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癖散结方应用于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的效果观察

2021-05-18 10:22宁伟海艺贝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年5期
关键词:乳腺炎哺乳期肿块

宁伟 海艺贝

(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医院外一科 驻马店463000)

非哺乳期乳腺炎是细菌沿淋巴管进入乳腺管内和周围结缔组织引发的乳腺组织化脓性炎症,致病菌多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最为多见, 临床以乳房红、痛、肿胀为典型表现,局部肿块破损还可继发化脓性感染,导致全身症状[1]。 现代临床对于该病的治疗通常以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手术为主,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治疗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控制炎症感染,但难以根治,且容易反复发作增加治疗难度,手术治疗则会严重破坏患者乳房外形,且治疗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鉴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乳癖散结方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8 年1 月~2019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108 例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54 例。 对照组年龄33~45 岁,平均(38.84±2.42)岁;病程15~100 d,平均(50.45±8.70)d。 观察组年龄30~50 岁, 平均(39.13±2.15)岁;病程22~90 d,平均(49.90±8.22)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参见《非哺乳期乳腺炎诊治专家共识》[2],中医诊断参见《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3]之乳痈。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20~50 岁非哺乳期女性;近期内未经激素等相关药物治疗;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合并乳腺癌、乳腺增生等乳房其他疾病患者;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对本研究用药存在禁忌证患者。

1.4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西医抗生素治疗。 注射用五水头孢唑林钠(国药准字H20060600)1.0 g/次,溶入100 ml 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2 次/d。 对于已形成脓肿者及时予以穿刺抽脓, 抽脓后并向脓腔内注入(五水头孢唑林钠1.0 g+100 ml 生理盐水),1 次/d,直至局部无脓液,对于脓肿较大者应及时予以切开引流。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乳癖散结方治疗,组方:夏枯草15 g、蒲公英12 g、牛蒡子10 g、天花粉9 g、栀子10 g、连翘10 g、柴胡10 g、醋香附12 g、青皮10 g、甘草10 g。 水煎,取汁约400 ml,分早晚两次服用,1 剂/d。两组均持续治疗4 周。

1.5 观察指标 (1)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肿块、脓腐性质、疼痛、红肿等症状按无、轻、中、重程度计0、2、4、6 分,得分越高提示症状越严重。(2)两组均于治疗前后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白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及白介素-4(IL-4)水平。(3)两组均于治疗前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4)治疗后评价两组临床疗效。

1.6 疗效判定标准 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制定疗效评价标准,治愈:肿块消散,红肿疼痛等全身症状消失,疮口愈合;显效:肿块直径缩小,局部肿痛明显减轻,全身症状消失,疮口基本愈合;有效:肿块直径缩小,局部肿痛缓解,全身症状明显减轻,疮口未愈合;无效:临床症状未见显著改善,或反复传囊,形成乳瘘。 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7 统计学方法 将研究中所得数据经SPSS21.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症状积分及VEGF 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症状积分及VEGF 水平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观察组各症状积分及VEGF 水平 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症状积分及VEGF 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症状积分及VEGF 水平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n 时间 症状积分(分)肿块 脓腐性质 疼痛 红肿 VEGF(ng/L)对照组观察组54 54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4.79±0.88 2.95±0.67*4.85±0.84 1.74±0.46*#4.88±0.90 3.07±0.72*4.91±0.85 1.83±0.50*#4.49±0.85 2.71±0.77*4.66±0.70 1.59±0.42*#4.96±0.95 2.88±0.63*4.91±0.98 1.68±0.44*#759.68±38.76 368.49±22.51*761.53±36.88 250.57±17.42*#

2.2 两组炎症介质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炎症介质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L-2、TNF-α、IL-6、IL-4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炎症介质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炎症介质水平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n 时间 IL-2(ng/L)IL-4(ng/L)对照组观察组TNF-α(ug/L)IL-6(ng/L)54 54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28.46±2.12 22.85±1.74*28.18±2.40 15.70±1.08*#2.09±0.78 1.87±0.66*2.15±0.74 1.19±0.43*#175.49±13.40 148.90±10.86*178.11±10.71 125.07±5.62*#198.46±15.84 134.12±10.95*200.08±13.67 95.78±8.09*#

2.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 对照组治愈12例,显效13 例,有效13 例,无效16 例,总有效率为70.37%;观察组治愈19 例,显效17 例,有效15 例,无效3 例,总有效率为94.44%。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非哺乳期乳腺炎是女性常见疾病,乳房红、肿、痛为临床典型表现,乳房肿块破损后可引发严重化脓性感染。 现今,关于非哺乳期乳腺炎的发生原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乳腺导管扩张、乳头内陷、乳头畸形、厌氧菌感染等因素有关,众多因素作用下引发机体炎症反应、免疫应答、血管新生。

非哺乳期乳腺炎属中医学“乳痈、乳漏”等范畴,中医学认为女子乳头属肝经,乳房属胃经,故乳痈发病与肝胃密切相关。 肝郁气滞,疏泄失职,致使乳络不畅,乳管瘀滞,导致败乳积聚,形成肿块,肿块郁久化热腐肉成脓,发为乳痈;或因喜嗜肥甘厚腻,致使脾胃受损,脾失健运而致痰湿内生,阻塞乳络,痰湿积聚化热煎炼败乳成脓,发为乳痈。 中医依据非哺乳期乳腺炎病程将其分为肿块期、脓肿期和溃后期,根据不同分期有消肿、托脓、补虚三个治疗原则。 在发病之初,肿块初成,症见乳房肿痛,并伴发热、皮肤微红、口干烦躁等症状,治疗应以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疏肝解郁为主。 乳癖散结方中以夏枯草、蒲公英为君药,可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以牛蒡子、天花粉、栀子、连翘为臣药,可消肿排脓、消散止痛、解毒疗疮;佐以柴胡、醋香附、青皮,既能疏肝理气,又能消胀止痛,缓解乳房胀痛;甘草为使,调和诸药。全方共凑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疏肝解郁之功。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症状积分、炎症介质水平及VEGF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表明乳癖散结方能显著降低炎症介质水平, 降低乳腺组织局部免疫应答, 抑制血管新生,减轻炎症反应,缓解乳房疼痛、红肿等症状,缩小肿块直径。 乳癖散结方中夏枯草能够抑制乳腺癌细胞阿霉素敏感的增殖,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作用,对乳腺癌、乳腺增生、乳腺炎均有较好效果[5]。 蒲公英具有广谱抑菌作用,尤其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等革兰阳性菌、 真菌等多种病原微生物均有抑制作用。 同时蒲公英还能通过抑制一氧化氮(NO)的产生,降低环氧化酶-2(COX-2)的表达而发挥良好抗炎、镇痛的作用[6]。 综上所述,乳癖散结方能够通过清热解毒、 消痈排脓等功效降低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炎症介质水平,抑制乳腺组织免疫应答,缓解乳房肿痛症状,提高整体疗效,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乳腺炎哺乳期肿块
按摩推拿护理缓解哺乳期乳汁淤积诸症的作用
消痰化瘀降脂方治疗肿块期非哺乳期乳腺炎的临床疗效
乳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影像学表现1例
颈部肿块256例临床诊治分析
早期护理干预在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哺乳期乳腺炎必须用抗生素吗
哺乳期乳房也有脾气
乳房有肿块、隐隐作痛,怎么办
经腹及经阴道超声在诊断盆腔肿块中的应用
完形填空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