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博物馆:穿越古彭千秋

2021-05-16 11:34雷晶晶
莫愁 2021年14期

文/雷晶晶

徐州博物馆外观

踏进徐州博物馆,那些庄严的陌生、温柔的亲昵,一并徐徐而至。

金戈铁马

坐落在云龙山北麓的徐州博物馆自上世纪50年代末建成,往后经历了数次改建。

地处江淮平原的徐州,因山川环绕的优良位置为历代兵家所争:它曾是西楚霸王项羽号令天下的建都地,亦是西汉初年美丽富庶的经济重心,还是明清时期军事驻防的“屹然重镇”……纵览几个展厅,各种兵器果然不凡。

乾隆行宫

西汉采石场遗址

以杀伤力大、穿透力强的石镞取代木、竹等寻常材质的箭头是古代军事家的创意,出土于新石器时代的三角石镞且作证明——它残留在墓主人的左股骨上,射入骨内深达2.7厘米。墓主人的右手同时紧握一支骨匕首……故事发生在5000多年前这场原始部落间的征战恰是古人最早的沙场对决。

400余件珍贵兵器承托昔日之景,眼前一派侠烟纵横。“五十炼钢剑”取名自剑柄处斑驳的错金隶书铭文:建初二年蜀郡西工官王愔造五十炼。有专家推测,这柄剑锤炼五十遍有余。而当它遁入战场之际,又岂是“直千五百”的分量?

兵器并非战场专用,鸟形饰西汉铜戈便属另一类高级仪仗兵器。这只戈的主体毫无装饰,只在临近穿木柲处铸一只卧鸟鸟回首理羽,恣意而清离,下端鐏饰可见蟠龙纹与卷云纹,堂皇而别致。

古人在意攻守与防御的平衡,那批西汉铁甲衣的残痕,因状如书札赋名“札甲”。甲衣为右开襟形制,复原后身甲、甲裙、盆领、肩、披膊能清晰可辨。据说,这种甲衣具有较强的贴合性及延展性,受损后容易修补,难怪跟随主人披荆斩棘。大抵还需要一条金带与甲衣匹配。两条形式相同的金带扣重叠放置在狮子山楚王墓的武器堆中,各自重约半斤,皆有不设边框的整体浮雕边纹与草原猛兽咬斗的图案。汉代金银生产成为青铜器制造外的独立门类,早先从北方草原传入中原内地的金带扣显示着实用与审美的双重功能。

时至唐宋,辗转明清,火炮制造业迅猛发展,除了刀、剑、盔甲等冷兵器,火药类热兵器开始风靡,古战场日渐步入新纪元。兵器记忆社会的发展史,兵马俑坑则完整再现古代军队的状貌。狮子山楚王陵的兵马俑坑布局考究,南部四个兵俑坑,北部两个车马坑,俨然是建制完备、相辅相成的盛大军阵。

古风遗珍

纵使朝代更迭频繁,战争却不是古人生活的主题。在徐州博物馆的几个常设展厅,与礼仪、起居、装饰等息息相关的器物平添了烟火气息。

西汉时期的沐浴器,铜扁壶用以汲水,铜釜用以烧水,银鋗用以温水……浴用香料、陶搓石、化妆盒等应有尽有。沐浴是彼时的生活雅趣,在洁身净体的基础上多了养生、美容的追求。

一面铜镜对古人的寓意不仅囿于正衣观,也蕴含吉祥、思念的情怀。西汉宛朐侯刘埶墓中出土的人物画像镜直径18.5厘米,出土前位于墓主人的腰部右下方。或许在地层的沉积作用下发生了断裂,拼合后的图案却依旧美不胜收:背面铸有人物、虎豹、树木、山峰,周圈缀有碎点纹、卷立缘装饰,钮座上置有龙龟合体的神兽。物象横生方寸中,恰是古人游走于现实与神话。

古人喜欢铺席就座,无论在地面还是床榻上皆如此,压置席角避免折卷的“镇”由此而生。质地囊括石材与金属,造型以人物、动物为主。豹形铜镇挑选了一只体态健硕的豹子,豹子脖颈处戴了海贝镶缀的项圈。为了防止起身与落座时牵羁衣物,连最细小的转折都打磨得近乎滑腻。

酒是宫廷贵族与文人雅士的共享,觥筹交错或独自小酌都离不开一件上品酒器。狮子山楚王墓出土的一组酒具,由卮、耳杯和高足杯组成,半透明和田白玉制成的玉卮尤为出彩:杯盖边缘有三个高浮雕的漩涡形饰钮;杯盖中央有花朵形的提手,五个花瓣与柿蒂纹的花蕊相得益彰。最令人惊叹的是杯身与杯盖的“子母口”扣合方式,哪怕把此卮倒置,里面的美酒断不会漏出一滴,匠心与匠艺的完美聚合堪称华夏治玉史之经典。

博古知今

徐州博物馆陈列主楼外还设有西汉采石场遗址、土山汉墓、乾隆行宫几部分。

西汉采石场遗址约3万平方米,以露天石坑作为基本单元。作为我国汉唐之前唯一的采石遗址,我们能从残留的状貌中寻找从前的蛛丝马迹。在没有机械化工具助力的时代,古人巧借山石的走势、裂隙甚至纹理等天然条件佐于劳动,采用楔、锸、錾、凿等基础工具开山取石。这个浩大的过程必然渗透了汗水与智慧。

鸟形饰西汉铜戈

西汉人物画像镜

陶俑

文创商城

《魏书·地形志》《水经注》等古书记载“掬土成山”的典故,说的是跟随项羽的谋士范增深得民心,西楚军人在其病逝后为他负土筑墓,此为“土山”名字得来处。事实上,土山应属于东汉某代彭城王的陵墓,已经发掘出的随葬品便包括一具较为完整的银缕玉衣。

乾隆皇帝于1757年南巡时在徐州建立行宫及碑园,并写了两幅对联:名园依绿水,野竹上青霄;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除却相关的史料记载与历代碑刻,而今小桥流水式的园林建筑如同厚重时光里涌来的一抹活泼。

行走在徐州博物馆,总有机会遇见忙碌的考古人员,他们从考古挖掘、科学研究到字画装裱、文物修复无所不能。而博物馆主楼大厅西侧,近300平方米的文创商城赫然而立,“古为今用”的文化衫、围巾、茶具、马克杯、指环扣等琳琅满目。遇见他们和它们的同时,在古色古香中穿梭的游客,又在读一本书、抿一口咖啡后猛然回到现实。