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方敏
(河南省濮阳市妇幼保健院 濮阳457000)
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为消化系统疾病,以排便次数增加、食欲不振为常见表现,主要是由于脾肾虚弱、消化不良、消化功能紊乱而导致[1],采取好的药物治疗能显著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促进患儿健康发展[2]。 本研究对醒脾养儿颗粒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临床疗效进行研究。 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1 月20 日~2018 年1 月20 日收治的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200 例为研究对象,采取抽签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 观察组男45 例,女55 例;平均年龄(5.8±1.6)岁。 对照组男46 例,女54 例;平均年龄(5.6±1.5)岁。 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与医护人员能够进行正常的沟通,语言功能良好,无障碍;患儿家属知晓本研究,并签订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精神状况较差,不愿意配合本研究。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采用醒脾养儿颗粒(国药准字Z20025415)3 次/d,每次一袋,饭后使用温开水服用,3 天为一个疗程。观察组给予醒脾养儿颗粒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 醒脾养儿颗粒治疗方法同对照组,再给予酪酸梭菌活菌散(国药准字S20040088)3 次/d,4 g/ 次,3 天为一个疗程,共治疗3 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儿腹泻症状缓解时间、腹痛消失时间。(2)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疗效。 显效: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经过治疗后,排便次数增加、食欲不振、腹泻腹痛等临床症状消失;有效:患儿经过治疗食欲不振、排便次数增加、腹泻腹痛症状得到有效改善;无效:患儿临床症状加重或无变化。 治疗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如腹泻症状缓解时间、腹痛消失时间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如临床疗效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儿腹泻症状缓解时间、腹痛消失时间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腹泻症状缓解时间、腹痛消失时间较对照组短,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腹泻症状缓解时间、腹痛消失时间比较(d,±s)
表1 两组患儿腹泻症状缓解时间、腹痛消失时间比较(d,±s)
组别 n 腹泻症状缓解时间 腹痛消失时间观察组对照组100 100 2.41±1.01 2.01±1.21 4.51±2.57 3.11±1.28 t P 7.605 0 6.245 1<0.05<0.0 5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00%,高于对照组的8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据相关研究显示, 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为儿童的常见病,作为一种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每年因为腹泻死亡的人数较多,导致小儿腹泻的因素较复杂,主要是非感染因素与感染性因素, 其中感染性因素主要是肠道感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真菌等,其中较为常见的是细菌和病毒。 对于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临床治疗原则是预防与纠正脱水,调整饮食,合理用药,预防并发症[3~5]。 若未及时对儿童进行治疗,易对儿童健康成长和正常发育造成影响,同时由于儿童自身脾脏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并且机体功能薄弱,易导致儿童合并其他并发症的可能性增加[6~8]。
腹泻易导致人体肠道菌群失衡,使腹泻程度加重,通过应用醒脾养儿颗粒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后,可以取得显著的效果[9]。 醒脾养儿颗粒中主要包含山栀茶、蔗糖、蜘蛛香等药剂,具有醒脾开胃、养血安神作用,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10]。而酪酸梭菌活菌散为厌氧菌制剂,用药后能和肠内有益菌一起共同存在,消耗人体肠道内多余的氧气,从而达到抑制患者肠内腐败菌发育和烦躁的目的,同时还能促进双歧杆菌生长,促进人体分泌肠黏膜修复,消除人体肠道内炎症[11]。将上述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后,可以改善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患者临床症状,利于患者早期康复,提高患者的肠道免疫功能[12]。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患者的腹泻症状缓解时间、腹痛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00%,高于对照组的83.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应用醒脾养儿颗粒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有效缩短患儿的腹泻症状缓解时间,减轻腹痛,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应用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