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一流学科评价与中国一流学科建设路径
——基于国际学科评价体系与建设经验

2021-05-17 05:44孙长青
关键词:一流指标体系学科

张 涛,孙长青

(1.河南师范大学,河南 新乡 453007;2.郑州大学,河南 郑州 450001)

2015年10月,国务院发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明确了到21世纪中叶,我国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以下简称“双一流”)的数量和质量都要位居世界前列的总体要求和建设任务。自此,统筹推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上升为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大战略(1)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1511/t20151105_217823.html,2015年10月24日。2017年1月,教育部、发改委和财政部等联合下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以下简称《实施办法》),明确了“双一流”建设的工作流程、遴选条件、管理方式和组织实施方略,为“双一流”建设确定了实施蓝图(2)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http://www.gov.cn/xinwen/2017-01/27/content_5163903.htm#1,2017年1月24日。。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进一步强调,要加快“双一流”建设步伐,推动高等教育与时代同向同行,实现由高等教育大国到高等教育强国的划时代性跨越。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对中国不断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推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实施办法》中对一流学科的定义是:在有影响力的第三方评价中排名靠前,或者国家急需、在地区或行业有重大影响、学科优势突出、具有不可替代性的国内外前沿高水平学科。一流学科是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学科发展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建设的基础,也是大学教学、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的结合点(3)蔡三发,任士雷,王倩:《“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学科可持续发展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复旦教育论坛》,2020年第2期。。中国一流学科建设的出发点和实质,不应该仅仅体现在汇聚一流师资队伍、培养一流学生、产出一流研究成果等若干“显性”指标的赶超上,更应该是支持国家创新战略、实现民族全面复兴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坚强基石。一流学科建设的关键点不仅在于彰显学科内涵、精神气象和学术品质,最重要的是要实现“中国特色”和“世界一流”的充分有效结合。因此,本文基于国际上较为权威的五大学科评价指标体系,拟通过对比分析世界一流学科发展的实践经验和演进规律,探究一流学科建设的内涵和价值诉求,为建设符合“世界标准”并具有中国特色的一流学科探索有效路径。

一、标准回顾:以典型国际学科评价体系为依据分析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标准

学科评价是高等教育评价中的一个特殊范畴,随着不同时期学科内涵的沿革而不断发展变化,从早期的重视教学、师资、办学条件等逐渐转变为融合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体现大学职能的综合性评价。同时,学科形成的自身特性、组织结构、制度规则等也决定了学科评价的多元属性。目前国际上著名的学科评价体系主要包括《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大学学科排名(US News & World Report,简称USNews)、上海交通大学学科排名(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简称ARWU)、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学科排名(Times Higher Education,简称THE)、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简称QS)、基本科学指标学科排名(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简称ESI)这五种认可度相对较高的学科评价体系。

(一)世界一流学科评价指标体系学科领域比较

表1 世界一流学科评价指标体系学科领域

世界一流学科评价指标体系在涵盖学科方面整体上呈现出越来越精细的趋势,但不同评价体系有各自不同的分类方法(见表1)。USNews评价指标体系分为硬科学、软科学和艺术与人文3个学科领域,但其具体学科的划分不均衡,硬科学领域包括16个具体学科,而艺术与人文学科领域只有1个具体学科;ARWU评价指标体系中把自然科学与数学、生命科学与农业科学、工程/技术与计算机、临床医学与药学、社会科学等5个学科领域分解为54个具体学科,分类均匀,内在逻辑性更强;THE评价指标体系在2016年之前只有物理科学、生命科学、临床与健康、工程及技术、艺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等6个学科领域,之后又陆续增加计算机科学、商学与经济学、教育学、心理学、法学5个学科领域,11个学科领域下设37个学科,体现出该指标评价体系在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上结构更趋合理;QS评价指标体系在自然科学、生命科学与医学、工程与技术、社会科学与管理、艺术与人文5个学科门类的基础上,不断对具体学科进行更新完善,目前已达到48个学科;ESI和ARWU都缺少对艺术与人文学科领域的细致划分,对人文社科类学科适用性有限。根据学科分类的不同,各指标体系在不同学科权重上体现了差异。从学科差异特性角度,ARWU更为细致,同时考虑了不同学科领域间和相同领域内不同学科间的权重差异。从学科发展规律角度来看,不同于ARWU、QS高度分解的方式,USNews、THE、ESI的分类方法更具综合性和客观性,更契合实际,充分考虑了学科间的交叉融合。

(二)世界一流学科评价指标体系结构及权重比较

世界一流学科评价指标体系在指标设置上,多采用主观指标与客观指标相结合的方式,主要包括声誉指标、文献计量指标、教学和师资水平指标、国际化水平指标等方面(见表2)。世界一流学科评价指标体系除ARWU和ESI以外,其他评价体系中均纳入了一定量主观定性指标,主要是声誉类指标,一般包括教学声誉、学术声誉、雇主声誉等,主观和客观指标可以互为补充,适用于不便量化评价的项目,有利于更全面地考量学科的综合实力和学术影响力。在人文科学、社会科学领域中声誉指标占比较高,这在QS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其“艺术和设计”与“表演艺术”学科的声誉指标高达100%。学科声誉是学科在长期发展中积淀的结果,声誉的塑造不能一蹴而就,要在培养人才、科研水平、国际合作与交流、社会服务等方面持续表现优异,才能在世界范围内获得较高声誉。

各个指标体系均在科研产出角度设置了较大权重,其中文献计量是重中之重。但从学科自身特性的角度来看,各指标体系“重产出”的导向高度一致,导致一些学科在这些指标评价体系下失去了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例如社会科学直接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决定了其考量指标中要突出社会效益及其科研成果转化能力;人文学科更注重知识的积淀,而其成果的主要体现方式是著作或作品;工科要以解决工程领域的重大现实问题为目标,满足行业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但这些方面在指标体系内容上都有所缺失。总的来说,各个学科评价指标体系更重视论文质量,纳入了较多如论文总被引、篇均被引、H指数、前10%和1%高被引等反映文献质量和影响力的指标。ESI中特有的两个指标—全球1%和全球1‰学科,受到国内外各个大学的青睐,一般认为进入全球1%的学科为世界高水平学科,而进入全球1‰的学科则为世界顶尖学科,并且这两个指标的衡量标准仍是论文被引频次。此外,各个指标体系在教学和师资评价方面涉及较少,仅ARWU、THE、QS有所体现,也只有师生比、声誉调查等少量指标。

表2 世界一流学科评价指标体系结构及权重设置

(三)世界一流学科评价指标体系特点比较

USNews评价体系中,文献计量类指标有11个,数据获取较为便捷,客观性更强。除全球声誉调查指标外,创新性地纳入了区域声誉调查指标。一方面,声誉指标考察更加全面,弥补了客观性指标的不足;另一方面,区域声誉调查指标可以考察某学科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度,体现了大学及其学科对社会服务的功能。同时,国际合作论文数和国际合作论文指数指标的纳入体现了USNews指标体系对大学国际化水平的重视。此外,人文学科增加了全球声誉调查、区域声誉调查指标权重,并新增会议论文和著作两项指标,体现了针对不同学科进行差异化评价的理念。

ARWU所纳入的指标均为可量化指标,具有可比性强、简洁明了、计算方便等特点。但相比于其他评价指标体系, ARWU是几个综合排行榜中唯一未考察人文学科的评价指标体系,另外,心理学和精神病学因其多学科特征也未列入排名。因此,该指标体系过于重视自然学科,重理轻文的特性致使其评价具有一定的偏失。

THE评价体系指标设置较全面客观,指标选取科学合理,国际可比性强,涵盖学科评价的多个方面。在评价内容上,它是五个学科评价体系中唯一直接涉及教学水平的指标体系,并着重强调了教学水平指标,鼓励大学统筹推进科研与教学工作。整体分析THE评价指标,可知其主观性指标较多,因此更有利于世界上已有良好声誉的综合性大学以及名校学科评价排名。但是,该指标体系缺乏科学的理论论证,内在逻辑结构不甚严密,如其对论文引用未直接纳入到科研指标中,应用时应注意到这一点。

QS是唯一纳入雇主评价的学科评价指标体系。雇主评价是反映人才培养质量最直接的指标,设立这一指标对于学生选择学校或专业具有一定指导作用。同时,该指标体系主观性较强,指标权重浮动较大,充分考虑了不同学科的特性,体现了不同学科考察重点的差异。虽然其涵盖指标条目最少,但涵盖内容较全,三个指标分别考察了大学声誉、培养质量和学术水平。

相较于其他学科评价指标体系而言,ESI并不具备评价体系的结构性特征,常被作为单一指标用来评价大学或学科的学术水平。ESI指标虽然客观性强,数据具有较强的国际可比性,但由于其数据库仅基于SCIE和SSCI收录文献的统计分析结果,且不包括A&HCI的收录文献,导致其更偏向基础和应用学科,不适用于人文艺术学科,对社会科学的适用性也有很大局限(4)田虎伟,谢金法:《ESI的功能限度》,《上海教育评估研究》, 2017年第1期。。同时,由于ESI不包括著作、专利、研究报告等研究成果的评价,也不涉及对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直接评价,仅关注了科研产出水平,所以对学科的衡量较为片面,不能全面、综合地反映学科实力。

二、思想重塑:以国际学科评价体系为基点反思一流学科建设内涵

(一)学科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

1.反映人才培养的指标偏少,同质化程度较高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是大学最基本的职能,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绝不能以科研水平来代替教学水平,更不能忽视人才培养的质量,大学的根本是立德树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追求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人才培养质量是反映学科水平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高等教育的起点和归宿。然而各学科评价体系反映人才培养方面的指标明显偏少,只有个别指标体系设计了雇主声誉,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人才培养质量。但是人才培养涉及内涵较广,不仅包括人才的产出,还包括了投入和教育形成性过程。如果只一味追求可量化、可比性强的科研指标,而忽略对人才培养方面的考量,必然会造成学科发展的同质化,还可能导致大学学科发展偏离大学本质的正确轨道。

2.评价标准“重成果轻过程”,功利化导向明显

指标化的评价标准仍然是“重成果轻过程”的评价,并且各学科评价体系中缺少教育过程性评价指标。一方面,造成学科评价仅注重最终产出指标的完成情况,而忽视对中间过程作用达成机制的评价;另一方面,这样做虽然在短时间内会推动学科的规模化发展,促进科研成果 “井喷式”产出,但长期会导致大学形成“为评价而评价”的恶性生态循环,从而忽略学科建设中更深层次、更具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内容。此外,若仅按科研产出指标办学,甚至会导致学科建设工作出现低质量、粗放式重复。因此,一流学科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代表世界一流大学与学科的某些共性要素,但却很难体现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的精神灵魂。

3.指标体系的功能限度被放大,容易陷入机械“排名旋涡”

最初建立世界一流学科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要功能是为学生提供院校选择依据,寻找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学科的差距等。然而近年来,在被教育管理部门和大学组织应用的过程中,出现了将其功能严重放大和泛化的倾向,有些教育部门与大学过于依赖评价指标,追求评价结果。有更甚者,则直接把其当作办学资源配置和绩效考评的工具,在学科建设中完全陷入了机械“排名旋涡”,背离了大学与学科建设的初衷,淡化了大学与学科发展的本质内涵。学科本身是一个复杂多元系统,学科内涵是多要素的集合,若仅使用“构成论”的思维方式评价学科水平,可能会忽视一流学科的整体动态功能和潜在深层内涵。因此,在推进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进程中,大学要树立科学的评价思想,合理审慎地使用评价指标。

(二)学科评价指标体系的价值定位

对大学学科建设而言,学科评价指标体系的价值定位与学科建设的内涵应该是相统一的。学科评价的意义在于对标“国际标准”,明确学科存在的优势与不足,激发学科主体建设的内生动力,不断提升学科的质量与效能,实现内涵式发展。同时,学科评价是学科建设的“指挥棒”,可以强化和提高学科对人才本位、学术本位、社会本位的发展意识。此外,根据学科发展规律,在学科建设的初期,学科水平随资源的投入而不断提升,若学科的发展理念、内在价值、学术影响力不能与时俱进,其边际效应则会不断递减,这就体现了学科评价对于学科建设的正向互动,可以促进学科评价与学科建设的双向信息反馈,促进二者协同支撑发展。因此,学科评价指标体系有其存在的特定价值,通过学科指标体系评价,掌握自身发展与世界一流的差距,能够为一流学科建设指明道路,使一流学科建设认清方向。需要注意的是,决策者应该警惕在使用中不要超出其功能限度,合理发挥学科评价指标体系的作用。

(三)中国一流学科建设的价值诉求

一流学科建设不再是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的延续,而是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的“中国范式”的创新与实践,需要突破传统学科思维,明确世界一流学科的内涵和价值诉求。一流学科的建设需要多方兼顾,建设的目标是提升学科水平,而学科水平绝不仅仅是学术水平的提升和科研产出结果的计量,也体现在学科制度、学科生态、学术氛围、管理运行机制等隐性指标上,既要实现知识层面的生产、传播、创新与应用,同时还要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际合作与交流、社会服务等多个方面形成联动发展效应。一流学科建设要从国家战略出发,根据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制定彰显中国特色和民族精神的一流学科建设方案。不同国家间、地区间一流学科的不断碰撞与交流,是学科建设服务于国家和世界的纽带与桥梁,一流学科建设要以“服务国家,服务世界”为己任,紧跟国际前沿,用世界一流的标准来审视、推动、引领其发展,不断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

三、路径探究:以世界标准为参考探索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一流学科创新范式

学科评价体系更多是将大学及其学科看作一种静态现状进行横断面评价,而对学科是一个由各种要素组成的动态发展的有机系统考量不够。首先,学科是一种知识体系,主要体现在知识的发现、创造、集成和整合上;第二,学科是一种学术制度,通过归类形成不同的门类制度来统筹知识;第三,学科是一种整合了人财物的研究组织,承担对知识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对学科优化建设的责任(5)董云川, 张琪仁:《动态、多样、共生:“一流学科”的生态逻辑与生存法则》,《江苏高教》,2017年第1期。。更深层次方面,学科建设还承载了国家意志、民族精神、文化理念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等,同时它们也深刻影响着学科组织的发展。真正的一流,不只是对世界一流路径的简单复制和模仿,更应该充分展现建设世界一流的中国方案和中国表达。在此过程中必须坚持“中国特色”和“世界一流”两个关键点,扎根中国大地,与时俱进地传承民族文化、发扬传统文化、创新现代文化,全面推动和支持经济社会发展。

(一)坚持立德树人,为社会发展提供内生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强调,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即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6)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http://www.gov.cn/xinwen/2018-05/03/content_5287561.htm,2018年5月3日。。本科教育作为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支撑,是高等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本科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加强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有利于推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这也是我国一流学科建设的关键基础和重要指征。在一流学科建设中,要牢记人才培养是大学办学的初心和使命,“培养什么样人”“怎样培养”“为谁培养人”是回归大学本位、坚持内涵发展的根本。

一流的本科教育强调“内外兼备”,“外”是指良好的资源支持与保障,包括一流创新人才的汇聚和一流科研平台的搭建。创新人才是“双一流”建设中最革命的要素,学术队伍是学科发展的核心力量,对于一流学科建设而言有着决定性作用。在人才引进方面,首先要重视科研团队创建规律,既要引进业内学术水平顶尖的学科领军人才,也要引进学术功底扎实的专家学者作为各个学科方向的带头人,更要引进培育一批优秀的青年才俊作为各学科方向发展的中坚力量和骨干;其次,整体结构上也要充分考虑学科团队的年龄层次、学缘结构、学术职称的合理架构;再次,要把握好团队成长规律,注重成员之间的磨合与调适,使其发挥最佳效益;最后,引进人才要审慎评估,充分考虑人才与岗位的匹配度,绝不能盲目引进,避免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浪费,从而影响学术公信力。一流的科研平台是引进优秀人才必备的硬件设施,是一流学科建设的基本保障,也是重大创新的实践基地,应着力提升科研平台的品质与内涵,集中整合优势资源,加强平台与平台之间、国际与国内之间的协作交流,以形成创新性、集成化、国际化为一体的一流科研平台,更好地推进一流学科建设。此外,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是一个长期发展、持续渐进的过程,还需要政府、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协同支持作为保障。

“内”,即更深层次追求内在的卓越,是对办学理念、大学精神、大学宗旨、大学文化的追求与展望,这些是大学薪火相传的根本保证。如本科教育一流的耶鲁大学,一直以来坚持实用主义的办学理念,在教育改革过程中重视听取社会多方的建议;哈佛大学强调重视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斯坦福大学则认为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学生参与探究与发现的过程,学校给本科生创造了更多参加科研和学术研讨的机会。大学理念、大学精神等不仅体现在办学宗旨上,更重要的是要内化于心,通过大学文化的潜移默化作用内化于师生的潜意识和精神血脉,体现在大学的教学、管理、服务、研究等各个环节。一流学科建设要回归的根本就是培养一流人才,为社会发展提供内生动力。实践证明,打造一流的教育、以高质量人才之力推动一流学科建设才是这项工程最有力的支撑。

(二)完善学科评价机制,实施分类发展和动态管理

目前,由于学科评价的功利化倾向,导致学科建设中同质化现象严重。一流学科建设必须改革学科的评价机制与方法,改变“一刀切”和“为评价而评价”的简单量化方式,在国际化标准下,建立质量目标明确、分类量化科学、信息反馈灵敏的学科评价指标体系和机制来助推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中明确了学科分类发展的理念,对于优势学科,需要从政策层面予以重点支持,加强资源投入保障,加快一流学科建设的脚步;对于优培、特色学科,要重点落实培育战略;重点扶持空白、薄弱学科,加速建设急需学科的节奏。(7)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http://www.gov.cn/xinwen/2017-01/27/content_5163903.htm#1,2017年1月24日。因此,在引导学科分类发展的同时,应构建与其匹配的分类评价体系,推动不同战略层面的学科目标建设。另外,分类评价也要针对学科本身的差异性构建更具现实意义的分类评价指标体系,例如人文社会学科的学术价值相对内隐,我们应注重衡量其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地方智库建设以及文化传承的贡献。同时,学科理念、制度文化、精神价值等是一流学科建设的灵魂,规范着一流学科的建设过程,决定着一流学科的建设方向,决不能把这些局限于指标量化。一流学科建设应立足于学科实力,结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提高学科专业设置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实行符合学科特点的动态治理机制,破除“标签化”“终身制”,通过“定期评价、动态管理、有进有出”的评价监督机制,及时调整和撤销社会需求少、培养质量差、就业率低的学科,科学配置资源,不断满足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和科技产业变革要求,使一流学科建设始终处于良性互动的发展状态。

(三)优化学科生态体系,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

一流学科是整个学科系统的组成部分,也是自成体系的学科群落,它们的产生、发展、存在机制、功能价值等都遵循生态系统的运行规律(8)刘永:《一流学科评价探析:基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江苏高教》,2020年第5期。。构建良好的学科生态体系有利于大学学科整体实力的提升,学科生态体系不仅包括学科与环境的关系,还有学科群间、学科间、学科与专业间、学科自身内部的环境等。建设中国一流学科需要在国际层面构建学科间的协作共生群落,在明确优势主干学科的同时,更要明确其支撑学科、协同学科以及它们之间的共生和协作机制,要重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不同学科属性及其相互支撑关系,使其形成有机整体,形成学科群之间的合力优势和集成效应,不断激发学科创新潜能,提升学科的核心竞争力。从科学研究类型的角度来说,要强化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并重的发展理念。基础学科是原始创新的根基,是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基础学科发展如果受到一定阻碍,应用学科自然也很难达到较高水平(9)徐翠华:《英美一流高校的学科建设启示》,《江苏高教》,2013年第6期。。受功利主义和经济利益的驱使,目前在我国实用学科更受偏爱,基础学科重视不够,这势必会影响基础学科的研究投入和应用学科的发展后劲。同时,也要通过优势主干学科的引领作用激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发展壮大,助推一流学科的持续性更新与迭代,丰富一流学科的内涵。

学术创新环境是一流学科建设的软支撑,民主自由的学科生态也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术创新环境。积极和谐的学术环境是发展一流学科、形成特色学科的前提,良好的学术氛围不仅有利于促进不同学术思想的汇集与交织,而且有利于推动一流学科发展,正如哈佛大学校长博克所说:“唯有自由和安全两方面获得充分保障的学者方能探索科学真理。”(10)文闵:《哈佛大学》,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23页。真正的学术自由应以创新思想为核心,要维护新兴产业人才及其创新思想不会因受学术地位和学术权威的制约而湮没。一流学科建设并不意味着要摒弃传统,而是要在原有学科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传承和创新。优化传承是一流学科建设的坚实根基,是对传统特色的扬弃,而创新讲求的是与时俱进,是打破固有的、封闭的学术交流模式,拓展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从本质上提升学科创新力,促进学科卓越发展。一流学科建设也不单纯是知识体系的创新和科研成果的累积,更重要的是其社会职能的承载,要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需求,强调学科的价值取向,全力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要,及时解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重大科学技术难题。在一流学科培育上更要紧扣社会需求和国家战略导向,不仅要追求学术价值,更要作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工具”去追寻其社会政治经济价值,形成一流学科建设的中国方案和经验。

(四)坚持特色发展战略,世界标准与中国范式并举

习近平总书记说:“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剑桥,但会有第一个北大、清华、浙大、复旦、南大等中国著名学府。”(11)刘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思想研究》,《中国高教研究》,2018年第4期。这正是中国特色的价值所在,中国特色和世界一流不是割裂开来的,中国特色是世界一流建设和实现的重要根基,世界一流能够给中国特色提供标准和方向。“中国范式”是对标国际标准,在充分尊重文化差异下的中国话语体系的建设(12)赵渊:《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中国范式”:价值建构及实践路径》,《浙江社会科学》,2019年第4期。。中国一流学科承载了传承与创新中国独有的民族文化、民族自信、民族精神的重大责任。因此,我们要遵循发现、培育、壮大的学科特色发展原则,建设“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学科。

“重点学科”建设是在我国高等教育学科体系发展过程中具有引领作用的重要战略设计,是推进重大科研任务和择优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平台;而特色学科则是以小博大,以弱胜强的切入点,也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资源。因此,创新重点学科发展模式,突出特色建设,坚持中国学科特色发展道路,是建设中国世界一流学科的有效途径。曾任美国伯克利大学校长的田长霖教授指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大学,往往都是在一两个领域实现突破(13)晏湘涛:《世界一流大学学科体系建设的基本经验》,《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年第2期。。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建设经验也表明,一定时期在每个领域都达到一流是不现实的。以伯克利大学为例,其最初发展目标就是每个学科领域都能在全美排名前三,但收效甚微。随后调整学科建设战略,集中力量发展其优势学科—生物原子工程,并号召各院系配合生物原子的研究,之后伴随着劳伦斯团队加速器的诞生,让其收获了17项诺贝尔奖,该校生物原子工程学科因此享誉世界,并很快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因此,在我国一流学科建设进程中,首先应该在前期重点学科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先发展国际有影响力、国内有优势、区域内有特色的学科,坚定不移地支持其发展和提升;其次,对于未纳入重点建设的传统学科,要紧密结合社会政治经济发展需要,挖掘其可发展和培育的特色增长点,提前布局,抢占先机;再次,要重视加强新兴交叉学科的培育,加大政策引导力度,大力支持在交叉学科领域开展创新性研究,促使形成新的学科特色和优势;最后,在构建学科发展特色的长效机制上,仍然要把根植学科基础作为重要前提,用基础培育特色,以特色提升优势,在高原上形成高峰。

在一流学科建设中,大学要增强使命感和责任心,不断强化质量意识,明确提高学科水平和优化专业结构的重要性。既要参考国际标准,借鉴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建设的有益经验,更要从自身实际出发,融合发展阶段、区域文化和学科特点,遵循学科发展规律,围绕学科的内涵要素,探索中国特色学科建设道路,创新一流学科发展模式,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作出贡献。

猜你喜欢
一流指标体系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网络空间攻防对联合作战体系支援度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超学科”来啦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