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静
中华门外,南邻应天大街、北接外秦淮河,与古老的明城墙隔河相望,这便是南京晨光1865科技创意产业园所处的位置。在南京,人们要是想到工业旅游的好去处,脑海中大多会出现它的名字。产业园里有9幢清代建筑、19幢民国建筑,如同一座近代中国工业博物馆。之所以用“1865”这个数字,体现的是一种情结,它满载了时代的印记,见证了百年中国由封闭到开放的历史,记录着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轨迹。
像这样将工业与旅游相结合的业态在我们身边越来越常见。随着“十四五”规划的出炉,文化旅游业如何发展的路径日渐清晰。近期,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关于公布2021年江苏省重点文化和旅游产业项目的通知》,公布了70个江苏2021年重点文化和旅游产业项目。这70个项目计划总投资2858亿元,仅2021年就计划投资488亿元,包括工业旅游项目的提升与打造。
事实上,工业旅游并不是新生事物,但当旅游业经历过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蛰伏”之后,做好工业旅游这篇文章也成为不少地区或是企业“重整行装再出发”的契机或抓手。文化和旅游部党组书记、部长胡和平曾谈道:“要推进旅游与其他产业跨界融合、协同发展,催生新业态、延伸产业链、创造新价值。”
在江苏首个4A级工业旅游景区梅钢公司里,人们便能直观感受到硬核工业与诗意旅游碰撞出的火花。梅钢,最初是上海依托南京梅山铁矿资源建设在江苏的钢铁原料基地,而今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大型工业生产基地。这里因矿而铁、因铁而钢、因钢而城,一树一桩、一钉一铆均浸染了岁月光华。游者在梅钢能体验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历史:从“劳动密集”到“技术密集”、从“传统制造”到“智慧制造”、从“灰山污水”到“青山绿水”。
类似于此,工业旅游项目中,工业是载体、文化是灵魂、旅游是手段、市场是目标。工业旅游不是简单的工业+旅游,它是不同文化的交融,是人类百年工业积累与旅游要素形态的融合。它需要通过历史记忆、复原真实场景等,让游客产生情感共鸣,让游客观赏工业、沉浸式体验工业。其中,文化的作用至关重要。德国化学家费歇尔的“锁钥”学说认为,反应底物如同“钥匙”,酶好比是“锁”,只有“锁”与“钥匙”相适合,才有恰当的化学反应。在工业旅游中,文化就是起到催化作用的“酶”。
有了文化的加持,工业旅游至少可以带来几方面的共赢:对消费者来说,通过参观工业企业能增长见识,体验生产制造过程中的独特乐趣;对企业而言,敞开大门让消费者更进一步了解自己,有助于他们产生对产品的信赖感,其效果是普通广告无法比拟的;对工业旅游项目所在地的政府来说,也能在无形之中拉升当地的GDP。
以工业故事为内核,构建一个“可观赏、可游玩、可学习、可购物、可休闲”的工业旅游生态在世界上不少地区都有样板。如,南美洲的伊泰普水电站既是世界上第二大水电站,也是著名的工业旅游景观。当地人以斑斓多彩的拉美文化为底色,打造了工业游、生态游、考古游等多条旅游路线,到了晚上,人们还可以在水电站看璀璨星空。类似于此,发挥文化引领功能,推动工业文明与旅游要素形态深入融合,才能让人们有沉浸式体验、产生情感共鸣。
工业旅游不是简单的“厂房+园区”,背后是城市工业文明变迁的历史积淀。做好工业旅游项目,不仅能盘活城市空间资源,也能彰顯其地方特色。在促进“内循环”的时代背景之下,工业旅游领域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