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森林资源调查外业调查完成过半等

2021-05-19 18:17
浙江林业 2021年3期
关键词:天然林护林员康养

全国森林资源调查外业调查完成过半

据悉,2020年度全国森林资源调查在各方通力合作下,截至目前,已完成超1.33万个样地外业调查,占计划工作量60.4%,外业调查任务已完成过半。

据介绍,此次调查自2020年12月全面启动以来,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及各专业调查中心共派出342个工组奔赴26个省份开展样地外业调查。自然资源部将全国森林资源调查列为一项重大基础性自然资源调查工作,目标是准确获取全国及各省份森林资源现状数据,为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提供科学依据。此次调查采用“图斑+抽样”方式,在全国乔木林范围内布设约2.2万个样地,开展实地调查。

江西省公布第二批省级森林康养基地

江西省林业局、江西省民政厅、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江西省中医药管理局四部门日前联合下发《关于公布2020年江西省省级森林康养基地名单的通知》,认定佐家寨等30家森林康养基地为第二批江西省省级森林康养基地。

本次基地评选工作是按照《关于开展2020年省级森林康养基地申报工作的通知》要求,由经营主体自愿申报,各市、县(区)审查推荐,江西省林业、民政、卫健委、中医药管理局四部门审核、现场察验、网上公示,并经江西省林业局局长办公会研究通过而最终确定的。据悉,目前江西省共拥有国家级森林康养基地6处、省级森林康养基地70处,初步建成以森林康养为主产品的新兴产业。

黄河流域平凉林草生态扶贫项目首期授信11.26亿元

黄河流域平凉林草生态扶贫建设项目日前获得国家开发银行正式授信,首期授信崆峒、泾川、灵台、崇信4县(区)项目贷款11.26亿元。

黄河流域平凉林草生态扶贫建设项目是助力脱贫攻坚实施的重大民生项目,规划总面积5.3万亩,其中生态防护林1.65万亩、生态修复0.12万亩、生态扶贫产业3.52万亩,项目概算总投资18.93亿元,申请国开行贷款15.14亿元,建设期5年,经营期19年。该项目利用开发性和政策性金融贷款,将造林绿化、生态湿地修复和经济林建设打包一体实施,是欠发达地区创新林果业建设融资模式和运营机制的科学探索。

昆明国有林场档案管理将全面实现规范化、数字化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日前邀请省档案局调研员组成调研组到西山林场开展国有林场档案管理调研指导工作。

调研组对西山林场1959年成立以来的党群、人事、行政和业务等档案资料进行了详细的查验;结合林场档案管理建设正在引入第三方进行档案规范化和数字化建设的工作开展情况,调研组到档案整理现场对第三方正在归档的工作人员进行指导和了解。并召开座谈会对西山林場档案管理工作查验工作进行总结,同时对下一步云南省国有林场档案管理工作进行了指导和交流。

四川省政府批复“十四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

四川省政府日前正式批复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组织编制的《“十四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要求抓紧落实到具体限额编制单位并公布实施。

批复指出,“十四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是每年采伐森林、消耗林木蓄积的最大限量,各地各有关部门(单位)必须严格执行《森林法》和森林采伐限额管理等有关法律法规,不得突破、截留和调整。批复强调,各级人民政府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认真贯彻落实《森林法》关于“实行森林资源保护发展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的规定,切实履行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的职责,完善并落实森林资源保护发展制度,促进四川省森林资源数量增加、质量提高、功能提升。

福建成立首个林长办检察工作室

日前,福建省长汀县人民检察院驻县林长办检察工作室挂牌,长汀县“林长+检察长”协作机制正式运行。

长汀县检察院负责人介绍,在县林长办设立驻办工作室,对于实施林长制改革和公益诉讼大有促进。“林长+检察长”协作机制有助于形成信息共享、联动执法等机制,实现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无缝对接;有助于构建全方位、多层面、立体化的林业生态保护机制,真正发挥出“1+1>2”的效果。据悉,长汀县近年扎实开展水土流失治理,在全省率先推行三级林长制。县委书记、县第一总林长以及县长、县总林长签署发布了《关于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推进森林质量提升令》第一号林长令。

薄壳山核桃成安徽临泉经济发展新亮点

中国(临泉)碧根果产业园深加工板块项目日前入驻安徽省临泉县经济开发区,项目规划用地180亩,总投资10多亿元,建成后年产值将超过30亿元,这标志着临泉县四方红薄壳山核桃(又名碧根果)基地建设进入新阶段。

近年来,安徽省阜阳市为加快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开展“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临泉县四方红农业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作为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此为契机,按照“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自2018年起投资建设薄壳山核桃基地项目,种植薄壳山核桃5万亩;实行“公司+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的种植、加工、服务运营模式,林下套种大豆、中药材等经济作物,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浙江省首部天然林保护宣传片制作完成

在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加强天然林保护修复的实施意见》一周年之际,为深入贯彻落实《实施意见》精神,进一步加大天然林保护宣传力度,历经近半年时间拍摄制作的浙江省天然林保护宣传片——《保护天然林,绘就浙江绿水青山底色》于近日圆满完成。

宣传片以天然林的概念内涵开篇,从天然林资源的消长变化延伸开来,用生动画面全方位呈现天然林与人类亘古不变、相互依存的关系,深刻记录习近平总书记对天然林保护的关心指示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沿时间脉络凝练出浙江省天然林保护工作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显著成效。全片综合运用画面、字幕和配乐等元素勾勒出一幅“保护天然林,绘就浙江绿水青山底色”的宏伟蓝图。                                (陆尤尤)

淳安:春日“大下姜”林下中药材种植忙

“致富花”芍药药用价值高,且具有独特的观赏性。近期,在淳安县枫树岭镇下姜村的100亩林下经济中药材基地上,当地林业工作人员组织林农种植中药材芍药,大伙儿忙得不亦乐乎。

淳安是林业大县,仅“大下姜”区域就有林地面积41万亩,适合发展林下经济中药材的乔木林和竹林共计28万亩。近年来,“大下姜”区域积极探索林下经济发展模式,现有林下種植灵芝、黄精等中药材3万余亩。2021年计划继续种植多种名贵中药材8000余亩。预计2年后,中药材可为“大下姜”创造可观的收入,带动当地林农增收致富。                                       (徐金华 汪圣礼)

古老程度堪比恐龙!余杭发现中华水韭居群

浙江省植物专家陈煜初近日在杭州市余杭区长乐林场发现中华水韭居群,面积约300平方米,种群数量约2万株,种群面积和数量在全国已发现的中华水韭居群中都属罕见,种群密度为全国最大。

中华水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属极度濒危的孑遗植物,是中国特有的最古老的蕨类植物之一,其历史能一直追溯到距今3亿年前的二叠纪,是植物界的“大熊猫”“活化石”,在系统演化上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目前在浙江、湖南、湖北、江西、江苏、广西、江西7省共残存20多个居群,其中一半以上位于浙江省。               (尤珍珍)

湖州吴兴区有了陆生野生动物专属“医院”

经多方考察、调研,由吴兴区政府批准,近期,在湖州长颈鹿庄园设立了吴兴区首个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点,针对区域内受伤、饥饿、受困、病弱、迷途的陆生野生动物开展收容救护工作,让野生动物们有了专属“医院”。

据了解,湖州长颈鹿庄园增设了专门的隔离场所,距离动物饲养展示区域500米以上,为竹木钢网框架结构,内部分二舍隔离,外部用防雨布包裹,降低舍内光线强度,减轻动物应激反应。同时,庄园还设有医疗室,配备专业的救护设备,并聘有专业兽医4人、饲养管理员26人,进一步完善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条件。                                                      (张少杰)

浙江省首家以“特色经济林”开展公益诉讼生态修复的示范基地近期在松阳成立。该基地位于松阳县四都乡十里沿背林场,面积60余亩。特色经济林是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调料、工业原料和药材等为主要目的的林木,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林产业,是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于一身,融一二三产业为一体的生态富民产业,是生态林业与民生林业的最佳结合。

据悉,基地建成后将整体移交给松阳县四都乡强村公司管理,法检两院、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监督。每年所产生的收益用于集体经济“消薄”工作,既实现了生态环境的修复,又具体服务扶贫攻坚。                                                (程 峰)

义乌出台油茶种植抚育改造补助细则

为进一步加快义乌市油茶产业发展,增加健康食用油供给,近期,义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林业)局联合义乌市财政局,根据国家、省、金华市等上级部门关于促进油料产业发展的政策意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出台了《义乌市油茶种植抚育改造补助细则》(以下简称《细则》)。

《细则》对“十四五”期间义乌市油茶种植抚育改造补助的范围、标准及补助申请、检查验收、资金拨付等做了明确规定;对油茶种植基地的用地类别进行限制;对新种植(补植)的油茶种苗及种植改造造林成活率、保存率进行了规范。目前,《细则》已下发到全市各乡镇(街道),相信不久的将来,义乌市将迎来新一轮油茶种植高潮。                                          (王远照)

莲都区林地面积超174.93亩,森林覆盖率76.89%,其中公益林面积近104.29亩,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46.55%,占林业用地面积59.09%。为加强莲都区公益林(天然林)建设管理,莲都区于2020年底启动了组建公益林(天然林)护林员队伍工作。截至目前,组建工作基本完成,共聘用护林员255名。

为更好地保护林地林木资源,莲都区建立健全护林员风险转移和保障机制,第一时间为全区255名护林员购买了团体意外伤害保险,如护林员在保险期限内发生意外伤害事故,保险公司将按照保险条款给予理赔。投保意外伤害保险,不仅把护林员的损失降到了最低,更进一步提高了护林员爱林护林的工作积极性与责任心。

(李苏珍)

猜你喜欢
天然林护林员康养
本期导读
江西继续为2.3万余名生态护林员购买意外保险
天津: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
护林员巡山路上“偶遇”猕猴
省委、省政府两办出台《关于加强天然林保护修复的实施意见》
浅析生态护林员政策在助推扶贫攻坚的作用
光影视界
基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天然林保护问题与对策
中办国办印发《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方案》
推进康养产业党建书写高质量发展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