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俊玲
(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1)
新型产业工人是指现代社会中主要从事于二、三产业,但是其户籍依旧属于农民的现代劳动者。[1]结合国家统计局有关新生代产业工人统计报告数据以及《2018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这一部分群体数量在我国已经超过1.2亿,逐渐遍及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为社会的发展增添源源不断的动力。[2]
在社会高速发展背景之下,人们的职业发展与未来的就业趋势受到现代经济建设的影响,新型产业工人这一群体的数量不断扩大,对社会现代化进程推进、我国人口整体的素质水平以及未来发展的竞争力有着显著的作用。
相较于老一代的工人群体,新型产业工人在教育水平与自我素质提升上有着更为强烈的需求,群体特征也在不知不觉中实现了转变。新型产业工人大多在城市从业,受到城市价值观与社会的影响,他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都趋向于城市里的年轻人,同时还逐步增加了对城市生活的依赖度与认同感,他们的观念市民化特征趋向明显。但是受到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的影响,新型产业工人在技能水平与知识储备上尚有欠缺,针对这一现状,各地方政府实施新型产业工人“求学圆梦”学历与能力提升行动计划,为有学习需求和学习意识的农牧民工提供受教育机会。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积极配合内蒙古自治区总工会、各盟市工会,响应政府的号召,规范“求学圆梦”行动计划在学校的管理落实,旨在让新型产业工人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更好地融入城市工作生活。
为更好地保障“求学圆梦”行动计划落实取得预期成效,笔者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新型产业工人‘求学圆梦’继续教育需求问卷”,通过互联网软件投放形式,选取样本人群为2018-2019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求学圆梦”行动计划中的农牧民工250名,最后回收有效样本调查问卷237份,样本回收比例94.8%,对回收到的237份样本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调查问卷分为“个人基本信息”“现阶段学习需求”“面临问题”以及“未来发展和要求”四个维度,主要围绕“现阶段学习需求”与“面临问题”两个维度设计研究问题,包括“学习意识”“学习层次”“学习科类”“学习目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等方面,除此以外还包括“学习费用”“关注重点”“学费减免影响”以及“单位认可度”等方面,并针对退学的农牧民工进行深入访谈,进一步了解其退学的原因。[3]
问卷调查数据显示,“从自己的角度来说你是否愿意继续学习”问题的统计结果,可以发现新型产业工人继续学习的意愿非常强烈,只有2人选择“否”的选项,有99.16%的人表示愿意继续接受学习与教育。
继续深入了解,愿意接受学习的人中,部分是无奈于现实压力,受到诸如岗位学历需求等现实因素的影响,选择继续接受教育。新型产业工人自我学习的意识较之过去整体呈现上升的状态。
表1 学习意识调查结果表
对于“你是否有对未来作出明确的职业规划”问题,基于调查统计的结果,可以发现,目前新型产业工人在未来的职业规划上有所欠缺,仅有25%的人表示对未来的职业道路与发展方向有着较为明确的发展规划;有37.80%的人表示曾经有过考虑未来的职业规划,占比最多,但是还不够明确;除此以外,有27.00%的人表示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甚至,还有10.20%的人表示不太关注职业规划。
表2 职业规划调查结果表
鉴于调查研究的结果,可以明确现代新型产业工人对自我未来道路的规划不足,这一结果与他们在学习需求上的调研结果也有一定的关联。正是因为对未来没有明确的规划或是较为明确的追求,导致自身学习、接受教育的需求不够,因此选择来到学校接受培训的效果不佳。
关于“您若愿意继续学习,最希望”的调查,通过对结果数据分析,可以得知,94.09%的人表示是为了“提升学历”;还有5.91%是为了“参加短期培训”。继续深入分析,可知绝大部分新型产业工人旨在寻求更好的工作,有79%的人表示岗位提升的需求决定其选择继续深入学习;还有39.60%的人表示,是因为受到上级部门的要求;有79.20%的人表示,其希望可以通过继续教育,来提升自我的综合素质和在岗位上的核心竞争力;40.40%的人表示,自己参与学习、加入“求学圆梦”行动计划,是基于自身的需求,即希望自己可以开拓眼界、提高受教育的层次。
无论是出于自身主观因素的考虑、还是受外部客观因素的影响,新型产业工人的学习目的性强,这有利于他们提升自我的职业技能和在岗位上的竞争力。
表3 学习目的调查结果表(a)
表4 学习目的调查结果表(b)
通过对新型产业工人期望学习的内容调研,结合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2018秋季-2019秋季“求学圆梦”行动计划专业科目分析,可以发现,他们对学习内容的选择上,整体偏向于实用性主导的专业课程。比如,新型产业工人明显趋向于选择管理领域、技术领域的课程,表示愿意选择“管理类:行政管理、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的人占比27.21%;表示愿意选择“技术类:机电一体化技术、建筑工程技术、水利水电工程、林业技术等”专业的人占比26.51%;除此以外,有16.97%的人表示愿意选择“金融财会类:会计学、金融学、财务等”的专业课程;有12.43%的人表示愿意选择“法学类:法学、法律事务等”的专业课程;相比较之下,选择其他专业课程的人占比不高,有7.4%的人表示愿意选择“医学类:护理学、药学、畜牧兽医等”,以及6.7%的人表示选择“教学类: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等”,有1.69%的人表示愿意选择“文科类:汉语言、文学等”;还有一部分人选择“其他类:广告学、社会工作等”专业。
经过分析,可以发现新型产业工人倾向于选择的专业课程大多与其工作实际相关,他们更多表示是为了之后的就业能力提升。
表5 学习内容调查结果表
关于“您目前最关心的问题”,数据分析显示,新型产业工人倾向于选择的重点问题依次为打工挣钱,改善家庭生活条件;子女上学与就业;租购住房;签订劳务合同;劳动报酬及时足额发放;同工同酬;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就业服务和培训;改善劳动条件,保障生产安全等问题以及工伤、医疗、养老保险覆盖面等方面问题。尤其关注子女上学与就业及改善劳动条件,保障生产安全。
学费减免是部分学校为新型产业工人提供经济补贴的方式之一。目前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求学圆梦”行动计划对学生有一定的经济补贴,每人补贴学费1500元,以期减轻他们的经济压力。在了解实际情况时,关于“学校学费减免的情况是否会影响你选择参与继续教育”,绝大部分人表示学费的减免非常容易影响其选择,具体的样本比例高达71.2%;除此以外,还有13.4%的人表示可能会影响其选择;有9%的人表示并不是特别在意学费的减免情况,而仅有6.4%的人表示学校学费减免这一补贴措施并不会影响其选择参与继续教育的决定。
表6 学费减免情况调查结果表
对问卷调查数据结果的分析,可以发现,制约“求学圆梦”行动计划深入推进有多方面因素。一些新型产业工人表示“求学圆梦”行动计划的确适合自己的学习需求,也为自己之后岗位的提升、满足就业需求提供了一定的帮助。新型产业工人在教育上的需求,不仅仅受到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一些客观因素,也是影响新型产业工人选择是否继续深入学习的关键。[4]比如,部分新型产业工人表示自己有继续学习的意愿,希望学校学费降低,在学习内容的选择上,他们也更加偏向于实用性主导、有助于实际就业的专业,同时,他们还希望通过学习,再回到岗位后能够有效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
强化新型产业工人的职业规划意识。基于现有的调查基础,可以发现,目前“求学圆梦”行动计划中部分学生退学的关键原因,是学生职业观念的狭隘与受限。许多新型产业工人缺乏良好的职业规划意识,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与方向选择上,他们出现迷茫与无法决断的问题,这主要是与新型产业工人所处的复杂社会相关。大多数新型产业工人的年龄不大,有关生活经验与社会经验积累不足,同时对自我的身份认同感缺失,而且现阶段家庭小型化趋势显著,新型产业工人的挫折耐受力下降,自我的职业规划意识薄弱。“求学圆梦”行动计划的推进可以从学生未来就业引导的角度出发,强化新型产业工人的职业观念与规划意识,现阶段的继续教育应该以职业规划为主要导向。人们应该意识到生命周期理论的存在,要正确面对人在不同的生命周期与阶段内,会有着不尽相同的生理习惯、心理发展水平、知识储备水平,社会承担的任务与要实现的职能也有差异。[5]对于挫折耐受力下降、职业规划意识不足等一系列的问题,学校要通过正确的、规范的方式做好引导工作,让其形成良好的职业精神,并逐步树立起科学化的职业观念。新型产业工人的主观意识与职业规划程度,是决定其是否具备继续教育学习需求的关键,只有让其由内而发,产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其通过学习,明确未来的职业方向,只有这样,“求学圆梦”行动计划的效果才会显著提升。
新型产业工人的支付能力有限,部分学生虽然对学习有着明确的诉求,但是面对额外的教育支出,他们会放弃提升自己、强化学习能力的机会。学校要关注到这一现实,积极拓宽学校的资助渠道,采用适合的学费直补方式,向有真正学习需求的特殊受教育群体予以经济上的补贴。
增设实用性、技术性主导的专业课程,提供多样化的教学形式。研究显示,新型产业工人倾向于选择的专业课程大多与其工作实际相关,他们更多地表示是为了适应继续就业岗位需求,学生的选择符合实际。学校应该关注到学生的这一诉求,对学生开展针对性的培训,积极开设实用性、技术性主导的专业课程,让学生有效提升技术水平,满足未来的职业需求。学校管理工作还应该注意拓展现有的教学形式,可以与其他学校、相关机构进行合作,强强联手,让优秀的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价值,有效满足新型产业工人的学习需求。总而言之,学校管理必须基于“针对性、实用性、有效性”的管理理念,切实提升新型产业工人的技术水平并强化其知识储备。
内蒙古自治区开展的“求学圆梦”行动计划有社会化的建设意义。目前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新型产业工人的发展与职业方向引起更多的关注,新型产业工人选择继续接受教育固然受到自身主观因素的影响,但是现实因素的制约也不容小觑。切实增强新型产业工人的核心竞争力,是依托新型产业工人加快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关键。学校要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培养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新型产业工人,提升人力资本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