的条目与词典的词目不同,词典的词目是以表示概念的词为对象,是对词目进行释义,明确“是什么”的问题。而百科全书是以概念和知识内容为对象,以标准的知识、精确的资料对条目进行纵深阐释,不仅要明确是什么,还要阐述“为什么”“怎么样”等一系列知识主题的内容要素等问题。
条目是百科全书的基本单元。百科全书条目是便于读者快速寻检和阅读的一个完整知识主题的系统概述。学科框架建立后,接下来的首要任务就是以条目的形式梳理、呈现本学科现有的全部知识内容,即确定本学科的范围和边界,明确其核心内容和边缘内容、学科历史及发展前沿,站在客觀公正的角度,按照百科全书的选条原则,形成一个纵向有系统性、横向有可比性、排列有层次性的学科条目表。在这个过程中,条目意识是百科全书编纂者的首要编纂意识。学科条目表的形成过程,学科编辑要全程参与,已经形成的条目表,要横向、纵向、全方位立体地进行审读。横向审读即立足于本学科,审读内容包括目是否全面;学科内部即各分支的交叉问题如何解决;条目之间的参见互链关系;条目的位置是否恰到好处,即上位条、下位条和同位条的关系等。纵向审读则是把此学科放在整个第三版乃至人类知识的体系中,检查学科的条目数量是否合适,学科之间选条的颗粒度是否一致。一般而言,在百科全书总的设计大纲下,各学科的选条标准理论上是一致的,但在实际编撰工作及执行操作中,不同学科对人物、机构、作品等同类型条目的选条松紧把握尺度往往不同,需要各学科编委会及各学科编辑在整个编撰过程中对标总标准,不断沟通完善。
在百科全书的发展史上,选条的原则也是发展变化的,百科全书类别不同、定位不同甚至编排方式不同,选条上也会有所差异。但并不是说,选条原则是动态没有规律的,什么是百科条目,什么不是百科条目,百科全书的编纂者和研究者已逐渐凝练成现代百科全书普通认可的稳定的选条原则及方法。第三版继承和发展了第一、第二版的选条原则,在此基础上发展为十一条选条原则——体系性原则、层次性原则、检索性原则、主题词原则、简明性原则、通用性原则、概要性原则、名词性原则、单义性原则、时代性原则、特色性原则。一般而言,选条是百科全书编撰中前期的阶段性工作,本学科的条目表确定下来后,这项工作就应该相应结束,进入下一步的约撰稿环节。但在编撰的实践工作中,由于百科全书编纂过程较长,学科在不断发展,撰写中经常会有增加条目、删减条目、修改条目名称的情况,所以条目表也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编辑的条目意识要贯穿编纂始终。
三、体例意识
《现代汉语词典》对“体例”的定义是:著作的编写格式、文章的组织形式。辞书界对体例有广义、狭义不同的认识。狭义的体例指释文的编写规则,而《中国大百科全书》自第一版,就将选条、释文、图片、英文、标点、格式、一般技术规格、参见系统等方面的规则纳入了体例的范畴,百科全书赋予了体例广义的内容,即大体例,这与百科全书的多工序、多系统的编撰特点密切相关。第三版学科众多,所收范围包罗万象,有基本概念、理论学说、人物、事件、作品、会议等各种类型的条目,每一类条目都必须规定一定的内容范围、行文层次等编写提纲,以便各学科的同一类条目都能遵循统一的格式。百科全书编辑在编撰过程中一定要牢固地树立起体例意识。
百科全书的条目之所以读起来不同于词典、科普读物、专著、教科书、论文,是因为百科全书的每个条目遵循百科全书条目的编写提纲,每一个类型的条目都有其撰写规范,如第三版中占很大比重的人物条目,其内容一般包括:人物定性语(以归类方式说明其属性),又名、字、号;生卒年、月、日,籍贯或出生地;最高学历、学位(功名)、职称、爵位、官衔、军衔、称号、党派;主要经历和活动、成就,主要贡献、奖励和影响,已有的客观评价,参考书目、扩展阅读。按编写提纲撰写出来的条目,就像是穿上了印有“百科全书”字样的制服,结构统一且辨识度高。百科全书的体例文件是非常细致的,对于释文里的人名、地名、数字、年代、标点符号、科技名词、量和单位等都有详细的规定和样例,各个学科根据总体例及本学科的特点,还会制定出本学科的详细体例文件。且体例文件一般有两种,详略侧重有异,一种是提供给编委会及作者参考的,一种是百科编辑部在编撰中遵照的。
除此之外,百科语言重在“述”,即阐述、陈述、描述、综述、评述。百科全书讲究“文约义丰”,其释文求“少”,求准,追求的是用庄重、晓畅、简练、客观的文字把有效信息明确传达给读者。
四、平衡意识
百科全书是大协作的产物,第一版、第二版累计2.6万余名作者参加撰写。第三版传承一版的撰写原则,对作者的要求是“最合适的人撰写最合适的条目”。按照学科分类编纂约稿的方式确实为百科全书的编撰带来了可操作的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学科间交叉条目、各学科选条的不平衡性、作者队伍对于体例的理解程度和把控程度不同等问题。在第三版中,一个学科既作为一个“点”存在,同时也作为这个学科的“面”存在。编辑在审读过程中,要时刻贯穿平衡意识,既要考慮“点”的工作,还要顾及“面”的工作。因此,全书内容平衡,避免大面积和多点交叉,主要靠编辑的平衡意识发挥作用。
第一,中外条目数量的平衡。第三版要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风格,重视对中国各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科学技术成就和各方面情况的介绍,充分阐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成果。第三版对世界各国家和地区,不论它们的地域大小、政治制度和社会发展水平如何,都应依照它们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地位和贡献予以客观介绍。中外条目数量上也有平衡的问题,以艺术门类学科摄影为例,由于摄影学科在中国起步较晚,发展较西方滞后,外国摄影的条目总数是高于中国摄影条目数的,经过讨论平衡,最后确定中国条目与外国条目的比例约为1:1.5。对于戏曲等中国文化特有的学科,中国条目自然是占比百分之百,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和风格。
第二,条目颗粒度的平衡。颗粒度即知识主题的层级延伸度。一般情况下,在百科全书条学科框架体系中,第三、第四、第五层级的条目所占比重较大,以人物条、机构条、作品条等类型条目作为最后一个层级的知识主题,不再继续往下延伸。如第三版戏剧学科的戏剧教育条目(第一层级),下设戏剧教育机构条目(第二层级),下设中央戏剧学院条目(第三层级),中央戏剧学院作为此分支的最后一级条目,不再往下延伸设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条目。条目颗粒度的平衡主要考虑以下问题:同一个学科内各分支选条的颗粒度是否一致,不同学科间选条的颗粒度是否一致,类型条目如人物条、机构条、著作条、作品条等的选条标准是否一致。
第三,条目长度的平衡。按篇幅长短,百科全书一般设长、中、短条及参见条。第三版按字数将条目分为五类:特长条(4000字以上)、长条(1500—4000字)、中条(700—1500字)、短条(700字以下)。在整个学科中,中条、短条占比最大,一般能占到总条目的80%。参见条是为了指引读者查检因框架设计的合理性而未设专条的重要知识内容,一般不宜超过总条目的10%。
第四,稳定性与前沿性的平衡。注意条目内容稳定性的同时,须考虑学科的新成就、新发展以及国际关系的新格局、国际形势新变化等问题。
第五,条目内容上的自洽与统一。这是一种条目的横向平衡问题,编撰后期,所有学科条目进入大通读环节,需要特别关注条目内容上的一致性。在具有相同或相似元素的条目中,强调了某一条目的某一特性,而忽视了其他条目的相同或相似元素,就意味着对其他条目此种特性的否定。如摄影学科的人物条目,其中一些人物条在释文里有“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的字样,而其他人物释文里没有提到,读者就会认为只有提到的这些人是协会会员,其他人物不是。这种问题主要靠编辑贯穿始终的体例意识和平衡意识避免和解决。
百科意识是百科编辑的法宝和命脉。上述百科意识的几个方面,也不是完全独立或者只存在于编撰的某个阶段,它们相互关联、联合贯穿于百科全书编纂的始终。百科编辑要在编纂实践中,不断探索百科意识的广度和深度,让中国的百科事业走得更高更远。
参考文献:
[1]金常政.百科全书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
[2]刘玲.百科辞书编辑必备的素质[J].编辑之友,2004(4).
[3]胡人瑞.百科全书编纂中的体例工作 [J].辞书研究,1992(1).
[4]于岚.论百科全书编辑的百科意识[J].中国报业,2020(6).
(作者单位系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