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立飞
当小贩久了,一些老主顾常夸我,说我卖给他们的东西价格合理,品质不错,更重要的是我特别诚信,有一说一,童叟无欺,从不以次充好,是个特别有良知的卖家……这些话,我当然是很爱听的,谁还不是被人夸了就高兴呢。
但遇到一些比较熟悉的主顾夸我时,我会很认真地给他们说,我确实是很诚信地对待每一位顾客,可是这和我有没有良知有什么关系呢?我其实就是一个财迷。当然,这也是我的人设。
我平时使劲地抬自己的人设,却使很多顾客对我这个人产生了误解,有人觉得我是一个有梦想的小贩,也有人觉得我是一个有文化的小贩,还有些夸我有良知。我并不是一个没良知的人,但在做买卖这个事儿上,良知靠得住吗?我比别的小商贩有良知,你就一定能在我这买到品质更好价格更实惠的东西吗?
做买卖就像谈恋爱,如果谈恋爱时对方对你一无所求,不关心你的家庭出身、教育背景和成长经历,不关心你有多少钱,甚至也不图你的脸蛋和身体,只愿意把最好的爱情全都给你,先别高兴太早,你遇到的如果不是神经病,那八成应该是个骗子了。
你让我赚到钱,我就把又好又便宜的东西卖给你,这才是最简单最直接的互利互惠,而互利互惠正是贸易的最根本目的。
每个人都要吃饭穿衣,每个人生病了都要去治病,衣食住行,都离不开钱。所以,无论做什么都想着钱,这应该不是什么丢人的事。一个无论干什么总想着“我能赚多少钱”的人,也不一定缺少良知。反过来说,一个视金钱如粪土的人也不一定就会比别人更高尚。良知和爱财,本来就不是互相矛盾的。
商人的本性是逐利,如果一个商人每天都琢磨如何赚到钱,如何赚到更多的钱,虽然略显“贪婪”,但是他的人品和良知未必就有问题。
反过来,如果一个商人天天谈理想、谈社会责任、谈造福全人类,就是闭口不提钱,虽然看上去很“良知”,但是我劝你最好还是离他的“事业”远点。
天津曾经有一个商人,搜集了很多民间偏方,发展了很多下线代理商,做火疗、卖汤药,开发了各种有保健功能的鞋垫,甚至内裤,发誓要用传统医学救助天下黎民百姓,使其免受病痛之苦。那几年,这位商人到处寻找癌症患者,为很多癌症患者提供了免费的治疗,甚至在很多患者已经去世后,还到处宣扬患者的病情在好转……这位商人姓束,现在正在服刑。
曾经还有个姓张的商人看到穷人日子过得艰难,就发明了一种“共生经济”模式,拿着会员集资的钱到处扶危济困,短短几年就笼络了大量信众,在他的信众们眼中,他甚至成了“张大菩萨”。又过了几年,张大菩萨的公司崩了盘,很多人才幡然醒悟,那个极力把自己包装成大菩萨的“天明同志”,其实是个大骗子。
有一次,一个学生顾客问我,老板,你的东西靠谱吗?她还跟我说了一大堆自己买东西被宰的经历,我告诉她,放心吧,货发到你手里绝对会让你觉得物超所值的。因为把好货低价卖给你,并不是我這个卖家多么有良知,而是因为我比别的卖家更爱财。你现在还是个学生,买的都只是几十上百块钱的东西,等过几年,你工作稳定了,收入增加了,那个时候就能买得起我家几千元钱一件的衣服了,到那时,我随便以次充好一次,就能从你身上骗到好几千,如果现在为了几十块钱就把你骗了,岂不是和以后的大钱过不去吗?
就算我是屠夫你是佩奇,我也得等你长大点再对你动刀吧。
每次都少赚一点点,把一个新顾客培养成一个长期在我这里消费的老主顾,这样我就可以在同一个人身上赚到更多的钱。这和放羊的白云大妈不应该把一只羊过早地“薅得像葛优”,养猪的屠夫要等到猪长大了长肥了再杀掉卖肉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得到更多的利益。
反过来再看,如果一个屠夫说他不着急杀猪是因为他的良知在起作用,你会相信么?就连屡次被骗的范厨师都知道这话不能信,“信了我就上当了。”
小说《羊的门》里的呼天成为了整顿村风,曾经狠斗“私字一闪念”,缘由是人的品质再好,再有良知也会有个“一闪念”的时候。而我,作为一个小贩,也很多次地 “闪念”过要坑骗我的顾客,但每次这闪念一出来,都会被我的另一个念头压制回去,这个压制住坑蒙消费者的念头不是良心发现,而是我的爱财成性。
因为我知道,就算不把每个顾客都当成财神,哪怕把他们当成一群浑身长满羊毛的羊,如果想一直能够在他们身上薅到羊毛,就必须在薅羊毛的时候格外注意,不能一次把一只羊薅得像葛优,否则,万一它在冬天里冻死了,来年就再也没有羊毛可薅了。
再有良知的人,也会有偶尔“一闪念”的贪婪,这“一闪念”的贪婪,可以击碎良知的所有成果。或许,在贪婪面前良知是脆弱的,是不堪一击的。若是如此,那还不如干脆让“贪婪”说了算,当贪婪走在前面的时候,良知没准也会紧随其后了呢。
【原载《当代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