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设备的管理问题及优化

2021-05-19 04:03袁先举苌飞霸
医疗装备 2021年9期
关键词:调配工程师科室

袁先举,苌飞霸

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工程科 (重庆 400038)

医疗设备安全、可靠、高效运行是保障临床救治效率的关键。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一般分为论证采购、验收入/出库、维护维修及报废处置4个阶段[1-3],通过对大量医疗设备管理实践的总结,发现其存在时间成本高、人力资源消耗大等问题。医院大多数工程师在进行在院期间医疗设备管理时,没有从全局、全流程把握,缺乏整体观念,导致管理问题频发,影响临床科室使用[4-8]。本文讨论医疗设备在全生命周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给出可行有效的优化方法,提升医疗设备管理效率,为其他医院提供参考。

1 我院的医疗设备及管理

我院现有医疗设备价值19亿余元,数量大、种类多,新旧比例失衡,大多数设备使用寿命达10年,部分设备使用寿命达15年。同时,我院每年采购和报废的医疗设备数量大,2019年采购数量达1 700余台,报废数量达1 800余台。此外,我院每年维修数量较大,2019年维修数量达8 965次。

我院采用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流程见图1),工程师重点负责验收、维修维护、报废处置等,而在此流程中均需繁杂的填表、签字等工作,花费大量时间。

2 设备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时间成本高

(1)论证采购时间长:论证采购流程繁杂,需花费大量时间。(2)验收时间长:验收阶段包括核对技术参数、设备使用培训等,需耗费大量时间才可完成。(3)维护时间长:定期维护需在医疗设备空闲状态下进行[9],而医疗设备位置分散,空闲状态不定,不能集中地点及时间维护检测,因此花费时间较多。(4)维修时间长:由于我院医疗设备配件储备不充分,更多情况需要从原设备供应商或第三方公司购买,导致维修时间过长;同时维修流程(图2)烦琐,签字多,涉及人员多,耗费时间长。

2.2 人力资源消耗大

在信息化管理不充分的条件下,对如此大量的医疗设备进行管理,需投入较高的人力成本。医疗设备的搬运、验收、维修、计量等工作,涉及不同类型的工作人员,包括工程师、计量员、工勤人员等,除设备管理科室工作人员外,临床科室设备管理人员也要参与到日常管理中,例如质量检测,每年需对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呼吸机、监护仪、麻醉机等)实行质量检测,而此类设备只有在空闲状态下才能进行检测,无法实时监测设备的空闲状态,需要管理人员随时关注设备动态,在合适的时间进行检测。

2.3 调配困难

临床科室在收治患者多、手术量大时,会出现医疗设备匮乏的情况,需向设备科借用或全院调配。虽然设备科已成立应急设备调配中心,但是设备储备有限,加上临床科室借用较多,导致调配存在困难。根据应急设备调配中心数据可知,2019年我院借用设备达229次,调配设备仅15次。借用需求如此之大,仅依靠应急设备调配中心难以满足全院救治需求。此外,虽然我院医疗设备数量巨大,但是使用状态不明,需要全院调配时,仅通过人工查找各科室医疗设备的台账情况,再通过电话沟通调配,效率低下。

2.4 追溯困难

每年清理各科室医疗设备的台账,不可避免地出现部分老旧设备遗失、设备申请无实物报废的情况。同时,临床科室大多重视救治患者,欠缺对医疗设备的管理,交接无记录或记录不完整。此外,虽然已经制定完整的医疗设备管理制度,但是执行力欠缺,导致设备损坏或遗失。

3 原因分析

3.1 管理流程复杂

管理流程复杂,导致时间成本高,人力资源消耗大,例如在维修阶段,设备的维修签字流程比较漫长,签字完毕领导同意后供应商方可配送配件,此过程时间不定;除签字环节,还视供应商配件储备情况而定,如供应商配件不足,还需从原厂家发货,导致维修过程延长。

3.2 制度执行力度欠缺

我院已经制定完整的医疗设备管理制度,包括卫生装备质量验收、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维修保修管理、周期性检测/检定、原始记录及检定证书、报废处置等,但是依然存在操作不规范、原始记录不完整、设备丢失等问题,相关人员对制度的执行力欠缺,未按照制度章程完成工作。

3.3 管理方式落后

医疗设备档案信息大多采用纸质保管,信息化记录较少,而纸质档案记录信息有限,日常保养维修记录更是欠缺,需设专人管理,浪费人力;同时,无法动态把握医疗设备信息,科室之间沟通以电话为主,导致紧急情况下进行全院调配困难。此外,未实现医疗设备资源共享,对医疗设备资源浪费较大。

3.4 创新性不足

医疗设备更新速度快,种类越来越丰富,这对相关工程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0]。目前,落后的管理方式需要大量人力去完成重复繁杂的工作,大多数工程师花费大量时间在沟通协调和签字流程上,接触新知识的时间较少,与先进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交流的机会更少,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同时,经验丰富的工程师离职或退休,人才流失,年轻的工程师缺乏经验,不熟悉业务、办事不流畅,导致专业人才紧缺。

4 管理优化

4.1 简化管理流程

在医疗设备管理过程中,应尽量简化流程,合并签字步骤,缩短签批时间。我院采用“压缩流程,并行执行”方式优化医疗设备维修流程(图3),在签字审批阶段同步通知供应商或厂家准备配件,送货后由设备科或授权公司进行维修,提高了维修效率,缩短了维修等待时间。

4.2 加强制度执行力度

加强制度执行力度,由专人保管医疗设备,确保每一次操作都有记录可追溯,避免设备遗失,同时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设备管理考核标准,即《千分制考核标准》,形成激励和惩罚机制,每月严格按照标准考核临床科室,实行考核后医疗设备的操作更规范,记录更详细,使用效率得到提升。

4.3 引入先进信息化管理

以往医疗设备档案信息大多采用纸质保管,增加了时间成本和人力资源消耗,不符合信息化时代的要求。引入先进信息化管理可以详尽地记录医疗设备信息,方便查询、调用数据信息及分析设备健康状态,优化设备资源配置,提高可靠性和安全性,节约纸质资源[11]。基于物联网和信息化管理技术实时监测设备状态及技术参数,能够对维修和调配起到积极作用,解决全院设备资源共享问题,提高设备使用率。

4.4 加强人才培养

(1)加强对工程师的培训力度,定期培训,例如开展培训会议,制造引进先进管理技术的机会;(2)采取能够避免经验流失的措施,如开发相关专家系统等,保留离职或退修工程师的经验,使年轻的工程师更好更快更全面地学习和发展;(3)鼓励创新,提高工程师责任感,从被动维修向主动维护保养发展,把握主动权,避免设备故障,减少损失。

此外,我院设备科每周邀请不同厂家工程师对医疗设备原理、维修方法及维护保养进行系统性讲解,提升院内工程师的技能;积极整理离职或退休工程师的维修经验,形成电子档文件,定期汇总编辑工程师维修经验,录入专家系统知识库,避免经验流失。通过优化管理流程,提高了设备使用效率,提升了患者对医院服务的满意度。

猜你喜欢
调配工程师科室
《机械工程师》征订启事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养猪饲料巧调配
Kenoteq的工程师研发环保砖块
大气调配师
青年工程师
爱紧张的猫大夫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调配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