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虽然过得快,但有些事情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记忆中漂白,反而越来越深刻。为什么呢,想了想,是因为那些事曾经走进了我的内心深处,触动了我的灵魂,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因此,借助文字,我不得不说说田家沟,那个在精准扶贫当中变美的村庄,和那个村庄很有个性的几个普通人。
变得更美的村庄
那年,刚刚从一线岗位转下来不久,就被单位领导请到办公室,问我能否发挥特长,去贫困村扶贫。我几乎没做任何思考,便欣然答应。
2015年10月,我来到大通县东峡镇仙米村,成为一名扶贫驻村工作队员,担任该村第一书记。正当我沉下身子,与队友和村“两委”干部筹划着如何深入开展工作时,又接到上级通知,我被调剂到邻村田家沟村。对此,我有些不解,县扶贫办的负责人则说,田家沟村更需要你。
说心里话,我是个老扶贫干部,在西宁市农牧和扶贫开发局主持工作五年半,全市的贫困地区和贫困村我几乎都到过,各项扶贫政策和措施我也非常熟悉。对扶贫工作,比别人多一份了解,对贫困群众,比其他干部多一份情结。
我和队友郝强打起背包就动身,几乎是一抬脚的工夫,就来到田家沟村。
田家沟,位于大通县东北部,距离县城约二十公里,属于典型的脑山村,海拔2700多米,无霜期短,降水多,积温低。村里的支柱产业是种植业,但由于受制于气候条件,粮油产量不高,且品质不佳,2015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4000多元。经重新核实,全村254户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6户,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还不到3000元。
2016年的正月初六上午,我们来到田家沟村。村子的山坡被厚厚的积雪覆盖着,家家户户屋顶的阴面有积雪,屋檐处融化成的水,滴嗒下来,有的地方结成透明的细冰棒。村庄道路上的雪水,漫延开来,洇出一片清新。时任村党支部书记张贵林请了一台文艺节目,在村子路边的开阔地表演着,招来村民们的一阵阵欢笑。偶尔走亲戚拜年的乡亲们,提着包包蛋蛋(指拜年的礼物),匆忙赶路,整个村庄还沉浸于过年的氛围之中。
根据该村的自然地理情况,经过分析,我的第一认识是,这里适于搞乡村休闲旅游。因为这里的山美、林美、水美。具体地说,山虽然不高,但山势优美,植被丰厚,并且占据的位置优越。种植业向来是村里的主打产业,必须坚持;养殖业具有比较好的传统,需要扩大规模。
按照市县确定的目标,田家沟村要在2016年底实现贫困户脱贫,贫困村摘帽。任务艰巨,时间紧迫。怎么办?要实现真脱贫,脱真贫,来不得半点马虎,也不能抱有丝毫侥幸。只有踏踏实实,认认真真,按照中央和省市县的各项措施,一步步走,一策一策地实施,才能完成使命。一年当中,我们完成了美丽乡村项目、乡村旅游基础设施項目建设,做完了危旧房改造,异地搬迁,落实了扶贫产业到户。
村子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发生了老百姓意想不到的变化。
两个文化广场如同两尊鲜亮的工艺品,摆在村子里住户相对集中的位置。那些平时似乎不善歌舞的村民们,跳起传统的扇子舞和现代舞,昔日沉寂的山村,一夜间突然活跃起来。老人们说,像做梦。
木栈道从小阴山的脚下,顺着山势建到山顶,山顶的观景台让不少游人发出惊呼,哇,太美了,东峡的风光太养眼!
我作为旅游项目的策划者之一,当我站在观景台,远看和俯瞰周边景致后,认为这里四季有美景,难抑内心的冲动,于是提炼出以下几句:
春看翠色起烟岚,
夏有菜花映满川,
秋山层林霜尽染,
冬来飘雪妆素颜。
再细细地环视周围,发现这里东西南北四面的景不同,达坂山、黄柏崖林带、鹞子沟林场、还有拾级而上的梯田,令人赏心悦目,于是,我又写了几句旅游广告词:
北观达阪积雪晴,
西看柏崖林相幽,
南望鹞子翠屏开,
东赏层岭梯田秀。
我还根据田家沟村的地理气候特点,经与村“两委”成员商定,确定了村庄的旅游宣传词:清凉田家沟,达坂新驿站。
村里有一条河,河水四季长流,叫那隆如寺河,发源于北面的达坂山麓。经过改造和生态整治,在河道两侧种植了云杉、油松、丁香等,乔灌木与绿草相映,富有层次感;河水经拦蓄后,跌坝而泄,小型的水面上,有鸭鹅嬉戏,平添出一派乡愁;一盘水磨在河水进入河滩密林前,成为一个收尾的符号;磨渠的北侧,是一处幽静的水景,那里是新建的休闲垂钓园;河滩林腹地的幽静处,是一处自助游营地,木屋、木道,与自然风光融为一体。
扶贫产业是让老百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政策措施的引导和资金支持下,大部分贫困户都选择了适合自家发展的小产业。一时间,村子里做养殖的、特色种植的、乡村旅游服务的、农产品加工的,还有小维修、小商店,因户而异,悄然兴起。整个村子里,有一种看不见的忙碌。
休闲旅游中的农家民宿接待一炮打响。起初那些有意向办民宿和农家院的农户经过犹豫后,在我们的鼓励指导下,鼓起勇气,一不做二不休,以“达坂驿站”为品牌,打造起来。虎成花、陈守兰俩妯娌成为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在她们的带头下,“张家大院”“鑫泉生态园”等纷纷响应,很快开张。虎成花的“成花农家”和陈守兰的“徐家老院”开张伊始,就做出了特色,他们的乡土菜品和接待风格很快誉满东峡,乃至大通县城和更远的地方。如今,每逢节假日,那里客满为“患”,许多回头客要提前几天,乃至一周前预约。这两家农家民宿,不仅是东峡镇的休闲旅游品牌,而且是遐迩闻名的农家休闲餐饮好去处。值得一提的是,虎成花、陈守兰都是共产党员,她们不仅在增收致富上带头,并且在带动贫困户方面积极主动,在她们经营的民宿里,一年四季总有几位贫困户(后来的脱贫户)在帮工挣钱。
各项脱贫措施到位后,效果确实明显。那一年,村子发生了很大变化,美丽乡村新面貌,这是不争的实事。村子里的人,精神面貌也变得不一样,特别是那几户脱贫难度最大的特困户,他们的变化令人欣喜。
石头开花记
葛明友是我和队友郝强定点帮扶的联系户,记得第一次去他家,房子破旧,家里脏乱不堪,散乱在屋内的“小杂粮”空酒瓶子差点绊倒我。朋友们看到队友郝强发到朋友圈的照片后,感慨连连,都发出“还有这样触目惊心贫困户”的惊问。其实,葛明友贫困是事实,但他的懒惰也是事实。他住的三间房子是十五年前村里争取政策资金给盖的,盖出来之初,红瓦白墙,清爽整洁,可是由于他本人不知爱惜,不做修缮,十几年下来,房子给人风雨飘摇的观感。他还是七十年代末期的高中毕业生,写得一手流利的钢笔字,但他的知识和文化没用上正道,而是用在了写上访信,到处上访等方面,成为东峡镇的重点關照者。
我们到他家后,他一直在漫不经心地看我们,没有其他表情,直到我们准备离开他家时,他突然说,电费缴不起,停电了,冻得吃不住。当时我就想,一个把自己的日常生活打理得如此糟糕的贫困户,居然用电做饭,用电取暖,令人匪夷所思。我掏出五十元,让社长替缴费。社长说,他的电费几乎每回是我们村社干部给垫缴的。当我的一只脚准备迈出他家大门门槛时,葛明友又出声,这几天断粮了。当我再度掏出一张百元钞时,社长给我呶嘴,他迅速把他要缴电费的五十元给了葛明友,说,这个够你几天的。
在路上,社长告诉我原委,葛明友不差吃的,就差酒,他的低保金下来,大部分就会变成酒。
第一次访问,我们基本掌握和了解了葛明友这个特殊的贫困户,他因年轻时工作受挫,加之媳妇撂下儿子出走,渐渐患上间歇性精神疾病,以后破罐子破摔,倚病装傻,好喝懒做,成为年纪不大,就享受低保的特殊人。这样的精神缺钙的人,是贫困病的必患者。
通过多方争取协调,我们和村“两委”不仅为葛明友落实了危房改造项目,并且在帮扶单位市林业局的帮助下,筹集到了工程款的不足部分。
在房屋拆倒重建的过程中,葛明友做了一件事,让我们始料未及。他配合建房包工头,每天从他家临近处的河里挖石筛沙,干得有模有样,当我问及他一共挖了多少沙子时,他略作思量后说,三十多方,包工头马上说,最多二十方。我心里想,葛明友还没有彻底麻木,至少还能为自己做点事。在葛明友的房子建成后,我们又给他配了一些旧家具,一个家的模样呈现在那四间新房子里。
脱贫后的葛明友,有一天找到我,神秘兮兮地说,要养只猪娃子。我看着他的眼神问,真的?他认真地说,真的,不骗你。好,你养,但不能养丢,更不能养死了。他拍了拍胸脯说,保证不会。
私下里,我给村主任做了交代,并且留了几百元饲料钱。
2018年春节前,我在外地休假,队友郝强打来电话说,葛明友的猪娃子宰了100多斤肉,他特意给我们工作队拿来了一只后腿,让我们尝尝,怎么办?我说,要么退回去,要么按市价给他钱。打过电话后,我有些感动,透过葛明友的微小变化,我看出了他身上还保留有善良真诚的一面,存有感恩之心。
对于葛明友的变化,后来村里有不少人说,真是石头开了花。
内心强大的张广顺
提起张广顺,我除了佩服,还就是个佩服。他曾经是村里的能人之一,十五年前,承包过西宁儿童公园(今天的麒麟湾)水上的游船,一干就是近十年,直到老公园改造,游船承包终止。回到家后,他努力经营家里的近20亩承包地,农闲时外出打工。据说,他的泥瓦匠手艺很好,属于建筑工地的大工。2015年初,他被医院检查出患有直肠癌,这对张广顺这位性子要强的中年汉子来说,简直是五雷轰顶,天要塌下来。但他没有被病魔吓到,仍然挺直腰杆做人做事,从表面上,根本看不出他是个患有大病的人。2015年底,在识别贫困户过程中,根据他的病情和他老父亲的身体状况,加之两个儿子上学,他被列入贫困户之列。
成为贫困户的张广顺,一边治病,一边在琢磨适合自家的产业。他早先就学会了加工粉条的手艺,每年冬天要加工一些出卖,但量不大,收入也不多。在扶贫产业选择中,他一开始确定了粉条加工,但得知难以通过环评后,改变主意,最终选择了面粉加工。面粉加工对他来说,是个新挑战。但他说一不二,从甘肃陇西订购了十几万元的加工设备,还盖起加工作坊。他的精神感动了驻村干部和村“两委”成员,大家想办法为他筹措资金,为他从村互助基金借款5万元,我找到我的一个做企业的朋友,借了一部分,张广顺自己从亲戚朋友处筹到一部分,总算凑齐了急需资金。
2016年10月的一天,正当田家沟及其周边地区的麦子收获归仓之时,张广顺的“顺源磨坊”启动开张。听说他家的磨坊开张,本村和邻村的乡亲们都来加工新面。当年,扣除电费等成本,张广顺的磨坊纯收入达到八千余元,他家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远远超过了贫困线。
张广顺对我说,他不喜欢“贫困户”这个词,要不是自己生病,两个儿子上学,完全不去凑这个热闹。我告诉他,他是贫困户当中的自强不息楷模,虽然一时物质上陷入贫困,但精神是很富裕的。
2018年,张广顺被大通县授予“脱贫示范户”,获得的奖品是一辆三轮农用车。
为办磨坊,张广顺举了不少债务,加之经常看病,家庭经济捉襟见肘,可他助人的热情不减,村里有谁家遇到困难,他都会尽力相助。三社有一位中年男子患有重病,他同村里的党员一起为那个人捐款。平时加工面粉收加工费时,他会特意照顾那些家庭有困难的,他会少收,甚至免收。
张广顺的“顺源磨坊”经营状况一天天好起来,既保证了自家收入的稳定,也方便了乡亲们。有互助南门峡和大通朔北的人,不嫌路远,慕名到他的磨坊磨面,他家的面粉加工业可以用“蒸蒸日上”来表达。
可是张广顺身上的疾病不断噬咬他,病情逐年在恶化,每年必须做几次化疗,2019年下半年,还在青大附院做了一次手术。屋漏偏逢连阴雨,去年,他的在西安某医学院读大学的大儿子也被查出患有类似的病,这是雪上加霜,要命的打击。
2020年11月的一天,我与已经退下来的和在岗的驻村工作队队友专程前去看他,看到他的状况,我心里格外沉重。他忍着浑身的不舒服,拉着我的手说,他儿子的病,经学校医学附院对症治疗,完全被控制。他家的磨坊,由他媳妇接手管理经营,他只在旁边动动嘴,指指手,不用劳累。
在一年多的精准扶贫工作中,像葛明友、张广顺和村里其他一些脱贫户,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贫困群众本真的一些德行。我认为,任何人都不能简单地去评品他们,因为他们的骨子里并不缺真善美,对有些被另类的人,则需要教育引导和感化。而他们当中的一些人的人格是高尚的,朴实当中蕴含着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他们都渴望幸福生活,希望通过奋斗改变自己,主宰自己,彻底甩掉披在自己身上的“贫困”外衣,成为乡村振兴当中的有生力量。
【作者简介】王卫华,青海省作协会员,西宁市作协会员,上世纪八十年代起习作并发表文学作品,在《青海日报》《青海湖》《雪莲》《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文学港》等报刊发表散文小说等三十余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