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天浩
大众印象里智能家居是比较新鲜的事物,2017年小米、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等互联网公司逐鹿智能音箱,令智能家居概念被消费者广泛的所熟知。尤其是近两年OPPO、vivo和榮耀等智能手机厂商纷纷高举IoT大旗,使更多平均年龄较小的用户也开始熟识并使用到一些智能家居单品。但智能家居最早可追溯的十几年前,早在2005年后,一些豪华别墅和高端小区里开始出现小规模的智能集成系统。海尔智家在2006年就开始以U-Home入局,2015年正式发布智慧家庭战略;美的的起点在2014年,从发布物联网智能空调开始;华为则是在2015年发布了HiLink平台。
可见,在智能家居探索方面传统科技巨头入局都更早一步,只不过互联网公司的群雄逐鹿才让它“声名大噪”。
ODM俗话里所说的“贴牌”,即B设计,B生产,A品牌,A销售。这在过去智能手机行业中非常常见,智能家居产品在大众眼里科技含量很高,但类似ODM产品的占比并不低,这也是行业同质化严重的一个原因。例如,小米本身不是做家电起家,但通过吸收生态链企业、贴牌生产从而具备充沛的硬件制造能力,旗下云米也已切入大家电领域,品类相对齐全。
美的以小家电起家,品类相对较全,虽然大家电不算顶尖,但空调销量涨势凶猛,并且小家电的传统优势较为稳固,这些年还布局了COLMO、比佛利等高端品牌;还有海尔三翼鸟品类和品牌行业里相对没有短板,海尔目前在全球拥有多个研发中心,自身硬件品质高、型号多,大家电小家电布局相对完整。从基因上说,后入场的互联网玩家,更多擅长品牌和软件设计,在研发积累和供应链掌控上就稍弱,整体来说,行业ODM产品比消费者想象的要多。也正是ODM,大大降低了外部“野蛮人”入局的门槛。
在外界看来智能家居各品牌为了“卖货”,在智能音箱、智能空调、智能冰箱、智能门锁等各个细分产品线上打得不可开交,其实行业战争最激烈的地方是在智能家居平台的战争上,单个或多个硬件的一时胜败只是战术层面的胜利,最终决胜还在谁的平台可扩展性和智能化做得更好上面来。
相对来说,立足于HiLink平台及鸿蒙OS的华为,成熟度、开放度在行业数一数二。海尔智家2014年发布U+平台后,经过7年布局数次进化,除了接入自家场景也向外部敞开,应用范围较广,客观上保证了三翼鸟持续迭代新场景的速度;小米也有自己的IoT平台,但小米的平台略具排外性,连接的主要是自家硬件,另外旗下部分大型生态链企业还有自己的平台,在统一性上稍显凌乱;美的目前主要是寻求接入别家的平台,但最初其实也布局了M-Smart平台,或受制于跨界技术,或由于投入大、周期长,目前该平台已声量渐低。
包括阿里巴巴、百度、腾讯等互联网玩家,及OPPO、vivo和荣耀等智能手机玩家,都有着一个平台梦,谁都想占据这个高点,龙争虎斗结果仍尚未可知。
智能家居领域,得生态者得天下,各家都在打生态,但重点不同。分别来看,小米布局“生态”以硬件为主,通过吸收硬件厂商形成丰富的产品品类;华为聚焦“平台生态”扩充连接,目前,HiLink平台已接入美的、格力、飞利浦等全球600余品牌建立合作;海尔智家自成一派,做的是“场景生态”,核心不是提供连接,更倾向于走定制生活方式和服务的路线,因此在和外部品牌的兼容性上和上面几家相比做得更好一点。目前三翼鸟场景中的食联网、衣联网等生态圈覆盖了服装、建材、饮食等各领域近万家资源方。前者考虑得更多的是控制性,后者考虑得更多的是扩展性,谁表现更好,还要看生态对消费者需求解决程度上的成绩。
了解了这些问题,如何选择智能家居品牌就清晰了很多。整体来看,国内智能家居产业虽然还处于一个“大混战”阶段,但论综合能力,海尔智家、小米、华为称得上第一梯队。至于说谁是赢家,目前很难给出定论,三家各有特色,对于不同的用户群体,有不同的吸引力。
小米,是轻度玩家尝鲜智能家居的首选。品类全、性价比高,上到空调、洗衣机、电视,下到照明、开关、路由器、门锁应有尽有,只要不太纠结品质,消费者可以花几万元轻松完成全屋智能的基本配套,连接APP或通过小爱音箱进行控制,也可以满足用户对智能家居的基础需求。
华为或是手机玩家里表现最好的一个。华为的优势是统一协议和操作系统,尤其对于原本就使用华为手机用户来说,连接智慧屏、手环、音箱等自家产品会更加方便,系统升级和后续迭代也会更有整体性。唯一的不方便,在于华为产品少、可选择性不高。
海尔三翼鸟更适合务实居家用户。智能设备买到家至少要用3~5年,选海尔背景的三翼鸟品质上肯定会放心。另外,海尔智家起步相对较早,又经历了较大的三次转型,其全场景解决方案体验相对来说更为成熟。比如同是阳台,三翼鸟提供给用户不是一台洗衣机、一部干衣机,而是把衣物即洗即干、洗衣液自动下单等智慧晾晒场景融入进来,针对想健身、想种花、想养宠物等需求也都有相应的定制,有13类100多个智慧阳台场景方案来选择。
消费决定市场。多样化的用户需求,决定了国内智能家居企业不同的模式和目标,描绘出百家争鸣的时代画像。
站在客观角度看,企业们目前的能力必然有高有低,但消费者的认知同样如此。未来还长,谁是最后的赢家,只有等市场进一步成熟,建立起相对统一的评判标准,才会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